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谷云飞 金军 +7 位作者 薛国华 潘广杰 郭玉冰 吴鹏宇 齐玉婕 陈伟刚 常学伟 张守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 目的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维消融组(n=100)和国产三维消融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消融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心动过速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国产三维消融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二维消融组[(65.5±14.7)min对(58.4±11.3)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3.5±2.4)min对(15.3±1.8)min,P<0.05];两组放电消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35)s对(180±20)s,P>0.05],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RFCA治疗AVN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安全有效。由于初期应用Columbus系统,整体手术时间可能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经导管射频消融 Columbus系统 X射线
下载PDF
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用于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海娟 刘超 +7 位作者 黄松群 李珂 赵耀 黄新苗 周炳炎 秦爱红 郭志福 曹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 目的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路并具有导管射频消融适应证,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经股动脉逆行组和经房间隔穿刺组。在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Columbus■系统)指导下行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靶点标测成功率、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靶点标测成功率和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经房间隔穿刺组的手术时间[(75.40±22.27)min]、X线曝光时间[384(310,510)s]和X线辐射剂量[93(63,123)mGy]与经股动脉逆行组的[(83.80±39.96)min、369(340,989)s和154(56,184)mGy]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股动脉逆行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1/15),经房间隔穿刺组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清晰显影导管电极,导管操作性能良好,能够顺利定位,贴靠满意。结论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左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经房间隔穿刺法和经股动脉逆行法2种消融策略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与剂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没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 左侧房室旁路 射频消融术 穿刺术 房间隔
下载PDF
两种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谷云飞 张璇 +6 位作者 薛国华 潘广杰 郭玉冰 吴鹏宇 齐玉婕 陈伟刚 田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Columbus及进口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确诊为AVNRT并接受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的患者140... 目的比较国产Columbus及进口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确诊为AVNRT并接受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的患者140例,分为CARTO消融组和Columbus消融组。其中CARTO消融组患者40例,Columbus消融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即刻消融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整体手术时间[(58.2±23.1)min比(61.3±12.6)min,P>0.05]和X线曝光时间[(4.5±5.6)min比(5.3±1.8)min,P>0.05]无统计学差异,即刻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Columbus与进口CARTO系统指导的AVNRT消融,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 Columbus CARTO
下载PDF
EASTAR理念下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6年回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先锋 何斌 +5 位作者 丰明俊 刘晶 郁一波 崔翰斌 陈晓敏 储慧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15-521,532,共8页
目的EASTAR(ElectroAnatomic SoluTion for All Arrhythmias)是指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EAM)系统处理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理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利用三维EAM系统指导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 目的EASTAR(ElectroAnatomic SoluTion for All Arrhythmias)是指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EAM)系统处理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理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利用三维EAM系统指导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入选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连续收治、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AF)、心房扑动(AFL)、其他房性心律失常(AA)、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共2666例,回顾性分析各类心律失常的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曝光量的差异,并与非EASTAR方案的术者病例相比较。同时通过单个术者6年间的数据变化反映EASTAR方案下的学习曲线。结果EASTAR理念下各类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手术中,三维导航系统的使用比例逐年上升,并可实现全三维化。不同基质的心律失常病例年均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X线剂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与传统X线指导标测及消融的非EASTAR病例比较,全三维导管消融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EASTAR理念还可优化“学习曲线”,利于术者培养。结论既往6年数据显示,EASTAR理念下全三维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可优化手术时间,减少射线暴露,并有利于术者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导管消融
原文传递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指导射频消融治疗靶点邻近房室传导系统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青 程亚敏 +3 位作者 钱波 王卫明 邵山 杨玲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 回顾射频消融治疗靶点邻近房室传导系统心律失常的病例,评价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指导下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02月—2020年07月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明确其消融靶点邻近房... 目的 回顾射频消融治疗靶点邻近房室传导系统心律失常的病例,评价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指导下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02月—2020年07月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明确其消融靶点邻近房室传导系统的心律失常共942例,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63例,右侧间隔部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48例,右侧间隔部房性心动过速(AT)9例,邻近房室结和希浦系统的室性早搏(PVC)22例.于二维影像指导下标测消融定义为传统组,于Carto3指导下标测消融定义为三维组,比较两组之间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所有病例均完成射频消融,其中发生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AVB)4例,发生率0.42%.传统组576例,发生永久性Ⅲ°AVB 4例,发生率0.69%,其中AVNRT 3例,左中间隔PVC 1例.三维组366例,未发生永久性AVB.结论 靶点邻近房室传导系统的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时有发生AVB的风险,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标测消融该类型心律失常不仅可提高有效性,亦有助于减少发生永久性AVB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心内超声导管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中的优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漠水 张福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2-975,共4页
随着电生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标测技术已是当代的主流技术,三维标测可重建心脏三维结构,并与心电学有效结合,有助于术者快速确定各种心律失常的形成机制,并直观、精准地定位有效靶点并消融,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X线量。但是三维... 随着电生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标测技术已是当代的主流技术,三维标测可重建心脏三维结构,并与心电学有效结合,有助于术者快速确定各种心律失常的形成机制,并直观、精准地定位有效靶点并消融,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X线量。但是三维标测所构建的心脏三维结构与实际仍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在一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中有一定局限性。近几年来,心内超声导管逐步发展,并与三维标测系统密切结合,弥补了单纯三维标测的不足,在一些特殊心律失常的消融中凸显了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标测 心内超声导管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和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心肌纤维化评估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健 孙虹越 +1 位作者 韩松岩 李木子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LGE-MRI)和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系统检查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心肌纤维化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接受射频消融术的80例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LGE-MRI和CARTO检查,采用Kappa检验比较二... 目的:探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LGE-MRI)和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系统检查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心肌纤维化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接受射频消融术的80例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LGE-MRI和CARTO检查,采用Kappa检验比较二者在评价心肌纤维化分级中的一致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随访观察1年,观察分析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房颤患者经LGE-MRI图像心肌纤维化分级显示0级26例,I级17例,Ⅱ级18例,Ⅲ级19例;CARTO图像显示0级26例、I级15例、Ⅱ级19例、Ⅲ级20例,LGE-MRI图像与CARTO图像心肌纤维化分级间一致性较高(Kappa=0.781,P<0.05)。心肌纤维化分级时LGE-MRI与CARTO一致分级67例,一致率为83.75%。LGE-MRI分级及CARTO分级中,左心房心肌纤维化分级高的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年复发率均高于左心房心肌纤维化分级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38,x^(2)=19.909;P<0.05)。结论:LGE-MRI与CARTO检查在评估左心房心肌纤维化分级时一致性较高,且心肌纤维化分级高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年复发率高于心肌纤维化分级低的患者,LGE-MRI与CARTO检查对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射频消融术 心肌纤维化 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LGE-MRI) 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