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光微织构技术,通过控制微凹坑形状、间距、深度等参数,在45社钢表面制备了一组表面算术平均偏差S_a相同但表面微观结构不同的试件.使用Talysulf CCI Lite非接触式三维光学轮廓仪对表面进行测量,采用ISO 25178三维形貌表征参数对...运用激光微织构技术,通过控制微凹坑形状、间距、深度等参数,在45社钢表面制备了一组表面算术平均偏差S_a相同但表面微观结构不同的试件.使用Talysulf CCI Lite非接触式三维光学轮廓仪对表面进行测量,采用ISO 25178三维形貌表征参数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在SL200 KS光学法固液接触角和界面张力仪上针对32#汽轮机油进行润湿性试验,分析了温度、液滴体积、表面结构特征等因素对润湿性的影响,并借助ISO25178中部分参数对固体表面形貌随机特征与其润湿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量化研究.基于固液本征接触角为锐角,研究结果表明:固液接触角在润湿过程中先迅速减小,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固液平衡接触角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液滴体积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激光微织构能够改变表面润湿性,S_a相同的表面,微织构形状、方向均影响表面润湿性,当槽状微织构表面的槽方向与液滴铺展方向一致时,润湿效果最优.ISO25178系列三维形貌表征参数中幅度参数(S_(ku),S_(sk))、空间参数(S_(tr),S_(al))、混合参数(S_(dq),S_(dr))与表面润湿性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S_(ku),S_(al),S_(dr)越大,S_(sk),S_(tr),S_(dq)越小的表面,固液平衡接触角越小,表面润湿性越好.展开更多
目的 分析模拟仿真功能评估训练系统(BTE Primus RS)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三维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6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电脑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目的 分析模拟仿真功能评估训练系统(BTE Primus RS)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三维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6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电脑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训练,观察组48例予以BTE Primus RS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关节活动度、三维步态参数及无痛步行距离。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是93.8%,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的外翻、背伸、外展、跖屈及内收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患足廓清地面的最大距离、步长均长于对照组,同时步频与步速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无痛步行200~500 m及>500 m的患者数高于对照组,而无痛步行距离<200 m的患者数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TE Primus RS训练在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其干预效果,改善关节活动度与三维步态参数,并且促进无痛步行距离延长。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三维步态参数及下肢痉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3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目的探究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三维步态参数及下肢痉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3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安慰性冲击波疗法,观察组采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站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up and go”test,TUGT)、三维步态参数及下肢痉挛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的IEMG、TUGT、各项三维步态指标及下肢痉挛程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EMG水平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三维步态指标均优于各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痉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有效减轻脑梗死患者下肢痉挛程度,改善三维步态参数,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和运动功能恢复。展开更多
文摘运用激光微织构技术,通过控制微凹坑形状、间距、深度等参数,在45社钢表面制备了一组表面算术平均偏差S_a相同但表面微观结构不同的试件.使用Talysulf CCI Lite非接触式三维光学轮廓仪对表面进行测量,采用ISO 25178三维形貌表征参数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在SL200 KS光学法固液接触角和界面张力仪上针对32#汽轮机油进行润湿性试验,分析了温度、液滴体积、表面结构特征等因素对润湿性的影响,并借助ISO25178中部分参数对固体表面形貌随机特征与其润湿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量化研究.基于固液本征接触角为锐角,研究结果表明:固液接触角在润湿过程中先迅速减小,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固液平衡接触角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液滴体积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激光微织构能够改变表面润湿性,S_a相同的表面,微织构形状、方向均影响表面润湿性,当槽状微织构表面的槽方向与液滴铺展方向一致时,润湿效果最优.ISO25178系列三维形貌表征参数中幅度参数(S_(ku),S_(sk))、空间参数(S_(tr),S_(al))、混合参数(S_(dq),S_(dr))与表面润湿性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S_(ku),S_(al),S_(dr)越大,S_(sk),S_(tr),S_(dq)越小的表面,固液平衡接触角越小,表面润湿性越好.
文摘目的 分析模拟仿真功能评估训练系统(BTE Primus RS)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三维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6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电脑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训练,观察组48例予以BTE Primus RS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关节活动度、三维步态参数及无痛步行距离。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是93.8%,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的外翻、背伸、外展、跖屈及内收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患足廓清地面的最大距离、步长均长于对照组,同时步频与步速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无痛步行200~500 m及>500 m的患者数高于对照组,而无痛步行距离<200 m的患者数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TE Primus RS训练在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其干预效果,改善关节活动度与三维步态参数,并且促进无痛步行距离延长。
文摘目的探究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三维步态参数及下肢痉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3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安慰性冲击波疗法,观察组采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站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up and go”test,TUGT)、三维步态参数及下肢痉挛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的IEMG、TUGT、各项三维步态指标及下肢痉挛程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EMG水平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三维步态指标均优于各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痉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有效减轻脑梗死患者下肢痉挛程度,改善三维步态参数,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和运动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