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 被引量:64
1
作者 陈亮 吴卫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7-381,共5页
由于肺段支气管、血管的解剖变异繁多,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技术较肺叶切除术更加精细复杂。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可以显示肺段的解剖结构以及肺段支... 由于肺段支气管、血管的解剖变异繁多,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技术较肺叶切除术更加精细复杂。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可以显示肺段的解剖结构以及肺段支气管、血管的变异,明确肺部结节的肺段归属,有助于制定手术计划。术前结节定位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起着重要作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技术包括:分别切断靶段动脉、支气管、段内静脉,保留段间静脉,采用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交界面,使用电刀和/或切割缝合器分离段间肺组织。恶性结节行肺段切除术时必须确保切缘宽度≥2 cm,或≥肿瘤直径,同时需要进行N1、N2站淋巴结采样及冰冻切片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肺段与肺叶的解剖关系为,若干个呈不规则锥形结构的肺段组成一个肺叶,段间静脉行走于肺段间。本中心探索出一种按照锥形结构原理自肺叶中分离出肺段的方法,并命名为"锥式肺段切除术"。"锥式肺段切除术"的技术涵盖了准确判断和处理靶段支气管和血管以及解剖性分离段间交界面,可以实现精准的肺段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3D-CT 支气管及血管造影
下载PDF
3D—CTA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中应用 被引量:50
2
作者 吴卫兵 唐立钧 +2 位作者 朱全 徐心峰 陈亮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三维计算机血管扫描成像(3D—CTA)技术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对29例拟行复杂肺段切除的患者术前行3D—CTA重建肺血管、支气管,根据病灶大小、部位...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三维计算机血管扫描成像(3D—CTA)技术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对29例拟行复杂肺段切除的患者术前行3D—CTA重建肺血管、支气管,根据病灶大小、部位、病理确定肺段切除方式,预定切除血管、支气管,行模拟肺段切除,术中按照重建图像精准切断靶段血管、支气管,保留段间静脉,根据膨胀萎陷交界分离段问平面。结果术前根据3D—CTA重建图像协助判断8例(27.5%)定位困难的结节的肺段归属,发现2例(6.9%)肺段动脉变异、1例(3.4%)靶段支气管变异。根据术前模拟肺段切除标注的血管,术中准确辨认靶段动脉27例(93.1%)、靶段静脉25例(86.2%)、靶段支气管29例(100%)。共施行右上肺分段切除9例,左上肺固有段分段切除13例,双侧基底段分段切除7例,其中亚肺段切除6例,所有肺段切缘宽度≥2cm。平均病灶直径(1.35±0.80)cm,平均手术时问(190.53±50.83)min,平均术中出血(26.90±32.24)ml。中转3例,无转开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3D—CTA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图像有助于进行精准的解剖性肺段切除,使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安全、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TA 血管造影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原文传递
MS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5
3
作者 薛彩霞 王东江 +3 位作者 张越 朱海峰 吴卫平 王绍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MSCT三维3D重建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50例,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重建,3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结果50例骨折患者包括颌... 目的探讨MSCT三维3D重建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50例,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重建,3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结果50例骨折患者包括颌面骨骨折5例,肋骨骨折10例,四肢骨骨折14例,椎体及附件骨折16例,骨盆骨折5例。重建图像中,3D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不如横断面图像,1例鼻骨微小骨折未见显示;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3例椎管CTVE可以很好显示骨折片后移造成椎管狭窄程度。结论MSCT3D及MPR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可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同时CTVE以内窥镜角度观察椎管狭窄程度,为临床判断伤势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骨关节创伤 CT内窥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D-CTBA及3D-VATS单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0
4
作者 佘晓伟 顾云斌 +6 位作者 徐春 宋心雨 李畅 丁成 陈俊 龚永生 赵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98-602,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中国是肺癌高发地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占首位。目前低剂量CT检查的普及使早期肺癌检出率显著提高,解剖性肺段切除目前广泛应用于I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肺癌患... 背景与目的中国是肺癌高发地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占首位。目前低剂量CT检查的普及使早期肺癌检出率显著提高,解剖性肺段切除目前广泛应用于I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肺癌患者。但因肺段解剖结构及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与难度。我们应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及三维电视辅助胸部外科技术(three-dimension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3D-VATS)单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微创手术技术治疗NSCLC,以探讨其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可行性及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04月共施行57例术前对肺部病灶予以3D-CTBA重建以及术中应用3D-VATS单操作孔进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NSCLC病例。结果全组均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平均(142.2±28.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3.8±46.5)m 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9.1±2.2)个,术后胸腔引流量平均(429.8±181.2)m L。术后留置胸管时间(2.8±1.1)d。平均住院时间(5.2±1.3)d。术后病理示良性病变9例,约占15.7%,恶性病变48例,约占84.2%。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5.2%),肺不张1例(1.7%),少量咯血1例(1.7%),肺漏气2例(>3 d,3.5%),心律失常4例(7.0%)。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无支气管胸膜瘘、乳糜胸、包裹性胸腔积液等并发症,随访患者中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应用3D-CTBA及3D-VATS单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NSCLC的安全有效,适用于早期NSCLC以及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T 支气管血管成像 三维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肿瘤
下载PDF
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骨性结构的三维立体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徐小惠 王建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骨性结构三维空间位置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 10.01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建立三...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骨性结构三维空间位置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 10.01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建立三维坐标系。选择描述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形态的36个标志点,测量其三维坐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复合体仅眶下点、梨状孔最外侧点、颧牙槽嵴点、上尖牙颈缘中点、上第一恒磨牙颈缘中点的位置左右侧差异有显著性,其它各点基本对称;下颌骨大部分标志点左右侧在三维方向上均差异显著,仅髁突顶点、下颌孔、下颌角点在某些方向显示出对称性。结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畸形程度有从上到下逐步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形态异常,其立体空间结构发生了代偿性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不对称 三维测量 锥体束CT
下载PDF
PACS系统三维测量方法与多田公式计算方法在脑出血测量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巧莹 黄晓宇 +1 位作者 梁小红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通过与多田公式方法做比较,评估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系统三维测量方法测量脑出血体积的准确性。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采用36个体积不同、形态不同的不规则水模。均行常... 目的:通过与多田公式方法做比较,评估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系统三维测量方法测量脑出血体积的准确性。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采用36个体积不同、形态不同的不规则水模。均行常规CT扫描。两名影像医师分别使用两种方法独立测量水模及血肿体积,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及准确性。差异性:按PACS三维测量体积将血肿大小分为5级(0~10.0mL、10.1~20.0mL、20.1~30.0mL、30.1~50.0mL、>50.1mL);按barras scale规则来将血肿形态分为5级,分别根据血肿大小和形状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准确性:用两种方法测得水模体积与水模实际体积作比较;准确性验证:用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15例经微创手术病人的出血量与术后证实的实际出血量作对比。结果:当10.0mL<血肿体积≤30.0mL时,两种方法测得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肿体积≤10.0mL或>30.0mL时,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肿形态为1~3级时,两种方法测得血肿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肿形态为4~5级时,两种方法测得血肿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S三维方法测得水模体积与实际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多田公式测量方法测得水模体积与实际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ACS三维方法测得体积更接近实际水模体积及15例经微创手术证实的患者真实出血体积。结论:血肿体积过小(≤10mL)或过大(>30mL)时,两种方法测量差异较大;血肿形态越不规则,两种方法测量差异越大;PACS三维测量方法测量体积更接近真实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量 多田公式 PACS系统三维测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丽 方柏荣 +1 位作者 贺吉庸 王先成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7-30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方法2012年1月—2017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患者、5例先天性阴道缺如患者及6例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再造所需皮瓣或病变组织切除后创...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方法2012年1月—2017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患者、5例先天性阴道缺如患者及6例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再造所需皮瓣或病变组织切除后创面面积为17 cm×5 cm~25 cm×9 cm。术前行腹部CT血管造影,将所获得的数据传输到CT工作站,根据创面大小、形状构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观察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以及腹壁下浅静脉数量、走行及位置。以脐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位左右两侧的最粗腹壁下动脉穿支,观察其走行情况及分型。术前根据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设计皮瓣,并标记腹壁下动脉穿支等。游离移植双侧横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乳房再造,应用单侧纵行带蒂修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阴道再造及阴茎、阴囊Paget病创面修复,并将皮瓣手术中观察到的情况与三维模型进行比较。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7 cm×6 cm~25 cm×10 cm。结果共建立17个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其中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模型6个、单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模型11个。模型中共观察到可靠腹壁下动脉穿支72支,其中右侧(3.2±0.7)支、左侧(3.1±0.8)支;右侧最粗穿支位置为[(-3.2±1.4)cm,(-1.0±0.7)cm],左侧最粗穿支位置为[(4.0±1.2)cm,(-1.2±1.1)cm]。最粗腹壁下动脉穿支在腹直肌中走行直接型14支、迂曲型9支。模型中观察到腹壁浅静脉23支。术中观察到腹壁下动静脉及腹壁浅静脉的数量、位置及走行等与三维模型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共探查到可靠腹壁下动脉穿支70支,另有2支由于解剖过程中出血影响而无法辨认,其走行均与三维模型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本组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患者中,除1例患者会阴部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血管造影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修复口周及颏部瘢痕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8
作者 夏成德 薛继东 +5 位作者 狄海萍 韩大伟 曹大勇 李强 景福琴 牛希华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在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修复口周及颏部瘢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7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9例面部深度烧伤后口周及颏部瘢痕增生患者,瘢痕面积为8 cm×7 cm~13 cm×8 cm。于患者额...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在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修复口周及颏部瘢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7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9例面部深度烧伤后口周及颏部瘢痕增生患者,瘢痕面积为8 cm×7 cm~13 cm×8 cm。于患者额部置入1枚额定容积为400~500 mL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5~6个月后行口周及颏部瘢痕切除、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取出,应用携带双侧颞浅血管蒂的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其中3例患者同时行小口畸形矫正术。术前行CTA及三维重建,获得供瓣区颞浅动脉及其分支三维图像,明确颞浅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毗邻定位、血管吻合情况,指导皮瓣的设计。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25 cm×9 cm~30 cm×8 cm。术后2~3周行皮瓣断蒂、蒂部复位修整术。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皮瓣修复术后10~12 d,应用半导体冰点激光对皮瓣部位行脱毛处理,每个月1次,共4~6次。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无血运障碍,其中3例患者术后皮瓣稍臃肿,于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薄术,术后皮瓣外观自然。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色泽、质地、厚度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口周及颏部外形及张口功能明显改善,瘢痕未再复发。额颞部切口隐蔽,头部毛发生长正常,重建发际线自然。结论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修复口周及颏部瘢痕,术区外形、功能较佳,供区形态良好。CTA及三维重建能提供清晰的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中颞浅动脉及其分支三维图像,为术前皮瓣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皮瓣成活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扩张术 血管造影术 外科皮瓣 三维重建 CT
原文传递
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郴 林圣美 徐驯宇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肺支气管重建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应用。方法拟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病人18例,进行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和模拟手术,根据结果规划手术方案。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6.8±19.4)分钟,... 目的探讨三维肺支气管重建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应用。方法拟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病人18例,进行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和模拟手术,根据结果规划手术方案。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6.8±19.4)分钟,出血量(76.6±21.4)ml,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右S1切除1例,右S3切除2例,右S6切除3例,右S8+9切除1例,右S9+10切除1例,左S1+2+3切除3例,左S4+5切除3例,左S6切除4例。所有标本切缘均未见肿瘤残留,所有淋巴结均未见肿瘤转移。实际切缘宽度均>2 cm,平均(2.37±0.39)cm。结论基于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的模拟手术可无创了解安全切缘与相应肺血管、支气管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切除范围,对规划早期肺癌的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肺段切除术 模拟手术 胸腔镜
下载PDF
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与烨 陈霖宇 +3 位作者 徐德刚 石嘉 冯华 姚建铨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共18页
太赫兹波具有良好的光谱特性、非电离性和对许多非极性材料具有穿透性,在无损探伤、安检、生物医学诊断、艺术品鉴别等领域表现出许多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能够实现样品内部信息探测,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展现... 太赫兹波具有良好的光谱特性、非电离性和对许多非极性材料具有穿透性,在无损探伤、安检、生物医学诊断、艺术品鉴别等领域表现出许多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太赫兹波三维成像技术能够实现样品内部信息探测,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了太赫兹波三维成像的几种常用技术,包括其基本原理和对应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三维成像 计算机辅助层析 光学相干层析 飞行时间层析
下载PDF
基于有序子集加速拆分算法的三维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谌湘倩 马绍惠 须文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针对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过程中统计方法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有序子集加速拆分算法的三维CT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线性约束凸优化问题的增广拉格朗日(AL)方法在较弱条件下的收敛速度快的优势;同时针对内部最小二... 针对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过程中统计方法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有序子集加速拆分算法的三维CT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线性约束凸优化问题的增广拉格朗日(AL)方法在较弱条件下的收敛速度快的优势;同时针对内部最小二乘问题,使用AL方法的线性变形求解加权正则化最小二乘问题,该方法使用可分离二次型代理函数代替缩放增广拉格朗日中的二次型AL惩罚项,得到一种简单有序子集(OS)加速型拆分算法(OS-ASA),避免了繁琐的参数调整,可快速收敛。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显著加快了CT图像重建的收敛速度,当使用子集较多时,CT图像重建可以减少OS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重建 计算机断层扫描 拉格朗日 有序子集 最小二乘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of ankle joint based 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 post-processing 被引量:12
12
作者 CHEN Yan-xi LU Xiao-ling BI Gang YU Xiao HAO Yi-li ZHANG Kun ZOU Li-ling MEI Jiong YU Guang-r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3期3912-3918,共7页
As precise positioning of ankle radiography is not possibl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all syndesmotic parameters on repeated ankle X-ray films may be of little valu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a set ... As precise positioning of ankle radiography is not possibl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all syndesmotic parameters on repeated ankle X-ray films may be of little valu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ankle fracture reduction accurately and reliably by an intelligent combining three-dimensional (3-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easurement model. Methods From June 2008 to March 2011, all the thin-slice CT images of 100 cases (50 males and 50 females) with normal ankle joint scanned by 16-slice spiral CT were collected. Two-dimensional (2-D) and 3-D images of ankle joints were generated by using 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and 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 respectively.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about bone struct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3-D topological narrow division technique and 3-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combining essential elements of point, line and surface.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mean distance from lateral malleolus tip to talocrural articular surface, the tip of medial malleolus anterior colliculus to talocrural articular surface and lateral malleolus tip to the tip of medial malleolus anterior colliculus were (22.83±1.12) mm, (12.84±1.09) mm, and (61.18±2.03) mm respectively in male group, and (20.16±1.00) mm, (10.30±1.05) mm and (53.00±1.40) mm respectively in female group. The above three parameters were correlated with gender, height and weight (P 〈0.05). However, the mean perpendicular distance from lateral malleolus tip to the plane through the tip of medial malleolus anterior colliculus, the talocrural angle, later clear space, medial clear space, and the superior clear space were (9.93±0.29) mm, (10.01±0.38)°, (1.94±0.16) mm, (2.78±0.19) mm, and (3.14±0.15) mm respectively in 100 cases, were not significance correlated with gender, height and weight (P 〉0.05).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computed tom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影像学分类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镶珊 胡荣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三维图像分类特征。方法:根据103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螺旋CT的Dicom原始数据,应用Mimics10.0软件重建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三维图像,分析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阻生特点,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共有...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三维图像分类特征。方法:根据103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螺旋CT的Dicom原始数据,应用Mimics10.0软件重建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三维图像,分析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阻生特点,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共有埋伏牙106颗。74颗牙为唇侧阻生,倒置阻生33颗,水平阻生28颗,倾斜阻生13颗;20颗为腭侧阻生,倾斜阻生11颗,水平阻生9颗;12颗为垂直阻生。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根据牙冠的位置在垂直向、冠状向、矢状向可分为3类,即①唇侧埋伏阻生型,包括唇侧倾斜埋伏阻生型、唇侧前后水平埋伏阻生型、唇侧倒置埋伏阻生型;②腭侧埋伏阻生型,包括腭侧倾斜埋伏阻生型、腭侧后前水平埋伏阻生型;③垂直埋伏阻生型。结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从三维方向上可分为3类,每一类又可分多个亚型,包括唇侧(倾斜、前后水平、倒置)埋伏阻生、腭侧(倾斜、后前水平)埋伏阻生和垂直埋伏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中切牙 三维重建 螺旋CT Mimics10.0软件
下载PDF
Real-time in situ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l videography and surgical navigation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a pilot study 被引量:11
14
作者 Hideyuki Suenaga Huy Hoang Tran +5 位作者 Hongen Liao Ken Masamune Takeyoshi Dohi Kazuto Hoshi Yoshiyuki Mori Tsuyoshi Takat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98-102,共5页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a three-dimensional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incorporating integral videography for imag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based on pre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T...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a three-dimensional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incorporating integral videography for imag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based on pre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models of the jawbones, based on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were used to create the integral videography images of a subject's maxillofacial area. The three-dimensional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integral videography display, computed tomography, a position tracker and a computer) was used to generate a three-dimensional overlay that was projected on the surgical site via a half-silvered mirror. Thereafter, a feasibility study was performed on a volunteer. The accuracy of this system was verified on a solid model while simulating bone resection. Positional registration was attained by identifying and tracking the patient/surgical instrument's position. Thus, integral videography images of jawbones, teeth and the surgical tool were superimposed in the correct position. Stereoscopic images viewed from various angles were accurately displayed. Change in the viewing angle did not negatively affect the surgeon's ability to simultaneously observe th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nd the patient, without special glasses. The difference in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 of each measuring point on the solid model and augmented reality navigation was almost negligible (〈1 mm);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ystem was highly accurate. This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was highly accurate and effective for surgical navigation and for overlaying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 on a patient's surgical area, enabling the surgeon to understand 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image and the actual surgical site, with the naked ey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gmented reality computed tomography integral vide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image
下载PDF
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脑动脉血管三维容积重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金立 王海阔 +4 位作者 马国峰 张勇 苗成鹏 段云云 张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117-122,151,共7页
目的对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周围脑动脉血管进行三维容积重建,探索平滑迭代次数对三维模型的影响。方法针对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Philips公司的256排iCT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基... 目的对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周围脑动脉血管进行三维容积重建,探索平滑迭代次数对三维模型的影响。方法针对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Philips公司的256排iCT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基于256层头部连续断层图像,利用Mimics商业软件进行三维图像容积重建,获取动脉瘤周围动脉血管的三维解剖结构,对重建模型表面进行6次平滑处理,对比分析3D模型的瘤体直径与2D切片图像测得的瘤体直径,评估3D模型的精确性。结果通过三维容积重建方法得到了动脉瘤周围的颈内动脉C2-C7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血管的三维容积模型。平滑迭代次数为3时,模型表面较平滑,颈内动脉血管直径为3.82~5.64 mm,双侧大脑中动脉血管直径2.31~3.83 mm,大脑前动脉血管可见多级分支,动脉瘤长径14.70 mm和短径10.32 mm。动脉瘤瘤体的长径和短径与2D图像上的测量结果相比误差均在4%以内。结论利用三维容积重建技术所得的动脉瘤周围脑血管模型提供了较二维图像更直观的解剖显示和更好的后处理优势;过度平滑处理会导致三维重建模型尺寸与实际瘤体出现偏差,合理选择平滑迭代次数对三维模型的精确重建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容积重建 脑动脉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平滑技术 迭代
下载PDF
基于CTA三维重建的中国女性髂内动脉解剖学分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春林 毛东瑞 +5 位作者 刘萍 欧阳振波 徐玉静 段慧 陆琳 钟世镇 《解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探讨中国女性髂内动脉的解剖学分型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并行盆腔CTA扫描的连续患者170例,获取其CTA原始数据集,利用Mimics10.01软件构建其盆腔动脉血管网三维数字化模型,参照Y... 目的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探讨中国女性髂内动脉的解剖学分型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并行盆腔CTA扫描的连续患者170例,获取其CTA原始数据集,利用Mimics10.01软件构建其盆腔动脉血管网三维数字化模型,参照Yamaki等的分型标准对髂内动脉进行分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功地构建了所有患者的盆腔动脉血管网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对其髂内动脉进行了分型。A型(髂内动脉分为臀上动脉及臀下阴部干两支)及B型(髂内动脉分为阴部内动脉及臀干两支)在中国女性中最常见,分别占70.3%(239/340)和27.6%(94/340);C型(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及阴部内动脉以三叉的形式从髂内动脉同时发出)仅占2.1%(7/340),未见D型(髂内动脉分为臀下动脉及臀上阴部干两支)。其中,68.8%(117/170)的女性双侧髂内动脉分型相同。中国女性髂内动脉各分型所占比例与Yamaki等所报道的日本人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1,P=0.047)。结论基于CTA的三维重建技术是研究女性髂内动脉分型的好方法,中国女性髂内动脉的解剖学分型存在一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中国 髂内动脉 解剖 三维重建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和脑灌注成像在急性颅脑损伤动态变化中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义勇智 汪欣 +1 位作者 利进琴 王英腾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A01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和观察多层螺旋CT(MSCT)三维图像重建与脑灌注成像(CTP)在急性颅脑损伤动态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00例,全部患者均在伤后6 h内行MSCT和CTP检查,2~3 d内动态复查MSCT符合... 目的分析和观察多层螺旋CT(MSCT)三维图像重建与脑灌注成像(CTP)在急性颅脑损伤动态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00例,全部患者均在伤后6 h内行MSCT和CTP检查,2~3 d内动态复查MSCT符合TBI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进行急性颅脑损伤动态变化检查当中,CTP对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出结果优于MS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检查可有效反映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灌注变化,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图像 脑灌注成像 急性颅脑损伤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下颌骨容貌美学的三维测量 被引量:10
18
作者 毛小炎 归来 +4 位作者 牛峰 俞冰 刘剑锋 陈莹 王梦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究容貌美人群下颌骨美学特点和下颌角点美学定位,建立容貌美人群下颌骨三维测量数据库。方法选取整形医师和普通人员普遍认同的下颌骨漂亮志愿者14例,行头颅CT检查,利用Mimics/8.0软件行颅面骨三维重建,测量能够体现下颌骨... 目的探究容貌美人群下颌骨美学特点和下颌角点美学定位,建立容貌美人群下颌骨三维测量数据库。方法选取整形医师和普通人员普遍认同的下颌骨漂亮志愿者14例,行头颅CT检查,利用Mimics/8.0软件行颅面骨三维重建,测量能够体现下颌骨三维美学各参考点间距离、角度和比例,将测量数据导入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左右侧下颌骨的对称性进行分析。建立容貌美下颌骨动态资料库,数据经统计处理得出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和95%置信区间。结果容貌美人群下颌角角度为123.91°,下颌骨倾度平均值为27.03°,下颌骨体部长度和升支高度之比接近于2:1,颏孔下颌角间距与升支高度之比接近1.4:1.0。结论下颌骨美学特征有助于下颌角肥大整形和下颌角修复重建患者新的下颌角点的精准定位,为手术的设计、模拟和实施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下颌骨 下颌角点 计算机断层扫描 美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三维CT在股骨颈前倾角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天婧 石永言 赵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50,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CT测量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FNA)的数值,初步研究单髋脱位患儿的双侧股骨近端发育演变规律。方法收集366例单侧DDH患儿的三维CT图像,按年龄分组:小于18个月组、18个月至3岁组、大于3岁组,测量... 目的利用三维CT测量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FNA)的数值,初步研究单髋脱位患儿的双侧股骨近端发育演变规律。方法收集366例单侧DDH患儿的三维CT图像,按年龄分组:小于18个月组、18个月至3岁组、大于3岁组,测量各年龄组的患侧和健侧FNA的大小,利用统计软件学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DDH患儿的FNA-年龄变化曲线图。从而揭示股骨近端的发育演变规律。结果单髋脱位的患侧FNA比健侧平均大1°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8个月、18个月至3岁年龄组的患侧和健侧FNA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3岁的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髋脱位的股骨近端病理改变并不仅仅存在于患侧,其健侧也发生改变,且双侧FNA随年龄增大的演变规律是对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三维CT 股骨颈前倾角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建三维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源 刘木清 +2 位作者 刘博 雷杰 傅开元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7-623,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三维定量测量方法用于评估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建。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且诊断为颞下颌关节急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或关节盘绞锁、采用... 目的建立一种三维定量测量方法用于评估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建。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且诊断为颞下颌关节急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或关节盘绞锁、采用手法复位关节盘结合前伸再定位[牙合]垫治疗的41例患者(共82侧髁突)资料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31例,年龄为12~30(19.7±4.4)岁。获取治疗前后6~12个月的锥形束CT图像。根据髁突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影像中“双线征”数目定性评价髁突骨改建,将82侧髁突分为无改建组(0个“双线征”)、部分改建组(1~4个“双线征”)和显著改建组(5~6个“双线征”)3组。应用锥形束CT数据进行髁突骨改建的三维定量测量。采用基于人工预标注结合分水岭算法的半自动分割方法分别对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影像进行分割,重建颞下颌关节髁突的表面模型,应用基于距离图的初始配准和基于灰度信息的二次配准,将治疗前后的髁突图像配准重叠后髁突和髁头的体积差定量反映髁突骨改建程度。结果二维定性评价的Kappa值为0.66~0.87。三维定量测量髁突及髁头体积的同一研究者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值分别为0.998和0.941,不同研究者组间ICC值分别为0.999和0.942。治疗后髁突和髁头的体积较治疗前增加量分别为(41.7±90.2)mm^3和(62.8±70.9)mm^3。82侧髁突中无改建组21侧、部分改建组20侧,显著改建组41侧。显著改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髁突和髁头体积增加量均为最大,部分改建组次之,无改建组最小(P<0.05)。结论三维定量测量评价髁突骨改建程度的方法一致性和可靠性良好,定量变化值可以反映不同程度的髁突骨改建,其中将髁头作为感兴趣区计算的体积变化量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骨改建 三维测量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