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18
1
作者 姚俊娜 王洪刚 +3 位作者 权松涛 冯伟 蔡利涛 杨明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2-140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1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青少年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5~17岁,平均12.5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扭伤4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1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青少年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5~17岁,平均12.5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扭伤4例,运动伤8例。伤后至就诊时间2 h~10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膝关节疼痛10例,主诉不能伸直4例,伸膝无力4例。根据Meyer-McKeever分型标准,Ⅱ型12例,Ⅲ型6例。关节镜下,采用单枚外排锚钉结合Orthocord~?高强缝线,应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术后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患侧Lysholm评分为(90.1±5.0)分,与健侧(93.1±6.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9,P=0.184)。患者未出现骨骺损伤闭合及患肢短缩畸形。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对骺板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与栓桩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王跃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3期21-24,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与栓桩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8月至2024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5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根据...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与栓桩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8月至2024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5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根据固定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钢丝内固定)和观察组(33例,栓桩缝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估表(IKDC)评分与Lysholm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前,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3/33)与对照组(15.62%,5/3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钢丝内固定治疗,关节镜下栓桩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仅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下手术 钢丝内固定 栓桩缝线固定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Orthocord线“十字”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钊 刘凤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Orthocord线“十字”固定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28例,采取关节镜下Orthocord线“十字”固定术治疗,术后膝关节支具外固定,适当功能锻炼。术后即刻及...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Orthocord线“十字”固定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28例,采取关节镜下Orthocord线“十字”固定术治疗,术后膝关节支具外固定,适当功能锻炼。术后即刻及3个月均行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同时进行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评估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及ACL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获得13~27个月的随访。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均示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复位良好,3个月后膝关节X线检查示,骨折复位及愈合状态均良好。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6.3±4.5)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能达到0~130°,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出现膝关节不稳及关节绞锁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Orthocord线“十字”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能完成有效复位、牢固固定,创伤小、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Orthocord 线“十字”固定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关节镜下缝合与Endobutton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瑜瑜 饶东 侯南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缝合与Endo Button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缝合组和Endo Button组。...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缝合与Endo Button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缝合组和Endo Button组。所有患者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评估,评估过程持续1年。采用Lysholm和国际膝关节文件委员会(IKDC)评分系统进行随访评估。使用KT-1000关节测量仪和抽屉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并采用侧对侧比较和手动测试评估韧带松弛。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拍摄X线片,检查骨折是否愈合。根据Ahlback的分类,对退行性改变进行分级。采用末次随访结果进行两组间的比较评价。结果根据Lysholm评分,缝合组膝关节功能为92.5,Endo Button组为93.5。两组均有超过90%的患者在IKDC主观评价中膝关节功能为正常或接近正常。KT-1000关节测量仪显示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缝合组91%的患者松弛0~3 mm,而Endo Button组90%的患者松弛。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骨性愈合。本研究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缝合和Endo Button固定方法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放射学愈合和中期随访时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膝关节镜 Endobutton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掌骨钢板结合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19
5
作者 吕宏升 林洪光 +4 位作者 郑佳鹏 尤瑞金 郑文忠 陈昆 刘爱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掌骨钢板结合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有明显移位的ACL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使用掌骨钢板结合不可吸收Ethieon缝线进行固定。术后进行积极康复训练。结...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掌骨钢板结合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有明显移位的ACL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使用掌骨钢板结合不可吸收Ethieon缝线进行固定。术后进行积极康复训练。结果16例获随访0.5~2.5年,术后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无骨折移位出现。术后3个月,无膝关节松弛或者不稳定发生,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伤前水平。末次随访时IKDC主观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5.1±2.8)分。结论关节镜下利用掌骨钢板和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ACL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和固定效果好、创伤小,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能够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掌骨钢板 不可吸收缝线 关节镜技术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膝后内侧切口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金标 邓冰 +4 位作者 黄钢 潘显明 邓少林 廖冬发 李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膝后内侧切口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膝后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22例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膝后内侧切口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膝后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22例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4例,女8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运动伤4例,摔伤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16 d,平均10 d。后抽屉试验均为阳性。单纯PCL损伤1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软骨损伤2例。术前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51.1±3.4)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6个月5例后抽屉试验为阳性,余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为(96.0±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20,P=0.00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膝后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创伤小、操作安全、方法简便、疗效确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
原文传递
MRI分析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
7
作者 黄栋 戈进 +2 位作者 刘广銮 郭宗磊 王业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90-3896,共7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运动性损伤,目前关于该病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大量研究集中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普遍认为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减...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运动性损伤,目前关于该病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大量研究集中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普遍认为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减小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对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否也与其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及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膝前疼痛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患者101例,其中接受关节镜治疗的51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例有膝前痛症状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定无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术前MRI图像测定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等解剖学参数,统计分析导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比值以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大于对照组(P<0.05),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小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④提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较浅的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MRI成像 危险因素 胫骨平台后倾角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全菲男 李永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患者根据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治疗)与对照组(n=45,标准入路缝线固定治疗)。比较两...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患者根据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治疗)与对照组(n=45,标准入路缝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Lysholm评分、IKDC分级、后抽屉实验及KT-2000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IKDC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ysholm评分均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后抽屉试验、KT-2000患膝及健膝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手术较传统手术可有效缩短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时间,且可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极后高位入路 空心螺钉固定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下载PDF
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半月板前根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9
作者 戴祝 刘超 +4 位作者 陈丹 刘江华 黄文 吴彪 范伟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LM)前根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23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LM)前根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23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的28例累及LM前根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13~57岁,平均26岁。运动损伤20例,交通事故伤8例。陈旧性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45、90 d;新鲜骨折2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20 d,平均6.7 d。骨折根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4例,Ⅲ型11例,Ⅳ型13例。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2.1±9.0)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40.0±7.3)分、Tegner评分为(0.7±0.7)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20.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血管及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检查示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0.3周。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4±5.5)分、IKDC评分为(91.6±4.4)分、Tegner评分为(5.2±1.1)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22.899,P<0.001;t=-29.870,P<0.001;t=-19.979,P<0.001)。结论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LM前根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既固定了LM,又可有效复位及固定撕脱骨折,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 缝线 多点固定 外侧半月板前根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孙煜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6期33-35,共3页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内固定术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内固定术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固定)和观察组(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各30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膝关节功能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和关节活动度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固定相比,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确切,可以减少损伤,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 关节活动度 关节镜下 观察组 后交叉韧带 切口长度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带肌腱编制孔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广栋 刘帆 +3 位作者 胡庆常 李晨晨 许新秀 曹同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带肌腱编制孔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 目的评估应用带肌腱编制孔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36~58岁,平均年龄(40±1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损伤,其中左侧49例,右侧41例,均利用带肌腱编制孔内固定系统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采用Lysholm评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水平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6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2±2)个月(24~36个月)。术前患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7.6±2.0)分,健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6.5±1.7)分,两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6.2±1.8)分,健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6.8±1.6)分,两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egner活动评分为(1.6±1.1)分,术后末次随访为(7.0±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优46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带肌腱编制孔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明确,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肌腱编制孔内固定系统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膝关节功能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