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测石蜡沉积的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33
1
作者 梅海燕 孔祥言 +3 位作者 张茂林 李士伦 孙雷 孙良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6,共3页
溶解石蜡的原油在稳定状态下为真溶液,当热力学条件改变时,石蜡以结晶方式析出而沉积于孔隙介质表面或管壁,引起严重堵塞,给油田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提出了预测石蜡从原油中沉积的热力学模型,根据正规溶液理论对固体混合物的非理想性进... 溶解石蜡的原油在稳定状态下为真溶液,当热力学条件改变时,石蜡以结晶方式析出而沉积于孔隙介质表面或管壁,引起严重堵塞,给油田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提出了预测石蜡从原油中沉积的热力学模型,根据正规溶液理论对固体混合物的非理想性进行了校正。该模型采用状态方程统一描述气相和液相,能够体现体系组成、压力、温度以及不同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使热力学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多相相平衡规律;考虑了液相、固相的热容差对石蜡沉积的影响,能够确定石蜡从原油中开始析出的温度(或压力),以及随着温度的降低(或压力的改变)所沉积出的石蜡数量。用该模型预测的石蜡沉积起始温度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图2表2参6(邓春萍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石蜡 沉积 热力学模型 油田开发 油井清蜡
下载PDF
新型降凝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23
2
作者 胡军 张立国 戴迎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3-80,共8页
从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子设计,分析确定了新型降凝剂的结构,并从热力学角度模拟降凝剂与油品的液固相平衡,为降凝机理提供了热力学数据。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本降凝剂有效地改善了油品蜡晶析出的温度及蜡晶的状态,提高了... 从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子设计,分析确定了新型降凝剂的结构,并从热力学角度模拟降凝剂与油品的液固相平衡,为降凝机理提供了热力学数据。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本降凝剂有效地改善了油品蜡晶析出的温度及蜡晶的状态,提高了油品的低温流动性,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降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设计 降凝剂 石油产品
下载PDF
榆济输气管道水合物冰堵防治措施 被引量:17
3
作者 史博会 全恺 +4 位作者 乔国春 李天成 赵博渊 王莹 宫敬 《油气储运》 CAS 2014年第3期274-278,282,共6页
为保障榆济输气管道冬季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出现严重的冰堵事故而影响输气任务的完成及管道安全,亟需理清榆济输气管道气源气质及其所处高寒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经济、高效的水合物冰堵防治措施。基于热力学相平衡理论,应用Chen-Gu... 为保障榆济输气管道冬季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出现严重的冰堵事故而影响输气任务的完成及管道安全,亟需理清榆济输气管道气源气质及其所处高寒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经济、高效的水合物冰堵防治措施。基于热力学相平衡理论,应用Chen-Guo模型预测水合物形成条件,采用管输天然气含水量/水露点计算方法分析气源气质含水状况;结合榆济输气管道干线运行工况,判断确定了全线易于析出游离水的管段,建议在夏季对这些管段集中清管排污,并给出防治水合物形成的最小注醇量;针对榆济输气管道分输站场电伴热功率有限的情况,根据分输供气压力和天然气含水量,计算天然气达到含水临界饱和时的水露点温度,从而给出各分输站场需采取注醇措施的极限温度;严格控制气源气质水露点指标,是切断输气管道内游离水来源的关键,也是防治榆济输气管道干线和分输站场水合物冰堵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水合物防治 热力学相平衡 抑制剂注入
原文传递
表面活性剂在瓦斯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热力学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强 何学秋 +1 位作者 张保勇 王永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93-2797,共5页
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瓦斯水合物生成微观机理,提出了表面活性剂改变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条件物理作用假说,认为表面活性剂胶束对溶于其中的气体分子和吸附于其周围的水分子的束缚作用,相当于降低了体系的温度.利用T40(... 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瓦斯水合物生成微观机理,提出了表面活性剂改变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条件物理作用假说,认为表面活性剂胶束对溶于其中的气体分子和吸附于其周围的水分子的束缚作用,相当于降低了体系的温度.利用T40(0·001mol·L-1)、T40(0·002mol·L-1)、T40/T80(0·001mol·L-1)分别组成的3种气-液-煤-水合物反应体系实验测定了水合物生成时的相平衡参数,与同样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相平衡计算值比较,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效地改变了水合物生成的热力学条件.例如,在T40/T80(0·001mol·L-1)实验体系中,当压力为22·67MPa时,水合物生成相平衡温度为22·6℃,比纯水中提高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水合物 表面活性剂 热力学作用 相平衡
下载PDF
海底混输管道水合物生成对析蜡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寇杰 王巍 杨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4-146,153,共4页
采用蜡热力学模型和水合物热力学模型,考察水合物的生成对析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多相流体系,在较低环境温度下,水合物和蜡固相可能同时生成,一固相的生成会对另一固相的热力学以及动力学行为产生影响;从热力学方面考虑,水合物的生... 采用蜡热力学模型和水合物热力学模型,考察水合物的生成对析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多相流体系,在较低环境温度下,水合物和蜡固相可能同时生成,一固相的生成会对另一固相的热力学以及动力学行为产生影响;从热力学方面考虑,水合物的生成将会带走体系中的轻组分,从而导致重组分的溶解度降低,且同时会使得重组分的摩尔分数增加,从而影响蜡的相平衡;水合物的生成对析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轻组分含量,轻组分含量越多,影响则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析蜡 水合物 热力学相平衡
下载PDF
海底混输管道析蜡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寇杰 张楠 李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1-175,共5页
海底混输管道由于高压、低温的输送环境,蜡与水合物可能同时生成。采用水合物和蜡的热力学模型,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蜡晶析出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组分的含量对水合物相界线影响显著,轻组分含量越高,水合物生成温度越高;蜡晶的... 海底混输管道由于高压、低温的输送环境,蜡与水合物可能同时生成。采用水合物和蜡的热力学模型,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蜡晶析出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组分的含量对水合物相界线影响显著,轻组分含量越高,水合物生成温度越高;蜡晶的析出会带走体系中的重组分,降低轻组分的溶解度,同时使轻组分的浓度增加,从而促进水合物的生成;由于蜡晶的析出对轻组分改变较小,析蜡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管道 水合物 热力学相平衡
下载PDF
不同相对湿度下药物/聚合物复杂系统相行为的模型研究及机器学习预测
7
作者 樊钦习 丁叶薇 +2 位作者 宋昱潼 吴昊旻 吉远辉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3-2281,共9页
研究不同相对湿度下药物/聚合物复杂系统的相行为对药物制剂的理性设计、制备与储存条件选择的至关重要性.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汽-液、液-固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和Gordon-Taylor方程系统研究了药物/聚合物在不同相对湿度(RH=0%、60%、75%)... 研究不同相对湿度下药物/聚合物复杂系统的相行为对药物制剂的理性设计、制备与储存条件选择的至关重要性.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汽-液、液-固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和Gordon-Taylor方程系统研究了药物/聚合物在不同相对湿度(RH=0%、60%、75%)下的热力学相行为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一步将微扰链统计缔合流体理论模型参数和分子结构描述符与五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相耦合,发展了不同相对湿度下药物/聚合物复杂系统相图预测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热力学模型参数和分子结构描述符相耦合的不同机器学习方法中,随机森林算法性能最佳,不同相对湿度下药物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曲线的预测结果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0和0.992.研究进一步表明,机器学习算法耦合机制模型参数以及分子结构描述符可实现不同相对湿度下药物/聚合物相图的精准预测,有望为药物制剂的理性设计、制备与储存条件的筛选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固体分散体 相对湿度 热力学相图 机器学习 相平衡
原文传递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脱除废水中有机物 被引量:3
8
作者 罗鹏 徐琴琴 +2 位作者 刘润杰 徐巧莲 银建中 《环境科技》 2011年第3期5-11,共7页
对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内容包括工艺流程、实验设备、影响因素分析、基础数据、案例分析与评价、模型化等。认为超临界萃取技术作为绿色工艺适合于进行污水处理,指出直接萃取、夹带剂萃取以... 对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内容包括工艺流程、实验设备、影响因素分析、基础数据、案例分析与评价、模型化等。认为超临界萃取技术作为绿色工艺适合于进行污水处理,指出直接萃取、夹带剂萃取以及吸附萃取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强调应以系统性综合工艺评价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依据。对含污水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多元体系的热力学分析、相平衡测量、相互作用参数、模型化以及同吸附萃取相关的含有机物超临界流体复杂介质在多孔材料孔道内的渗透扩散行为、过程模拟等均属于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废水处理 分配系数 热力学相平衡
下载PDF
CO_(2)埋存中的状态方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猛 陈杰 +5 位作者 吉礼东 刘荣和 张骞 黄东杰 颜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3期305-312,共8页
在废弃油气藏中进行CO_(2)埋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直接排放量,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改进常规的气液相平衡理论,应用热力学状态方程研究CO_(2)-烃-地层水体系,对揭示CO_(2)地下埋存的溶解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 在废弃油气藏中进行CO_(2)埋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直接排放量,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改进常规的气液相平衡理论,应用热力学状态方程研究CO_(2)-烃-地层水体系,对揭示CO_(2)地下埋存的溶解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了热力学状态方程对CO_(2)-烃-地层水体系相平衡计算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其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包括:应进一步研究适用于非理想体系的状态方程和混合规则,准确预测该体系热力学性质变化规律;拓展研究体系的地层水离子差异,使之与真实CO_(2)埋存条件相符合;将CO_(2)中相态变化的物理过程与地层水中矿物溶解析出的化学过程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埋存 CO_(2)-烃-地层水体系 状态方程 热力学性质 相平衡
下载PDF
Liquid vaporization under thermodynamic phase non-equilibrium condition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被引量:1
10
作者 WANG XingJian LAFON Patrick +1 位作者 SUNDARAM Dilip YANG Vigor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2649-2656,共8页
Liquid vaporization under thermodynamic phase non-equilibrium condition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is investigated over a wide range of fluid state typical of many liquid-fuele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The validit... Liquid vaporization under thermodynamic phase non-equilibrium condition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is investigated over a wide range of fluid state typical of many liquid-fuele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The validity of the phase-equilibrium assumption commonly used in the existing study of liquid vaporization is examin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theories. The interfacial mass flow rates on both sides of the liquid surface are compared to the net vaporization rate through an order-of-magnitude analysis.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hase-equilibrium assumption holds valid at relatively high pressures and low temperatures,and for droplets with relatively large initial diameters(for example,larger than 10 μm for vaporizing oxygen droplets in gaseous hydrogen in the pressure range from 10 atm to the oxygen critical state). Droplet vaporization under superheated conditions is also explored using classical binary homogeneous nucleation theory,in conjunction with a real-fluid equation of state. It is found that the bubble nucleation rate is very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saturation ratio and pressure;it increases by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when either the saturation ratio or the pressure is slightly increased. The kinetic limit of saturation ratio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leading to reduced difference between saturation and superheat conditions. As a result,the influence of nonequilibrium conditions on droplet vaporization is lower at a higher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vaporization droplet vaporization superheated vaporization thermodynamic phase 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 phase non-equilibrium vapor nucleation
原文传递
A thermodynamic description of the Si-rich Si-Fe system 被引量:1
11
作者 Kai TANG Merete Tangstad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49-255,共7页
Phase equilibria in the Si-rich domain of the Si-Fe system have been reassessed based on the recent DTA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liquid phase have been reassessed using the associated solution... Phase equilibria in the Si-rich domain of the Si-Fe system have been reassessed based on the recent DTA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liquid phase have been reassessed using the associated solution model. The properties of DIA- MOND_A4 mixture phase have been add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hase equilibria for the pure silicon materials. The assessed system is able to reproduce the experi- mental values in the whole composition range of the Si-F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e thermodynamic ASSESSMENT phase equilibrium DTA
原文传递
石蜡沉积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世浩 李治平 杨帆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3期180-182,共3页
油气开采过程中的蜡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沉积。严重影响着油田的正常生产。固相沉积物不仅堵塞油井、输油管线,而且也给油藏多孔介质造成一系列的伤害。如堵塞油藏孔隙、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变油藏岩石的润湿性,从而影响原油采收率... 油气开采过程中的蜡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沉积。严重影响着油田的正常生产。固相沉积物不仅堵塞油井、输油管线,而且也给油藏多孔介质造成一系列的伤害。如堵塞油藏孔隙、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变油藏岩石的润湿性,从而影响原油采收率的提高。本文采用热力学理论建立了液固两相相平衡方程,模拟计算石蜡沉积量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进而求出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沉积 热力学模型 状态方程 相平衡
下载PDF
多相体系蜡晶析出热力学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学文 杨文 +1 位作者 马玉鹏 郭悠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2-1258,共7页
在油气输送过程中,随着热力学条件发生变化,体系中的蜡组分将析出并沉积于管壁上,对管道输送过程造成一定的阻碍,且在深水高压低温条件下的输送体系中尤为突出。采用状态方程结合UNIQUAC模型建立了多相体系中蜡晶析出热力学模型,模型建... 在油气输送过程中,随着热力学条件发生变化,体系中的蜡组分将析出并沉积于管壁上,对管道输送过程造成一定的阻碍,且在深水高压低温条件下的输送体系中尤为突出。采用状态方程结合UNIQUAC模型建立了多相体系中蜡晶析出热力学模型,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到液相描述一致性、固-固转变、纯组分热力学性质、Poynting修正项处理以及活度系数计算等问题。对于模型预测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轻组分与重组分(以C20进行划分)间二元交互系数这一重要参数,采用气-液平衡及液-固平衡数据进行反算,取为-0.0296。运用该模型对六组混合物体系进行析蜡点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析蜡点随压力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绝对误差在2.40 K以内,相对误差在0.77%以内,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体系 热力学模型 相平衡
下载PDF
关于球形小液滴热力学公式及其气液平衡条件的讨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爱昌 赵娣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4期61-67,共7页
依据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从不同角度导出了球形小液滴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明确指出公式中的压力为液体相的压力,不是气相压力。分别用熵判据和Gibbs自由能判据证明了小液滴的气液相平衡条件为物质在两体相的化学势相等。强调指出:相平... 依据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从不同角度导出了球形小液滴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明确指出公式中的压力为液体相的压力,不是气相压力。分别用熵判据和Gibbs自由能判据证明了小液滴的气液相平衡条件为物质在两体相的化学势相等。强调指出:相平衡条件具有普适性,与是否为孤立体系或封闭体系及其类型无关,不仅适于球形液滴,对其他形状的液体也适用。对文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澄清了一些容易模糊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液滴 热力学基本公式 相平衡条件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Carbide Precipitate in Niobium Microalloyed Steels
15
作者 XU Yun-bo YU Yong-mei LIU Xiang-hua WANG Guo-do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3-56,共4页
On the basis of regular solution sublattice mode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of austenite/carbide in Fe-Nb-C ternary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The equilibrium volume fraction, chemical driving force of carbide precipit... On the basis of regular solution sublattice mode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of austenite/carbide in Fe-Nb-C ternary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The equilibrium volume fraction, chemical driving force of carbide precipitates and molar fraction of niobium and carbon in solu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evaluated respectively. The volume fraction of precipitates increases, molar fraction of niobium dissolved in austenite decreases and molar fraction of carbon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the niobium content. The driving force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then comes to be stable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s. The predicted ratio of carbon in precipitate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alloyed steel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phase equilibrium CARBIDE prediction model
下载PDF
Subsolidus Phase Relations in the System MgO-SiO_2-Cr-O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Related Cr^(2+)-Containing End-members
16
作者 H.St.CO' Neill F.Seifert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20-434,共15页
Subsolidus phase relations have been determined in the systems SiO2-Cr-O and MgO-SiO2-Cr-O in equilibrium with metallic Cr, at 1100 to 1500℃ and 0 to 2.88 GP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no ternary phases in the... Subsolidus phase relations have been determined in the systems SiO2-Cr-O and MgO-SiO2-Cr-O in equilibrium with metallic Cr, at 1100 to 1500℃ and 0 to 2.88 GP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no ternary phases in the SiO2-Cr-O system at these conditions, i.e., only the assemblage eskolaite-Cr-metal-quartz (or tridymite) is found. In the MgO-containing system, however, extensive substitution of Cr2+ for Mg is observed in (Mg, Cr2+)2SiO4 olivine, (Mg, Cr2+)2Si2O6 pyroxene, and (Mg, Cr2+)Cr2O4 spinel. Cr3+ levels in olivine and pyroxene are below detection limits. The pyroxene is orthohombic at XCrPx2+ < 0.2, monoclinic at higher XCrPx2+ . Thestructure of the spinels becomes tetragonally distorted at XCr2+Sp >0.2. The experimental datahave been fitted to a thermodynamic model, and the authors obtained the mixing parameter (W) of Mg-Cr2+ in olivine, pyroxene and spinel,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s and free energies of formation for the end-members: Cr2+-olivine (Cr2SiO4), Cr2+-pyroxene (Cr2Si2O6) and Cr2+-spinel (Cr3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SiO_2-Cr-O system phase 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下载PDF
高炉炉缸区域Ti(C,N)形成条件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振楠 姚春玲 +3 位作者 侯金海 资浩涛 陈浩楠 王亚磊 《矿冶》 CAS 2021年第4期85-94,共10页
为了解含钛铁矿高炉冶炼中Ti(C,N)随物化条件变化的生成规律与分布趋势,引入Ti(C,N)的非理想状态,应用Wagner公式和改进的MIVM(M-MIVM)计算了Ti在碳饱和的Fe-C-Ti熔体中的溶解度。研究了Ti(C,N)从Al_(2)O_(3)-CaO-SiO_(2)-TiO_(2)熔渣... 为了解含钛铁矿高炉冶炼中Ti(C,N)随物化条件变化的生成规律与分布趋势,引入Ti(C,N)的非理想状态,应用Wagner公式和改进的MIVM(M-MIVM)计算了Ti在碳饱和的Fe-C-Ti熔体中的溶解度。研究了Ti(C,N)从Al_(2)O_(3)-CaO-SiO_(2)-TiO_(2)熔渣中形成的临界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引入Ti(C,N)的非理想状态后,Ti在碳饱和Fe-C-Ti熔体中的溶解度、从熔渣中生成Ti(C,N)固溶体TiO_(2)平衡含量的计算值均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计算效果均优于前期的研究;在高炉冶炼过程中,适当降低炉缸区域的温度、提高炉渣碱度、降低渣中Al_(2)O_(3)含量、提高炉气总压、降低氮气分压均可抑制碳氮化物的生成;所设计的相平衡研究方法合理可行。研究可为含钛物料高炉冶炼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冶炼 碳氮化钛 热力学模型 相平衡
下载PDF
深海多金属结核气-固协同还原热力学分析
18
作者 居殿春 李凡 +3 位作者 徐思语 堵伟桐 陈卓 邱家用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0,共7页
深海多金属结核作为一种海底自生沉积的矿物,是提取Mn、Fe、Cu、Co、Ni等元素的重要战略资源,其矿物结构复杂,结晶度差,给选矿加工带来困难.为实现对深海多金属结核的低碳高效综合利用,提出了在气(CO+H_(2))-固(C)协同作用下还原深海多... 深海多金属结核作为一种海底自生沉积的矿物,是提取Mn、Fe、Cu、Co、Ni等元素的重要战略资源,其矿物结构复杂,结晶度差,给选矿加工带来困难.为实现对深海多金属结核的低碳高效综合利用,提出了在气(CO+H_(2))-固(C)协同作用下还原深海多金属结核,生产Fe-Ni-Co-Cu合金和富锰渣.采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中的Reaction和Equilib模块对气-固还原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通入还原性气体可降低各氧化物还原开始的温度,MnO只能用C还原,锰碳化物的生成优先于金属Mn,且锰碳化物与CO_(2)、锰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Mn的开始温度低于C还原MnO的开始温度.在气-固协同作用下对深海多金属结核进行选择性还原可以提高还原效率,降低还原开始温度和碳的消耗,从而实现低碳冶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多金属结核 气-固协同还原 热力学计算 气相平衡
下载PDF
应用热力学相平衡预测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低温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磊 张起 +2 位作者 代圣超 ADU-MENSAH Derick 梅德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6-62,70,共8页
为了研究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的低温性能,基于热力学相平衡模型,计算了该三元燃料的析晶点和析晶量,同时对比了加氢生物柴油-柴油二元燃料的析晶点和析晶量,探究了乙醇对该二元燃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加氢生... 为了研究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的低温性能,基于热力学相平衡模型,计算了该三元燃料的析晶点和析晶量,同时对比了加氢生物柴油-柴油二元燃料的析晶点和析晶量,探究了乙醇对该二元燃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加氢生物柴油-柴油二元燃料,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的析晶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三元燃料PHC5E5、PHC10E10、PHC15E15、PHS5E5、PHS10E10和PHS15E15的析晶点分别降低了4.5、5.7、6.1、4.3、5.3、6.1 K,所对应三元燃料在不同温度下析晶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初始析晶温度下,三元燃料中的乙醇与生物柴油同时开始析晶,这说明乙醇以共晶方式与高熔点组分同时析出,改变了高熔点组分在晶核形成、生长过程中的结晶趋向和结晶形态,延滞了三元燃料在低温过程中的析晶趋势;未结晶的乙醇大量分布在燃料液相以及网状和片状晶体间隙之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已结晶组分在基液中的溶解度。这两者共同改善了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的低温性能。该研究为优化加氢生物柴油的低温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生物柴油 乙醇 三元燃料 热力学相平衡 低温性能
下载PDF
45钢凝固相变过程中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华标 龙木军 +3 位作者 陈登福 桂林涛 马有光 段华美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7-642,共6页
以45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元凝固体系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利用FactSage Equilib模块计算得到了45钢凝固相变过程以及各溶质分配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45钢凝固路径先后经过L-δ、L-γ固-液两相区,MnS在固相中析出;依据... 以45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元凝固体系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利用FactSage Equilib模块计算得到了45钢凝固相变过程以及各溶质分配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45钢凝固路径先后经过L-δ、L-γ固-液两相区,MnS在固相中析出;依据相区间和温度的变化,回归得到了45钢中溶质C、Si、Mn、P、S平衡分配系数变化公式;溶质C、Si、Mn、P、S平均平衡分配系数分别为0.307、0.737、0.695、0.18、0.021,其中S偏析趋势最强烈,P次之,C偏析趋势较P小,Si和Mn基本相当,偏析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热力学计算 凝固相变 平衡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