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y issues in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natural gas hydrate 被引量:2
1
作者 Shouwei ZHOU Qingping LI +2 位作者 Xin LV Qiang FU Junlong ZHU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433-442,共10页
As a new clean energy resource in the 21st century,natural gas hydrat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trategic resources in the future.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 As a new clean energy resource in the 21st century,natural gas hydrat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trategic resources in the future.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NGH)in China and the world,systematically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 key issues in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hydrate.From an exploitation point of view,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concepts of diagenetic hydrate and non-diagenetic hydrate be introduced.The main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are whether diagenesis,stability of rock skeleton structure,particle size and cementation mode,thus NGHs are divided into 6 levels and used unused exploit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The study of the description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abundance in hydrate enrichment zone,and looking for gas hydrate dessert areas with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value should be enhanced.The concept of dynamic permeabilit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ermeability of NGH by time-varying equ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The‘Three-gas co-production’(natural gas hydrate,shallow gas,and conventional gas)may be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early commercial exploitation.Although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there still exist enormous challenges in basic theory research,production methods,and equipment and operation modes.Only through hard and persistent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can natural gas hydrate be truly commercially developed on a large scale and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energy supp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gas hydrate exploitation offshore diagenetic and non-diagenetic hydrate solid-state fluidization method dessert in enrichment area three-gas combined production on gas hydrate abundance
原文传递
基于MATLAB的三轴燃气轮机动态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敖晨阳 张宁 陈华清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3-526,共4页
仿真技术是燃气轮机性能研究的有效手段。本文作者采用准非线性方法建立了三轴式燃气轮机数学模型。基于动态仿真软件MATLAB ,开发出面向对象的燃气轮机动态仿真平台。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该仿真模型正确合理。
关键词 MATLAB 三轴燃气轮机 仿真模型 面向对象 动态仿真
下载PDF
旋流稳焰瓦斯燃烧器湍流扩散火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宗明 段希利 +1 位作者 孙涛 仇性启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72,共3页
为研究瓦斯燃烧器的火焰特性 ,采用k ε湍流模型、三气体扩散燃烧模型及综合辐射模型 ,对旋流稳焰瓦斯燃烧器湍流扩散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在旋流作用下 ,在火盆及其前端附近区域内形成了中心回流区 ,使燃气与助燃空气在... 为研究瓦斯燃烧器的火焰特性 ,采用k ε湍流模型、三气体扩散燃烧模型及综合辐射模型 ,对旋流稳焰瓦斯燃烧器湍流扩散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在旋流作用下 ,在火盆及其前端附近区域内形成了中心回流区 ,使燃气与助燃空气在此处发生剧烈掺混而被点燃 ,这有利于火焰稳定。在火焰前端仍存在一个高温尾流区 ,在选用和设计燃烧器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现象。燃气喷孔直径对火焰长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喷头顶部气孔位置和火盆锥口角对火焰长度影响较小。随着空气过剩系数和燃气中空气含量的增加 ,火焰长度明显减小。在实际应用中 ,应充分考虑燃烧器结构和操作条件的影响 ,以提高加热炉的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燃烧器 湍流模型 扩散火焰 数值模拟 燃烧模型 辐射模型 加热炉
下载PDF
三高气井管柱损伤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4
作者 范青 练章华 +1 位作者 邓玮 郝新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前国内"高温、高压、高产"气井主要存在油套管强度降低、油管损坏、油管冲蚀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三高井内各种杆管柱处于复杂变形和运动状态,外载荷成为影响其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关于管柱力学、动力学、冲蚀等... 目前国内"高温、高压、高产"气井主要存在油套管强度降低、油管损坏、油管冲蚀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三高井内各种杆管柱处于复杂变形和运动状态,外载荷成为影响其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关于管柱力学、动力学、冲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但在解释油管柱的瞬态动力学、油管柱疲劳等方面仍显不足。在管柱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冲蚀分析和振动分析应该是三高气井管柱损伤理论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气井 损伤 管柱 力学研究 振动 冲蚀
下载PDF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无煤柱开采及立体抽采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春豪 李进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3-66,共4页
为解决沙曲矿在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开采过程中瓦斯超限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分析了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大采高沿空留巷困难、抽采难以达标等问题,提出了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无煤柱开采瓦斯立体抽采技术和大采高... 为解决沙曲矿在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开采过程中瓦斯超限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分析了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大采高沿空留巷困难、抽采难以达标等问题,提出了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无煤柱开采瓦斯立体抽采技术和大采高沿空留巷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4.2 m大采高工作面沿空留巷,沿空留巷断面收缩率控制在34%以下,保证断面尺寸大于8.0m2,以满足矿井通风与瓦斯治理的需求;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71.2%,煤炭采出率提高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煤与瓦斯突出 无煤柱开采 立体抽采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立体式瓦斯抽采钻孔优化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了提高厚煤层高瓦斯掘进工作面掘前瓦斯抽采量,减少掘进过程中的瓦斯预警次数,针对余吾煤业高瓦斯掘进工作面的平面式抽采钻孔不能覆盖全煤厚、瓦斯抽采量低的问题,通过调整钻孔的布置方式及开孔角度对掘进工作面释放孔及两帮钻场护... 为了提高厚煤层高瓦斯掘进工作面掘前瓦斯抽采量,减少掘进过程中的瓦斯预警次数,针对余吾煤业高瓦斯掘进工作面的平面式抽采钻孔不能覆盖全煤厚、瓦斯抽采量低的问题,通过调整钻孔的布置方式及开孔角度对掘进工作面释放孔及两帮钻场护帮钻孔进行了优化设计,将掘进工作面抽采钻孔由平面式抽采转变为立体式抽采。现场试验表明,立体式抽采钻孔抽采瓦斯体积分数提升11%、抽采瓦斯纯量提升0.14 m^3/min,回风流瓦斯体积分数由0.73%降低至0.44%,不仅对全煤厚煤体提前卸压降低突出危险性,同时提前截流卸压煤体内瓦斯,大幅降低了工作面掘进时的瓦斯涌出量,保证了巷道掘进过程中瓦斯涌出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 立体式瓦斯抽采 厚煤层 卸压 防突
下载PDF
全烃与全脱值的相关性分析和地层含气量的计算 被引量:5
7
作者 乔玉珍 王晓阳 宋昌顺 《录井工程》 2011年第1期5-9,74,共5页
"三低"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的特点,在正压钻井过程中,对全烃、全脱值有贡献的气体主要是岩屑破碎气,这为单位体积岩屑含气量的计算提供了便利。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通过对全烃值与钻井液热真空全脱蒸馏分析值... "三低"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的特点,在正压钻井过程中,对全烃、全脱值有贡献的气体主要是岩屑破碎气,这为单位体积岩屑含气量的计算提供了便利。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通过对全烃值与钻井液热真空全脱蒸馏分析值(全脱值)相关性的分析,建立钻井液含气量的计算公式,再引进钻井液冲淡系数,建立钻井液含气量与地层含气量的关系式,借助地层含气量指标建立了统一的储集层评价标准,从而解决了全烃值参考对比性不强的问题,为提高气测录井气层评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气藏 全烃值 全脱值 钻井液含气量 地层含气量
下载PDF
多气体红外光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明亮 谭秋林 +1 位作者 熊继军 罗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48-251,共4页
为了解决目前红外光学传感器只能进行单一气体检测的问题,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设计了可以同时测试三种气体的光学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内壁由相交的双椭圆球面旋转构成,且具有折叠反射光路的圆筒式气室结构,解决了微气室结构实现高聚光... 为了解决目前红外光学传感器只能进行单一气体检测的问题,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设计了可以同时测试三种气体的光学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内壁由相交的双椭圆球面旋转构成,且具有折叠反射光路的圆筒式气室结构,解决了微气室结构实现高聚光度与集成度的关键技术问题。传感器内部有四个单通道探测器(一个参考通道和三个测试通道)和一个红外光源。通过对气室的合理布局,实现了一个传感器测试多种气体。利用响应通道输出信号与参考通道输出信号求比值计算气体浓度的方法,消除了外界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经过测试,在气体浓度较低的范围内,传感器的最大测量误差仅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光学 三气体 传感器
下载PDF
用MID-K和MIT检测三高气田的油套管损伤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义兵 刘子平 +2 位作者 邹辉 毛英雄 曾志强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9-362,共4页
MID-K和MIT测井资料组合对油套管损伤、壁厚及内径变化具有较高的检测能力,其配套软件WIVA及MITpro可绘制出油套管三维成像图及横截面图,直观反映油套管结垢、腐蚀、穿孔、断裂的位置与状况。介绍了MIT和MID-K的仪器技术指标;结合三高气... MID-K和MIT测井资料组合对油套管损伤、壁厚及内径变化具有较高的检测能力,其配套软件WIVA及MITpro可绘制出油套管三维成像图及横截面图,直观反映油套管结垢、腐蚀、穿孔、断裂的位置与状况。介绍了MIT和MID-K的仪器技术指标;结合三高气田3口井的测井资料,用MID-K测井资料识别外层套管的节箍;用MIT多臂井径测井资料识别油管内壁的腐蚀与结垢;用MID-K及MIT多臂井径测井资料结合识别套管内壁损伤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应用 检测技术 油管损伤 套管损伤 三高气田
下载PDF
内皮细胞低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佳 谢佳欣 +1 位作者 成姣 韦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06-511,共6页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细胞低氧复氧损伤模型,作为心肌组织慢复流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设定三气培养箱的混合气中5%O_(2)为低氧培养条件,二氧化碳培养箱(95%空气、5%CO_(2))中的培养条件为复氧条件。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细胞低氧复氧损伤模型,作为心肌组织慢复流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设定三气培养箱的混合气中5%O_(2)为低氧培养条件,二氧化碳培养箱(95%空气、5%CO_(2))中的培养条件为复氧条件。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5组,分别置于三气培养箱(90%N 2、5%CO_(2)、5%O_(2))中处理不同时间(0、4、8、16及32 h)。挑选出最佳低氧处理时间后,再将随机分组的细胞进行不同时间(0、1、2、3、4、5及6 h)的复氧处理。Western blot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反映细胞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UVEC的HIF-1α蛋白表达随低氧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1);细胞密度在低氧处理的短时间内会适应性增加,从16 h开始降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趋势与细胞密度一致(P<0.01);LDH活性则在低氧4 h时升高,低氧8 h时回落,低氧16 h时又重新回升(P<0.01)。复氧后,细胞密度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随时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LDH活性则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出现于复氧3 h(P<0.01)。实验结果表明,低氧16 h为最佳低氧处理时间,复氧3 h为最佳复氧处理时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HUVEC低氧复氧损伤模型,为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慢复流的体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低氧复氧损伤模型 三气培养箱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中部三低气藏水力压裂气井支撑剂回流的危害、原因及基本控制对策
11
作者 杨永春 谢奎 李建珍 《现代盐化工》 2022年第6期88-91,共4页
苏里格气田三低气藏气井普遍无自然产能,需要采取储层改造措施。目前,主要采用水力压裂,其是一种成熟、有效、经济的储层改造措施。水力压裂气井在压后排液、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存在支撑剂回流情况。通过生产实践,阐述了支撑剂回流造成的... 苏里格气田三低气藏气井普遍无自然产能,需要采取储层改造措施。目前,主要采用水力压裂,其是一种成熟、有效、经济的储层改造措施。水力压裂气井在压后排液、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存在支撑剂回流情况。通过生产实践,阐述了支撑剂回流造成的危害,分析了支撑剂回流的基本原因,提出了防治支撑剂回流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气藏 水力压裂气井 支撑剂回流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两种控制方案对发电用燃气轮机调速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邬健 余又红 贺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7-359,398,共4页
针对船用燃气轮机带电力负载甩负荷情况下超调量大稳定时间长,突增负荷时的超温现象,引入动力涡轮放气,利用Simulink工具设计和比较两种新的控制器并在某型三轴燃气轮机上进行验证性仿真,燃气轮机控制器中参数对调速品质的影响也分别进... 针对船用燃气轮机带电力负载甩负荷情况下超调量大稳定时间长,突增负荷时的超温现象,引入动力涡轮放气,利用Simulink工具设计和比较两种新的控制器并在某型三轴燃气轮机上进行验证性仿真,燃气轮机控制器中参数对调速品质的影响也分别进行了优选和细化仿真。结果表明,带预估油量控制器模型调速效果更优,甩负荷下稳定时间10.23s瞬态调速率5.57%,相较之前文献稳定时间提升了14.19s,瞬态调速率降低了1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燃气轮机 控制器 优选参数 仿真
下载PDF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在陈家庄凸起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13
作者 甘志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是建立在亮点技术基础之上,结合精细地质研究,综合应用AVO、反射波多参数提取与识别、亮点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来识别含气储层,从而描述气藏展布。该技术突破了以往应用二维资料描述的孤立豆状气藏的局限,展现...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是建立在亮点技术基础之上,结合精细地质研究,综合应用AVO、反射波多参数提取与识别、亮点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来识别含气储层,从而描述气藏展布。该技术突破了以往应用二维资料描述的孤立豆状气藏的局限,展现了气藏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分布。在陈家庄凸起勘探中应用了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钻井成功率达96%,较以往提高了12%,完钻的24口井共钻遇气层30层110.2m,年生产能力达20×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点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 陈家庄凸起 天然气 勘探
下载PDF
某型三轴燃气轮机发电性能仿真研究
14
作者 蔡文波 《燃气轮机技术》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针对某型三轴燃气轮机的发电性能,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构建燃气轮机模型。控制方式选用常规PID燃油控制和放气控制,对带电力负载中常见的负荷变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重点关注负荷变化对转速、低压涡轮后温度和油气比的影响及动... 针对某型三轴燃气轮机的发电性能,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构建燃气轮机模型。控制方式选用常规PID燃油控制和放气控制,对带电力负载中常见的负荷变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重点关注负荷变化对转速、低压涡轮后温度和油气比的影响及动态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燃气轮机 发电性能 仿真 SIMULINK
下载PDF
三高气田重大钻完井事故定量风险评价研究
15
作者 孙德强 许金华 《科技促进发展》 2011年第5期39-43,共5页
针对我国三高(高压、高产、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的安全性丞待解决的严峻形势和风险定量评价(QRA)研究的落后状况,进行了三高气田的QRA实例研究。该项研究分析了三高气田钻完井事故的机理及原因,建立了钻完井事故的事故树概率模型并完成... 针对我国三高(高压、高产、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的安全性丞待解决的严峻形势和风险定量评价(QRA)研究的落后状况,进行了三高气田的QRA实例研究。该项研究分析了三高气田钻完井事故的机理及原因,建立了钻完井事故的事故树概率模型并完成了概率计算,通过基于钻完井事故后果的环境风洞物理模拟实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定量确定了空间硫化氢浓度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事故的个人风险及社会风险评价,这种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将对国内外同类油气田安全开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气田 钻完井事故 风险评价 事故树 概率计算
下载PDF
由两元数据预计三元气液平衡
16
作者 齐福来 《医药工程设计》 2008年第1期5-13,共9页
着重介绍Wilson两参数方程,如何从两元汽液平衡数据来求得两两相互作用的两参数,进而求解三元气液相平衡的计算法。推荐实用的计算两个参数的FORTRAN程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关键词 三元汽液相平衡 Wilson法 两参数求取
下载PDF
三段式气体软氮化工艺的制定及应用
17
作者 林键 《木工机床》 2021年第3期26-28,共3页
本文介绍了3Cr2W8钢模具三段式气体软氮化(即低温气体氮碳共渗)工艺的制定过程及处理后的渗层组织、渗层硬度梯度测试结果和模具使用效果。实践表明,该工艺可以保证精加工低硬度3Cr2W8钢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3Cr2W8钢 三段式气体软氮化 模具使用寿命
下载PDF
660MW等级二次再热锅炉控制技术
18
作者 黄德保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6期282-283,共2页
本文对二次再热锅炉的汽温调节方式进行了介绍,并以660MW等级二次再热锅炉为例,重点分析了尾部三烟道平行烟气挡板调节系统的二次再热锅炉,各种调温方式对汽温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二次再热 汽温调节 三烟道:平行烟气挡板
下载PDF
煤矿区煤层气三区联动立体抽采理论与模式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李国富 何辉 +2 位作者 刘刚 焦海滨 刘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1,共5页
为了实现煤矿区煤炭与煤层气2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协调开发,基于煤炭开发时空接替规律,将煤矿区划分为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3个区间,分别采用地面钻井排采、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以及本煤层钻孔抽采等不同的瓦斯抽采技术以保证煤炭安全高... 为了实现煤矿区煤炭与煤层气2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协调开发,基于煤炭开发时空接替规律,将煤矿区划分为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3个区间,分别采用地面钻井排采、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以及本煤层钻孔抽采等不同的瓦斯抽采技术以保证煤炭安全高效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容许最高瓦斯含量数学模型、煤层瓦斯压力数值模拟模型和煤层气立体抽采优化专家系统,创立了三区联动的区域递进式立体抽采模式(晋城模式),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实现了煤矿瓦斯井下抽采和地面原位抽采2个独立产业模式的有效衔接,解决了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的时空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煤层气 立体抽采 规划区 准备区 生产区 三区联动
下载PDF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金佛斜坡常压页岩气富集模式 被引量:30
20
作者 何贵松 何希鹏 +4 位作者 高玉巧 万静雅 张培先 张勇 高和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60,共11页
近期,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金佛斜坡新完钻的页岩气井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获得高产气流,地层压力系数为1.18,实现了该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评价该类型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潜力,以钻井、物探和试气等资料为基础... 近期,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金佛斜坡新完钻的页岩气井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获得高产气流,地层压力系数为1.18,实现了该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评价该类型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潜力,以钻井、物探和试气等资料为基础,解剖金佛斜坡页岩气藏基本地质特征和页岩气富集规律,总结常压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建立页岩气富集模式,并预测该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优质页岩具有生气条件好、硅质矿物含量高、储层物性好、含气量高等特征,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②常压页岩气富集高产具有“沉积相供烃控储、构造运动控保定富、地应力场控缝控产”的“三元控气”规律;③斜坡型目的层上倾方向发育封闭性反向逆断层遮挡有利于在断下盘形成较好的保存单元,随着埋深和离剥蚀边界距离的增大,页岩气富集程度和单井产量增高。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丰富了常压页岩气地质理论,为中国南方复杂构造区尤其是斜坡型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 常压页岩气 主控因素 富集模式 三元控气 沉积演化 保存条件 地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