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测资料的珠江口海域风和潮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争桥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3,共7页
本文利用珠江口附近高栏站(GLN)、大万山站(DWS)和珠海站(ZUH)2018年4月-8月的实测潮汐资料对珠江口海域潮汐特征展开分析,并结合实测10m高度处风速资料分析该海域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因观测期间为4-8月,受季风影响,三个站位均以... 本文利用珠江口附近高栏站(GLN)、大万山站(DWS)和珠海站(ZUH)2018年4月-8月的实测潮汐资料对珠江口海域潮汐特征展开分析,并结合实测10m高度处风速资料分析该海域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因观测期间为4-8月,受季风影响,三个站位均以南向或者偏南向为主,因有台风经临,风暴增水问题不容忽视。(2)观测期间,不同站位之间潮汐特征值并不相同,其中珠海站潮差最大,为109.7cm,大万山站潮差最小,为100.2cm;(3)不同月份之间,各站位月平均海平面并不一致,高栏站月均海平面最高,分别为248.32cm、260.09cm和262.55cm,大万山站月均海平面最低,分别为207.88cm、218.24cm和218.24cm。三个站位进行潮汐大多介于175-325cm之间。(4)观测期间大万山站、高栏站和珠海站的潮汐系数分别为1.74、1.78和1.49,施测海域的潮汐性质均属于不正规半日混合潮。该海域半日分潮以M_2分潮为主,等振幅分布大致呈现东北-西南走向。S_2分潮大致为M_2分潮的一半,迟角大于M_2分潮,证明其传播速度小于M_2分潮。全日分潮以K_1为主,等振幅线也大致呈现东北-西南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潮汐 潮汐调和
原文传递
中国沿岸验潮站潮汐调和常数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28
2
作者 暴景阳 许军 《海洋测绘》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论证了验潮站潮汐调和常数的精度指标与精度评估方法,对中国沿岸有代表性的长期验潮站分别按年、月调和分析结果序列进行了调和常数的精度统计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面向开阔海域的验潮站,由年观测资料分析的主要分潮振幅具有毫米级精度,... 论证了验潮站潮汐调和常数的精度指标与精度评估方法,对中国沿岸有代表性的长期验潮站分别按年、月调和分析结果序列进行了调和常数的精度统计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面向开阔海域的验潮站,由年观测资料分析的主要分潮振幅具有毫米级精度,月分析结果具有厘米级精度。而分布于黄海、东海沿岸和北部湾的验潮站,由年、月观测序列求得的调和常数均存在较大量级的趋势性或周期性变化成分。为海图深度基准面计算和潮汐模型精度评价的需要,对调和常数实施修正和规定参考历元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岸 验潮站 潮汐调和常数 精度
下载PDF
鸭绿江口的潮汐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白凤龙 高建华 +2 位作者 汪亚平 程岩 林天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3,共7页
对1985年和1996年鸭绿江口6个站位的水位数据进行调和分析,结果显示,鸭绿江口的潮汐以半日潮为主,M2分潮占优。此外,潮高日不等和涨落潮历时不等的现象较为显著,与实测水位结果一致;由口门向上游方向潮差逐渐减小,落潮历时增大,涨潮历... 对1985年和1996年鸭绿江口6个站位的水位数据进行调和分析,结果显示,鸭绿江口的潮汐以半日潮为主,M2分潮占优。此外,潮高日不等和涨落潮历时不等的现象较为显著,与实测水位结果一致;由口门向上游方向潮差逐渐减小,落潮历时增大,涨潮历时减小,且落潮历时长于涨潮历时。最下游枢岛验潮站的平均海平面为0.08m;最上游丹东站为1.14m(1985);从下游至上游平均海平面呈现增大趋势,主要原因是鸭绿江口为向上游迅速束窄的狭长形喇叭口,大面潮水涌入后水位被束窄抬升所致。利用调和常数计算的潮位与观测数据基本吻合,表明研究区观测期间水位主要受潮汐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潮汐调和分析 潮波 鸭绿江口
下载PDF
引入差比关系法分析西北太平洋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测高数据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克修 马继瑞 +2 位作者 韩桂军 范振华 许崇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0,共10页
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数据信息中存在周期成分混淆问题 .对其中的一类混淆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混淆的分潮进行分离 .卫星轨道交叉点资料包括升轨和降轨资料 ,资料量比沿轨点资料多 1倍 ,经分析发现 :在已有为期 6a多的观测资料... 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数据信息中存在周期成分混淆问题 .对其中的一类混淆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混淆的分潮进行分离 .卫星轨道交叉点资料包括升轨和降轨资料 ,资料量比沿轨点资料多 1倍 ,经分析发现 :在已有为期 6a多的观测资料时间序列中 ,在沿轨处混淆的分潮如K1和SSA在交叉点处不再混淆 ,可以直接分离 .因此首先对交叉点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然后由交叉点的分析结果得到分潮间的差比关系 ,处理到相近的沿轨点处 ,从而得到沿轨点的调和常数 .用引入差比关系方法 ,对西北太平洋海区 6a多的T/P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潮汐分析 ,并与沿岸及岛屿验潮站资料进行了比较 ,所得结果较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测高数据 调和分析 TOPEX/OPSEIDON 西北太平洋 差比关系 潮汐模型
下载PDF
河口三角洲径流和潮汐相互作用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欧素英 杨清书 +1 位作者 杨昊 胡帅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受径流影响和调制,径优型河口潮汐的非线性作用强,潮汐调和分析和预报误差大。文章在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河口三角洲内径潮相互作用机理,假定河道地形变化微弱,采用实测潮水位和上游径流量,建立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river-tidal ha... 受径流影响和调制,径优型河口潮汐的非线性作用强,潮汐调和分析和预报误差大。文章在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河口三角洲内径潮相互作用机理,假定河道地形变化微弱,采用实测潮水位和上游径流量,建立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river-tidal harmonic analysis,简称RTHA)模型,用于分析和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径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珠江河口年尺度的潮水位数据,RTHA模型分析和预报的标准误差0.12~0.17 m,方差贡献(相关指数)为91%~98%,特别是在径流作用强的河口三角洲中上段,RTHA模型结果远高于传统的调和分析和预报结果,可以以较高精度分离径流和潮汐信号。利用该回归模型对珠江径流影响下非线性潮汐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珠江径流量的洪枯季变化引起河口全日分潮、半日分潮、三分之一分潮的振幅洪季小、枯季大,口门段四分之一分潮的振幅洪季大、枯季小;洪季全日分潮、半日分潮传播速度变小(位相增大),分潮振幅沿程衰减幅度显著增大,自枯季的10%~30%迅速增加到洪季的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径流 径流潮汐相互作用 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模型 河口三角洲
下载PDF
压力式验潮仪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铁军 张晓明 《海洋测绘》 2007年第5期78-80,共3页
就压力式验潮仪观测数据的预处理、仪器改正、海水密度改正、滤波光滑处理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对由于仪器原因或因缺电造成的缺损数据的修复,首次提出了利用调和相关差分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恢复,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海底自容压力式验潮仪的... 就压力式验潮仪观测数据的预处理、仪器改正、海水密度改正、滤波光滑处理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对由于仪器原因或因缺电造成的缺损数据的修复,首次提出了利用调和相关差分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恢复,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海底自容压力式验潮仪的沉降检测和改正。经过分析比对,此次渤海航路测量水位改正的均方差优于10 cm,证明这些潮汐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滤波 调和相关差分 数据恢复
下载PDF
河口海岸水文信息处理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龚政 张东生 张君伦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7,共5页
应用VisualBasic 6 0应用程序、MicrosoftAccess数据库、Fortran语言 ,开发了河口海岸水文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本系统的水文现场数据整编功能 ,录入非正点的流速、流向、含沙量实测数据 ,到计算并打印断面潮量、输沙量报表 ,还采用分... 应用VisualBasic 6 0应用程序、MicrosoftAccess数据库、Fortran语言 ,开发了河口海岸水文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本系统的水文现场数据整编功能 ,录入非正点的流速、流向、含沙量实测数据 ,到计算并打印断面潮量、输沙量报表 ,还采用分潮优化技术的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功能。计算量相对较小且预报精度高。本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报表规范、精度高、通用性好 ,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观测 信息处理系统 数值预报 河口 海岸
下载PDF
基于高、低潮的潮汐调和常数提取及潮汐预报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阳东 李仁虎 常亮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3,共9页
针对短、中期高、低潮数据情况下的潮汐调和分析问题,采用埃尔米特三次插值方法对高、低潮数据进行插值得到近似的逐时潮位,再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调和常数,进而利用得到的调和常数进行潮汐预报;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设计并开发了一... 针对短、中期高、低潮数据情况下的潮汐调和分析问题,采用埃尔米特三次插值方法对高、低潮数据进行插值得到近似的逐时潮位,再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调和常数,进而利用得到的调和常数进行潮汐预报;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设计并开发了一个潮汐预报系统。本文分别对位于近海、河口、内河感潮河段等3种区域的验潮站的预报结果与潮位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很好地对近海和内河感潮河段区域的潮汐进行预报,而对于水动力环境复杂的河口区域预报结果相对较差;对于进行调和常数计算的实测数据所对应较近时间段的预报结果优于较远时间段的预报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的调和常数和利用T_tide计算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开发的潮汐预报系统可以方便地利用高、低潮潮位或更小时间间隔的潮位数据进行潮汐调和分析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潮 潮汐调和分析 潮汐预报 埃尔米特插值 潮汐预报系统
原文传递
全球大洋潮汐模式在北印度洋潮汐预报准确性的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经东 张文静 +4 位作者 刘春笑 郑后俊 朱首贤 史剑 聂屿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评估DTU10、TPXO8、GOT00.2和NAO.99b 4个全球大洋潮汐模式对北印度洋潮汐的预报能力,采用英国海洋资料中心提供的海区中部和沿岸站潮汐调和常数资料,检验了这些模式4个主要分潮(M_2、S_2、K_1、O_1)的准确度。它们的各分潮调和常数... 为评估DTU10、TPXO8、GOT00.2和NAO.99b 4个全球大洋潮汐模式对北印度洋潮汐的预报能力,采用英国海洋资料中心提供的海区中部和沿岸站潮汐调和常数资料,检验了这些模式4个主要分潮(M_2、S_2、K_1、O_1)的准确度。它们的各分潮调和常数资料准确度都比较高,振幅绝均差的最大值仅5.61 cm,迟角绝均差的最大值仅9.13°。这些模式的调和常数给出潮波传播特征差别不大。基于这些模式提供的调和常数,分别建立了北印度洋4、8和16分潮潮汐预报模型,将预报结果与中国海事服务网提供的沿岸24个站潮汐表资料进行对比。各模式的8分潮(M_2、S_2、N_2、K_2、K_1、O_1、P_1、Q_1)潮汐预报模型均优于4分潮(M_2、S_2、K_1、O_1)潮汐预报模型,NAO.99b模式可以提供16分潮(M_2、S_2、N_2、K_2、K_1、O_1、P_1、Q_1、MU_2、NU_2、T_2、L_2、2N_2、J_1、M1、OO_1)潮汐预报模型,但是对预报结果改善不明显;在各模式中,GOT00.2模式的8分潮潮汐预报模型对北印度洋沿岸的预报效果最好,平均绝均差为14.9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印度洋 大洋潮汐模式 潮汐调和常数 潮汐预报
下载PDF
利用调和常数内插的局域无缝深度基准面构建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柯灝 张红梅 +2 位作者 鄂栋臣 赵建虎 王胜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620,共5页
为实现局域水域垂直基准间的无缝转换,从深度基准面计算原理出发,根据潮波传播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汐调和常数内插的无缝深度基准面建立方法,该方法较传统常用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长江口区域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为实现局域水域垂直基准间的无缝转换,从深度基准面计算原理出发,根据潮波传播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汐调和常数内插的无缝深度基准面建立方法,该方法较传统常用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长江口区域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并在该区域建立了无缝深度基准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基准面 无缝 调和常数内插 长江口
原文传递
黄浦江感潮河段潮位预报精度提升研究
11
作者 潘崇伦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3,共10页
黄浦江感潮河段水位波动以天文潮影响为主,同时也受上游径流、区间降雨和风暴潮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调和分析方法难以考虑径流等非天文潮因素,在对黄浦江感潮河段进行潮位预报时总体精度偏低。本文在对传统调和分析方法预报误差频谱分... 黄浦江感潮河段水位波动以天文潮影响为主,同时也受上游径流、区间降雨和风暴潮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调和分析方法难以考虑径流等非天文潮因素,在对黄浦江感潮河段进行潮位预报时总体精度偏低。本文在对传统调和分析方法预报误差频谱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传统调和分析模型和自回归模型相结合的预报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黄浦江感潮河段3个代表性站点(吴淞口、黄浦公园、米市渡)的潮位逐时预报中。结果表明:24 h潮位预报的均方根误差由原来的0.20 m左右降至0.10~0.14 m,预报精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 经典调和分析 自动分潮优化模型 潮位 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潮汐调和常数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改肖 孙新轩 +1 位作者 刘雁春 沈康 《海洋测绘》 2010年第3期62-64,共3页
潮汐调和常数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以某一长期验潮站44年的观测数据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在短期、中期和长期观测时段下潮汐调和常数的变化规律,计算出各分潮调和常数的平均值、最大互差及中误差的变化量级。研究表明,较短时间的观测资料... 潮汐调和常数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以某一长期验潮站44年的观测数据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在短期、中期和长期观测时段下潮汐调和常数的变化规律,计算出各分潮调和常数的平均值、最大互差及中误差的变化量级。研究表明,较短时间的观测资料得出的各分潮调和常数存在着较大的变动误差,但随着观测时间的增长,其误差量级呈逐渐减小并且逐步稳定的变化趋势。建议采用调和常数计算理论最低潮面时,宜选定19年作为观测周期,以消除分潮调和常数的误差影响,满足高精度海洋测深基准面的稳定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调和常数 不同观测时段 误差分析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苏北辐射沙洲南部海域夏季表层海流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华 吉会峰 +4 位作者 高清清 张春琳 杨波 马润美 丁言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共11页
本文利用高频地波雷达获得的江苏如东海域大范围长期海流观测资料对苏北辐射沙洲南部烂沙洋海域夏季表层海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海流靠近近岸一侧为往复流,流向总体上呈西北-东南向,靠近外海一侧为旋转流;海域... 本文利用高频地波雷达获得的江苏如东海域大范围长期海流观测资料对苏北辐射沙洲南部烂沙洋海域夏季表层海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海流靠近近岸一侧为往复流,流向总体上呈西北-东南向,靠近外海一侧为旋转流;海域潮流动力较为强劲,夏季表层海流实测最大流速达1.47 m/s,涨潮平均流速介于0.44~0.55 m/s,落潮平均流速介于0.38~0.52 m/s,海域西北部区域涨落潮平均流速明显大于其他区域;表层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流,M_2分潮为最主要分潮,其潮流椭圆长轴范围为0.57~0.71 m/s,远大于其他分潮,其次为S_2分潮;该海域夏季表层余流呈现近岸大离岸小的分布趋势,余流流向基本指向近岸方向,从离岸到近岸余流流向呈现逆时针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 地波雷达 调和分析 余流
下载PDF
潮汐日不等显著区域深度基准面的确定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忠琨 《海洋测绘》 2014年第6期46-48,共3页
由于利用定义法独立求算验潮站的深度基准面对潮位观测资料、计算工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由于潮汐调和常数存在季节变化,导致利用中、短期验潮资料求算的深度基准面稳定性不高。利用邻近验潮站传算验潮站深度基准面在海洋测绘中经常涉及... 由于利用定义法独立求算验潮站的深度基准面对潮位观测资料、计算工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由于潮汐调和常数存在季节变化,导致利用中、短期验潮资料求算的深度基准面稳定性不高。利用邻近验潮站传算验潮站深度基准面在海洋测绘中经常涉及,对各种传算方法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实质均为"潮差比法"传算深度基准面,并对"潮差比法"确定深度基准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基准面 潮差比传递法 最小二乘曲线比较传递法 验潮站 潮汐调和常数
下载PDF
荣成外海海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诗晏 杨伟 赵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6,共12页
荣成是我国重要的海产养殖城市,为掌握荣成外海的海流特征,基于2016年1—10月于荣成外海楮岛岬角南侧布放的浮标观测数据,通过谱分析、调和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实测流速时间序列剖面及季节变化,分离出该观测点的潮流和余流并进行定性定量... 荣成是我国重要的海产养殖城市,为掌握荣成外海的海流特征,基于2016年1—10月于荣成外海楮岛岬角南侧布放的浮标观测数据,通过谱分析、调和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实测流速时间序列剖面及季节变化,分离出该观测点的潮流和余流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了该海域余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荣成外海浮标观测点流速东西分量总体大于南北分量,实测流速均值为0.20 m/s,最大值为0.87 m/s,实测流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季流速最大,夏季次之,冬春季较小且冬春季节差异小。实测流存在涨落潮不对称现象。2)M_(2)分潮绝对占优,观测海域潮流性质为规则半日潮流,潮流以往复流形式运动,各层潮流均为顺时针旋转。浅水分潮十分显著,该点观测得到的最大潮流流速为0.38 m/s。3)余流相对较小,日平均余流速度均值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流向上E和ENE向占优,余流总体向东。弱风条件下,余流流向主要集中于NNE—ESE,余流流速大于0.15 m/s的概率约为25%;强风条件下风速和余流流速的互相关系数可达0.95,夏秋季较强的风速可能是流速增快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流 调和分析 潮流 余流 荣成外海
下载PDF
Matlab.NET混合编程在潮汐调和分析与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艳朋 周兴华 +2 位作者 付延光 杨磊 孙维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5期59-61,64,共4页
利用.NET中C#强大的界面开发能力和经典的Matlab潮汐调和分析程序包T_TIDE,采用Matlab.NET混合编程技术,创建潮汐调和常数计算THCCalculate.dll和潮汐预报Tide Forecast.dll,在主程序中调用对应的函数,实现了操作简单且具有良好用户界... 利用.NET中C#强大的界面开发能力和经典的Matlab潮汐调和分析程序包T_TIDE,采用Matlab.NET混合编程技术,创建潮汐调和常数计算THCCalculate.dll和潮汐预报Tide Forecast.dll,在主程序中调用对应的函数,实现了操作简单且具有良好用户界面的潮汐调和分析与潮位预报系统,具有潮位数据读取、调和分析和预报、数据绘制等功能。结果表明:使用混合编程技术能充分发挥C#与Matlab各自的特点,较好地提高程序开发和运行效率,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NET混编 T_TIDE程序包 DLL(动态链接库) 潮汐调和分析 潮位预报
下载PDF
基于高低潮分析的天文潮推算 被引量:4
17
作者 戴荣 徐俊 《西北水电》 2011年第2期8-10,共3页
根据实测高、低潮资料,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插补出逐时整点潮序列;然后用整点潮序列进行潮汐调和分析,以求得潮汐各分潮的调和常数;接着根据所得到的调和常数,进行天文潮推算。以江苏燕尾港高、低潮资料为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精度高、... 根据实测高、低潮资料,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插补出逐时整点潮序列;然后用整点潮序列进行潮汐调和分析,以求得潮汐各分潮的调和常数;接着根据所得到的调和常数,进行天文潮推算。以江苏燕尾港高、低潮资料为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简便实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样条插值法 潮汐调和分析 调和常数 天文潮推算
下载PDF
基于高低潮的优化保形调和分析模型(OCTHM)及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如云 占飞 +2 位作者 周钧 雷磊 周鹏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9,共5页
通常利用Foreman的高低潮潮汐预报模型,对只有高低潮实测数据的海洋水文站位进行潮汐预报,但在某些组合分潮情况下,在高低潮间会产生抖动现象,这种现象增加了不应有的虚假高低潮,给高低潮时和潮位的预报以及天文潮的整体预报精度造成很... 通常利用Foreman的高低潮潮汐预报模型,对只有高低潮实测数据的海洋水文站位进行潮汐预报,但在某些组合分潮情况下,在高低潮间会产生抖动现象,这种现象增加了不应有的虚假高低潮,给高低潮时和潮位的预报以及天文潮的整体预报精度造成很大影响。基于定点天文潮曲线变化具有的特性(高、低潮位处一阶导数为零且具有凸、凹性),在只有高低潮数据情况下,给出了建立分段四次多项式插值的优化保形潮汐调和分析模型(OCTHM)的一般方法。利用此模型思想方法,根据江苏省连云港站、上海高桥站的实测高低潮数据,建立了相应站位的优化保形潮汐调和分析预报模型。对有关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表明OCTHM模型克服了Foreman预报模型的抖动现象,具有其所不具有的保形性,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出高低潮时和潮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调和分析 高低潮时预报 保形性 多项式插值
下载PDF
河口海岸水文信息处理系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政 张东生 张君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2,共4页
应用VisualBasic 6 .0应用程序、MicrosoftAccess数据库和FORTRAN语言开发的河口海岸水文信息处理系统 ,具有水文现场资料整编功能、利用分潮优化技术的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功能 ,且计算工作量相对较小 。
关键词 河口 海岸 水文观测 信息处理系统 潮汐预报
下载PDF
北京百善深井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立恒 李涛 陈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4,共4页
通过参考元件稳定性,固体潮潮汐因子分析,相互垂直元件计算的面应变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北京百善深井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说明北京百善深井钻孔应变观测系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深井钻孔应变仪 可靠性 系统自检 固体潮调和分析 面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