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中心差分方案的显式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洪
张迎宾
+1 位作者
郑路
武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49-1658,共10页
为提高传统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法(DDA)求解大规模非连续问题时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中心差分方案的显式三维DDA,求解过程简单省时且更便于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基于最先侵入和最短退出路径原则,推导时间步内2种基本接触侵入形式的侵入点...
为提高传统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法(DDA)求解大规模非连续问题时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中心差分方案的显式三维DDA,求解过程简单省时且更便于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基于最先侵入和最短退出路径原则,推导时间步内2种基本接触侵入形式的侵入点对位置的估算公式,明确侵入信息的参数种类,从而保证时域离散下块体间接触约束的时空连贯性、降低接触问题的非线性、提高接触力学计算的精度并减少重复计算量。数值算例表明,显式三维DDA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且计算效率更高,实现并行计算后有望应用于大型岩体工程非连续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
中心差分方案
最先侵入和最短退出路径原则
接触传递
原文传递
三维DDA方法的验证及其在隧道围岩垮塌控制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利平
范宏运
+3 位作者
刘洪亮
周申
高靖遥
张延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1-538,共8页
为准确模拟隧道围岩垮塌灾害演化过程与锚杆加固处置,通过嵌入锚杆支护算法实现了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中的锚杆支护模拟.首先,介绍了三维DDA方法模拟块体运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三维DDA方法中锚杆支护算法;其次,针对隧道围岩垮...
为准确模拟隧道围岩垮塌灾害演化过程与锚杆加固处置,通过嵌入锚杆支护算法实现了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中的锚杆支护模拟.首先,介绍了三维DDA方法模拟块体运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三维DDA方法中锚杆支护算法;其次,针对隧道围岩垮塌灾害中的不同运动模式,采用三维DDA方法模拟了块体滑移、转动以及碰撞过程,验证了三维DDA方法模拟块体运动的准确性;最后,采用三维DDA方法模拟了工程尺度的节理岩体隧道围岩垮塌过程.结果表明:无支护条件下隧道洞周块体垮塌高度为3.9 m,洞周块体位移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有支护条件下隧道洞周块体保持稳定状态,隧道左拱肩部位锚杆轴力较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增加该区域锚杆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dda
)
围岩垮塌
稳定性分析
锚杆支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UDA的JPCG并行算法求解三维DDA方程组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占学
杨军
+1 位作者
倪克松
甯尤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1-1241,共11页
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不同于二维DDA,三维DDA更具备分析节理岩体变形和稳定性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维DDA块体间接触的复杂化,未知数规模的大幅增加,以及程序中数据和...
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不同于二维DDA,三维DDA更具备分析节理岩体变形和稳定性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维DDA块体间接触的复杂化,未知数规模的大幅增加,以及程序中数据和内存的管理,对总体平衡方程组的求解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和效率要求。对于原DDA程序中采用的超松弛(successive over-relaxation,SOR)求解算法,当超松弛因子选取不合适时,会造成方程组求解的不收敛。基于GPU,采用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并行计算架构,实现了三维DDA总体平衡方程组的雅可比预处理共轭梯度法(jacobi-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JPCG)并行求解,通过算例展示了JPCG算法与GPU技术相结合的加速效果。相较于原有串行SOR算法,不仅避免了超松弛因子选取对求解收敛性的影响,而且提高了求解效率,为采用三维DDA求解实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
雅可比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超松弛算法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中心差分方案的显式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洪
张迎宾
郑路
武威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49-165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08420)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7PJ1409100)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ZR1432300)~~
文摘
为提高传统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法(DDA)求解大规模非连续问题时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中心差分方案的显式三维DDA,求解过程简单省时且更便于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基于最先侵入和最短退出路径原则,推导时间步内2种基本接触侵入形式的侵入点对位置的估算公式,明确侵入信息的参数种类,从而保证时域离散下块体间接触约束的时空连贯性、降低接触问题的非线性、提高接触力学计算的精度并减少重复计算量。数值算例表明,显式三维DDA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且计算效率更高,实现并行计算后有望应用于大型岩体工程非连续数值分析。
关键词
数值分析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
中心差分方案
最先侵入和最短退出路径原则
接触传递
Keywords
numerical
analysis
three
-
dimensional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3D
dda
)
central
difference
scheme
first
entrance
and
shortest
exit
principle
contact
transfer
分类号
O241 [理学—计算数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维DDA方法的验证及其在隧道围岩垮塌控制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利平
范宏运
刘洪亮
周申
高靖遥
张延欢
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
九州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1-53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250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934218)。
文摘
为准确模拟隧道围岩垮塌灾害演化过程与锚杆加固处置,通过嵌入锚杆支护算法实现了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中的锚杆支护模拟.首先,介绍了三维DDA方法模拟块体运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三维DDA方法中锚杆支护算法;其次,针对隧道围岩垮塌灾害中的不同运动模式,采用三维DDA方法模拟了块体滑移、转动以及碰撞过程,验证了三维DDA方法模拟块体运动的准确性;最后,采用三维DDA方法模拟了工程尺度的节理岩体隧道围岩垮塌过程.结果表明:无支护条件下隧道洞周块体垮塌高度为3.9 m,洞周块体位移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有支护条件下隧道洞周块体保持稳定状态,隧道左拱肩部位锚杆轴力较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增加该区域锚杆长度.
关键词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dda
)
围岩垮塌
稳定性分析
锚杆支护
Keywords
three
-
dimensional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3D
dda
)
surrounding
rock
collapse
stability
analysis
bolt
support
分类号
U455.4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UDA的JPCG并行算法求解三维DDA方程组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占学
杨军
倪克松
甯尤军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1-124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4043)。
文摘
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不同于二维DDA,三维DDA更具备分析节理岩体变形和稳定性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维DDA块体间接触的复杂化,未知数规模的大幅增加,以及程序中数据和内存的管理,对总体平衡方程组的求解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和效率要求。对于原DDA程序中采用的超松弛(successive over-relaxation,SOR)求解算法,当超松弛因子选取不合适时,会造成方程组求解的不收敛。基于GPU,采用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并行计算架构,实现了三维DDA总体平衡方程组的雅可比预处理共轭梯度法(jacobi-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JPCG)并行求解,通过算例展示了JPCG算法与GPU技术相结合的加速效果。相较于原有串行SOR算法,不仅避免了超松弛因子选取对求解收敛性的影响,而且提高了求解效率,为采用三维DDA求解实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
雅可比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超松弛算法
Keywords
rock
mechanics
three
-
dimensional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3D-
dda
)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
Jacobi-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JPCG)
successive
over-relaxation(SOR)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中心差分方案的显式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法
张洪
张迎宾
郑路
武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2
三维DDA方法的验证及其在隧道围岩垮塌控制中的应用
李利平
范宏运
刘洪亮
周申
高靖遥
张延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CUDA的JPCG并行算法求解三维DDA方程组
王占学
杨军
倪克松
甯尤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