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痛苦逃避与背外侧前额叶−脑岛有效连接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郝子雨
李欢欢
林亦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66-1978,共13页
以往研究发现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中的核心成分痛苦逃避对自杀未遂的区分和预测效能显著优于抑郁。然而,对于脑内的“痛苦网络”如何界定,以及“痛苦网络”的异常加工模式是否涉及自杀的脑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以原创性心理痛苦三因素模...
以往研究发现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中的核心成分痛苦逃避对自杀未遂的区分和预测效能显著优于抑郁。然而,对于脑内的“痛苦网络”如何界定,以及“痛苦网络”的异常加工模式是否涉及自杀的脑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以原创性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为理论基础,依据网络识别原则提出“痛苦网络”的关键脑区,创新性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考察抑郁症自杀未遂者脑内“痛苦网络”的序列激活模式,及其与痛苦逃避、自杀未遂的关系。结果表明,痛苦逃避和自上而下的dlPFC到脑岛有效连接的钝化是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关键行为和神经特征。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痛苦网络加工模式提供了神经影像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
抑郁症
痛苦网络
有效连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痛苦逃避与背外侧前额叶−脑岛有效连接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郝子雨
李欢欢
林亦轩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66-1978,共13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项目(21XNL016)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文摘
以往研究发现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中的核心成分痛苦逃避对自杀未遂的区分和预测效能显著优于抑郁。然而,对于脑内的“痛苦网络”如何界定,以及“痛苦网络”的异常加工模式是否涉及自杀的脑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以原创性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为理论基础,依据网络识别原则提出“痛苦网络”的关键脑区,创新性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考察抑郁症自杀未遂者脑内“痛苦网络”的序列激活模式,及其与痛苦逃避、自杀未遂的关系。结果表明,痛苦逃避和自上而下的dlPFC到脑岛有效连接的钝化是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关键行为和神经特征。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痛苦网络加工模式提供了神经影像学的证据。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
抑郁症
痛苦网络
有效连接
Keywords
suicide
attempt
three
-
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pain
model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ological
pain
network
effective
connectivity
分类号
B845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痛苦逃避与背外侧前额叶−脑岛有效连接特征
郝子雨
李欢欢
林亦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