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忠俊 王立东 +4 位作者 郭琳娜 杨继刚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0,共11页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晶 何忠俊 +4 位作者 王立东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洪常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9-663,共5页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占绝大多数,除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外,各土样中富里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均大于胡敏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胡敏素含量与腐殖质、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8种典型土样的腐殖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红壤。各土样胡敏酸的复杂程度和化学稳定性序列为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各土样中富里酸的缩合度、芳香度和化学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岩土>高山草甸土>黄棕壤>紫色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红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胡敏酸 富里酸 胡敏素 腐殖质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立东 何忠俊 王晶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7期864-868,共5页
采集云南省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8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第三纪古红土和玄武岩母质上的土壤全铁含量较高,铁游离度较低,活性铁和铁活化度也较低。不同类型土壤全铁含量由低... 采集云南省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8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第三纪古红土和玄武岩母质上的土壤全铁含量较高,铁游离度较低,活性铁和铁活化度也较低。不同类型土壤全铁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高山草甸土<紫色土<黄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棕壤<红壤<石灰土<暗棕壤。棕壤、石灰土的土壤铁富集明显,处于富铁化阶段;红壤、紫色土、黄棕壤的土壤铝富集超过铁,铁的游离度很高,已进入富铝化阶段;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的土壤风化发育尚停留在脱盐基的硅铝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土壤氧化铁 富集迁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明涛 韦方强 +2 位作者 王欢 苏鹏程 谢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57-1265,共9页
三江并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同时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了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这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适用于没有足够训练数据的情况,可以快速对一个区... 三江并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同时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了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这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适用于没有足够训练数据的情况,可以快速对一个区域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估。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选择了能够反映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灾害主控因素的8个影响因子:地形坡度、坡向、植被、地层岩性、断裂带密度、河流切割密度、降雨量和道路网密度。聚类分析算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将整个研究区域划分为四个子类,分别对应极低、低、中等和高危险区,其评价结果与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分布的点密度值相吻合。从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发现,即使在极低危险区域附近,可以看到有高危险区域的存在,因此,这一分区图可以用来寻找危险区中的防灾避灾安置点(即小块的低危险区);从危险性分区图中还可以发现一点,在高危险区域和中等危险区,以及高危险区与极低危险区分界线附近,泥石流灾害点分布比较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危险性评价 泥石流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三江并流区暗棕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洪常青 何忠俊 鱼海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7-864,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并流区典型暗棕壤剖面5种酶活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特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并流区典型暗棕壤剖面5种酶活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特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土壤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地区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土壤蔗糖酶活性为0.26 ~ 12.17 mg/g;土壤脲酶活性为0.052 ~0.93 mg/g;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199~2.156 mL/g;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11~1.264 mg/g;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081 ~0.553 mg/g.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与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11,是影响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土壤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价该区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暗棕壤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明庆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6-61,共6页
三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 三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学科、多专业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增多,取得了较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上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具有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第四纪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区域性的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三江并流区的包括旅游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等在内的资源利用,多条大江上游的生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与环境演化 研究进展 科学价值 现实意义 纵向岭谷区 三江并流区
下载PDF
三江并流地区聚落生态适应性传递规律研究
7
作者 石若利 袁晓蝶 张军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68-74,81,共8页
通过对三江并流区域内有代表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相应标准确定打分体系,构建聚落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得出三江并流区域聚落适应性总体水平没有达到4分(满分5分),有待加强.同时,采用聚落适应性平衡... 通过对三江并流区域内有代表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相应标准确定打分体系,构建聚落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得出三江并流区域聚落适应性总体水平没有达到4分(满分5分),有待加强.同时,采用聚落适应性平衡定律对三江并流区域的生态进行了相应的调研,并做出进一步的宏观和微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三江并流地区 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聚落适应性平衡定律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丙中洛乡重丁村为例
8
作者 刘嘉纬 《旅游研究》 2009年第2期51-54,共4页
以三江并流地区进入严格保护和加速发展时期为背景,以怒江州丙中洛乡重丁村为案例,在分析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应从传统文化的鉴定和分类、传统文化的... 以三江并流地区进入严格保护和加速发展时期为背景,以怒江州丙中洛乡重丁村为案例,在分析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应从传统文化的鉴定和分类、传统文化的保护规划、村寨的发展规划等方面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旨在为新农村建设在特殊地域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举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少数民族村寨 传统文化保护 重丁村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保护 被引量:8
9
作者 缪家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三江并流"民族区域是多元文化融合、多民族和睦相处、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人间净土,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基因库"。本文论述了"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亟待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三江并流” 民族文化 文化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