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阳明心学及其对晚明性情文学的影响
1
作者 沈斌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王阳明常以哲学家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也应受到重视。在孟子"性善论"和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倡"良知、吾心、致良知"等心学主张,不但影响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而且影响晚明性情... 王阳明常以哲学家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也应受到重视。在孟子"性善论"和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倡"良知、吾心、致良知"等心学主张,不但影响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而且影响晚明性情文学创作,促进晚明文学创作提倡自我意识,注重文学作品情感抒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晚明文学 影响
下载PDF
论明清小说戏曲理论与佛教心性论的关系
2
作者 汤凌云 《湘南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6-70,共5页
明清小说戏曲理论具有丰富的佛教心性论内涵。明清小说戏曲思想家认为,艺术的虚构性出于创造之心,因而推重真实性情的书写,提出"写心"、"曲为心曲"等直切心源的学说,主张以平常心境进行审美活动。探讨明清小说戏曲... 明清小说戏曲理论具有丰富的佛教心性论内涵。明清小说戏曲思想家认为,艺术的虚构性出于创造之心,因而推重真实性情的书写,提出"写心"、"曲为心曲"等直切心源的学说,主张以平常心境进行审美活动。探讨明清小说戏曲理论与佛教心性论的关系,不能忽视贯穿其中的般若空观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戏曲理论 佛教心性论 般若空观
下载PDF
湛若水心学视域下的易学观
3
作者 牛磊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3-101,共9页
湛若水哲学体系的构建与易学密切相关。在阐释心学思想时,湛若水借鉴《周易》经传的思想,创造性诠释了《系辞》、乾卦、复卦,构建一套以“知几”为核心的修养工夫论。“心之体即是易体,心之几即是爻变”为湛氏易学思想的总纲,该理念高... 湛若水哲学体系的构建与易学密切相关。在阐释心学思想时,湛若水借鉴《周易》经传的思想,创造性诠释了《系辞》、乾卦、复卦,构建一套以“知几”为核心的修养工夫论。“心之体即是易体,心之几即是爻变”为湛氏易学思想的总纲,该理念高度概括了心与易通一不二的关系,积极推动了明代中晚期心学易思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若水 心学 知几
下载PDF
司马承祯道教哲学思想之探析
4
作者 马琨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93,共3页
司马承祯在继承道家以"道"为本体思想的基础上,将本体进一步实体化、人格化,系统讨论了以"道与人的关系、能否得道、如何得道"为主要内容的"道性论",并随之建立起一套以修心为主要修行方法的"心性论... 司马承祯在继承道家以"道"为本体思想的基础上,将本体进一步实体化、人格化,系统讨论了以"道与人的关系、能否得道、如何得道"为主要内容的"道性论",并随之建立起一套以修心为主要修行方法的"心性论",从而构建了司马承祯较为完整又独具特色的道教哲学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承祯 本体论 道性论 心性论
下载PDF
明代心学的心气关系与一元论哲学建构——以王阳明、湛若水、刘宗周为中心
5
作者 王梦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15,共9页
气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议题。在传统的唯物、唯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心、气往往被视为对立的两个概念,心学与气学亦被划分为对立的学派。事实上,“气”这一中国哲学传统概念,具有丰富的面向,不能仅将其理解为形而下的物质性存在。气为明... 气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议题。在传统的唯物、唯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心、气往往被视为对立的两个概念,心学与气学亦被划分为对立的学派。事实上,“气”这一中国哲学传统概念,具有丰富的面向,不能仅将其理解为形而下的物质性存在。气为明代心学建构一元论体系的重要范畴,亦是抵挡佛教或王学末流玄虚之风的理论基石。王阳明虽认为气之“至灵至明而为心”,在其重视价值世界的视域下,气更多视为心之流行,为良知学提供实然性的基础。湛若水继承白沙重气的理论传统,以气为理论基点,建构一元论心学体系,主张“气之精灵中正处即心”,在万物统一于气的基础上强调心对气的主宰性。刘宗周师承许远孚,受甘泉一脉以气言心的影响,认为“心即气之聚于人者”,人心亦可由气参与天地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心学 气论 一元论 王阳明 湛若水 刘宗周
下载PDF
论唐顺之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克夫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7-94,共8页
作为一个诗文作家,唐顺之与心学人物有着密切的交往,并在心学思潮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在哲学上,唐顺之提出了“天机说”,在为学宗旨上主张“欲根洗尽”的同时,又强调“天机自然”。在文学上,唐顺之则提出“本色论”,要求诗文... 作为一个诗文作家,唐顺之与心学人物有着密切的交往,并在心学思潮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在哲学上,唐顺之提出了“天机说”,在为学宗旨上主张“欲根洗尽”的同时,又强调“天机自然”。在文学上,唐顺之则提出“本色论”,要求诗文创作表现建立在作家自然本性基础之上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顺之 心学思潮 天机说 本色论
下载PDF
张载对孟子心性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振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张载的心性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阐释孟子心性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儒家心性之学的角度看,孟子可以说是儒家心性论的确立者,张载则是儒家心性论的完善者;孟子的功绩在于使儒家的心性论初具规模,张载的功绩则在于对儒家心性论进行... 张载的心性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阐释孟子心性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儒家心性之学的角度看,孟子可以说是儒家心性论的确立者,张载则是儒家心性论的完善者;孟子的功绩在于使儒家的心性论初具规模,张载的功绩则在于对儒家心性论进行了总结与发展,并合理地解决了人性善恶及其冲突问题,从而使儒家心性论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趋于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孟子 心性思想
下载PDF
韩愈在潮州的思想与心态考论——以《潮州刺史谢上表》为中心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在庆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韩愈贬潮州后,其思想心态均有了相应的一些变化,如他已认识到他上《论佛骨表》时未免太狂妄戆愚,不识礼度,承认有罪;在潮州时,他确实惧死于潮州而不能生还,渴望早些被赦回朝;但即使如此,韩愈仍然具有为民兴利除弊,责躬护民,崇尚儒学,以... 韩愈贬潮州后,其思想心态均有了相应的一些变化,如他已认识到他上《论佛骨表》时未免太狂妄戆愚,不识礼度,承认有罪;在潮州时,他确实惧死于潮州而不能生还,渴望早些被赦回朝;但即使如此,韩愈仍然具有为民兴利除弊,责躬护民,崇尚儒学,以德礼教化人民,反对佛释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湖州 思想心态 考论
下载PDF
古今过渡与中西杂糅:康有为的身心关系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学勤 《美育学刊》 2013年第6期47-56,共10页
康有为的身心关系论,彰显了中国古代心性文化传统强大的理论惯性,在价值论上仍凸显贵心贱身的基本理论倾向;同时,也表现出积极吸收西方近现代知识的姿态,一方面包括生理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等在内的大量科学范畴和概念出现在其理... 康有为的身心关系论,彰显了中国古代心性文化传统强大的理论惯性,在价值论上仍凸显贵心贱身的基本理论倾向;同时,也表现出积极吸收西方近现代知识的姿态,一方面包括生理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等在内的大量科学范畴和概念出现在其理论话语之中,另一方面身体的重要性在生命政治学意义上得到崭新的认识。西学东渐过程中西方现代科学与中国传统学术在话语体系上的差异性、冲突性乃至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康有为身心关系论表现出清晰的杂糅性、过渡性色彩,从而构成了中国现代美学中同一论题的思想前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身心关系论 中国现代美学 生命政治
下载PDF
论冯契的心性论思想
10
作者 王龙 《镇江高专学报》 2019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冯契细致考察了中国传统心性论思想。冯契认为,“心”指心灵,即人作为精神主体的自我;“性”指人的本性、本质,包括天性和德性,人性是由天性发展为德性再复归自然,天性与德性融为一体的过程,心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德性全面发展,劳动实践... 冯契细致考察了中国传统心性论思想。冯契认为,“心”指心灵,即人作为精神主体的自我;“性”指人的本性、本质,包括天性和德性,人性是由天性发展为德性再复归自然,天性与德性融为一体的过程,心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德性全面发展,劳动实践起连接心与性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心灵 天性 德性 心性论
下载PDF
黔中王门孙应鳌“仁本”心学思想探析——以《四书近语》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0-26,共7页
孙应鳌是王阳明第二代弟子,系黔中王门集大成者,一生著述颇丰,多达二十余种。《四书近语》是孙应鳌关于"四书学"和心学理论的代表作,在阳明后学中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仁本"心学思想体系,包括"仁本论""... 孙应鳌是王阳明第二代弟子,系黔中王门集大成者,一生著述颇丰,多达二十余种。《四书近语》是孙应鳌关于"四书学"和心学理论的代表作,在阳明后学中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仁本"心学思想体系,包括"仁本论""求仁论""工夫论"。通过对《四书近语》一书的研究,具体探析孙应鳌"仁本"心学思想的内涵、特点,及其在阳明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王门 孙应鳌 《四书近语》 仁本心学
下载PDF
颜延之《庭诰》与汉魏道教文学思想——以“心性论”为核心
12
作者 徐东哲 蒋振华 《铜仁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3-36,共14页
一直以来,儒家与佛教为颜延之思想之源头的观点已成为学者之共识,但有关道教对颜延之思想影响的研究却有所忽视。在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论之外另辟蹊径,从道教思想对颜延之文学观念的影响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对《庭诰》条分缕析地解读... 一直以来,儒家与佛教为颜延之思想之源头的观点已成为学者之共识,但有关道教对颜延之思想影响的研究却有所忽视。在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论之外另辟蹊径,从道教思想对颜延之文学观念的影响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对《庭诰》条分缕析地解读,及同汉末道教经典文献《老子想尔注》的对比中,证明《庭诰》中的“心性”文艺理论,乃是颜延之在对汉魏道教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形成的。其将心性涵养与文学修养相统一的文学认识论、“本之自性”的文学创作论和“心照若镜”的文学批评论,及其倡导的恬淡寡欲、辞简意深的风格论,共同构成了基于汉魏道教思想、独具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 玄学 般若学 道教
下载PDF
王维峰教授基于“心脑从神”思想治疗失眠经验举隅
13
作者 柴超 王维峰 +5 位作者 薛聆 于静 韩拉拉 许壅荣 张宇鑫 耿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2365-2369,共5页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易醒、早醒等,可伴有抑郁、焦虑等异常,严重地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王维峰教授根据多年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及文献研究,提出“心脑从神”的学说思想,并在该学说思想指导...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易醒、早醒等,可伴有抑郁、焦虑等异常,严重地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王维峰教授根据多年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及文献研究,提出“心脑从神”的学说思想,并在该学说思想指导下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立了“安神益智针法”以治疗失眠,疗效显著。王维峰教授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阴阳不和,神明失守,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化,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和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从脏腑角度而言,多与心肝肾三脏有关,而且病位在脑,属于中医学“神”的病变,在治疗上应秉持“心脑同治,调和阴阳”并结合滋补肝肾的思想。文中通过对失眠基本病机的论述及“安神益智针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来介绍王维峰教授应用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的经验,为失眠的针刺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思想及选穴组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峰教授 心脑从神思想 安神益智针法 失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