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7
1
作者 尤文忠 赵刚 +4 位作者 张慧东 郭元涛 颜廷武 魏文俊 毛沂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4,共9页
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是实现天然次生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以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萌生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15年生)和中龄林(35年生)两组抚育间伐试验区,利用两组试验区伐后8a和26a的长期连... 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是实现天然次生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以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萌生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15年生)和中龄林(35年生)两组抚育间伐试验区,利用两组试验区伐后8a和26a的长期连续测定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次生林幼龄林阶段经轻度、中度、强度间伐8a后,林分平均胸径及定期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2.1、1.3和2 cm;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蓄积增长量影响不大,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0.97、1.03和1.21倍。中龄林阶段,轻度、中度、强度间伐26a后林分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0.3、1.7和5.1 cm,强度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及定期生长量,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1.97、1.65和1.63倍;轻度、强度间伐林分胸径呈单峰右偏山状分布,大径阶树木占绝对优势,而中度间伐、对照林分胸径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综合分析不同林龄阶段不同强度抚育间伐措施对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得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高效经营技术为幼龄阶段时采用轻度、中度、强度间伐均可,在中龄林时宜采用强度间伐(保留密度16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蒙古栎次生林 林分生长 径阶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73
2
作者 王祖华 李瑞霞 +1 位作者 王晓杰 关庆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78-2782,共5页
对间伐了4年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相似系数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 对间伐了4年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相似系数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生物量(P<0.05),而对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强度和中度间伐显著增加了灌木生物量,而草本生物量在弱度和中度间伐下显著增加(P<0.05);3种间伐强度均显著提高草本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而灌木的3种指数仅在强和中度间伐下得到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林下植被 间伐强度 杉木
下载PDF
黄土高原刺槐林间伐改造研究 被引量:65
3
作者 王克勤 王斌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通过对 9年生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林以 3种不同保留密度进行间伐改造 ,并对其林内光照、温度和土壤水分环境因子以及林下植被层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林冠层林木的生长情况与原林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间伐改造能改善林木及... 通过对 9年生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林以 3种不同保留密度进行间伐改造 ,并对其林内光照、温度和土壤水分环境因子以及林下植被层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林冠层林木的生长情况与原林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间伐改造能改善林木及林下植被层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促进林下植被层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产量的提高 ,增加林木的生产能力 .间伐保留密度达到 1110株·hm-2 时 ,在整个生长季 ,林地土壤水分比原林分提高约 40 %,不仅林下植被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有大幅度提高 ,而且林冠层林木的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 ;如果继续加大间伐强度 ,林下植被层和林木个体的生长已达到最大极限 ,将不再提高 .因此 ,1110株·hm-2 左右的保留密度是可考虑的间伐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林 间伐改造 间伐强度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柏木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61
4
作者 龚固堂 牛牧 +4 位作者 慕长龙 陈俊华 黎燕琼 朱志芳 郑绍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5,共8页
【目的】针对川中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柏木人工林密度过大、木材生产力低、林下灌草盖度低和天然更新不良等问题,开展生态疏伐试验,探讨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的影响,为开展柏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林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2... 【目的】针对川中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柏木人工林密度过大、木材生产力低、林下灌草盖度低和天然更新不良等问题,开展生态疏伐试验,探讨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的影响,为开展柏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林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25年生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4种间伐强度(20%~25%,15%~20%,10%~15%和对照)的处理,观察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更新幼苗数量,探讨间伐强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平均胸径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平均树高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达10.7 m,但20%~25%间伐强度与15%~20%间伐强度和10%~15%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20%~25%,15%~20%和10%~15%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7.35,93.43和93.19 m3·hm -2,均比对照小,但蓄积连年生长量随间伐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6.11,4.58和3.66 m3·hm -2 a -1,均高于对照;20%~25%间伐强度林分的灌木和草本 Simpson 指数分别为0.7695和0.4446,Shannon-Wiener 指数分别为1.7025和0.7690,都比其他处理高;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幼苗株数仅在苗高5~30 cm 等级存在显著差异,30~50和50~150 cm 的幼苗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且随间伐强度降低而减小。【结论】间伐后保留木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空间得到有效改善,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但不同间伐强度蓄积量差异不显著;适度间伐可提高林下灌木和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林分更新幼苗数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就本研究的4种间伐强度而言,中龄阶段柏木人工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柏木人工林 林分生长 生物多样性 天然更新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4
5
作者 徐雪蕾 孙玉军 +3 位作者 周华 张鹏 胡杨 王新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共12页
【目的】从发展林下植被、改善群落结构的角度,探讨适合杉木人工林的间伐强度,为提高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维护地力、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采取3种强度间伐:弱度间伐(LT,10%~2... 【目的】从发展林下植被、改善群落结构的角度,探讨适合杉木人工林的间伐强度,为提高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维护地力、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采取3种强度间伐:弱度间伐(LT,10%~25%)、中度间伐(MT,25%~35%)和强度间伐(HT,40%~50%),并设置对照样地(CK,未间伐)。于2016年对样地内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调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盖度、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对测定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Tukey法多重比较进行两两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对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间伐3年后,未间伐、弱度和中度间伐的盖度分别为25.52%、52.81%和58.98%,林下植被均未能形成群落,强度间伐的盖度为100%,林下形成灌木蕨类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均匀度指数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3年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林比未间伐林的表层土(0~10 cm)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71.41%、39.31%和98.10%,全氮含量分别增加82.76%、51.27%和115.87%,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49.47%、25.59%和42.22%,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38.29%、112.23%和174.29%,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6.25%、-24.25%和16.27%,对表层土pH值、全磷含量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均不显著;灌木的盖度和生物量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P<0.05)正相关,此外灌木的盖度还与速效钾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草本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不强,草本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以及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林下植被的盖度和生物量均与土壤pH值和物理性质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未间伐的杉木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间伐强度 林下植被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潘辉 张金文 +2 位作者 林顺德 赖银华 王丽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06-111,共6页
对造林密度为 1 65 0株·hm- 2 的 3a生巨尾桉林分 ,设置 1 /2、1 /3、1 /4共 3个间伐强度及不间伐对照4个处理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胸径、树高、材积和生物量等生产力的影响。通过间伐前及间伐后... 对造林密度为 1 65 0株·hm- 2 的 3a生巨尾桉林分 ,设置 1 /2、1 /3、1 /4共 3个间伐强度及不间伐对照4个处理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胸径、树高、材积和生物量等生产力的影响。通过间伐前及间伐后 3a各标准地的连续定位调查 ,对其生长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间伐强度对间伐 3a后的林分胸径生长、立木单株材积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对林分树高、蓄积量及生物量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得出 ,通过间伐能提高巨尾桉人工林的生产力 (包括间伐木材积 ) ,间伐后保留木的密度宜控制在 1 1 0 0株·hm- 2 左右 ,林分的生产力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间伐强度 密度 生产力 生物量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油松中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7
作者 徐扬 刘勇 +2 位作者 李国雷 郭蓓 李瑞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从植物多样性角度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油松中龄林的影响,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相似地力条件下,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科、属、种的数量增加,植物多样性增加,尤其是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 从植物多样性角度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油松中龄林的影响,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相似地力条件下,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科、属、种的数量增加,植物多样性增加,尤其是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逐渐上升,层次结构更加明显;间伐强度的增加改变了林下植被的生活型谱,阳生、喜暖植物的比例增加,同时有利于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增加。对相似立地条件下45年生初植密度为3 500株/hm2的油松中龄林选择44%的间伐强度处理,3年后林下植被发育及乔木生长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油松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群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50
8
作者 周建云 李荣 +1 位作者 张文辉 何景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9-155,共7页
种群结构是植物种群的重要属性,反映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组配方式和发展趋势;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或分布状态,反映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蒋雪琴等,2009)。
关键词 辽东栎 近自然经营 龄级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空间布格局 间伐强度
下载PDF
油松幼龄人工林土壤质量对间伐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46
9
作者 于海群 刘勇 +2 位作者 李国雷 李瑞生 吕瑞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70,共6页
对18 a生初植密度为3 130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进行了35.7%,49.2%和64.2%共3种不同强度间伐及无间伐对照共4个处理。3 a后,对上述4个密度林分内0—2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18 a生油松林进行间伐可以... 对18 a生初植密度为3 130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进行了35.7%,49.2%和64.2%共3种不同强度间伐及无间伐对照共4个处理。3 a后,对上述4个密度林分内0—2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18 a生油松林进行间伐可以提高林内土壤质量。随着间伐强度增大,林内土壤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明显升高,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强。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上述指标影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可以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随着保留密度降低,林内土壤质量综合评分依次为:-1.061,0.032,0.347和0.682。其中,保留密度为1 075株/hm2的油松幼龄林土壤综合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间伐强度 土壤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用材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经营效果评价 被引量:46
10
作者 朱玉杰 董希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38,共10页
【目的】为了使大兴安岭用材林更好地恢复和增长,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探讨最佳抚育间伐强度,优化用材林整体经营效果。【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用材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0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选取生物多样性、林分空间结构、冠... 【目的】为了使大兴安岭用材林更好地恢复和增长,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探讨最佳抚育间伐强度,优化用材林整体经营效果。【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用材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0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选取生物多样性、林分空间结构、冠层结构、光合作用和林木生长等35项指标,运用SPSS19.0软件对抚育间伐样地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对不同抚育间伐样地指标间的差异进行检验,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森林抚育间伐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各个样地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经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样地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抚育间伐强度为20.86%~40.01%时抚育间伐样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不同强度抚育间伐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呈现一定的差异,抚育间伐强度为12.52%时,林分分布、混交度、大小比数和林层指数较好,竞争指数和开敞度较差;各抚育间伐样地冠层结构的林隙分数、叶面积指数、总体定点因子和冠上辐射通量差异不显著,冠下辐射通量差异显著,抚育间伐强度为12.52%~34.38%时冠层结构较优;不同强度抚育间伐样地光合作用的各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抚育间伐强度为12.52%~27.85%时光合作用较好;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样地3种更新苗木的生长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成活率没有明显规律,抚育间伐强度为6.23%~20.46%时,林木生长较好;0,6.23%,12.52%,20.86%,27.85%,34.38%,40.01%,50.61%,59.92%和67.25%抚育间伐强度经营效果综合得分分别为-0.18,-0.10,0.37,0.80,0.35,-0.39,0.33,-0.51,-0.01和-0.65,综合得分越高,说明抚育间伐经营效果越好。【结论】抚育间伐强度为20.86%时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用材林的经营效果最佳。评价结果可为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用材林抚育间伐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用材林 抚育间伐强度 经营效果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李瑞霞 马洪靖 +2 位作者 闵建刚 郝俊鹏 关庆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7-812,共6页
探讨不同间伐强度林下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南京溧水林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中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11年对间伐1 a和5 a后各间伐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 探讨不同间伐强度林下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南京溧水林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中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11年对间伐1 a和5 a后各间伐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1 a和5 a后,与对照相比,中强度间伐林下植物种类、数量、丰富度Margalef指数、多样性Simpson、Shannon-Weiner指数和均匀度JSW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林下植物的生态优势度指数显著降低(P<0.05);弱度间伐林下各指数在间伐1a后显著降低(P<0.05),而在间伐5a后显著提高(P<0.05)。中强度间伐后林分各指数增幅最大,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对间伐措施更为敏感。间伐5a后,中强度间伐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和多样性指数比间伐1a后有所提高,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15、17和15种,总密度分别增加1.40、3.44和2.14倍。从短期和长期影响效果来看,中、强度间伐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间伐强度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植物多样性 生态优势度
下载PDF
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35
12
作者 郭蓓 刘勇 +2 位作者 李国雷 甘敬 徐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8-133,共6页
In 2000, the effect of thinning intensities with five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0%(CK), 30%(slight thinning), 48.75%(middle thinning),53.75%(intense thinning) and 65.6%(super intense thinning) on the soil enzyme were ca... In 2000, the effect of thinning intensities with five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0%(CK), 30%(slight thinning), 48.75%(middle thinning),53.75%(intense thinning) and 65.6%(super intense thinning) on the soil enzyme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9-year-old aerial seeding Pinus tabulaeformis stands with initial density of 8 000 trees·hm -2 , in QingQuanPu Aerial Seeding Center, Yanqing County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Five years later, the activities of the five soil enzymes such as soil ure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inertase, catal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in the different soil layers of A(0~20 cm), B(20~40 cm) and C(40~60 cm) were compared. Moreover, relationships among soil enzymes, soil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 undergrowth were analyzed to 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using soil enzymes to evaluate the thinning intens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catalase varied slightly while the other four soil enzym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And the soil enzymes in the layer A were enhanced distinctly compared with in the layers B and C. Also, the five soil enzymes in the layer A were affected differently by thinning intensities, showing that soil ure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were highest response to slight thinning followed by the middle thinning, opposite to the trend of inert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enzymes and soil phys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rganic C and total N was more dominant than available K as well as available P. Except soil polyphenol oxidase, the other soil enzymes showe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biodiversity of the undergrowth. It was concluded that reasonable thinning intensity was benef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growth and so can be to soil enzymes. Generally, when the stand with initial density of 8 000 trees·hm -2 grows up to 9 years old, the reasonable thinning intensity should be about 4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飞播林 间伐强度 土壤酶 土壤养分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间伐和修枝对白桦天然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7
13
作者 孙志虎 王庆成 梁淑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2,18,共3页
1998年 ,对林龄为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修枝和间伐处理 ,并于 2 0 0 3年春对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复查 ,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处理对白桦天然林林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具有显著影响。强度修枝 (2 /3树高 )后 ,林... 1998年 ,对林龄为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修枝和间伐处理 ,并于 2 0 0 3年春对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复查 ,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处理对白桦天然林林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具有显著影响。强度修枝 (2 /3树高 )后 ,林木的胸径生长比弱度修枝降低 8%~ 10 %。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对保留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影响较为接近 ,但显著高于弱度间伐。树干解析结果表明 :间伐后 ,林分的材积生长量以中度间伐为最大 (6 .99m3 ·hm-2 ·a-1) ,强度间伐最小 (4.6 1m3 ·hm-2 ·a-1)。 5a的研究结果表明 ,林龄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最适林分密度为 110 0株·hm-2 ,修枝强度不应超过 1/2树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 天然林 抚育间伐强度 修枝强度
下载PDF
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季节响应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2 位作者 甘敬 郭蓓 徐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8,共7页
飞播造林是我国偏远山区重要的植被恢复模式之一,探讨林地质量和调控措施对飞播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于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度为8 000株/hm^2的9年生油松林设置30%(弱度)、48.75%(中... 飞播造林是我国偏远山区重要的植被恢复模式之一,探讨林地质量和调控措施对飞播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于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度为8 000株/hm^2的9年生油松林设置30%(弱度)、48.75%(中度)、53.75%(强度)、77.13%(超强度)4个间伐强度及0%(对照)共5个处理。5年后,通过比较不同季节0-20 cm土壤的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土壤酶作为筛选间伐强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峰值出现在6月份,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出现在10月份,转化酶出现在4月份;②5种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响应不同,弱度间伐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最大,中度间伐的土壤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大;③土壤酶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显著相关,土壤水分可能是限制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④土壤酶较土壤理化性质对间伐响应敏感,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作为飞播油松林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实现油松人工林可持续发展;9年生初植密度8 00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48.75%左右的间伐强度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飞播林 间伐强度 土壤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密度管理措施对杉木林分的生长、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叶功富 林武星 +2 位作者 张水松 冯立民 郭建伍 《福建林业科技》 1995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定位观测,对不同密度杉木林的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规律、林分结构、林木分化和材质的差异;并对不同方式间伐后林分的生长变化,以及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地土壤肥力、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 通过定位观测,对不同密度杉木林的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规律、林分结构、林木分化和材质的差异;并对不同方式间伐后林分的生长变化,以及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地土壤肥力、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和间伐强度对杉木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而胸径和单株材积则随着林木株数的增加而减小;林下植被种类、数量和土壤肥力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而有所增加;中度间伐强度的生长、生态和经济等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密度 间伐强度 生态效应 林分 生长
下载PDF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瑞霞 闵建刚 +4 位作者 彭婷婷 刘娜 郝俊鹏 王东 关庆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设间伐强度分别为弱度(间伐株数比例为20%)、中度(间伐株数比例为40%)和强度(间伐...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设间伐强度分别为弱度(间伐株数比例为20%)、中度(间伐株数比例为40%)和强度(间伐株数比例为60%),以未间伐为对照,间伐5年后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强度、中度和弱度间伐林分的植物种类分别增加15,17和15种,其中灌木种类增加14,13和12种,草本种类增加1,4和3种。强度与中度间伐林分的共有种最多,为23种,相似系数最大,为0.657 1;中度间伐林分与对照的共有种最少,为11种,相似系数最小,为0.343 8。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物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P<0.05),生态优势度指数则呈相反变化趋势(P<0.05);均匀度Pielou指数(Jsi)仅在强度间伐林分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著,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宜为1 41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间伐强度 物种多样性 林下植被 生态优势度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黄雪蔓 尤业明 +4 位作者 蓝嘉川 刘世荣 贾宏炎 朱宏光 温远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63,共8页
间伐改变了林分环境,影响林木生长及碳储量,准确评估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对碳汇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992年造林并于2005年实施3种不同间伐强度(74%:H、50%:M... 间伐改变了林分环境,影响林木生长及碳储量,准确评估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对碳汇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992年造林并于2005年实施3种不同间伐强度(74%:H、50%:M和34%:L)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样地内每木检尺,实测样木生物量,并结合杉木群落各组分含碳率的实测值,对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H(74%)显著增加了林木的胸径(P<0.01),分别比M(50%)、L(34%)和CK(0%)增加了13.65%、20.74%和18.37%。3种间伐强度之间树高差异均不显著,而CK的树高均大于3种间伐强度的树高,分别比H、M和L增加了6.64%、15.73%和16.70%。与对照相比,H显著增加了林木的单株生物量(P<0.01)。对照林地乔木层的碳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间伐强度的乔木层碳储量(P<0.05),而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3种间伐强度和对照处理杉木人工林之间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为主要碳库,两者所占总的碳储量超过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的9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生物量 碳储量 分配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李萌 陈永康 +5 位作者 徐浩成 尤业明 温远光 朱宏光 蔡道雄 黄雪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985-4993,共9页
间伐作为我国森林经营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生物多样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不同间伐强度对森林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以广西凭祥热林中心经过4种不同强度抚育间伐8年后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轻... 间伐作为我国森林经营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生物多样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不同间伐强度对森林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以广西凭祥热林中心经过4种不同强度抚育间伐8年后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轻度间伐ST,34%;中度间伐MT,50%;重度间伐HT,74%;不进行间伐的对照,CK),对林下植被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禾草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MT显著增加杂草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P<0.05),HT显著提高蕨类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P<0.05),ST显著增加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P<0.05),与CK相比,ST、MT和HT均能显著增加藤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P<0.05);不同间伐强度对禾草和木本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HT显著降低了杂草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P<0.05),ST显著降低了蕨类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P<0.05),ST显著增加藤本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P<0.0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ST和HT的林下植物功能群组成和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异。方差分解分析(Variation partitioning analyses)结果显示,林分和土壤因子对林下植物功能群变异的解释率相似,二者在决定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功能群变异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植物功能群 物种丰富度 环境解释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秦岭南坡油松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武朋辉 白高平 +2 位作者 党坤良 常伟 李明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在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内油松典型分布地段,按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设置油松中龄林研究样地48块,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处理的单株木和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以及林分生产力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 在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内油松典型分布地段,按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设置油松中龄林研究样地48块,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处理的单株木和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以及林分生产力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后林木胸径生长量均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加,较小的林木在间伐强度为25%的林分中胸径生长量最大,较大的林木在间伐强度为15%的林分中胸径生长量最大;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量,间伐强度为15%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均最高;间伐强度为15%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能显著提高乔木层的生产力,间伐强度为25%能够显著提高高海拔阳坡乔木层生产力,间伐强度为5%能显著提高低海拔阳坡和阴坡乔木层生产力;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对乔木层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但在抚育间伐后3 a的较短时期内这些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均以强度为15%的间伐对秦岭南坡油松中龄林的生长最为有利,在适宜的强度范围内,高海拔阳坡可采取较大的间伐强度,而低海拔阴坡则应该采取较小的间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油松 林分生长量 立地条件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鹏 王新杰 +1 位作者 韩金 卢妮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0,14,共6页
为了研究杉木人工林在不同经营密度下的生长情况,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间伐强度为50%、33%、25%、20%以及未间伐5个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分析在不同间伐强度下胸径生长、树高生长以及蓄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适... 为了研究杉木人工林在不同经营密度下的生长情况,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间伐强度为50%、33%、25%、20%以及未间伐5个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分析在不同间伐强度下胸径生长、树高生长以及蓄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度的间伐能够伐除小径阶的林木,直径分布曲线左偏型减弱。间伐强度为20%、25%、33%、50%的林分年平均胸径生长量分别是0.99、1.05、1.25、1.30 cm,比未间伐的生长量0.83 cm都高,且各个间伐强度下林木胸径生长由大到小依次为优势木、中庸木、劣势木;间伐强度为20%、25%、33%、50%强度间伐的林分树高生长量分别是0.94、0.91、0.89、1.01 m,未间伐的生长量为0.92 m,差异均不显著。林分蓄积结构的分析发现,间伐后1 a,林分的蓄积生长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林分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