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太湖颗粒态有机质的荧光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吕伟伟
姚昕
张保华
刘延龙
李元鹏
-
机构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56-2066,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54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1831)
+1 种基金
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KDL2015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DQ003)
-
文摘
作为水体中有机质分解与营养盐再生的核心载体之一,颗粒态有机质(POM)是一个潜在的可以被生物利用的重要营养源,势必对水华的暴发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集了太湖8个典型区域32个样品,利用三维荧光技术(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夏季太湖水体POM的荧光特征、来源及环境指示意义,并对POM与DOM荧光特征的差异性及草、藻型湖区POM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POM共有5种荧光组分,分别是类色氨酸(C1和C2)、类腐殖质(C3和C4)及类酪氨酸(C5);其中,C1与C2、C3与C4两两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C5与C3、C4也具有极好的相关性;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的DOM荧光特征进行比对发现,夏季太湖POM与DOM在组分构成、来源及其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上均存在差异性.夏季太湖POM既有外源输入,也有内源输入,但其荧光指数(FI、HIX、BIX)取值范围为1.78~2.35、0.3~2.7、0.8~1.1,表明内源特性相对强烈.类腐殖质荧光与TN、TP、Chla、COD、POC、SS均呈显著相关性,表明荧光分析法可以作为营养盐半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藻型湖区POM类蛋白物质主要由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构成,而草型湖区以类酪氨酸为主,没有或者有极少的类色氨酸荧光组分;值得注意的是,与藻型湖区相比,草型湖区含有较多的类酪氨酸荧光组分(t检验,P<0.01).藻型湖区POM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草型湖区两者相关性不显著;藻型湖区POM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均与Chla呈显著相关性,而草型湖区仅类腐殖质荧光与Chla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
关键词
三维荧光
平行因子分析法
颗粒态有机质
荧光特征
富营养化
-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a (eems)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ARAFAC)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POM)
fluorescent characteristics
eutrophication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