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技术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57
1
作者 吕国华 王冰 +1 位作者 李晶 李启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探讨胸腔镜技术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应用胸腔镜技术治疗的 34例胸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4例采用标准“锁孔”胸腔镜技术操作 ,2 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小切口技... 目的 :探讨胸腔镜技术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应用胸腔镜技术治疗的 34例胸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4例采用标准“锁孔”胸腔镜技术操作 ,2 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小切口技术。除脓肿抽吸、病灶清除外 ,病灶清除后加植骨者 5例 ,加椎体植骨及前路内固定者 1 2例 ,加钛网植骨及前路内固定者 4例 ,加钛网植骨及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矫形 4者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 80min(90~2 4 0min) ,平均出血量 450ml(30 0~ 1 2 0 0ml)。术后并发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 1例 ,肺不张 1例 ,短暂性下肢瘫痪 1例。随访 3~ 2 2个月 ,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消失 ,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除 1例外 ,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技术为脊柱结核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胸椎结核 应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2
作者 陈仲强 孙垂国 +3 位作者 党耕町 刘忠军 郭昭庆 齐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86年1月至2003年4月我院采用“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的13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资料,随访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术前病程、手术节...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86年1月至2003年4月我院采用“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的13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资料,随访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术前病程、手术节段与部位、影像学分型及JOA评分等与疗效的关系。结果:135例中82例获得随访,随访率60.7%,平均随访时间5年6个月(2~14年),术后优良率74.4%,有效率92.7%;68.4%的患者在术后2年内恢复停滞,26.3%的患者主诉术后2 ̄5年仍有缓慢恢复;患者的术前病程、年龄、手术节段对术后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手术节段累及胸腰段者术后疗效较局限于中上胸椎者差。结论:“揭盖式”椎管后壁切除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前病程、年龄及手术部位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黄韧带骨化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岩 陈仲强 孙垂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8-523,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5月确诊为胸椎管狭窄症并应用超声骨刀进行后路胸脊髓减压术的患者28例,其中单纯行胸椎管后壁切除术者16例,共计切除胸椎管后壁55个节段;在胸...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5月确诊为胸椎管狭窄症并应用超声骨刀进行后路胸脊髓减压术的患者28例,其中单纯行胸椎管后壁切除术者16例,共计切除胸椎管后壁55个节段;在胸椎管后壁切除基础上再行单节段环形减压术者12例,共计切除胸椎管后壁44个节段。术中实时记录胸椎管后壁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神经根损伤和脊髓损伤、有无硬膜损伤和脑脊液漏;术后第5天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单个节段胸椎管后壁切除的时间为3.0±1.4min(2.0~5.7min)。单纯行胸椎管后壁切除术的16例患者单个节段胸椎管后壁切除的术中出血量为108.3±47.3ml(50.0~200.0ml);行环形减压术的1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13.8±217.0ml(255.0~800.0ml)。未出现因为超声骨刀切割导致的硬膜损伤、脑脊液漏;在进行"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中,2例患者分别发生左侧T2、T4神经根切割,均发生在黄韧带骨化导致椎管严重狭窄的节段,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胸壁放射痛,保守治疗4周后好转;另1例术后无明显不适。术后第5天28例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脊髓损害症状加重的患者。结论:应用超声骨刀可以相对安全、有效地完成胸椎管狭窄症的减压手术;在黄韧带骨化导致胸椎管严重狭窄的节段,应用超声骨刀进行"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时有损伤相应节段神经根的风险,应严格控制切割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胸椎 手术 超声骨刀
下载PDF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治疗的远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42
4
作者 邹德威 海涌 +7 位作者 马华松 周雪峰 邵水霖 白克文 章纯光 陈志明 牛军 高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报告 5 6 9例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治疗的远期随访结果 ,比较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85年~ 2 0 0 0年收治的 5 6 9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各种术式矫形手术的治疗效果及 5年以上随访结果。结果 :5 6 9例... 目的 :报告 5 6 9例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治疗的远期随访结果 ,比较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85年~ 2 0 0 0年收治的 5 6 9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各种术式矫形手术的治疗效果及 5年以上随访结果。结果 :5 6 9例患者分别采用Harrington术式、Luque术式、Harrington加Luque术式、Ziekle术式、Harrington加Wisconsin棘突钢丝等传统术式和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三维旋转矫正系统术式 ,传统术式各组平均矫正率为 30 %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华长城术式组平均矫正率 82 % ,与传统术式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0 1) ,5年以上随访矫正丢失小于 7%。结论 :适时手术器械矫形固定融合是目前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胸椎 椎弓根螺钉 三维矫正 手术疗法 随访
下载PDF
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44
5
作者 周方 陈仲强 +2 位作者 刘忠军 田耘 姬洪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陈旧骨折12例,新鲜骨折16例。21例合并多发创伤或多发骨折,24例为多节段骨折。根据AO骨折分类:B型12例,C型1... 目的总结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陈旧骨折12例,新鲜骨折16例。21例合并多发创伤或多发骨折,24例为多节段骨折。根据AO骨折分类:B型12例,C型16例。手术治疗包括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13例(新鲜),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12例(陈旧10例,新鲜2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陈旧2例,新鲜1例)。结果20例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5个月。其中12例术前FrankelA级者无1例改善,非A级者4例有一级改善,4例无变化,无内固定失败。结论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为损伤外力强大,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合并率高。对不稳定骨折即使是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应尽量考虑早期手术减压并稳定脊柱,以利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骨折 脊髓损伤 椎弓根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陈玉兵 陆声 徐永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9-674,共6页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评价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2009年9月,对11例需要行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的患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例,胸椎结核后凸畸形1例,多发性胸椎骨...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评价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2009年9月,对11例需要行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的患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例,胸椎结核后凸畸形1例,多发性胸椎骨折1例)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46个胸椎个体化导航模板,术中应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在T2~T12置入椎弓根螺钉92枚,术后CT扫描评价螺钉位置,记录有无与螺钉置入相关的并发症。结果:通过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的9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中,83枚完全在椎弓根内,9枚穿破椎弓根壁(其中椎弓根内侧壁穿破2枚、椎弓根外侧壁穿破7枚),其中5枚螺钉因椎弓根宽度小于4mm(3.0~3.8mm)而采用椎弓根旁固定方法(椎弓根螺钉轻度穿破椎弓根外侧壁经胸肋关节内侧进入椎体),椎弓根壁非故意穿破率为4.3%,置钉准确率为95.7%,所有穿破椎弓根壁的螺钉的穿出距离均小于2mm,螺钉位置可接受率为100%。无与螺钉置入有关的神经、血管、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置钉准确率高,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胸椎 个体化导航模板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
下载PDF
对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岩 毛克亚 +5 位作者 张永刚 刘郑生 肖嵩华 刘保卫 王继芳 卢世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96-599,共4页
目的:评价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并探讨其置钉方法。方法:372例患者采用徒手方法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记录置入操作中和术后并发症,其中37例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检查判断螺钉的位置,记录所有穿透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和距离。结果... 目的:评价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并探讨其置钉方法。方法:372例患者采用徒手方法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记录置入操作中和术后并发症,其中37例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检查判断螺钉的位置,记录所有穿透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和距离。结果:共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2261枚,平均每例患者置入螺钉6.08枚,术中6例次置钉过程中出现脑脊液从钉道中流出,术中和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37例患者术后行CT扫描判断螺钉位置,405枚螺钉中124枚(30.62%)穿透骨皮质,1枚(0.02%)穿透椎弓根内侧壁超过4mm。结论: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穿透骨皮质的发生率较高,应该根据每个椎体旋转、倾斜等差异个体化确定置钉位置和方向,操作仔细认真,保证准确、安全、可靠地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 螺钉 安全性
下载PDF
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夏天 董双海 +2 位作者 王雷 赵庆华 田纪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4-797,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53例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18~73岁,平均51.2岁。腰椎退变性疾病24例,胸腰椎骨折29例。置钉节段为T8... 目的:分析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53例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18~73岁,平均51.2岁。腰椎退变性疾病24例,胸腰椎骨折29例。置钉节段为T8~S1。根据术后CT轴位扫描图像以及患者是否出现椎弓根螺钉相关并发症,将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级:0级,螺钉位于椎弓根皮质内;1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但≤2mm;2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2ram,但无神经受压等症状;3级,出现螺钉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12枚,平均4.0枚/例。212枚螺钉中,0级175枚(82.5%);1级32枚(15.1%);2级4枚(1.9%);3级1枚(0.5%),患者出现神经受压症状,行翻修术。37枚位置不佳的螺钉中,24枚向内侧切出椎弓根,13枚向外侧切出。结论: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虽置钉位置欠佳率较高,但很少发生2级以上置钉位置不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经皮椎弓根螺钉 置钉准确性
下载PDF
胸腰段后凸畸形对相邻椎间盘力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程立明 陈仲强 +4 位作者 张美超 李健 张平 赵卫东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 :了解胸椎后凸畸形对相邻椎间盘 (IVD)的影响 ,从生物力学方面探讨椎间盘退变及椎间盘突出的机制。方法 :选取结构正常的脊柱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CT扫描获取脊柱的二维图像 ,然后进行三维重建 ,转化为有限元模型 (FEM )。利用FreeF... 目的 :了解胸椎后凸畸形对相邻椎间盘 (IVD)的影响 ,从生物力学方面探讨椎间盘退变及椎间盘突出的机制。方法 :选取结构正常的脊柱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CT扫描获取脊柱的二维图像 ,然后进行三维重建 ,转化为有限元模型 (FEM )。利用FreeForm成形软件构建胸椎后凸畸形模型。分别对正常结构和胸椎后凸的脊柱有限元模型进行载荷试验 ,分析比较椎间盘和小关节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胸椎后凸畸形后椎间盘应力分布发生明显的改变 ,椎间盘前部的压应力明显增加 ,后部出现张应力 ,小关节面的压应力减小。椎体的应力分布也发生了改变 ,由后向前应力越来越大。结论 :( 1)有限元方法是脊柱生物力学研究中很有效及很有前途的方法 ,但是要使其与人体达到近乎真实的模拟则还有不少问题有待完善。有些组织的材料性质了解不够 ,有限元模型的逼真度有一定影响。 ( 2 )利用FreeForm成形软件构建脊柱畸形的有限元模型是富有创意的建模方法。 ( 3 )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改变了相应椎间盘的载荷应力应变分布 ,这可能加快椎间盘退变及使后方纤维环易受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后凸畸形 有限元 椎间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流行病学调查——993例以胸部症状来诊患者的CT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郎宁 袁慧书 +5 位作者 王宏磊 廖晶 李曼 郭福新 史珊 陈仲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4-768,共5页
目的: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发生年龄、节段分布、形态变化等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以胸部症状来我院就诊的993例患者(男506,女487,年龄5~102岁,平均60岁)的胸部多... 目的: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发生年龄、节段分布、形态变化等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以胸部症状来我院就诊的993例患者(男506,女487,年龄5~102岁,平均60岁)的胸部多排探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片、轴位片结合矢状位CT片,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患病率及发生的节段、厚度、位置、硬膜囊压迫等情况,观察性别、年龄及发生节段等与OLF的关系。患病率采用《北京市2008年人口年龄构成统计》进行人群标化。结果:总体标化患病率为63.9%;男性标化患病率(68.5%)高于女性(59.0%);50~59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最高(79.2%),但10~19岁人群也有OLF发生,其患病率为50.0%;T10~T11(44.0%)和T11~T12(41.6%)节段OLF的患病率亦较高。结论:被调查人群中,胸椎OLF患病率较高,出现年龄较早,发生于下胸段多于中上胸段,患病率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 黄韧带 胸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CT评价 被引量:21
11
作者 毛克亚 王岩 +3 位作者 张永刚 刘郑生 肖嵩华 刘保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记录螺钉穿透骨壁的位置、数目和距离。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405枚胸椎椎弓根螺钉,124枚螺钉(30.61%)穿...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记录螺钉穿透骨壁的位置、数目和距离。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405枚胸椎椎弓根螺钉,124枚螺钉(30.61%)穿透骨壁,其中76枚(18.77%)穿透椎弓根外侧壁,32枚(7.90%)穿透椎弓根内侧壁,16枚(3.95%)穿透椎体前壁。66枚(16.30%)穿透距离<2mm,37枚(9.14%)穿透距离在2mm^4mm之间,21枚(5.9%)穿透距离>4mm。结论:胸椎椎弓根螺钉骨壁穿透率较高,应严格按照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仔细操作,避免出现因螺钉置入不当造成神经、血管或内脏损伤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 螺钉 CT
下载PDF
单纯后路术式与单纯前路术式治疗成人胸椎及胸腰段结核5年以上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鹏辉 王锡阳 +5 位作者 张宏其 唐明星 葛磊 邓展生 邓盎 吴天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2-588,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后路术式与单纯前路术式治疗成人活动性胸椎及胸腰段结核5年以上随访结果,探讨单纯后路术式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成人活动性胸椎及胸腰段结核病例,其中107例行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后路术式与单纯前路术式治疗成人活动性胸椎及胸腰段结核5年以上随访结果,探讨单纯后路术式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成人活动性胸椎及胸腰段结核病例,其中107例行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钛棒内固定术(A组);51例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钉棒/板内固定术(B组)。再将A、B组分为两个亚组:A1组(62例)、B1组(26例)为胸椎结核组(T3~10);A2组(45例)、B2组(25例)为胸腰段结核组(T11~L2)。对比分析A、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功能恢复满意度、并发症等。计算A1、A2、B1、B2组后凸矫正率、矫正角度丢失度数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矫正率均优于B1、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矫正角度丢失度数均大于A1、A2组,且B2组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术式治疗胸椎及胸腰段成人脊柱结核,中长期随访结果显示疗效良好;单纯后路术式在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后凸畸形矫正率,后凸角丢失度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单纯前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后路 脊柱结核 胸椎 胸腰段 疗效
原文传递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绍东 吴小涛 +6 位作者 杨惠林 唐天驷 陈辉 蒋赞利 茅祖斌 孔翔飞 王宸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CSC)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对21例胸腰椎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再通过椎弓根将伤椎塌陷终板骨块推顶复位,灌注可注射性CSC行椎体...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CSC)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对21例胸腰椎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再通过椎弓根将伤椎塌陷终板骨块推顶复位,灌注可注射性CSC行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并评估此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每个椎体灌注CSC5.5mL;2例术中发生椎管内渗漏,漏出呈液态,术后患者无神经症状加重;根据影像学评估,随访时测得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分别为6.7°±8.1°,(76.7±6.9)%]与术前[分别为21.6°±6.5°,(44.9±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即刻[分别为6.2°±8.9°,(78.3±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14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无椎弓根钉失败病例。结论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采用可注射性CSC行椎体成形术操作简单,无椎管内占位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性能,减少单纯椎弓根钉固定后断钉及椎体高度再丢失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椎体成形术 硫酸钙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置入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螺钉的应用解剖和力学测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殷渠东 郑祖根 蔡建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8-539,共2页
目的:探讨置入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简称PRU)螺钉的应用解剖和力学性能。方法:测量35具尸体标本PRU横径(W)、纵径(H)、置入螺钉长度(L)和中心轴水平面成角(E)。6具较新鲜标本,在T10、在T11和T12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A组)、PRU螺钉(B... 目的:探讨置入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简称PRU)螺钉的应用解剖和力学性能。方法:测量35具尸体标本PRU横径(W)、纵径(H)、置入螺钉长度(L)和中心轴水平面成角(E)。6具较新鲜标本,在T10、在T11和T12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A组)、PRU螺钉(B组)和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螺钉(C组),测量3组螺钉的最大拔出力F-max和拔出4mm的能量吸收值E-4mm。结果:W为13.2~16.1mm,L为38.5~52.7mm,E为28.3°~15.4°,H为6.3~7.0mm。A组F-max为808N,E-4mm1709Nm,B组F-max812N,E-4mm1720Nm,C组F-max795N,E-4mm1687Nm,经t检验,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RU置入螺钉的安全范围明显大于椎弓根螺钉,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螺钉 “椎弓根-肋骨”单元 胸椎
下载PDF
Circumspinal decompression through a single posterior incision to treat 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 被引量:17
15
作者 QI Qiang CHEN Zhong-qiang LIU Ning GUO Zhao-qing SHI Ze-feng LIU Zhong-jun LIU Xiao-guang LI Wei-shi ZENG Yan SUN Chui-gu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3期3852-3857,共6页
Various surgical approach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 (TLDH). Although the anterior transthoracic approach has a reputation for better visualization than the poste... Various surgical approach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 (TLDH). Although the anterior transthoracic approach has a reputation for better visualization than the posterolateral and lateral approaches, it involves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thoracic and pulmonary structures. Thus, this approach is technically demanding and prone to compromis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An ideal approach would involve adequate visualization and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posterior midline approach that is familiar to spine surge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trospective preliminary clinical study was to introduce a new surgical procedure, circumspinal decompression through a single posterior inci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LDH (T10/11-L1/2) and 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outcome of this procedure by comparing it to the conventional anterior transthoracic approach. Methods In this study, 15 patients (10 males, 5 females; mean age 51 years) with symptomatic TLDH underwent the circumspinal decompression through a single posterior incision procedure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09. Altogether, 17 herniated discs were excised, with 2 discs at T10/11, 4 discs at Tll/12, 5 discs at T12/L1 and 6 discs at L1/2. Of these patients, 13 were followed up with a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23.5 months. Clinical outcomes, including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neurologic status improvement, back pain and correction of local kyphosi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se data with the results from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anterior transthoracic approach for TLDH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patients' neurologic status was evaluated by a 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ing system of 11 points. Neurologic status improvement after the surgery was assessed by calculating the recovery rate, which was equal to the (postoperative JOA score-preoperative JOA score)/(11-preoperative JOA score)×100%.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 circumspinal decompression thoracic spine
原文传递
快速成型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玉兵 陆声 +3 位作者 徐永清 张元智 师继红 陈国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实验的方法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6具胸椎尸体标本进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资料,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造出个体化导航模板,利用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尸体标...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实验的方法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6具胸椎尸体标本进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资料,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造出个体化导航模板,利用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尸体标本上辅助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所有螺钉的置入由同一位具有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但无胸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的骨科医师进行操作,随后采用大体解剖的方法肉眼观察置钉的准确性;并根据螺钉是否穿破椎弓根、穿出距离及穿破方向进行分级。[结果]共设计制作了72个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144枚,132枚(91.7%)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12(8.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壁(穿破距离分别为0.6、0.8 mm),10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壁(9枚螺钉穿出距离<2 mm,1枚螺钉穿出距离为2.5 mm);没有椎弓根上方、下方及椎体前方穿破的螺钉。所有穿破椎弓根壁的螺钉均在安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快速成型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高,对术者无特别的经验要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避免术中放射性损伤,为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尤其适用于初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螺钉 快速成型 逆向工程 个体化导航模板
下载PDF
原发性胸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动态增强MRI表现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宇 徐坚民 +2 位作者 李莹 张景忠 朱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60-863,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动态增强MRI表现,以及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动态增强MRI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胸椎PNET行3次MR检查并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在信号强度-时间和对比增强率-时间曲线上,2例PNE... 目的 初步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动态增强MRI表现,以及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动态增强MRI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胸椎PNET行3次MR检查并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在信号强度-时间和对比增强率-时间曲线上,2例PNET 3次检查均表现为快升慢降型,即肿瘤早期就开始迅速增强,上升峰极陡,60-120 s即达到高峰水平,然后保持平坦,3.5 min内未见明显下降曲线。结论 动态增强MRI扫描能帮助对PNET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胸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动态增强MRI 鉴别诊断 诊断
原文传递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郝晓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随访5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满意...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随访5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椎体高度大部分恢复。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切口感染、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无断钉、松动等内固定失效等病例出现。结论前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技术相对完善,解剖清楚,安全、可靠,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不同国家人群胸椎椎弓根解剖结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韩华 项燕 +4 位作者 韩佳栩 张建水 周劲松 高正超 刘俭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对比不同国家人群胸椎椎弓根解剖结构的异同,为胸椎手术中椎弓根钉的选择、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胸椎"、"椎弓根"、"解剖"、"测量"等为关键词,语言限定为英语或中文,在中国知识网、Pu...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对比不同国家人群胸椎椎弓根解剖结构的异同,为胸椎手术中椎弓根钉的选择、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胸椎"、"椎弓根"、"解剖"、"测量"等为关键词,语言限定为英语或中文,在中国知识网、Pubmed、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根据实验对象来源地将纳入文献进行国别划分,对比不同国家人群胸椎椎弓根解剖参数的异同。结果共20篇文献被纳入对比性研究。椎弓根高(pedicle height,PDH)最小值均位于T_1,最大值位于T_(11)或T_(12),中间椎序列PDH变化相对较小;不同国家人群椎弓根宽(pedicle width,PDW)均随椎序数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最小值位于T_4或T_5;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人群椎弓根水平面夹角(transverse pedicle angle,TPDA)数值存在一定差异,但均自T_1~T_(10)随椎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结论不同国家人群胸椎椎弓根解剖参数随椎序变化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具体解剖参数尚存在一定差异,熟悉上述解剖差异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安全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 解剖 测量 不同国家对比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PVP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冯树霞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3198-3200,共3页
目的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PVP手术期护理中产生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进而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PVP手术期护理模式的探索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选择因患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于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接... 目的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PVP手术期护理中产生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进而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PVP手术期护理模式的探索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选择因患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于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62例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则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优良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日时间、住院花费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PVP手术期护理中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推动了康复进程,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与医院竞争力,应在医院进行大面积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老年人 胸椎 腰椎 压缩性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