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异型建筑物建筑面积竣工测量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平 黄承亮 +1 位作者 朱清海 周召兵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5期222-224,共3页
异型建筑其外立面极不规则,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进行建筑面积竣工测量,效率极低且精度不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测绘技术,可以高精度、海量、快速地获取被测对象的三维坐标,构建出被测对象精确的三维立体模型,... 异型建筑其外立面极不规则,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进行建筑面积竣工测量,效率极低且精度不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测绘技术,可以高精度、海量、快速地获取被测对象的三维坐标,构建出被测对象精确的三维立体模型,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以重庆瑞安天地一期超高层建筑为例,研究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异型建筑物建筑面积竣工测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建筑 建筑面积竣工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点云数据 横切面
下载PDF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点云的滑坡破坏边界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梁玉飞 裴向军 +6 位作者 崔圣华 黄润秋 李天涛 许向宁 董秀军 谭淋耘 杨华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9-1225,共17页
岩质滑坡边界受岩体结构控制,通过三维激光点云能快速获取滑坡边界岩体结构信息,为滑坡成因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在绵阳安州区黄洞子沟碳酸盐岩地区触发了大量滑坡,选择区内照壁岩滑坡,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获取滑... 岩质滑坡边界受岩体结构控制,通过三维激光点云能快速获取滑坡边界岩体结构信息,为滑坡成因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在绵阳安州区黄洞子沟碳酸盐岩地区触发了大量滑坡,选择区内照壁岩滑坡,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获取滑坡边界点云数据,基于HSV(hue saturation value)色彩重建技术与基于密度的带噪声空间聚类(DBSCAN)算法,识别了42万余个结构面数据(产状、间距、延续性和粗糙度(JRC)),进行滑坡破坏边界岩体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照壁岩滑坡是由整体平整的北侧和南侧边界,以及陡峭的后壁边界组成的楔形体破坏;(2)滑坡破坏边界发育8组结构面(J1~J8),通过与黄洞子沟区域结构面对比确定,除先期结构面外,J5和J8为与滑坡启动相关的新生结构面;(3) 8组结构面间距0.42~5.97 m,发育具有不均匀性,间距较小的结构面(J2,J3,J5,J6)对滑坡边界形成贡献较大;滑坡两侧边界受延续性较高(10.9,9.37 m)的结构面(J1,J2)控制,后壁受延续性较低(2.63~7.22 m)的结构面(J3,J4,J6,J7和J8)控制;(4)滑坡北侧边界JRC值(2~12)最小,两侧边界JRC值(6~16,2~12)小于后壁JRC值(15~35)。基于岩体结构特征数据,认为滑坡破坏边界具有显著的构造成因,依赖构造节理延续性和间距的断面阶步、以及依赖滑坡滑动方向的断面擦痕共同影响了滑坡两侧破坏边界上的粗糙程度,后缘边界是在多组结构面组合控制模式下以拉裂为主破坏的结果。研究成果为类似滑坡破坏边界的形貌和结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楔形体滑坡 岩体结构 三维激光扫描 自动识别 破坏模式
原文传递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危岩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梓龙 裴向军 +2 位作者 董秀军 魏小佳 蒙明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29,142,共7页
文章以丹巴沙坝子危岩为例,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危岩体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并针对溜滑和掉块两种不同的破坏模式,提出了新的监测思路:(1)根据三维影像直接量化溜滑规模及厚度,并结合降雨分析溜滑变形与累计降水量关系;(2)从统计学角... 文章以丹巴沙坝子危岩为例,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危岩体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并针对溜滑和掉块两种不同的破坏模式,提出了新的监测思路:(1)根据三维影像直接量化溜滑规模及厚度,并结合降雨分析溜滑变形与累计降水量关系;(2)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危岩掉落规律及分布特征,对危险性区域做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危岩 监测 溜滑 掉块
下载PDF
HDS4500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地质工程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瑜 严明 覃秀玲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86-88,共3页
介绍了徕卡HDS4500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及相应处理软件Cyclone Scan,并通过实例介绍该系统在地质工程上的应用。从而发现徕卡HDS4500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领域的工程测量及变形监测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点云 结构面 地质工程
下载PDF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书珍 李建 冯大福 《北京测绘》 201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通过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发展的回顾,了解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发展历程;对全站仪技术、网络RTK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大比例尺 数字测图 全站仪 网络RTK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无人机 数字摄影测量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花岗岩风化土体侵蚀表面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加盼 王秋霞 +3 位作者 邓羽松 万印康 刘丹露 丁树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9,共6页
选择湖北通城花岗岩发育较典型、质地差异较大的粘壤土和砂质土为研究对象,设计室内试验小区,进行3场人工模拟降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土壤表面侵蚀形态的微观变化及过程进行高精度、实时监测,从形态学上探讨了土壤侵蚀过程及分布... 选择湖北通城花岗岩发育较典型、质地差异较大的粘壤土和砂质土为研究对象,设计室内试验小区,进行3场人工模拟降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土壤表面侵蚀形态的微观变化及过程进行高精度、实时监测,从形态学上探讨了土壤侵蚀过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三维激光扫描仪及其配套的软件能准确地测量降雨前后2个坡面的土表微域DEM。结合ArcGIS软件对DEM进一步分析,计算了降雨后土壤侵蚀体积与土壤流失量,且3场人工降雨试验测得的试验误差均低于5%。经过精度验证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可应用于坡面产流产沙研究,且测算精度较高;(2)将DEM导入到ArcGIS中进行分析处理,获取了坡面侵蚀后的微地形坡度变化,分析得出高级别的坡度主要分布在坡底,说明坡底以上土体表面遭受侵蚀的面积较少,在坡底部易形成冲沟;一次降雨后粘壤土和砂质土的1,2级的栅格比例分别减少了19.26%和12.39%,说明砂质土在降雨时土壤的侵蚀速度更快。后2场降雨中侵蚀速度趋于稳定;(3)获取了坡面侵蚀后的微地形粗糙度变化,分析得出在第1场降雨中土壤含水率较小时,粘壤土粗糙度的增幅为14.29%,砂质土则为11.32%,粘壤土的增幅高于砂质土;在第2,3场降雨中土壤含水率达到饱和时,砂质土粗糙度的降幅分别为3.39%,4.24%,粘壤土则分别为3.33%,4.17%,砂质土粗糙度的下降速度较大,侵蚀速度大于粘壤土。试验定量研究了土壤侵蚀形态的微观变化,可以为花岗岩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土壤侵蚀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DEM 侵蚀量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邱建龙 魏杰 +1 位作者 张红 褚衍玉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1期194-197,共4页
地下采空区具有隐覆性、高危险性等特点,传统物探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有效解决采空区探测的难题,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某矿山采空区探测中,探测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仅可以直观测绘出采空区空间位置信息和空间形态参数... 地下采空区具有隐覆性、高危险性等特点,传统物探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有效解决采空区探测的难题,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某矿山采空区探测中,探测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仅可以直观测绘出采空区空间位置信息和空间形态参数,而且获取的点云数据经过处理还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便于采空区的稳定性计算分析,为采空区后期治理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采空区探测 物探方法 三维点云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利用Alpha-shape算法进行树冠三维模型构建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庆 高祥伟 +4 位作者 费鲜芸 张红 王健 崔云健 李彬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95,共5页
为了研究树冠三维模型的构建,以常用绿化树种榉树为样本,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点云数据,运用alpha-shape算法进行树冠三维模型构建,并通过调整其α参数,得到不同的三维模型构建效果。结果表明,当参数α取值较大时,构建的三维模型较... 为了研究树冠三维模型的构建,以常用绿化树种榉树为样本,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点云数据,运用alpha-shape算法进行树冠三维模型构建,并通过调整其α参数,得到不同的三维模型构建效果。结果表明,当参数α取值较大时,构建的三维模型较综合,树冠内部变化无法描述;随着α值的减少,构建的三维模型越来越精细,当减少到一定值时,得到的图形是一些离散的面片,重建结果不完整,不能形成树木模型。利用alpha-shape算法构建的树冠三维模型能够反映出树冠的不同空间形态特征,可作为计算冠层结构参数的基础和依据,深入研究可进一步计算相关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树冠三维模型 三维重建 alpha-shape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下载PDF
BIM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燕 李懋廷 +2 位作者 李丹 杨行国 齐贺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A03期19-22,共4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BIM技术所具有时效性高、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比起过去传统的测绘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可以更高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BIM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既有建筑改造
下载PDF
基于Geomagic的复杂实体三维点云建模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晓双 宋彬 郑丹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6期130-132,共3页
研究了在Geomagic环境中通过三维点云数据重建三维实体模型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复杂实体点云数据在Geomagic中点云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包括点云匹配、点云预处理、封装形成三角面、在多边形阶段破洞修补以及优化处理,最终生成了NURBS曲面。... 研究了在Geomagic环境中通过三维点云数据重建三维实体模型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复杂实体点云数据在Geomagic中点云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包括点云匹配、点云预处理、封装形成三角面、在多边形阶段破洞修补以及优化处理,最终生成了NURBS曲面。三维重建过程表明,在Geomagic中重建三维模型不仅效率高、精度高,而且软件易于操作。本文涉及的数据处理方法也可以用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数字矿山、数字城市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点云 GEOMAGIC 三维重建
下载PDF
现代测绘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文春 徐正元 +1 位作者 张理想 马金峰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5-29,共5页
通过应用对比分析,并以沈阳地铁9号线某施工段、天津地铁3号线和平路运营段隧道变形监测工作为例,介绍了GeoMos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现代化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在测量平差理论的基础上,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精度分... 通过应用对比分析,并以沈阳地铁9号线某施工段、天津地铁3号线和平路运营段隧道变形监测工作为例,介绍了GeoMos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现代化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在测量平差理论的基础上,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化变形监测技术较比传统变形监测方法在精度、效率以及自动化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是当今地铁隧道施工及运营维护中可靠的地保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全站仪 地铁隧道 变形监测
下载PDF
程潮铁矿东区地面塌陷机制及扩展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龙龙 陈从新 +5 位作者 夏柏如 夏开宗 付华 邓洋洋 宋许根 孙朝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2-2334,共13页
根据程湖东区塌陷历史与现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重建了地面塌陷三维地表模型,结合surfer绘制出了地面累计沉降等值线图和累计沉降值盆地;最初塌陷点大多分布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中;塌陷区自东向西呈条带状分布,北部塌陷要比南部严重... 根据程湖东区塌陷历史与现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重建了地面塌陷三维地表模型,结合surfer绘制出了地面累计沉降等值线图和累计沉降值盆地;最初塌陷点大多分布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中;塌陷区自东向西呈条带状分布,北部塌陷要比南部严重;塌陷区内呈现类似"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的特点。根据地质条件、采矿情况以及监测资料分析,认为地下采矿是诱因,地质条件是内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塌坑大多首先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区域中出现。在塌坑出现后,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得到释放,使得由NE向节理切割成悬臂梁板的岩体被折断。通过建立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到岩体折断的范围达到了172 m宽。折断的岩体沿着折断面发生倾倒滑移破坏。这种力学扩展机制使得塌坑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塌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矿 金属矿山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塌陷机制 扩展机制 悬臂梁板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盾构隧道横向变形指标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攀 万灵 王二中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8-1734,共7页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某运营期盾构隧道段(含联络通道)进行全空间变形检测,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每环隧道横断面全周变形值,结合现场勘察隧道裂缝、错台和渗漏水等病害情况,分析隧道横向变形与隧道结构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运营期隧...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某运营期盾构隧道段(含联络通道)进行全空间变形检测,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每环隧道横断面全周变形值,结合现场勘察隧道裂缝、错台和渗漏水等病害情况,分析隧道横向变形与隧道结构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运营期隧道结构变形模式为斜鸭蛋形;在盾构隧道长轴(或短轴)变形量小于0.3%D(椭圆度小于0.6%)时,隧道无渗漏、管片无破坏及错台现象;在盾构隧道长轴(或短轴)变形量大于0.3%D但小于1%D(椭圆度大于0.6%但小于1%)时,隧道逐渐出现渗漏、管片破坏和错台等病害;在盾构隧道长轴(或短轴)变形量大于1%D(椭圆度大于1%)时,隧道出现大量渗漏浆、管片破坏及错台现象。研究成果对于制定隧道检测计划、完善隧道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隧道 变形 健康
下载PDF
软岩隧道三维扫描变形监测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段清超 刘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80-187,共8页
为解决传统监测技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的局限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试验,从隧道结构的变形时间、变形空间分布及变形量进行整体分析。首先建立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误差模型,... 为解决传统监测技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的局限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试验,从隧道结构的变形时间、变形空间分布及变形量进行整体分析。首先建立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误差模型,分析三维扫描监测技术与传统隧道监测技术的特点,通过平面标靶和棱镜靶球精度试验得出平面标靶最佳入射角范围小于60°,棱镜靶球自动提取距离不大于45m,作为测站设置和控制点布设的依据;然后以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2号斜井工程为依托,开展软岩隧道三维扫描变形监测技术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台阶开挖支护前已发生较大变形,最大变形位置为左侧上台阶与中台阶交界处,空间分布呈左大右小,试验段最大累计变形达0.48m,下台阶及时封闭成环及2层初期支护有利于变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软岩隧道 变形监测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维护管理BIM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苗亚哲 李胜波 邓安仲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地下工程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防安全建设,针对当前维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保障效率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维护管理BIM模型创建及应用方案,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维护... 地下工程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防安全建设,针对当前维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保障效率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维护管理BIM模型创建及应用方案,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对不同扫描原理的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适用性,在利用海量点云实现BIM模型的重建与属性信息定义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维护管理一体化应用平台框架及主要功能需求分析;信息化、精确化、集约化的地下工程维护管理解决方案将大大提高维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地下工程 维护管理 BIM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豫北露天矿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雷朝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8期96-98,110,共4页
分析了常规地质测量技术在豫北露天矿测量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矿业权人在外业测量及内业管理中的技术需求,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该测量应用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豫北露天矿 动态测量 矿山储量地质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盾构隧道中轴线高程提取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艾中亮 鲍艳 +3 位作者 郭飞 孔恒 鲍逸玮 卢建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1,77,共5页
针对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检测盾构隧道横断面方法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高密度点云数据的问题,从精度、效率及充分利用高密度横断面点云数据三方面进行隧道中轴线高程分析。提出利用空间几何关系快速提取隧道原始点云数据横断面的方法,... 针对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检测盾构隧道横断面方法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高密度点云数据的问题,从精度、效率及充分利用高密度横断面点云数据三方面进行隧道中轴线高程分析。提出利用空间几何关系快速提取隧道原始点云数据横断面的方法,继而利用K近邻计算方法提取隧道中轴线高程。试验结果表明,该隧道中轴线高程提取方法与水准仪实测获得的隧道中轴线高程间最大差值为3 mm。与水准仪实测方法相比,该隧道中轴线高程提取方法的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均有较大改善,且其不需要进行横断面点云数据的抽稀,充分利用了海量原始点云数据,可推广应用至盾构隧道竣工验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中轴线高程提取
下载PDF
无人机测绘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蓝优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第9期109-110,共2页
激光3D扫描以及无人机等新型测绘技术逐渐完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测绘人员要充分了解其技术特点以及主要的应用功能,准确掌握操作方法,加强激光三维扫描技术与无人机测绘技术的配合协调,以进一步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 无人机 测绘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 技术研究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地质快速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继辉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4期38-38,40,共2页
随着现代采矿业的不断发展,矿山地质的快速测绘工作已经成为采矿业开采活动的首要因素;同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地质的快速测绘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测绘技术是以GPS技术为理论基础,并具有方便、快捷和精确性高等优点。在此对... 随着现代采矿业的不断发展,矿山地质的快速测绘工作已经成为采矿业开采活动的首要因素;同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地质的快速测绘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测绘技术是以GPS技术为理论基础,并具有方便、快捷和精确性高等优点。在此对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根据测量的数据建立三维模型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地质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业 快速测绘工作 GPS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建筑景观可视化建模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瑶 张城芳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现有的建模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此,以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为技术支持,设计出一种建筑景观可视化建模策略。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坐标解算后,联立建筑景观影像坐标与点云间映射关系,经配准采集到的点云数据,采用引入拉普拉斯算... 现有的建模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此,以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为技术支持,设计出一种建筑景观可视化建模策略。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坐标解算后,联立建筑景观影像坐标与点云间映射关系,经配准采集到的点云数据,采用引入拉普拉斯算子的噪声滤除算法、kd-tree以及引入凸包概念的边界线提取算法,完成建筑景观点云数据去噪、分割以及轮廓线提取等预处理,利用auto CAD软件修复数据空洞,通过计算机屏幕实现建筑景观建模可视化。实验结果证明,三维激光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建模对点云数据的要求,建模耗时平均为5 s,建模测量距离误差值平均为1.8 m,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时效性与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点云数据 建筑景观 可视化 景观建模 邻域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