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推理与深层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朱迎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1-93,共3页
深层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认知心理过程,其指代的确认是读者运用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和语境知识进行认知推理的过程。
关键词 深层回指 第三人称代词 认知推理 英语 语法
下载PDF
论西周汉语中有无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玉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6,共8页
概述了学术界对上古汉语有无真正第三人称代词问题的不同看法。认为西周汉语中已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它们是“厥、其、之”。对指示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的界限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西周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下载PDF
认知推理与歧义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迎春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6-78,共3页
第三人称代词在歧义回指中的推导不是简单运用语言知识在语篇中找出形式上与之对应的词项,也不像Norman等提出的三步法那样进行程序化推导,而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认知心理过程;指代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读者对语篇信息进行认知推理。
关键词 认知推理 歧义回指 第三人称代词 指代确定
下载PDF
论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本用和活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6,共9页
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的本用即是代第三身。它们都可活用,活用后表达特定的语用意义。“厥”和“之”活用时可指说话人自己,也可指听话的对方;“其”活用后可指听话的对方。从使用频率上来看,本用很常见,活用则罕见。
关键词 西周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本用 活用
下载PDF
《围城》中第三人称指称衔接的英汉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菲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5-102,共8页
指称衔接在英语和汉语语篇中普遍存在,但具体使用方式有很大区别。以韩礼德的英语衔接理论和许余龙的汉语衔接理论为基础,结合徐赳赳等对篇章回指的制约因素的探讨,选取《围城》及其英译本第一章为语料,使用AntConc软件做定量分析,系统... 指称衔接在英语和汉语语篇中普遍存在,但具体使用方式有很大区别。以韩礼德的英语衔接理论和许余龙的汉语衔接理论为基础,结合徐赳赳等对篇章回指的制约因素的探讨,选取《围城》及其英译本第一章为语料,使用AntConc软件做定量分析,系统研究了英文第三人称(指人)指称衔接在对应的汉语句子中的处理方式。分析得出,英语使用第三人称代词衔接时,汉语中常常省略人称代词,即采用零回指的衔接手段,这是因为汉语受语言内部的语法限制较少,而英语在语言内部受到严格的语法限制;此外,汉语中零回指和代词指称的选择受到不同制约因素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指称衔接 第三人称代词 英汉对比 零回指
下载PDF
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现状和歷史 被引量:3
6
作者 汪維輝 秋谷裕幸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14-59,共46页
第三人稱代詞屬於人類語言的基本詞。本文討論漢語第三人稱代詞在現代方言中的分佈和歷史上的演變,並嘗試對兩者的關係作出解釋。現代方言中最主要的第三人稱代詞有'他''渠''伊'。'他'是北方方言的鑒... 第三人稱代詞屬於人類語言的基本詞。本文討論漢語第三人稱代詞在現代方言中的分佈和歷史上的演變,並嘗試對兩者的關係作出解釋。現代方言中最主要的第三人稱代詞有'他''渠''伊'。'他'是北方方言的鑒别詞之一。'渠'和'伊'則分佈在南方方言。除@三種以外,還有'那(那+X)''兀+X''人家合音''家''TSO''ZEI''P-'等形式,但它們的分佈較爲有限。漢語的第三人稱代詞在歷史上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上古漢語没有專職的第三人稱代詞,現代方言中通行的三個第三人稱代詞,'渠'可以追溯到戰國後期,'伊'始見於魏晋之際,'他'確立於唐代。在唐以前是'其/渠'和'伊'並存,唐以後則是'他''渠''伊'三者的競争。'他''渠''伊'三者的關係,目前還無法清楚地解釋,文中提出了兩種可能性:一是存在伊→渠→他的先後關係;二是'渠'和'伊'屬於不同系統的成分,兩者没有發生過替换關係。漢語史上反復發生了指代詞轉用爲第三人稱代詞的演變,@種演變具有一定的語言共性。'那(那+X)''兀+X''人家合音''家''TSO''ZEI''P-'@些形式歷史文獻中均未見到,它們的來歷和在第三人稱代詞演變史上的定位目前還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語 第三人稱代詞 現狀 歷史 他、渠、伊
原文传递
试论《左传》第三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炜 孙习成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40,共9页
《左传》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彼""厥""夫"五个,其中"之""其"最为常见。"之""其"都可兼指一、二、三人称,"之"在句中... 《左传》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彼""厥""夫"五个,其中"之""其"最为常见。"之""其"都可兼指一、二、三人称,"之"在句中绝大多数作宾语,作定语时并非以处于"为"字之后为主。"其"在句中主要作定语,常用作主语,且"其"作主语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其"处于主谓作宾句中充当小主语,二是"其"单独作主语。"其"用于宾次时均处于双宾结构中。第三人称代词"彼"主要作主语,且《左传》中存在第三人称代词"彼"作定语的情况。第三人称代词"厥"在句中均作定语,"夫"在句中绝大多数作主语。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厥""夫"均可表单复数语义,除了"彼"之外,"之""其""厥""夫"均主要表单数语义。《左传》中第三人称代词在句中的"照应"关系可以分为"表层回指"和"深层回指"两种类型,且以表层回指为主,这一时期基本上已完成了从指示代词到第三人称代词的转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第三人称代词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英语悬念小说中第三人称代词内照应的文体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家英 邹春影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在英语的照应关系中,人称照应占有很大的比例。文章从语法角度探讨了英语第三人称内照应的问题,并分析了英语第三人称内照应问题在悬念小说中的运用和其强烈的文体效应。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内照应 文体效应
下载PDF
汉英第三人称代词差异对比研究概述
9
作者 闫亚平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8-92,共5页
学界关于汉英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差异之对比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经历了一个从存在差异到存在怎样的差异这一不断深入的过程;在研究的切入点上,除了对比统计汉英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率、绝对使用量之差别外,更多学者从第三人称代词作为语... 学界关于汉英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差异之对比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经历了一个从存在差异到存在怎样的差异这一不断深入的过程;在研究的切入点上,除了对比统计汉英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率、绝对使用量之差别外,更多学者从第三人称代词作为语篇照应衔接手段入手,对汉英语篇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或下指、表层回指或深层回指的分布、方式、功能等进行了较详细而全面的对比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同时,相关学者也对汉英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差异的归因提出了种种理论阐释,即代词发达与否说、语境高低之别说、形合意合说、思维差异说、衔接手段之别说、语言自我代偿机制说和综合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英汉差异对比 差异原因
下载PDF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
10
作者 于桂梅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7-99,共3页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他"出现频率最高,成为《董西厢》中第三人称的主要形式,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他"主要用于单数。除了指人外,"他"还可以指人以外别的事物,...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他"出现频率最高,成为《董西厢》中第三人称的主要形式,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他"主要用于单数。除了指人外,"他"还可以指人以外别的事物,还可以表虚指。但此时的"他"还没有形式上的性别的区别。"伊"和"伊家"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要比"他"早。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三人称代词仍然没有单复数的区别,要判断其表示单数还是复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但是也出现了个别的第三人称代词后面加"(每)们"来表示复数的用法,但是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却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解元西厢记》 第三人称代词 计量研究
下载PDF
从认知语法看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立飞 董荣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30,共7页
语言中的概念参照点现象是人类基本认知能力的体现,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也可据此得到阐释。参照点一旦建立,相关的指称对象就被激活,在其辖域内就不能再出现与其共指的名词语,因为名词语预设了相关的指称对象还处于非激活状... 语言中的概念参照点现象是人类基本认知能力的体现,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也可据此得到阐释。参照点一旦建立,相关的指称对象就被激活,在其辖域内就不能再出现与其共指的名词语,因为名词语预设了相关的指称对象还处于非激活状态。在对参照点的竞争中,句法成分突显度高的名词性成分胜出。概念参照点和名词语的预设结构可对语料库中实际出现的回指模式进行很好的阐释,并修正此前有关人称代词回指功能的不实观点,如线性原则的主导地位以及长距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 概念参照点 回指功能 预设结构
下载PDF
英汉语篇代词下指照应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117-119,共3页
运用衔接理论,探讨了英汉语篇中代词下指照应现象,指出两者在代词下指照应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英汉语篇中指示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都可以用来预指下文的名词,并和下文所指对象构成一种下指照应关系,因此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同时,在英汉... 运用衔接理论,探讨了英汉语篇中代词下指照应现象,指出两者在代词下指照应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英汉语篇中指示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都可以用来预指下文的名词,并和下文所指对象构成一种下指照应关系,因此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同时,在英汉广告、新闻导语和文学作品等文体中,指示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下指有聚焦信息和营造悬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照应 功能
下载PDF
《傲慢与偏见》中译本第三人称代词翻译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1-83,共3页
由译林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在第三人称代词翻译时各采取人称重复及人称替代的翻译策略。对第三人称代词的两种翻译方法带来译文风格的不同。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翻译 人称重复 人称替代
下载PDF
山西阳泉方言的他称代词“伢”及相关用法
14
作者 史子豪 宗守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5-101,共7页
“伢”在山西阳泉方言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他称代词,与同为他称代词的“他”和“人家”有同有异,其中异大于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伢”的指代功能越来越弱,逐渐发展为一个强调标记,与名词性成分连用时,“伢”还显示出了强调代词的... “伢”在山西阳泉方言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他称代词,与同为他称代词的“他”和“人家”有同有异,其中异大于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伢”的指代功能越来越弱,逐渐发展为一个强调标记,与名词性成分连用时,“伢”还显示出了强调代词的功能。“伢”同“人家”和“他”相比,在具体的使用情境中具有主客观分工,总体说来,“伢”的主观性要强于“人家”,而“人家”的主观性又强于“他”。“伢”在晋语区及其他部分方言片区内普遍存在,但不同地区的用法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方言 他称代词 强调标记 主客观分工
下载PDF
汉维篇章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帕提古力.麦麦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6,共7页
第三人称代词在汉维篇章中都很常用。但是,由于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它们使用第三人称代词构成篇章时有较大的差异。汉语篇章中的第三人称代词远多于维吾尔语,而维吾尔语中的原词复现多于汉语。
关键词 汉语 维吾尔语 篇章 第三人称代词
下载PDF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预指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瑟 刘伟 郭海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语篇表述理论(DRT)是一种动态语义理论,该理论的语篇表述结构规则和可及性规则可用于分析汉语第三人称代词预指现象,从而从理论上证明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具有预指功能。
关键词 语篇表述理论 语篇表述结构 可及性 第三人称代词 预指
下载PDF
第三性引发的语言问题——英汉第三性人称代词的发展及翻译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林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第三性人称代词于消除性别歧视、保障第三性群体的人权有重要作用。韦氏词典率先定义"they"可作为英语中性别中立的第三性人称单数代词。而汉语中目前仅有"他"与"她"两个二元对立的第三人称代词。因此,... 第三性人称代词于消除性别歧视、保障第三性群体的人权有重要作用。韦氏词典率先定义"they"可作为英语中性别中立的第三性人称单数代词。而汉语中目前仅有"他"与"她"两个二元对立的第三人称代词。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如何翻译第三性人称代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英语中第三人称性别中立代词,以及汉语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他"与"她"的演变,指出英汉双语人称代词之间存在词汇空缺现象。对此,作者在借鉴了解决词汇空缺现象的翻译策略,综合时下网络中流行的"ta"、纽维敢提出的新造字和联合国性别包容语言指南,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在汉语中创造第三性人称代词,二是规避人称代词,以弥补汉语中第三性人称代词空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性别中立 第三性 英汉翻译 词汇空缺
原文传递
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现象在英汉互译中的对比分析——以语篇翻译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梦楚 《现代英语》 2020年第19期43-46,共4页
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语篇衔接手段,回指对语篇的连贯和衔接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实现语篇回指的手段中,人称代词出现频率较高,其中第三人称代词是重要组成部分。人称代词是回指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语篇含义起到关键作用。文章从第三... 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语篇衔接手段,回指对语篇的连贯和衔接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实现语篇回指的手段中,人称代词出现频率较高,其中第三人称代词是重要组成部分。人称代词是回指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语篇含义起到关键作用。文章从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角度出发,分析其在英汉语言以及英汉互译中的运用差异,指出在语篇互译中,正确理解语篇,并不是运用浅显的语法知识在语篇中找出回指词所对应的内容,而是更大程度上依赖译者对语篇信息的推敲分析,这对于英汉互译中回指现象的处理和语篇的正确、灵活翻译及衔接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深层回指 英汉对比 英汉互译
原文传递
第三人称代词“渠伊”的语体性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君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29,共3页
第三人称代词"渠伊""伊渠"是为了满足韵律要求而产生的新词。"渠伊"曾因出现在《南唐近事》中口语化色彩较强的语段中而被视为口语词,但它是书面语(诗词)中的创新,不反映实际口语。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渠伊 伊渠 语感
原文传递
谈与语言事实相悖的文字现象——再谈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及其书面记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红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27-130,共4页
有些文字现象是人为制造的,却与语言事实相悖,汉语书面第三人称代词的记号便是如此。汉语标准书面语第三人称代词用"他"、"她"、"它"三个文字记号表达,这是受西方语法影响下的产物,这种书写方式并不合理... 有些文字现象是人为制造的,却与语言事实相悖,汉语书面第三人称代词的记号便是如此。汉语标准书面语第三人称代词用"他"、"她"、"它"三个文字记号表达,这是受西方语法影响下的产物,这种书写方式并不合理,它不但影响人们对汉语的正确运用,而且遮蔽了汉语事实,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汉语的特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外延综合了不同性属的对象,宜用一个汉字来记录,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的价值要比西方语言的每个第三人称代词的价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文字 语言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