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及其在腰椎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朱青安 胡庆茂 +5 位作者 李慧友 钟世镇 李桂兰 黄文华 卢海俊 李忠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153-156,共4页
脊柱三维运动的测量是分析脊柱三维运动的基础。由电子计算机三维立体视觉模型建立的脊柱三维测量系统,在椎骨上设置有三个不共线标志的标尺,由互相成角度的两个摄像机将标尺运动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对标志点的识别、... 脊柱三维运动的测量是分析脊柱三维运动的基础。由电子计算机三维立体视觉模型建立的脊柱三维测量系统,在椎骨上设置有三个不共线标志的标尺,由互相成角度的两个摄像机将标尺运动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对标志点的识别、定位,分析脊柱节段的三维运动。作者利用该系统分析了小关节切除和椎间盘摘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侧小关节全部切除和前路椎间盘摘除均会导致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运动的显著性增大,使节段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三维运动 脊柱 稳定性 腰椎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精准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2
作者 范应方 方驰华 +3 位作者 陈建新 项楠 杨剑 李克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诊断、术前评估及手术指导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肝脏及胆道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术前诊... 目的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诊断、术前评估及手术指导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肝脏及胆道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术前诊断和病理分型,评估手术预案可行性及安全性,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后指导临床实际手术过程;并观察术中所见与仿真手术的符合程度以及患者结石残留情况。结果当肝脏设置为半透明时,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的立体解剖形态,病变胆管扩张及狭窄部位和程度,肝内结石的精确部位、大小及数量。术中所见与术前三维重建符合率、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仿真手术符合率均为100%,实际手术方案与术前预案符合率达到90%(27/30)。随访半年,复发率7.4%(2/27)。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病的术前精确诊断和术中精确操作,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三维可视化 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
下载PDF
大型电站锅炉炉内三维燃烧温度场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曾佳 娄春 +6 位作者 程强 罗自学 周怀春 何晋 黄本元 裴振林 吕传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3-526,共4页
本文利用 8只火焰图像探测器和相应的计算机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在一台 200 MW 四角切圆燃煤锅炉上进行了炉膛三维温度场可视化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炉膛上部温度分布较低,并且呈典型的单峰形状;燃烧器区域的温度分布较高,能够反... 本文利用 8只火焰图像探测器和相应的计算机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在一台 200 MW 四角切圆燃煤锅炉上进行了炉膛三维温度场可视化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炉膛上部温度分布较低,并且呈典型的单峰形状;燃烧器区域的温度分布较高,能够反应四角切圆燃烧特性。用水冷枪抽气热电偶对温度场可视化结果进行了检验,相对误差在5%之内。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结果刷新一次的时间不超过5秒,满足在线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温度场 辐射成像模型 燃烧检测
下载PDF
双源CT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姜亮 王利伟 +1 位作者 殷信道 顾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8,4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128层螺旋CT双能量扫描模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双源CT扫描的AAD患者的资料,扫描模式为双能量,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双源128层螺旋CT双能量扫描模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双源CT扫描的AAD患者的资料,扫描模式为双能量,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分析原始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图像质量及满足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双源CT平扫诊断AAD的正确率为37.1%(43/116)。MPR对夹层初始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率分别为93.1%、100.0%、100.0%。VR与MIP的初始破口显示率较低,分别为33.62%、6.90%。MIP的真假腔显示率为23.28%。MPR的综合显示能力明显优于VR和MIP(P<0.01),VR的显示能力优于MIP(P<0.01)。双源CT增强检查诊断AAD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100.0%。结论双源CT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具有快捷、可靠的诊断价值。胸腹痛患者行CT平扫时应高度重视血管表现;三维重建时选择薄层MPR和VR,可不必做MIP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成像 三维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儿童可疑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永军 杨见明 宫希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laye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在可疑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实施肺螺旋CT平扫及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并与支气管镜检查所见进行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laye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在可疑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实施肺螺旋CT平扫及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并与支气管镜检查所见进行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20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13例异物部位与支气管镜检查所见一致,假阴性1例,支气管镜检查显示该段支气管内为痰痂块,6例患者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无异物,抗炎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评价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准确、无创性诊断方法,在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骨盆CT三维重建下髋臼形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卫华 张树栋 +4 位作者 王诗军 盖青竹 赵中原 王维光 刘克贵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下髋臼形态测量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hillip Brilliance 64层CT对69例无髋关节疾病的受试者进行骨盆连续扫描,利用CT的计算机工作站进行骨盆结构的三维重建,并测量计算髋臼上下径(suprainferior diameter,SID...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下髋臼形态测量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hillip Brilliance 64层CT对69例无髋关节疾病的受试者进行骨盆连续扫描,利用CT的计算机工作站进行骨盆结构的三维重建,并测量计算髋臼上下径(suprainferior diameter,SID)、外展角(abduction angle,ABA)、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APD)、前倾角(anteversion angle,AVA)以及SID/APD比值。比较不同性别、左右侧间的差异。结果69例受试者髋臼的ABA为41.00°±3.94°;AVA为11.63°±3.91°;SID为(59.03±3.73)mm;APD为(54.45±3.68)mm;SID/ APD比值为1.135±0.069,其中男性1.14±0.06,女性1.13±0.07。男性受试者的SID和APD明显大于女性(P<0.001),且SID明显大于APD,但SID/APD比值,以及ABA和AVA在不同性别受试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侧髋臼的ABA、AVA、SID、APD以及SID/APD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三维重建能够方便准确地测量髋臼形态。髋臼方向在不同性别和左右侧间无明显差别;男性髋臼大于女性,但左右侧间无明显差别。研究髋臼方向和大小对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前准备和和术中操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轻型梁三维振动测量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彭聪 缪卫东 曾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212,共6页
振动测量是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之一,针对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中存在负载效应等问题,对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振动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视频相位的二维振动测量方法,提取出相机所采集图像中被测目标的二维振动数据。然后,在... 振动测量是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之一,针对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中存在负载效应等问题,对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振动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视频相位的二维振动测量方法,提取出相机所采集图像中被测目标的二维振动数据。然后,在二维振动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双目立体视觉,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振动测量方法。最后,进行了悬臂梁的振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无接触和无标记的振动测量,并能准确测量出三维的振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测量 三维振动信号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轻质结构
下载PDF
脚型三维轮廓测量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 被引量:12
8
作者 居琰 汪同庆 +2 位作者 王贵新 刘建胜 陈雍乐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4,27,共5页
描述了一个基于光切原理的多CCD脚型三维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以及扫描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三台CCD从不同角度采样脚型,对光带图像进行分割、平滑等一系列处理,通过坐标变换后获得了脚型完整断面轮廓数据。采用标准圆... 描述了一个基于光切原理的多CCD脚型三维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以及扫描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三台CCD从不同角度采样脚型,对光带图像进行分割、平滑等一系列处理,通过坐标变换后获得了脚型完整断面轮廓数据。采用标准圆柱体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测量误差小于0.5%,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切法 三维测量系统 脚型测量 图像处理 测量原理
下载PDF
颈椎“椎骨错缝”三维有限元模型创建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明才 吕思哲 +4 位作者 詹红生 顾力栩 石印玉 王翔 黄仕荣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椎骨错缝"是颈椎病临床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手法临床干预靶点。结合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探讨颈椎"椎骨错缝"可视化模型的创建方法。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通过颈椎动静态触诊和X线判定发生"... 目的:"椎骨错缝"是颈椎病临床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手法临床干预靶点。结合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探讨颈椎"椎骨错缝"可视化模型的创建方法。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通过颈椎动静态触诊和X线判定发生"椎骨错缝"的患者1例(男性,28岁,身高176cm,体重69kg),CT扫描C1-C7(层厚0.75mm),基于CT数据,应用特定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椎骨错缝"节段(C4-6)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创建。结果:重建出的颈椎"椎骨错缝"三维模型证实,参照相邻椎体序列,C5椎体发生明显的三维空间位置异常,空间位移是向下平移0.9mm,绕X轴顺时针旋转4.5°,呈现后仰式错缝,并能对错缝导致关节异常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论:本研究提出的颈椎"椎骨错缝"的建模思路与方法可靠,为后期手法矫正"椎骨错缝"的机制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三维有限元 有限元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基于空洞卷积的三维并行卷积神经网络脑肿瘤分割 被引量:10
10
作者 冯博文 吕晓琪 +2 位作者 谷宇 李菁 刘阳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4-93,共10页
针对分割核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图像中整个肿瘤病灶运算量大、过程繁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自动分割算法。在填充锯齿状空洞的卷积通路上构建并行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多尺度图像块进行训练,捕获大范围空间信息。利用密... 针对分割核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图像中整个肿瘤病灶运算量大、过程繁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自动分割算法。在填充锯齿状空洞的卷积通路上构建并行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多尺度图像块进行训练,捕获大范围空间信息。利用密集连接的恒等映射特性,将浅层特征叠加到网络末端,在MRI多模态图像中分割出水肿区、增强区、核心区和囊化区。在BraTS 2018数据集中对该模型进行了分割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分割的全肿瘤区、核心区和增强区的平均Dice系数分别为0.90、0.73和0.71,与已有算法相当,且具有较高的自动化集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处理 脑肿瘤 空洞卷积 密集连接 BraTS 2018数据集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光三维视觉焊缝跟踪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玉红 李亮玉 +1 位作者 李晓青 符灵建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研制了一套基于结构光三维视觉传感器的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其原理是,采用VC语言开发出图像处理软件,通过计算机准确提取三维视觉传感器检测到的焊缝的中心位置,再反馈到控制机构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机构,达到对焊缝的跟踪.并通过试... 研制了一套基于结构光三维视觉传感器的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其原理是,采用VC语言开发出图像处理软件,通过计算机准确提取三维视觉传感器检测到的焊缝的中心位置,再反馈到控制机构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机构,达到对焊缝的跟踪.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结构光三维视觉传感器焊缝跟踪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视觉 图像处理 焊缝 跟踪系统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复杂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志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27期185-186,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64层多排螺旋CT在重建复杂骨关节外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0例骨关节病变患者,患处薄层CT扫描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重建(MPR、CPR、SSD、SVR、4D、MIP等),观察比较影像效果。结果颅面骨13例,颈椎椎体4例,胸椎椎体8例,腰... 目的研究比较64层多排螺旋CT在重建复杂骨关节外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0例骨关节病变患者,患处薄层CT扫描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重建(MPR、CPR、SSD、SVR、4D、MIP等),观察比较影像效果。结果颅面骨13例,颈椎椎体4例,胸椎椎体8例,腰骶椎椎体23例,肩关节15例,肘关节7例,膝关节23例,腕关节5例,踝关节12例,骨盆及髋关节20例。影像清晰,直观立体,多角度多方位观察骨折、脱位、病变及周围关系一目了然。结论多排螺旋CT多种重建功能丰富了影像信息,为骨关节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直观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三维图像处理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创伤骨科疾病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爱民 方艳伟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增强现实技术对创伤骨科的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和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已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本文从配准、跟踪、显示和交互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对其在国内外创伤骨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对发展方向和... 增强现实技术对创伤骨科的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和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已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本文从配准、跟踪、显示和交互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对其在国内外创伤骨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对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用户计算机接口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创伤与损伤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分水岭与图割的自动分割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荣 彭艳敏 +1 位作者 唐粲 程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640,647,共6页
为快速、准确的提取CT序列图像中目标物体,把分水岭和图割相结合.首先选择目标物体的内外轮廓,对内外轮廓之间的区域用分水岭算法预分割为若干小区域,把每一个小区域作为一个节点,建立图结构.把多源点和多汇点简化成单源点和单汇点,建... 为快速、准确的提取CT序列图像中目标物体,把分水岭和图割相结合.首先选择目标物体的内外轮廓,对内外轮廓之间的区域用分水岭算法预分割为若干小区域,把每一个小区域作为一个节点,建立图结构.把多源点和多汇点简化成单源点和单汇点,建立新的图结构.然后利用最大流/最小割定理进行切割,提取目标物体.最后把上一张CT目标物体的轮廓映射到下一张CT上,分别扩大和缩小该轮廓作为该CT的内外轮廓.根据上述方法提取轮廓,对整个CT序列依次循环操作.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分割效果和分割时间上优于其它传统算法,同时,实现了三维空间上序列轮廓的自动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割 分水岭 最大流/最小割 三维分割 图像处理
下载PDF
斜拉桥塔锚固区光弹性应力分析与等倾线图像处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鸿琦 唐明 +1 位作者 佟景伟 张东升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本文采用光弹性冻结应力法,对独塔斜拉桥塔锚固区进行了应力分析,给出了有关截面的边界应力分布及主应力迹线,从而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取等倾线的方法──图像对数增强相减法,实现了等倾线... 本文采用光弹性冻结应力法,对独塔斜拉桥塔锚固区进行了应力分析,给出了有关截面的边界应力分布及主应力迹线,从而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取等倾线的方法──图像对数增强相减法,实现了等倾线与等差线条纹的分离,同时使条纹得到了细化,提高了处理等倾线的速度与准确度。编制了自动绘制主应力迹线的程序,利用它绘制了桥塔截面的次主应力迹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塔锚固区 三向光弹性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管道三维检测仪的激光光斑位敏探测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滔滔 汪贵华 +3 位作者 张锦涛 张天宇 杨栩 辛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3-1327,共5页
通过摄像机采集激光光斑在成像屏上的图像并计算光斑坐标变化的方法,来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置分布以及弯曲变化,具有精度高、响应灵敏等优点。在投影屏边缘处设计了五个固定孔作为尺度定标点,采集激光光斑在管道中移动的投影图像,采用多种... 通过摄像机采集激光光斑在成像屏上的图像并计算光斑坐标变化的方法,来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置分布以及弯曲变化,具有精度高、响应灵敏等优点。在投影屏边缘处设计了五个固定孔作为尺度定标点,采集激光光斑在管道中移动的投影图像,采用多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得了五个固定孔投影椭圆的位置以及光斑的位置。此方法比以前检测光斑位置的方法,数据稳定可靠,有助于地下管道的三维分布测试的精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三维检测 激光光斑 位敏探测 数字图像处理
下载PDF
基于真实细观结构的多孔混凝土三维重建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丽敏 余红发 潘浙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27,共4页
为了获得真实多孔混凝土结构和满足多孔混凝土三维细观力学模拟的需要,借助工业CT图像三维重建方法的原理,采用数字图形处理技术和MATLAB程序实现了多孔混凝土的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表明,重构的三维结构模型接近真实的多孔混凝土,可以直... 为了获得真实多孔混凝土结构和满足多孔混凝土三维细观力学模拟的需要,借助工业CT图像三维重建方法的原理,采用数字图形处理技术和MATLAB程序实现了多孔混凝土的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表明,重构的三维结构模型接近真实的多孔混凝土,可以直观地分析混凝土内部的多孔结构和孔的连通性.多孔混凝土的三维重建为有限元方法研究多孔混凝土的孔结构、力学性能及其渗透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型,为多孔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数字图形处理 MATLAB 多孔混凝土
下载PDF
应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重建面部软组织形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熊耀阳 孙健 +2 位作者 张富强 陈晓波 习俊通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评价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面部软组织形态三维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1名志愿者面部及其面部石膏模型进行扫描,通过 Imageware 和 Geomagic 软件对获取的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去噪... 目的评价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面部软组织形态三维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1名志愿者面部及其面部石膏模型进行扫描,通过 Imageware 和 Geomagic 软件对获取的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去噪、精简、平滑、三角化等数字化处理,重建面部和石膏模型的三维图像。比较三维重建图像测量项目结果和面部实际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可完整重建志愿者面部的软组织形态,能较好地还原面部实际情况。结论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能准确地重建面部软组织形态,可为面部缺损的三维重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面部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结构光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辐射偏振成像的目标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磊磊 黄海霞 +2 位作者 郭阳 姚乃夫 赵永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3-419,共7页
三维重建技术已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工业生产线中玻璃、锻造件等表面结构单一、高反光、无纹理的高温产品,利用传统的三维重建方法得到的三维重建结果往往不准确。这些高温物体会产生红外偏振自发辐射,提出了基于... 三维重建技术已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工业生产线中玻璃、锻造件等表面结构单一、高反光、无纹理的高温产品,利用传统的三维重建方法得到的三维重建结果往往不准确。这些高温物体会产生红外偏振自发辐射,提出了基于红外辐射偏振成像的目标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建立红外偏振辐射模型,分析目标表面红外辐射偏振态与目标表面法向量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对法向量积分得到目标表面的三维形态。该方法不依赖于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信息,对光照条件无要求且采集一次数据即可重构出目标表面的三维形态,易于实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成像 三维重建 表面法向量 图像处理
下载PDF
面向海参捕捞的水下机器人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施昕昕 朱晨阳 卢鹏程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3-48,共6页
为了实现水下机器人捕捞海参的功能,设计一种面向海参捕捞的水下机器人系统,在实现海参捕捞的同时降低操作要求和成本.系统总体方案包括供电系统、捕捞系统、传送系统、推进系统、平衡和定位系统以及防撞气囊等子系统;根据捕捞海参的实... 为了实现水下机器人捕捞海参的功能,设计一种面向海参捕捞的水下机器人系统,在实现海参捕捞的同时降低操作要求和成本.系统总体方案包括供电系统、捕捞系统、传送系统、推进系统、平衡和定位系统以及防撞气囊等子系统;根据捕捞海参的实际需求,对各子系统的机械结构和尺寸进行设计,并采用SolidWorks完成整体系统的三维建模;对水下拍摄的海参图像采用多种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水下机器人的定位装置实现动力定位控制;通过仿真验证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捕捞机器人 三维建模 图像处理 定位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