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与辜鸿铭相异的翻译思想及相似的文化禀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玲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鲁迅提倡"拿来"的"异化"翻译法,辜鸿铭推崇"送出"的"归化"翻译法。通过对他们两位的翻译思想和文化禀性的阐述,可以发现两位大家翻译思想虽相异,却有着相似的文化禀性: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豁达的... 鲁迅提倡"拿来"的"异化"翻译法,辜鸿铭推崇"送出"的"归化"翻译法。通过对他们两位的翻译思想和文化禀性的阐述,可以发现两位大家翻译思想虽相异,却有着相似的文化禀性: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豁达的学术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辜鸿铭 翻译思想 文化禀性
下载PDF
陈淳心性思想研究
2
作者 张加才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朱子学的心性论,在解决人的本质、本性及其来源、人的道德本质的表现形式与实现途径诸问题上多有创见。陈淳作为朱熹晚年的重要门人,在问学于朱熹时,就曾对这些问题与乃师反复研讨,并提出过极具思辩性的有关潜意识的问题引发朱子思考。... 朱子学的心性论,在解决人的本质、本性及其来源、人的道德本质的表现形式与实现途径诸问题上多有创见。陈淳作为朱熹晚年的重要门人,在问学于朱熹时,就曾对这些问题与乃师反复研讨,并提出过极具思辩性的有关潜意识的问题引发朱子思考。在此基础上,他对朱子的基本思想也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并加以阐发和发展。本文讨论了陈淳关于人性与天理的关系、人性与气禀的关系、心的本体与心的作用关系、心之已发与未发的关系、睡眠与觉醒状态下心的动静与清浊关系、理义之心与形气之心的关系、性与情的关系以及情之善恶关系等。《宋元学案》称:陈淳对朱子学"多所发明",其心性论思想对朱子学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淳 心性论 已发未发 寤寐动静
下载PDF
广告语言的人文特点分析
3
作者 祁从舵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3-67,共5页
广告语言实践民族文化的精神,人文精神也影响和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文章对我国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期时下广告制作者重视融合文化上的积极因素,使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本 具象思维 内敛 尚实
下载PDF
试论经济体制与人文地理学思维
4
作者 于治民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9-14,20,共7页
本文在简要分析计划经济体制和审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运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社会大背景出发,阐述了传统体制下,人文地理思维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文地理思维更新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经济体制 思维更新 利益 结构 资源配置 决策主体 宏观调控
下载PDF
加强教材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5
作者 王振鹏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受到很大冲击。因此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提高教材管理的思想工作水平 ,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加强教材管理的自身建设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教材管理 教育改革 思想素质 高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 学生 政治素质 规章制度
下载PDF
儒家“情性”观简释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伯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1-158,共8页
情性问题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与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紧相关联的。自孔孟原儒起,将社会道德规范建立在人的情感生命的基础之上,并经由情感活动以探求人的本性乃至"天命"所存,构成两千余年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虽... 情性问题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与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紧相关联的。自孔孟原儒起,将社会道德规范建立在人的情感生命的基础之上,并经由情感活动以探求人的本性乃至"天命"所存,构成两千余年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虽亦呈现为不同的形态与争议。这一高扬情感生命及其"形上"追求的取向,与西方主流学术观点存在明显差异。经批判性反思与现代阐释之后,可用以丰富并提升人们对自我精神生活的体认。而由其所开发出来的"致中和"的理念,更可用为协调当今世界各种社会矛盾乃至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思想依据,值得重视并予以大力倡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 情性一体 道始于情 致中和
原文传递
孟子性善论的五重层次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立林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人性论是儒家义理的基石,而孟子的性善论正是儒家人性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孟子的性善论是性本善论,不是性向善论,其论证包含着五个层面的问题,其一,“人性由人禽之辨而显”,此层面是楷定人性的外延;其二,“圣人与我同类”,此层面突出... 人性论是儒家义理的基石,而孟子的性善论正是儒家人性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孟子的性善论是性本善论,不是性向善论,其论证包含着五个层面的问题,其一,“人性由人禽之辨而显”,此层面是楷定人性的外延;其二,“圣人与我同类”,此层面突出“本善”非“向善”;其三,“可欲之谓善”,此层面突出内在主体;其四,“即心言性,即情显性”,此层面综合阐明性善之说;其五,“不善非才之罪”,此层面廓清恶非本有。五个层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构筑了孟子人性论的义理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性善论 人禽之辨 本善论 心性情才
下载PDF
“反朱”思想研究:发展历程与内在逻辑——以宋明清理学为中心
8
作者 李山河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22-228,共7页
"反朱"思想是指称理学思想内部反对朱子思想或与朱子思想路向不相契合、存在内在强烈冲突的个别思想家或某个思想流派的总的汇称。这不仅是对反朱历史现象总特征的一个概括,而且为理学在宋明清三代的理论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视... "反朱"思想是指称理学思想内部反对朱子思想或与朱子思想路向不相契合、存在内在强烈冲突的个别思想家或某个思想流派的总的汇称。这不仅是对反朱历史现象总特征的一个概括,而且为理学在宋明清三代的理论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总体来说,"反朱"思想经历了宋明时期"心性义理"层面的"反朱"、明末清初"实事实行"层面的"反朱"和清代中期社会伦理层面的"反朱"。"反朱"思想的历史展开尽管不同时期不同面貌,但其遵循了共同的内在逻辑,表现为都以朱子作为潜意识的对话客体,都是建立在曲解或错解朱子思想的基础上,都在反朱过程中无形助推了朱子学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思想 “反朱”思想 “心性义理” “实事实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