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确定薄差层剩余油的分布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波 杜庆龙 +1 位作者 王良书 刘绍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9-206,共8页
根据密闭取芯检查井资料和地质分析方法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 (ANN)模式预测 ,即利用ANN方法可以确定薄差储层可动剩余油。首先输入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参数 ,然后通过网络的不断学习 ,最后输出判别精度较高的含油饱和度、含水率或水淹级别... 根据密闭取芯检查井资料和地质分析方法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 (ANN)模式预测 ,即利用ANN方法可以确定薄差储层可动剩余油。首先输入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参数 ,然后通过网络的不断学习 ,最后输出判别精度较高的含油饱和度、含水率或水淹级别等参数。该方法的技术关键是输入参数类型的确定 ,它涉及剩余油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等问题。在深入探讨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成因类型的同时 ,还在诸多的剩余油影响因素中 ,确定了利用神经网络判别单井、单层剩余油的参数 ,即井点砂体类型、井点所处位置、注水井砂体类型、注水井距和注水时间。将研究方法应用在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北二区东部三次加密试验区 ,预测薄差层的水淹分布状况 ,对解决三次加密调整井区存在的问题很有成效。同时指出了对该识别方法产生影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薄差储层 人工神经网络 大庆油田
下载PDF
杏北开发区三次加密调整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祖小京 冯长山 +1 位作者 司淑荣 段立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6,共3页
在储层精细地质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分析了杏北二次加密后低渗透薄差储层剩余油潜力分布状况,通过优化三次加密井网部署、完井方式,充分挖掘薄差储层剩余油潜力,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在井网部署上加密井与原井网相结合,与... 在储层精细地质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分析了杏北二次加密后低渗透薄差储层剩余油潜力分布状况,通过优化三次加密井网部署、完井方式,充分挖掘薄差储层剩余油潜力,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在井网部署上加密井与原井网相结合,与注采系统调整相结合,与后期三次采油相结合;在完井方式上,针对不同的潜力分布特点,分别采取多段限流法压裂、薄隔层限流法压裂、大跨距限流法压裂,以及高密度、大孔径、深穿透加复合酸处理等完井工艺。取得了较好的三次加密调整效果,形成了配套的三次加密调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三次加密调整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敖南油田薄差储层描述与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及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云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51,共5页
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多井约束储层反演、三维精细地质建模等技术手段,分析敖南油田具有砂层多、厚度薄、隔层厚度大、地层倾角大且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通过技术经济对比,确定采用水平井开发是可行的,继而给出该油田薄差储层水平井优化设... 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多井约束储层反演、三维精细地质建模等技术手段,分析敖南油田具有砂层多、厚度薄、隔层厚度大、地层倾角大且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通过技术经济对比,确定采用水平井开发是可行的,继而给出该油田薄差储层水平井优化设计方案,即采用单层水平井,水平井段沿东西向布置,构造上从高部位向低部位钻进,设计水平段长度为500~600m,确定水平井加后期直井加密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薄差储层 精细油藏描述 优化设计 敖南油田
下载PDF
利用直井-水平井联合开发薄差储层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井丰 于广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5,共4页
大庆长垣外围TZ地区属于低渗透油藏,薄差储层发育,以三角洲外前缘沉积为主,连片性较好,油水关系简单,属岩性油藏.通过对区块完钻井钻遇情况统计,主力油层葡Ⅰ4层发育稳定.已投产区块利用直井开发,单井产量低,投产后产量递减快,并受裂缝... 大庆长垣外围TZ地区属于低渗透油藏,薄差储层发育,以三角洲外前缘沉积为主,连片性较好,油水关系简单,属岩性油藏.通过对区块完钻井钻遇情况统计,主力油层葡Ⅰ4层发育稳定.已投产区块利用直井开发,单井产量低,投产后产量递减快,并受裂缝影响含水上升快.在借鉴邻近区块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利用直井-水平井联合开发未动用区块.通过优化井位及井网部署,采用大规模压裂技术,实现了薄差油层的有效开发.完钻投产的水平井表明,初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薄差储层 水平井开发 有效动用
下载PDF
薄差水淹储层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校正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雪英 蔺景龙 +1 位作者 荆万学 王伟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4,共4页
层厚薄、泥质体积分数大、水淹后存在残余烃类、过滤电位异常是影响薄差水淹储层自然电位幅值高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水淹地层混合地层水电阻率计算精度,从自然电位产生机理角度出发,提出了薄层、高含泥、水淹储层的静自然电位的求取方法... 层厚薄、泥质体积分数大、水淹后存在残余烃类、过滤电位异常是影响薄差水淹储层自然电位幅值高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水淹地层混合地层水电阻率计算精度,从自然电位产生机理角度出发,提出了薄层、高含泥、水淹储层的静自然电位的求取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利用校正后的静自然电位计算的地层水电阻率与水分析资料计算的地层水电阻率相比,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1m以下的薄层校正方法具有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层 环境校正 静自然电位 水淹层 过滤电位 地层水电阻率
下载PDF
薄差储层预测技术在葡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侯君 王金荣 +1 位作者 王长生 程林松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6,共4页
葡南油田葡一组油层属薄差储层,用普通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解决薄砂体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忠实于原始地震反射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基础上,针对本区自然电位曲线对砂泥岩识别明显、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对含油性判别较好的特点,结合构造建模... 葡南油田葡一组油层属薄差储层,用普通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解决薄砂体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忠实于原始地震反射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基础上,针对本区自然电位曲线对砂泥岩识别明显、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对含油性判别较好的特点,结合构造建模、小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利用地质统计和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并同位协同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自然电位和深侧向电阻率体的岩性模拟,建立储层岩性预测模型。模拟结果的地质统计特征与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相符,用新完钻的18口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砂体预测厚度符合率达78%,能够较好地解决油田薄砂体储层横向预测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波阻抗反演 随机模拟 储层预测
下载PDF
薄差层极限注采井距求解新方法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义坤 唐慧敏 +2 位作者 梁爽 王永平 汪金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8,154,共4页
针对薄差层注采井距不合理与储层动用程度低的问题,根据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特点,利用面积波及效率公式计算薄差层二次加密井网2套开发层系面积波及效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注采压差下极限注采... 针对薄差层注采井距不合理与储层动用程度低的问题,根据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特点,利用面积波及效率公式计算薄差层二次加密井网2套开发层系面积波及效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注采压差下极限注采井距;利用有效动用系数计算极限注采井距。对比2种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证明利用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对极限注采井距求解的正确性,该结果可用于调整薄差层注采井距,改善薄差层开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极限注采井距 面积波及效率 有效动用系数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录井资料在杏树岗油田薄差层及表外储集层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德华 耿长喜 刘丽华 《录井工程》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大庆杏树岗油田储集层岩性、物性变化范围较大,非均质性较严重,表内薄差油层和表外储集层评价较为困难,测井资料对表外储集层的水淹状况并未进行解释评价。针对此情况,分析了录井资料评价薄差层及表外储集层水洗状况机理,在应用井壁取... 大庆杏树岗油田储集层岩性、物性变化范围较大,非均质性较严重,表内薄差油层和表外储集层评价较为困难,测井资料对表外储集层的水淹状况并未进行解释评价。针对此情况,分析了录井资料评价薄差层及表外储集层水洗状况机理,在应用井壁取心分析资料评价表内中厚油层水洗程度的基础上,探讨了表内薄差层及表外储集层的水淹程度评价方法,建立了岩石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荧光显微图像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实现了对表外储集层水淹状况的评价,指导了射孔方案的编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取心 薄差层 表外储集层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的精控压裂井层模糊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倩男 刘义坤 于洋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4,共8页
精控压裂是高含水、特高含水油田薄差油层改造的重要措施,合理准确的选井选层标准是精控压裂取得较好措施效果的前提.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精控压裂井层优选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明确主要影响因素... 精控压裂是高含水、特高含水油田薄差油层改造的重要措施,合理准确的选井选层标准是精控压裂取得较好措施效果的前提.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精控压裂井层优选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明确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定量评价措施效果并形成精控压裂选井选层标准.应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及适用性,对精控压裂井层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精控压裂 选井选层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
原文传递
杏北开发区薄差储层相渗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殷代印 方正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9-44,共6页
针对薄差储层注水开发认识不足的问题,通过收集相关现场相渗以及储层物性数据,筛选出具有薄差储层特征的相渗曲线40条,并利用统计学原理方法,对这些相渗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表明,薄差储层相渗曲线的形态主要为水相凸型、水相凹型... 针对薄差储层注水开发认识不足的问题,通过收集相关现场相渗以及储层物性数据,筛选出具有薄差储层特征的相渗曲线40条,并利用统计学原理方法,对这些相渗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表明,薄差储层相渗曲线的形态主要为水相凸型、水相凹型、水相直线型3种类型,根据薄差储层的渗透率分布范围,将其相渗曲线分成了10mD以下、10~100mD、100~200mD和200mD以上4个渗透率级别的相渗曲线,对其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典型相渗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了薄差储层相渗特征总体呈现“双高双低”。通过分析不同开发阶段不同渗透率级别的薄差储层相渗曲线及其各特征参数,得出在长期注水条件下,不同渗透率级别的相渗曲线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影响,一边为相渗扩大型及有利影响,另一边为相渗缩小型及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渗曲线 薄差储层 渗透率级别 开发阶段
下载PDF
基于薄差储层砂体特征的对应压裂参数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广胜 徐谦 +2 位作者 程庆超 白玉杰 单继鹏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0-44,共5页
我国陆上油田进入开发后期,而薄差层的储量在剩余可采储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薄差储层的开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挖潜方向。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薄差注采系统对应压裂的裂缝半径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对水油井压裂裂缝穿透比在35%~45... 我国陆上油田进入开发后期,而薄差层的储量在剩余可采储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薄差储层的开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挖潜方向。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薄差注采系统对应压裂的裂缝半径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对水油井压裂裂缝穿透比在35%~45%之间的薄差储层来说,当裂缝半径没有突破渗透率边界时,油井裂缝半径大小对最终累积产油以及采收率影响较大;在油井处于高渗区域、水井处于低渗区域时,水井裂缝半径以及油井周围区域动用情况对最终产油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对应压裂 砂体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大庆杏六区中部油藏各类油层水洗状况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卿卿 胡伟 高宇 《油气地球物理》 2013年第3期50-53,共4页
杏六区中部油藏在二次加密调整后,表内薄层和表外储层的动用状况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各类油层动用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在分析杏六区油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应用该区取心井资料,对一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在不同开发阶段的水洗状况进行了... 杏六区中部油藏在二次加密调整后,表内薄层和表外储层的动用状况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各类油层动用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在分析杏六区油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应用该区取心井资料,对一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在不同开发阶段的水洗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详细论述了三类油层中不同有效厚度的油层在二次加密调整后的动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有效厚度为1.0-2.0m的油层水洗厚度比为88.42%,以中度水洗为主;有效厚度为0.5-0.9m的油层水洗厚度比为76.74%,水洗程度以中、强为主;有效厚度小于0.5m的油层水洗厚度比为79.43%,以中度水洗为主;表外储层水洗厚度比为18.43%,采出程度为9.69%。并对该区油层调整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调整措施的方向,为即将开展的聚驱和后续井网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表外储层 水洗厚度 动用程度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薄差层水淹级别划分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鹏举 岳庆友 姜大鹏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5期59-63,共5页
大庆油田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因素影响,进入高含水期以后,储层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剩余油在空间上分布状况较为复杂,薄差储层发育。在调整开发阶段,开采对象从主力厚油层转向薄差层。常规测井解释薄差层水淹级别误差较大。因此,... 大庆油田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因素影响,进入高含水期以后,储层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剩余油在空间上分布状况较为复杂,薄差储层发育。在调整开发阶段,开采对象从主力厚油层转向薄差层。常规测井解释薄差层水淹级别误差较大。因此,建立一种针对大庆油田薄差层水淹级别识别技术:首先,计算测井曲线的分形维数,然后通过研究区内关键井研究,选取对薄差层水淹特征敏感的测井曲线及其分形维数作为判别分量,建立标准样本集,最后利用Fisher判别方法实现薄差层水淹级别的自动划分。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庆油田两口井实际资料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对比,其符合率达到73.5%。该方法对油田开发中后期薄差层水淹解释是有效的,其精度达到油田现场要求,有助于对薄差层井下状况准确勘测和研究,提高薄差层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层 水淹 分形维数 FISHER判别
下载PDF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庆 刘义坤 王珏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2期319-322,340,共5页
薄差油层是厚度小于1 m的表内薄层以及表外油层,储层渗透率差,因此影响因素与主力油层不同。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油水井进行了分类,通过单因素分析,评价了7个对薄差油层聚驱开发效果起主要影响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 薄差油层是厚度小于1 m的表内薄层以及表外油层,储层渗透率差,因此影响因素与主力油层不同。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油水井进行了分类,通过单因素分析,评价了7个对薄差油层聚驱开发效果起主要影响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一套新的薄差油层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分析 薄差油层 开发效果 注聚效果
下载PDF
薄差储层注采井组对应压裂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广胜 陈小璐 +1 位作者 王朔 白玉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20-24,共5页
为了探索薄差储层储量有效动用的技术途径,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明确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增产效果及最优裂缝参数,采用以电模拟实验为主、数值模拟为辅的方法,对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增产效果进行评价,并得出了在"四注一采&q... 为了探索薄差储层储量有效动用的技术途径,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明确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增产效果及最优裂缝参数,采用以电模拟实验为主、数值模拟为辅的方法,对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增产效果进行评价,并得出了在"四注一采"井组中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最优裂缝参数。结果表明,对于同等的压裂规模,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增产效果优于单独压裂油井,单独压裂油井的增产效果优于单独压裂水井;"四注一采"井组的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最佳压裂规模组合为:油井裂缝穿透比42%、水井裂缝穿透比13%;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最优裂缝导流能力为40μm^2·cm。故对于薄差储层,采用注采井组对应压裂技术进行改造,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在注采井组对应压裂时,应以油井压裂为主。实验研究结果为薄差储层注采井组对应压裂的裂缝参数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对于提高老油田表外储层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对应压裂 裂缝穿透比 增产效果
下载PDF
精控压裂薄差储层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倩男 刘义坤 +2 位作者 姚迪 刘学 于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1期15-22,28,共9页
基于平板模型模拟精控压裂薄差储层的相似理论,设计、制作得到平板模型并开展渗流特征实验,明确平板模型的压力梯度分布状况,绘制渗流特征区域划分图件,定性描述并定量表征储层渗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精控压裂薄差储层渗流特征受渗透... 基于平板模型模拟精控压裂薄差储层的相似理论,设计、制作得到平板模型并开展渗流特征实验,明确平板模型的压力梯度分布状况,绘制渗流特征区域划分图件,定性描述并定量表征储层渗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精控压裂薄差储层渗流特征受渗透性、非均质性和精控压裂措施裂缝影响,薄差储层整体渗透率低、非均质强,裂缝对渗流特征影响程度更大,精控压裂可减小薄差储层的低渗透性及强非均质性对压力传播的负面影响;薄差储层中存在不流动区、非线性渗流区和拟线性渗流区三个渗流特征区域,精控压裂使薄差储层中不流动区域面积降低超过72%,可流动区域面积相应增加,其中更易于流体流动的拟线性渗流区面积增加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特征 压力梯度 驱替实验 精控压裂 薄差储层 平板模型
下载PDF
浅层薄差油层水平缝多层同步压裂干扰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林华 王海波 +3 位作者 贺甲元 李凤霞 周彤 李小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24,I0008,共12页
浅层薄差油层水平缝多层同步压裂过程中,受裂缝干扰作用影响,不同储层的水平缝扩展程度存在差异。考虑套管、水泥环和多个储、隔层影响,采用流—固耦合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三维浅层薄差油层水平缝多层同步压裂干扰数值模型,分析... 浅层薄差油层水平缝多层同步压裂过程中,受裂缝干扰作用影响,不同储层的水平缝扩展程度存在差异。考虑套管、水泥环和多个储、隔层影响,采用流—固耦合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三维浅层薄差油层水平缝多层同步压裂干扰数值模型,分析压裂层数、裂缝间距、储层特征和施工参数等对水平多裂缝干扰和裂缝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裂缝扩展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压裂裂缝位置对裂缝扩展具有重要影响,上、下端的压裂裂缝更易形成有效裂缝,中间压裂裂缝易受裂缝干扰影响而发生止裂;同步压裂层数越多,压裂裂缝间干扰作用越强;裂缝间距增大,压裂裂缝间的干扰作用降低;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压力增大,压裂裂缝间的干扰作用增强,中间射孔压裂的有效裂缝半径降低;中间射孔的压裂裂缝对施工排量的变化敏感,随施工排量增大,中间压裂裂缝的有效裂缝半径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对于不同储层的压裂施工设计,需要确定最佳施工排量及其他施工参数。该结果对多层水平缝压裂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油层 水平缝 同步压裂 裂缝干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庆油田A区块薄差储层对应压裂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广胜 陈小璐 +2 位作者 周芷仪 白玉杰 桑丛雨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3-28,共6页
以大庆A区块为例,从Petrel软件建立的储层地质模型上选取了一个小层(薄差储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而展开对薄差储层对应压裂裂缝参数优化和机理的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对应压裂技术有效提高了薄差储层的动用程度;在150m井距的五点法井网... 以大庆A区块为例,从Petrel软件建立的储层地质模型上选取了一个小层(薄差储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而展开对薄差储层对应压裂裂缝参数优化和机理的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对应压裂技术有效提高了薄差储层的动用程度;在150m井距的五点法井网中,对"四注一采"井组进行对应压裂,最佳的油井穿透比为26.7%,水井穿透比为6.7%;薄差储层对应压裂时,导流能力对油井产能的影响较小,而裂缝半径对生产指标影响较大,故为提高薄差储层增产、增注效果,应以造长缝为主;对水井进行压裂可以起到很好的增注效果,但增加其压裂规模对改造效果影响较小,故对应压裂中应以改造油井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对应压裂 裂缝参数优化
下载PDF
薄差储层直井多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19
作者 毕泽隆 《采油工程》 2022年第1期21-24,82,共5页
在大庆长垣三类储层老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层数多、小层间跨度大,常规压裂工艺无法满足薄差储层压裂改造需求,导致该类油层储量无法高效开发,因此开展了薄差储层直井多层压裂工艺技术的研究。运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对其核心工具进... 在大庆长垣三类储层老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层数多、小层间跨度大,常规压裂工艺无法满足薄差储层压裂改造需求,导致该类油层储量无法高效开发,因此开展了薄差储层直井多层压裂工艺技术的研究。运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对其核心工具进行优化分析设计。通过研究突破常规坐压工艺施工段数及卡距的限制,且避免无谓节流损失。薄差储层直井多层压裂工艺达到单趟管柱可压裂15段、最小卡距1.2m的技术指标。现场试验表明,薄差储层直井多层压裂施工效率较常规压裂工艺提高3倍,有效降低了压裂操作成本,提高了薄差储层小层压开率和动用程度,为直井压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直井 压裂 理论分析 结构设计 坐压
原文传递
薄油层水平井连续密闭取心工具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长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49,共5页
为定量评价大庆长垣油田薄差油层水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情况,探索最大程度挖掘薄差油层剩余潜力方法,通过分析薄油层水平井连续密闭取心技术难点,研制了不同规格薄油层水平井连续密闭取心工具。将该工具与井下钻具配合形成增斜、稳斜和... 为定量评价大庆长垣油田薄差油层水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情况,探索最大程度挖掘薄差油层剩余潜力方法,通过分析薄油层水平井连续密闭取心技术难点,研制了不同规格薄油层水平井连续密闭取心工具。将该工具与井下钻具配合形成增斜、稳斜和降斜等3种钻具组合,通过LWD随钻监测,实现薄油层水平井连续取心的同时调整井眼轨迹。大庆杏6-20-检平647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工具可将井眼轨迹精准控制,且现场定向与密闭取心完美结合,首次在油层有效厚度仅0.6~1.0 m的靶体中连续取心315.54 m,取心收获率99.76%,密闭率97.10%,创造国内首口薄油层水平井连续密闭取心最长记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工具的研制成功可为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的有效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薄差油层 密闭取心工具 井眼轨迹 LWD 精准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