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反渗透技术应用概况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玉坤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作者对我国反渗透装置的主要生产厂家及该项技术在电子、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应用和特点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对反渗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反渗透 醋酸纤维膜 复合膜 膜分离 水处理
下载PDF
聚酰胺薄层复合膜的界面聚合制备过程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曹阳 任玉灵 +2 位作者 郭世伟 万印华 罗建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25-2134,共10页
界面聚合法制备的聚酰胺薄层复合膜凭借着渗透通量以及分离选择性高、化学稳定性佳等优点在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聚酰胺分离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着复合膜的分离性能,通过调控界面聚合过程来优化聚酰胺层的理化性质可提高... 界面聚合法制备的聚酰胺薄层复合膜凭借着渗透通量以及分离选择性高、化学稳定性佳等优点在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聚酰胺分离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着复合膜的分离性能,通过调控界面聚合过程来优化聚酰胺层的理化性质可提高复合膜的分离性能。本文聚焦聚酰胺分离层性质与复合膜性能之间的关系,从基膜改性、调控单体反应过程、聚酰胺层后处理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调控界面聚合制膜过程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单体传质对界面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膜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总结了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复合膜的调控机理和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聚酰胺复合膜的分离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反渗透 膜改性 膜制备 薄层复合膜
下载PDF
界面聚合反渗透复合膜材料及其表面修饰 被引量:5
3
作者 俞三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175,共4页
针对我国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研究领域存在的膜材料品种单一、膜性能相对较差、膜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现状,重点开展了界面聚合反渗透复合膜材料及其表面修饰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功能单体与制备工艺入手,研究开发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材料;采... 针对我国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研究领域存在的膜材料品种单一、膜性能相对较差、膜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现状,重点开展了界面聚合反渗透复合膜材料及其表面修饰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功能单体与制备工艺入手,研究开发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材料;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对界面聚合反渗透复合膜材料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研究开发界面聚合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的表面改性实用技术;以期为我国反渗透复合膜材料及其产业的发展提供核心材料和先进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复合膜 界面聚合 表面改性 膜材料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酰胺复合膜及其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彩虹 何强 马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1536,共6页
采用经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SiNPs),对正渗透聚酰胺复合膜(TFC)进行抗污染改性.在静电吸附作用下,APTMS-Si NPs可通过表面涂覆的方式接枝在带负电的TFC表面,以提高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效能.改性后,大量纳米... 采用经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SiNPs),对正渗透聚酰胺复合膜(TFC)进行抗污染改性.在静电吸附作用下,APTMS-Si NPs可通过表面涂覆的方式接枝在带负电的TFC表面,以提高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效能.改性后,大量纳米材料成功接枝在膜表面,膜表面的接触角降低了54%,而膜电位和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采用海藻酸钠作为代表污染物,对原膜和改性膜的动态污染行为进行探究,通过监测污染阶段的通量变化和膜表面滤饼层含量,发现改性膜在膜污染后期表现出优良的抗污染性能,最终通量衰减降低了28%,膜表面滤饼层含量减少了35%.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主要归因于APTMS-Si NPs带来的膜表面亲水性的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复合膜 表面改性 抗污染 纳米二氧化硅
下载PDF
High-permeance crosslinked PTMSP thin-film composite membranes as supports for CO_2 selective layer forma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Stepan D.Bazhenov Ilya L.Borisov +4 位作者 Danila S.Bakhtin Anastasia N.Rybakova Valery S.Khotimskiy Sergey P.Molchanov Vladimir V.Volkov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2016年第3期235-245,共11页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osite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 for post-combustion CO_2 capture, little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embrane supports, which satisfy the conditions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osite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 for post-combustion CO_2 capture, little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embrane supports, which satisfy the conditions of this technology. The primary requirements to the membrane supports are concerned with their high CO_2 permeance. In this work, the membrane supports with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were developed as high-permeance gas separation thin film composite(TFC) membranes with the thin defect-free layer from the crosslinked highly permeable polymer, poly[1-(trimethylsilyl)-1-propyne](PTMSP). This layer is insoluble in chloroform and can be used as a gutter layer for the further deposition of the CO_2-selective materials from the organic solvents. Crosslinking of PTMSP was performed using polyethyleneimine(PEI) and poly(ethyleneglycol) diglycidyl ether(PEGDGE) as crosslinking agents. Optimal concentrations of PEI in PTMSP and PEGDGE in methanol were selected in order to diminish the undesirable effect on the final membrane gas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The conditions of the kiss-coating technique for the deposition of the thin defect-free PTMSP-based layer, namely, composition of the casting solution and the speed of movement of the porous commercial microfiltration-grade support, were optimized. The procedure of post-treatment with alcohols and alcohol solutions was shown to be cruci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gas permeance of the membranes with the crosslinked PTMSP layer having thickness ranging within 1-2.5 μm. The claimed membranes show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CO_2 permeance is equal to 50—54 m^3(STP)/(m^2 h bar)(18,500—20,000 GPU), ideal CO_2/N_2 selectivity is 3.6-3.7, and their selective layers are insoluble in chloroform. Thus, the developed highpermeance TFC membranes are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supports for further modification by enhanced CO_2 selective layer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film composite membrane Gas permeance PTMSP CROSSLINKING Carbon dioxide capture
下载PDF
抗菌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宇峰 李文俏 +2 位作者 潘赢 张雯 孟建强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抗菌性能,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制备出PEI/TMC抗菌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探究复合膜渗透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显示:当PEI质量分数为2%、TMC质量分数... 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抗菌性能,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制备出PEI/TMC抗菌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探究复合膜渗透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显示:当PEI质量分数为2%、TMC质量分数0.1%、反应时间为5 min时,在1.5 MPa、25℃的条件下过滤0.1%的MgSO_4溶液,得到的膜渗透选择性能最佳,此时通量为55 L/(m^2·h),截留率为95%;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细菌模型,采用接触振荡法进行测试,证明了PEI/TMC相比于传统的商品聚酰胺复合膜,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性,对于浓度为10~3CFU/mL左右的细菌,抑菌率可达到7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纳滤膜 抗菌 薄层复合膜 界面聚合
下载PDF
耐氯反渗透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彬飞 尤蒙 +2 位作者 冯广丽 于浩洋 孟建强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4期57-61,69,共6页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反渗透能耗低、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是最常用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技术。作为反渗透膜的主流,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具有优异的通量和盐截留,但是聚酰胺层耐氯性差一直制约着反渗透的发展和更广泛...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反渗透能耗低、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是最常用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技术。作为反渗透膜的主流,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具有优异的通量和盐截留,但是聚酰胺层耐氯性差一直制约着反渗透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由于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易被水中的活性氯攻击而导致性能下降,关于耐氯反渗透膜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耐氯性反渗透膜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氯化降解机理,并归纳介绍了提高反渗透膜耐氯性的研究方法及工作进展。最后,在分析各类研究方法优劣的基础上,对反渗透膜的耐氯改性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耐氯性 聚酰胺 薄层复合膜 界面聚合
下载PDF
3种维度类水滑石纳米改性正渗透复合膜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俊 逯鹏 +3 位作者 李先松 魏雅宇 杨胜 李砚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1-66,共6页
以零维(小球状)、二维(片状)和三维(花瓣状)的类水滑石(LDH)纳米颗粒与聚砜共混制备多孔支撑层,在多孔支撑层上通过界面聚合的方法得到聚酰胺活性层。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接触角和SEM表征,系统考察了3种维度的LDH纳米颗粒及其维度对... 以零维(小球状)、二维(片状)和三维(花瓣状)的类水滑石(LDH)纳米颗粒与聚砜共混制备多孔支撑层,在多孔支撑层上通过界面聚合的方法得到聚酰胺活性层。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接触角和SEM表征,系统考察了3种维度的LDH纳米颗粒及其维度对聚砜多孔支撑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3种维度的LDH正渗透复合膜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DH的添加提高了聚砜支撑层的亲水性、表面和断面孔径;以1 mol/L的NaCl溶液做驱动液,去离子水做原料液的条件下,三维花瓣状LDH的质量分数3%的LDH-F改性复合膜的水通量(PRO模式)提高了52.7%,并没有降低盐的截留,其特定盐通量Js/Jw为0.2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维度 正渗透 复合膜
下载PDF
水处理领域中正渗透膜材料研究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莉 时文歆 +2 位作者 臧立华 王晨 于水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共7页
近十年来,正渗透技术因其区别于其他膜过滤过程的独特特点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在应用膜过滤的产业领域里展开了广泛研究。水处理领域也是正渗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正渗透膜材料的性能是正渗透技术的核心要素之一。采用分类... 近十年来,正渗透技术因其区别于其他膜过滤过程的独特特点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在应用膜过滤的产业领域里展开了广泛研究。水处理领域也是正渗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正渗透膜材料的性能是正渗透技术的核心要素之一。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介绍了近年研究者们对正渗透膜材料的所开展的试验和研究,获得的膜材料具有的性能指标的特点,讨论了目前已初步实现商业化的膜材料和工程的实际应用状况以及出现的困境问题。提出目前制备出的正渗透膜材料不足之处以及正渗透膜材料可以深入完善的研究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正渗透膜材料 水通量 超薄复合膜 支撑层
下载PDF
静电喷雾辅助交联制备超薄复合膜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张晟宁 张昊 +3 位作者 黄志浩 刘伟良 李文轩 马晓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6,共8页
采用静电喷雾辅助交联聚合物制备了超薄聚乙烯亚胺(PEI)/戊二醛(GA)复合膜.考察了PEI浓度、电喷雾时间等对PEI/GA复合膜物理化学性质和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SEM、AFM、FTIR、接触角和Zeta电位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交联反应、亲水性和荷... 采用静电喷雾辅助交联聚合物制备了超薄聚乙烯亚胺(PEI)/戊二醛(GA)复合膜.考察了PEI浓度、电喷雾时间等对PEI/GA复合膜物理化学性质和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SEM、AFM、FTIR、接触角和Zeta电位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交联反应、亲水性和荷电性进行了表征.选用阳离子染料通过错流装置对复合膜的分离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静电喷雾辅助交联法成功制备出表面均匀致密、粗糙度小、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的荷正电的PEI/GA复合膜,该膜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LB)和结晶紫(CV)的截留率分别达到95.1%和97.5%.通过改变PEI浓度和电喷雾时间可有效调控复合膜的分离性能,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雾 交联 聚乙烯亚胺 超薄复合膜 染料分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可见光响应催化剂改性PATFC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
11
作者 李冬梅 吴汉杰 +5 位作者 刘小勇 蒋树贤 陈璟恺 林廷翰 张刚毅 陈彦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6-685,共10页
以AgI、氧化石墨烯(GO)和超薄g-C_(3)N_(4)(UCN)为前驱体,通过超声结合化学沉淀法合成可见光响应AgI@GO@UCN(AGU)光催化剂,然后采用氮气压滤与界面聚合结合,将AGU负载于支撑基底聚酰胺膜(PATFC膜)表面,得到AGU改性PATFC膜,并对其制备条... 以AgI、氧化石墨烯(GO)和超薄g-C_(3)N_(4)(UCN)为前驱体,通过超声结合化学沉淀法合成可见光响应AgI@GO@UCN(AGU)光催化剂,然后采用氮气压滤与界面聚合结合,将AGU负载于支撑基底聚酰胺膜(PATFC膜)表面,得到AGU改性PATFC膜,并对其制备条件及其抗污染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膜最佳制备条件为:AGU投加量30 mg,间二胺(MPD)水相溶液质量分数1.0‰,MPD浸泡时间2 min,均苯三甲酰氯(TMC)有机相溶液质量分数0.25‰,TMC浸泡时间45 s;在最佳制备条件下,改性膜纯水通量为21.84 L·(m^(2)·h)^(-1)(抽吸压力0.2 MPa),对刚果红(CR)截留率可达97.80%;亲水性能显著改善,水接触角由57.1°(PATFC原膜)降至40.7°(AGU改性膜);可见光吸收性能提高显著,改性膜最大光吸收边带由原膜的387 nm红移至488 nm;改性膜抗污染性能很好,其比通量由PATFC膜的69.54%提升至92.75%;改性膜具有良好的光催化自清洁特性,光照60 min后膜通量恢复率可达95.83%;改性膜稳定性较高,重复利用6次后其通量恢复率仍可达92.35%,对CR截留率为9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GO@UCN可见光催化剂 PATFC膜 抗污染性能 光催化自清洁特性
原文传递
聚酰胺复合膜表面高渗透性抗污染涂层的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炎锋 吕振华 +1 位作者 姜鹏 俞三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6,52,共7页
通过物理涂覆-交联方式,在聚酰胺复合膜表面构建聚乙烯醇(PVA)涂层,研究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涂层渗透性能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制备兼具优抗污染性能及高渗透性能的聚酰胺复合膜.分离性能研究表明:含纯PVA涂层的聚酰胺复合膜... 通过物理涂覆-交联方式,在聚酰胺复合膜表面构建聚乙烯醇(PVA)涂层,研究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涂层渗透性能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制备兼具优抗污染性能及高渗透性能的聚酰胺复合膜.分离性能研究表明:含纯PVA涂层的聚酰胺复合膜纯水通量为46.4 L/(m^2·h),而含PVA/HPMC涂层的聚酰胺复合膜纯水通量为54.3 L/(m^2·h),纯水通量提升17%.这主要是因为PVA相对较为规整且含有大量的羟基,易因氢键形成结晶区,不利于水分子的渗透;而HPMC的加入,PVA分子链之间的规整度被破坏,降低涂层结晶度,更加利于水分子的渗透.抗污染实验表明:PVA与PVA/HPMC涂层均能明显提升聚酰胺复合膜抗污染性能,而添加HPMC既能保持PVA涂层优良的抗污染性能,又能提高PVA涂层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复合膜 抗污染性能 高渗透性 聚乙烯醇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静电喷雾结合热压处理制备荷负电PVA-SA/PAN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及其纳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神领弟 于旭峰 +3 位作者 程诚 杨寅 王雪芬 朱美芳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0-841,共12页
以静电纺丝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作为多孔支撑层,以亲水材料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亲水表层材料,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将亲水表层材料沉积在纳米纤维多孔基膜表面,然后将表层PVA-SA纳米串珠层通过水蒸气加湿辅助热压成膜处理在PAN... 以静电纺丝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作为多孔支撑层,以亲水材料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亲水表层材料,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将亲水表层材料沉积在纳米纤维多孔基膜表面,然后将表层PVA-SA纳米串珠层通过水蒸气加湿辅助热压成膜处理在PAN基膜上软化压延形成完整的致密薄膜,最后经过戊二醛交联制备PVA-SA/PAN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通过对加湿时间、热压温度、热压时间以及PVA-SA静电喷雾时间等成膜工艺条件和交联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出结构完整的PVA-SA/PAN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所制备的复合滤膜荷负电,它对阴离子染料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在0.6 MPa的操作压力下对100 mg/kg的固绿染料的渗透通量为57.1 L/(m^2h),截留率为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基复合膜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热压处理 阴离子染料 纳滤
原文传递
甜菜碱接枝复合膜在FOMBR中的膜污染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彩虹 刘乾亮 +7 位作者 宋丹 林旭 聂铮 周艺凡 何强 马军 庞雪玲 刘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2,共8页
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FOMBR)凭借其比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更好的出水水质、更低的工艺能耗以及更小的膜污染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无法避免的膜污染仍是制约FOMBR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为此,采用典型两性离子聚合物——聚磺酸... 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FOMBR)凭借其比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更好的出水水质、更低的工艺能耗以及更小的膜污染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无法避免的膜污染仍是制约FOMBR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为此,采用典型两性离子聚合物——聚磺酸甜菜碱(pSBMA)对FOMBR中常用的聚酰胺复合膜(TFC膜)进行抗污染改性。研究表明,pSBMA在膜表面的接枝形成了一层较为致密的聚合物层,可显著提高膜表面的亲水性,接触角较原膜降低了47%。在FOMBR运行过程中,与TFC膜相比,TFC-pSBMA改性膜的通量衰减明显减缓,当过膜水量为800 mL时,通量衰减降低26%,pSBMA的存在可使膜表面与污染物间的作用力降低61%,表现出显著的抗污染特性。TFC-pSBMA改性膜的耐污性归因于改性对膜表面亲水性的提高、粗糙度的降低、荷电性的压缩,以及膜表面羧基浓度降低对架桥作用的削弱等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 聚酰胺复合膜 抗污染性 甜菜碱
原文传递
反渗透膜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雨山 魏杨杨 +2 位作者 曹震 张慧峰 姚颖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5年第5期8-19,共12页
反渗透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等突出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技术之一。反渗透膜的性能是影响反渗透过程效率的决定因素,反渗透膜的研制一直是国内外膜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近年来,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展现出优异的水传递行... 反渗透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等突出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技术之一。反渗透膜的性能是影响反渗透过程效率的决定因素,反渗透膜的研制一直是国内外膜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近年来,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展现出优异的水传递行为,成为新型反渗透膜材料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回顾了反渗透膜的研制发展历程,介绍了不同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反应成膜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国内外新型混合基质膜和无机分子筛反渗透膜材料及其成膜研究,最后提出了新型反渗透膜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薄层复合膜 芳香聚酰胺膜 分子筛膜 混合基质膜
原文传递
界面聚合法制备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静 曾宪琴 +2 位作者 王丽红 李德玲 王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6-460,共5页
以聚醚砜超滤膜为基膜,哌嗪(PIP)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复合纳滤膜,扫描电镜、表层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在基膜表面聚合了一层聚酰胺膜,膜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膜表面荷负电,对不同无机盐的截留率为N... 以聚醚砜超滤膜为基膜,哌嗪(PIP)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复合纳滤膜,扫描电镜、表层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在基膜表面聚合了一层聚酰胺膜,膜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膜表面荷负电,对不同无机盐的截留率为Na2SO4>MgSO4>MgCl2>NaCl。界面聚合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表明,最佳聚合条件为:PIP浓度0.5%~2%,TMC浓度0.15wt%~0.75wt%,聚合时间≥1min,热处理温度60℃~80℃,时间15 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均苯三甲酰氯 界面聚合 聚醚砜超滤膜 复合纳滤膜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硅复合膜驱动的微泵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东 蔡炳初 +3 位作者 王莉 丁桂甫 周勇 俞爱斌 《微细加工技术》 2000年第4期50-55,共6页
形状记忆合金 /硅复合膜驱动的微泵由一个可形变腔体和两个单向硅薄片阀组成。微驱动膜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相变时具有大的可回复应力和Si衬底膜的反偏置力 ,产生双向往复振动。采用图形化的NiTi薄膜作为热诱发相变的加热电阻 ,有... 形状记忆合金 /硅复合膜驱动的微泵由一个可形变腔体和两个单向硅薄片阀组成。微驱动膜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相变时具有大的可回复应力和Si衬底膜的反偏置力 ,产生双向往复振动。采用图形化的NiTi薄膜作为热诱发相变的加热电阻 ,有效地提高了动态响应频率 ,同时降低了驱动功率。通过驱动结构的优化设计 ,增加了驱动位移和工作寿命。微泵采用Si表面和立体微加工工艺、金 -硅共晶键合等技术制备。它的外形尺寸为 6mm× 6mm× 1 .5mm ,最大输出流量为 340 μl/min ,最高驱动频率为 1 0 0Hz,往复振动次数大于 4×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薄 微驱动器 微泵 复合膜驱动
下载PDF
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及表面改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邬迪华 朱碧文 俞三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5,20,共6页
对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及其改性方法作详细综述,以期为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如表面粗糙度、亲水性、表面电荷等)对反渗透膜的通量、截流率和抗污染性能等具有重大影响,光滑、亲水、... 对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及其改性方法作详细综述,以期为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反渗透复合膜的表面特性(如表面粗糙度、亲水性、表面电荷等)对反渗透膜的通量、截流率和抗污染性能等具有重大影响,光滑、亲水、电中性的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特别是抗污染性。表面涂层、接枝、水解等表面改性技术,可有效实现对反渗透复合膜表面性质的调控和加工,改进和优化复合膜表面的粗糙度、亲水性、荷电特性,实现对复合膜性能的调节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复合膜 表面性质 粗糙度 亲水性 表面电荷 表面改性
下载PDF
聚酰胺薄层复合膜性能劣化机理及表面改性策略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碧野 姚之侃 +1 位作者 林赛赛 张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7,共7页
聚酰胺薄层复合膜是目前最重要的反渗透/纳滤膜,但在应用过程中易发生包括膜污染和聚酰胺层氧化等现象,影响反渗透/纳滤过程的运行稳定性.本文从膜污染和膜氧化引发的膜性能劣化机理出发,综述了以膜表面改性为主要手段提升聚酰胺薄层复... 聚酰胺薄层复合膜是目前最重要的反渗透/纳滤膜,但在应用过程中易发生包括膜污染和聚酰胺层氧化等现象,影响反渗透/纳滤过程的运行稳定性.本文从膜污染和膜氧化引发的膜性能劣化机理出发,综述了以膜表面改性为主要手段提升聚酰胺薄层复合膜应用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探讨了适用于实际应用过程的改性方法,为聚酰胺薄层复合反渗透和纳滤膜的抗劣化改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薄层复合膜 膜污染 膜氧化 表面改性
下载PDF
钒电池用聚胺薄层复合膜研究
20
作者 滕祥国 张良伟 +2 位作者 韩晓玉 李郭威 戴纪翠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钒电池(VRB)具有容量和功率相互独立、易于模块化、寿命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大规模储能系统使用.隔膜是VRB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电池的综合性能和成本影响巨大.全氟磺酸膜如Nafion(杜邦)具有化学稳定性高、电导率高和机械... 钒电池(VRB)具有容量和功率相互独立、易于模块化、寿命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大规模储能系统使用.隔膜是VRB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电池的综合性能和成本影响巨大.全氟磺酸膜如Nafion(杜邦)具有化学稳定性高、电导率高和机械性能好等优点,因此是当前VRB中所广泛使用的商业化隔膜.然而,Nafion用于VRB时存在着钒离子渗透率高和成本高两大主要缺点,严重制约了VRB的商业化进程.薄层复合(TFC)膜具有皮层和支撑层易调控、制备简单和离子选择性高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在VRB中使用.但是传统的聚酰胺型TFC膜在VRB强酸电解液中存在潜在的水解和分解问题.为了制备VRB用高稳定性TFC膜,本工作以聚乙烯亚胺(PEI)和三聚氰氯(CC)作为两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不含酰胺基的聚胺型TFC膜并应用于VRB.在此基础上,对所制备复合膜进行了钒离子渗透率、单电池充放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长期循环稳定性等物化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胺TFC膜(M_(T))的钒离子渗透系数为3.17×10^(-7) cm^(2)·min^(-1),远小于基膜M_(0) (30.89×10^(-7) cm^(2)·min^(-1))和商业N 115膜(Nafion 115,10.91×10^(-7) cm^(2)·min^(-1)).M_(T)膜在4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的能量效率(EE)高达86.2%,远高于M_(0) (74.9%)和N 115 (80.0%)膜.化学稳定性测试表明M_(T)膜的钒离子渗透系数损失率为4.42%,低于M_(0) (8.93%)和N 115 (4.86%).在8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100次充放电循环内,所制备TFC膜具有稳定的库仑效率、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该TFC膜是理想的商业Nafion膜替代产品,在VRB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电池 聚胺 薄层复合膜 界面聚合 多孔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