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清任“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探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新宇 应志康 +2 位作者 马焕焕 谢家训 王玉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930-933,938,共5页
[目的]研究清代名医王清任"五逐瘀汤"的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为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借鉴。[方法]以《医林改错》"方叙篇"和"少腹逐瘀汤说篇"所收录的五首逐瘀汤以及全书所载33首方剂为研究对象,结... [目的]研究清代名医王清任"五逐瘀汤"的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为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借鉴。[方法]以《医林改错》"方叙篇"和"少腹逐瘀汤说篇"所收录的五首逐瘀汤以及全书所载33首方剂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等著作中的相关论述,对33首方剂及"五逐瘀汤"的药物运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王氏"五逐瘀汤"以"川芎-当归-赤芍-五灵脂-桃仁-红花"为核心活血药,其选取基于气血关系、药物质地、寒温属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视气血关系,喜用川芎行气活血""桃仁红花相配,消表里上下之瘀滞""重视寒温并用,防止寒凝血热灼血"三个方面。"五逐瘀汤"遵循"调气+活血+引经"的制方思路,借助于引经药的趋向性,带动活血药达于各处,从而发挥清除瘀血之作用。[结论]王清任重视气血关系,所创制的"五逐瘀汤"理法精妙,见解独到,重视药物引经之作用。深入认识王氏"五逐瘀汤"的制方思路及其活血化瘀思想,有利于为传统医学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逐瘀汤 气血关系 活血化瘀 制方思路 医林改错 王清任 医家思想
下载PDF
刍议《医林改错》学术思想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朱乐 张亚茹 +2 位作者 袁苏云 王理槐 张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1290-1293,共4页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常年居高不下,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多样,主要有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等,虽...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常年居高不下,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多样,主要有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等,虽然逐渐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由于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产生以及治疗后复发转移的出现,大多数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远期疗效并不理想。中国传统医学强调“整体观念”,从“证候”入手,在肺癌的诊疗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跟认可。《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通过总结42年的实践及临床经验所得,并刊行于1830年的唯一传世之书。全书共计三万余字,分有上下二卷,上卷内容又分为两部分,其一为他对前人在脏腑解剖及生理功能方面一些矛盾认知的辨析,不仅提出了自己的新认识,并根据自身观察绘制了相关图谱与古人的图谱进行比对;其二为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以及膈下逐瘀汤三首方剂分治人体外周、胸中、肚腹血瘀之症的临床应用。下卷则论述了临床诸症的气血病机、诊疗以及自创方剂的相关应用。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革新脏腑及生理认知、继承与发扬气血理论、充实完善了血瘀学说,并创立了一系列在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活血化瘀方,其独特的理法方药体系在肺癌的中医诊疗应用中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林改错》 肺癌 医家思想 王清任 活血化瘀
下载PDF
名医经验传承国家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陶有青 徐春波 +2 位作者 李振吉 顾晓静 王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基于"十五""十一五"名医传承数据资源,在"十二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一)"的基础上,结合名医传承工作室站及传承团队的建设,开展名医经验传承社会化服务。作为项目研究成果... 基于"十五""十一五"名医传承数据资源,在"十二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一)"的基础上,结合名医传承工作室站及传承团队的建设,开展名医经验传承社会化服务。作为项目研究成果之一的名医经验传承国家服务平台,目标是规范传承和创新中医学的发展模式,实现科研成果产品化,科研产品社会化;宗旨是基于靶向人群及服务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将名医经验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及专业人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传承 医案采集 数据管理
下载PDF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信息技术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昊 史瑞雯 +7 位作者 郭怡 刘海根 常文璐 金夕茗 汤思思 胡剑锋 彭翠玲 石晓玥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26-128,F0003,共4页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但目前名老中医传承工作仍然面临较大困境,在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模式,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中的隐性知识进行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实现隐...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但目前名老中医传承工作仍然面临较大困境,在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模式,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中的隐性知识进行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的螺旋上升模式,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方法,对培养中医拔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传承 信息技术 方法 知识管理
原文传递
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型传承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学平 吴勉华 +5 位作者 过伟峰 叶放 李国春 王明艳 虞舜 郭立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研究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途径。采用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及多学科融合方式探索名医学术思想的研究型传承模式,对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环节包括:(1)从名医大量临床病案中... 研究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途径。采用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及多学科融合方式探索名医学术思想的研究型传承模式,对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环节包括:(1)从名医大量临床病案中提炼科学假说;(2)考镜源流,寻找文献依据;(3)通过临床研究体现创新理论的实践意义;(4)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内涵。综合医案整理、文献溯源、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各个环节,以冀达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医学理论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学术思想 研究环节 传承模式
下载PDF
名医经验传承与院士工作站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宝琴 徐学功 +5 位作者 王丽萍 于婧 石果 高艳红 杨宁 吴鹭青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8期23-25,共3页
建立院士工作站是为了总结、整理、继承、发扬和创新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共享和传承。文章主要介绍郑州市中医院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实践、管理模式及建设成果,并探索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期为院士工作站今... 建立院士工作站是为了总结、整理、继承、发扬和创新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共享和传承。文章主要介绍郑州市中医院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实践、管理模式及建设成果,并探索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期为院士工作站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工作站 名医经验 传承
下载PDF
国医大师夏桂成从易经学说新探天癸阴阳 被引量:5
7
作者 卢雯湉 周惠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37-7141,共5页
天癸的阴阳消长转化对女性的生殖节律、月经周期节律的演变至关重要,《素问·上古天真论》虽首提“天癸”之名,但言而未尽,历代医家亦宗经有余,新见不足。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从医易同源的角度入手,基于十二辟卦创新性地从六阴六阳... 天癸的阴阳消长转化对女性的生殖节律、月经周期节律的演变至关重要,《素问·上古天真论》虽首提“天癸”之名,但言而未尽,历代医家亦宗经有余,新见不足。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从医易同源的角度入手,基于十二辟卦创新性地从六阴六阳探赜天癸奥义,钩深致远,临证颇有效验。文章从溯源、类别、辨治分述之,附验案1则,期以管窥之见,祈同仁诸君不吝珠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癸 阴阳 易经 名医思想 夏桂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