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O-SiO_2-Al_2O_3-MnO系低熔点区域控制 被引量:19
1
作者 金利玲 王海涛 +1 位作者 许中波 王福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4-577,共4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计算分析了CaO-SiO2-Al2O3-MnO四元系夹杂物低熔点区域的控制范围.从控制夹杂物成分的角度,指出随着Al2O3含量和CaO含量的增加,夹杂物低熔点区域大小都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SiO2含量和MnO含量的增加,夹杂物低... 通过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计算分析了CaO-SiO2-Al2O3-MnO四元系夹杂物低熔点区域的控制范围.从控制夹杂物成分的角度,指出随着Al2O3含量和CaO含量的增加,夹杂物低熔点区域大小都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SiO2含量和MnO含量的增加,夹杂物低熔点区域增大.为了得到低熔点夹杂物,应控制SiO2-Al2O3-CaO-MnO系中Al2O3质量分数为20%左右,CaO质量分数在25%~30%之间;同时控制CaO/SiO2比值为0.8~1,SiO2质量分数应为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CaO—SiO2-Al2O3-MnO系 热力学计算 夹杂物 成分控制
下载PDF
带混排涡轮级间燃烧的涡扇发动机循环参数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泽晖 蔡元虎 屠秋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涡轮混排燃烧室ITB(Inter-stage Turbine Burner)作为次燃烧室位于高压涡轮与低压涡轮之间。文章通过建立ITB混排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点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主要工作过程参数,如风扇压比、压气机压比、高压涡轮进口温度、ITB出口温... 涡轮混排燃烧室ITB(Inter-stage Turbine Burner)作为次燃烧室位于高压涡轮与低压涡轮之间。文章通过建立ITB混排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点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主要工作过程参数,如风扇压比、压气机压比、高压涡轮进口温度、ITB出口温度(低压涡轮进口温度)的选取范围及原则;并且对带有ITB与普通的混排涡扇发动机在不同的设计马赫数下进行比较分析。文章的结果有利于混排ITB涡扇发动机各个部件的设计参数选取,进而对于混排ITB涡扇发动机的发展、分析、优化提供有利的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风扇发动机 次燃烧室+ 数学模型 热力计算+
下载PDF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对流换热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国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分析了电站煤粉锅炉炉膛的流场分布,提出了主要随燃烧方式和燃烧器布置方式而变化的炉内对流换热模型.以四角切圆燃烧方式为例,按此换热模型进行了炉内对流换热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000t/h以上大型锅炉的炉内传热计算宜考虑... 分析了电站煤粉锅炉炉膛的流场分布,提出了主要随燃烧方式和燃烧器布置方式而变化的炉内对流换热模型.以四角切圆燃烧方式为例,按此换热模型进行了炉内对流换热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000t/h以上大型锅炉的炉内传热计算宜考虑对流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对流换热 热力计算 炉膛 电站
下载PDF
新型定容燃烧喷雾模拟实验装置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昌普 苏万华 +2 位作者 汪洋 余皎 林铁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3,共5页
研制成功了一种无需将燃烧弹壳体加热到高温,只需点燃可控预充可燃混合气即可模拟现代柴油机喷油时缸内高温、高压、高密度工作环境下高压燃油喷射特性及油束撞壁混合过程的定容燃烧喷雾模拟实验装置。此装置可以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 研制成功了一种无需将燃烧弹壳体加热到高温,只需点燃可控预充可燃混合气即可模拟现代柴油机喷油时缸内高温、高压、高密度工作环境下高压燃油喷射特性及油束撞壁混合过程的定容燃烧喷雾模拟实验装置。此装置可以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PL IF)等多种光学方法对柴油喷雾油束特性及油束撞壁混合过程进行测量。经实验验证,此装置可以模拟实际发动机高达6.5 M Pa、1000 K的缸内高压、高温工作环境,并给出了模拟不同压力和温度时预充气组分各分压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实验所得的压力—时间曲线,为测量现代柴油机的喷雾特性及油束撞壁混合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容燃烧弹 热力计算 喷雾模拟 激光诊断
下载PDF
低碳低合金钢中CaO-Al_2O_3-SiO_2-MgO系夹杂物熔化温度的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烁 王谦 +2 位作者 徐建飞 彭明明 何生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21-3128,共8页
通过FactSage计算分析低合金钢中CaO-Al2O3-SiO2-MgO四元系夹杂物的熔点和低熔点区域的控制范围;并与热丝法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在低于1 500℃时,利用FactSage预测该四元夹杂物熔化温度是可行的,计算熔点与热丝法所测结果的偏差小于4%。... 通过FactSage计算分析低合金钢中CaO-Al2O3-SiO2-MgO四元系夹杂物的熔点和低熔点区域的控制范围;并与热丝法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在低于1 500℃时,利用FactSage预测该四元夹杂物熔化温度是可行的,计算熔点与热丝法所测结果的偏差小于4%。夹杂物液相区的变化规律为,随着MgO,SiO2和Al2O3含量的增加,夹杂物低熔点区域面积都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CaO含量的增加,夹杂物低熔点区域有2次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过程。控制CaO-Al2O3-SiO2-MgO系中w(CaO)为40%~50%,w(Al2O3)在15%~25%之间,w(MgO)为5%~8%。可获得最大范围的低熔点区域。当w(MgO)为8%时,为满足熔化温度≤1 500℃,减少中间包水口结瘤,须控制最佳CaO与Al2O3质量比为1.0~1.6,SiO2质量分数为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2O3-SiO2-MgO系 熔点 热力学计算 夹杂物
下载PDF
不同运行方式对联合循环电站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宇红 张士杰 +1 位作者 刘祥源 江亿 《燃气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3,共5页
计算并分析比较了不同调节方式对部分负荷运行时某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各个组成部分及总体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 热力计算 联合循环电站 负荷性能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Inclusions of Low Melting Point Area in Spring Steel
7
作者 Li ZHOU Xiang-hong WANG Jia WA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70-73,共4页
The activity data of each component of a CaO–SiO2–Al2O3 system were calculated by thermodynamic software Factsage. The composition of low melting point inclusions in a CaO–SiO2–Al2O3–MgO system was analyzed by th... The activity data of each component of a CaO–SiO2–Al2O3 system were calculated by thermodynamic software Factsage. The composition of low melting point inclusions in a CaO–SiO2–Al2O3–MgO system was analyzed by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 of low melting point inclusions first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with accumulating the alumina and magnesium oxide contents, respectively; the low melting area of CaO–SiO2–Al2O3–MgO inclusion is the biggest when the content of MgO and Al2O3 is 15%. To obtain low melting point inclusions, the alumina and magnesium contents should be approximately controlled to be 15%, and the CaO should be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ing steel low melting point area thermodynamic computation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与金属铀表面钝化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8
作者 薛卫东 孙颖 +4 位作者 张广丰 汪小琳 朱正和 陈长安 邹乐西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对超临界CO2流体处理金属铀表面的钝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钝化反应在超临界状态下能自发进行,温度升高使钝化覆盖层物质的生成自由能负值降低,而压力增大有利于钝化覆盖层的形成。
关键词 超临界CO2 金属铀 表面处理 钝化反应 热力学计算
下载PDF
钒含量对稀土处理X80管线钢微观组织和析出相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树丹 宋波 毛璟红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2,177,共9页
针对国内某X80管线钢的抗腐蚀问题,在加入稀土(0.02%)处理后,设计三种不同钒含量(0.05%、0.10%、0.15%)的试验钢,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Fatesage7.0热力学软件、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TEM-EDS)... 针对国内某X80管线钢的抗腐蚀问题,在加入稀土(0.02%)处理后,设计三种不同钒含量(0.05%、0.10%、0.15%)的试验钢,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Fatesage7.0热力学软件、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TEM-EDS)等试验仪器对钢中组织和夹杂物的观察分析,论述了稀土在钢中对针状铁素体的生成机理。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不同钒含量梯度对试验钢微观组织和析出相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技术检测了不同钒含量试验钢在(3.5%)NaCl溶液中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可以变质夹杂物,诱导针状铁素体的形成。钒可以细化晶粒,从而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析出相的数量和平均尺寸都随着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效起到钉扎作用,从而提高钢的强度。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曲线看出,试验钢的抗腐蚀性能随着钒含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钒促进铁素体的形成,晶粒过细反而导致抗腐蚀性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热力学计算 针状铁素体 碳氮化钒 电化学
原文传递
B82帘线钢中多元塑性夹杂物控制的热力学
10
作者 赵烁 曾建华 +2 位作者 吕静彩 马良 闫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2,共7页
为了控制B82帘线钢中的夹杂物形态,不仅要减少氧化物夹杂的数量,而且要控制其在CaO-Al_2O_3-SiO_2系塑性变形区域内,即成分位于钙斜长石(CaO·Al_2O_3·SiO_2)、假硅灰石(CaO·SiO_2)以及相邻低熔点区域;通过钢中三元以上... 为了控制B82帘线钢中的夹杂物形态,不仅要减少氧化物夹杂的数量,而且要控制其在CaO-Al_2O_3-SiO_2系塑性变形区域内,即成分位于钙斜长石(CaO·Al_2O_3·SiO_2)、假硅灰石(CaO·SiO_2)以及相邻低熔点区域;通过钢中三元以上塑性夹杂物热力学计算并经理论分析得出,要使多元夹杂物同时转变为熔点低于1350℃、尺寸细小、变形能力较强的钙铝硅酸盐类夹杂物,必须满足钢中溶解氧质量分数控制在(40~100)×10^(-4)%,钢液中Al质量分数控制在0.1%~4×10^(-4)%,Ca活度在(0.05~10)×10^(-6)%,不允许有纯Al_2O_3和氮化物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82帘线钢 热力学计算 塑性夹杂物 低熔点区域 溶解氧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热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9
11
作者 薛卫东 朱正和 +1 位作者 邹乐西 张广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5-300,共6页
应用BWR方程在温度为310~600K、压强为75~300bar范围内拟合的超临界CO2流体状态方程,计算了超临界状态下CO2体系的熵、热容和焓。研究表明,这些热力学函数具有明显的超临界特性;与文献值相比,超临界状态下CO2熵的相对误差小于0.4%,而... 应用BWR方程在温度为310~600K、压强为75~300bar范围内拟合的超临界CO2流体状态方程,计算了超临界状态下CO2体系的熵、热容和焓。研究表明,这些热力学函数具有明显的超临界特性;与文献值相比,超临界状态下CO2熵的相对误差小于0.4%,而定压热容的相对误差稍大,为2.45%(T:330~360K),其数据为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超临界CO2与金属铀表面反应的热力学行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热力学性质 BWR方程
下载PDF
二氧化碳热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3
12
作者 薛卫东 朱正和 +1 位作者 邹乐西 张广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6,30,共4页
用HF、MP2、QCISD和B3LYP四种方法 ,在 6 - 311G 基集合水平上对气态CO2 (X1Σg)分子全优化 ,可直接得到热力学性质熵S和定压热容CP,在这四种方法中 ,B3LYP方法算得的结果与实验值最吻合 ,其相对误差分别只有 0 .0 0 %和 - 0 .15 % ;C... 用HF、MP2、QCISD和B3LYP四种方法 ,在 6 - 311G 基集合水平上对气态CO2 (X1Σg)分子全优化 ,可直接得到热力学性质熵S和定压热容CP,在这四种方法中 ,B3LYP方法算得的结果与实验值最吻合 ,其相对误差分别只有 0 .0 0 %和 - 0 .15 % ;CO2 分子的生成焓包含电子焓 (为 - 393.31kJ.mol-1)和核部分焓 (为 1.6 5 3kJ.mol-1)两部分 ,其生成焓相对误差为 0 .37%。结果表明 ,所用理论方法计算气态CO2 分子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热力学性质 DFT 理论计算 超临界流体
下载PDF
Analytic calculation of formation enthalpies directly from interatomic potentials for binary and ternary refractory metal systems 被引量:1
13
作者 DAI Ye, LI JiaHao, CHE XingLai & LIU BaiXin Advanced Materials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7期2015-2019,共5页
An analytic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formation enthalpy directly from empirical n-body potential and applied to the binary and ternary systems consisting of the refractory metals Mo, Nb, Ta and W. It turns ... An analytic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formation enthalpy directly from empirical n-body potential and applied to the binary and ternary systems consisting of the refractory metals Mo, Nb, Ta and W. It turns out that the calculated enthalpies are in overall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some other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nterestingly, it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enthalpies of the ternary system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ose of the constituent bina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ODY potential REFRACTORY materials TERNARY SYSTEMS thermodynamic computationS
原文传递
焦炉煤气自重整成分变化规律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师学峰 高建军 +2 位作者 张颖异 徐洪军 齐渊洪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32,共6页
基于焦炉煤气的CH4-H2-H2O-CO-CO2-O2体系,通过热力学平衡模拟计算,对焦炉煤气自重整过程中成分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CH4含量及低体系压力有利于焦炉煤气自重整。在原始炉气成分中CH4的体积分数为... 基于焦炉煤气的CH4-H2-H2O-CO-CO2-O2体系,通过热力学平衡模拟计算,对焦炉煤气自重整过程中成分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CH4含量及低体系压力有利于焦炉煤气自重整。在原始炉气成分中CH4的体积分数为26.4%,氧气加入量为13%,重整温度为900℃和系统压力为0.2MPa的情况下对焦炉煤气进行自重整,则还原气平衡态组分中H2的体积分数可由57.4%提高到约72.6%;CO的体积分数可由8.6%提高到约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计算 焦炉煤气 自重整
原文传递
钼电极与玻璃电熔炉中各组份作用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金方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48,55,共4页
通过计算钼电极与玻璃中各组份的反应自由能,不需要做实验就可以确定哪些玻璃成份与钼电极起反应,从而确定熔化哪些玻璃成分的窑炉不能使用钼电极。
关键词 电熔窑 钼电极 热力学 计算 玻璃熔窑 电极
下载PDF
麦芽厂表冷器的热力计算
16
作者 陈昌斌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6年第3期34-35,38,共3页
汉口电力设备厂生产的表面式冷却器(以下简称“表冷器”)用于啤酒厂的劳斯曼麦芽生产线,用以调节麦芽车间的空气温度。由于温度较低,其生产工艺参数不能按干空气计算。本文即是以实例说明如何利用湿空气的基础理论,结合特定的换热元件,... 汉口电力设备厂生产的表面式冷却器(以下简称“表冷器”)用于啤酒厂的劳斯曼麦芽生产线,用以调节麦芽车间的空气温度。由于温度较低,其生产工艺参数不能按干空气计算。本文即是以实例说明如何利用湿空气的基础理论,结合特定的换热元件,对表冷器的使用工况进行热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厂 表冷器 热力计算 湿空气
下载PDF
甲苯热解机理的AM1研究(Ⅰ)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惠 杨海峰 +2 位作者 冉新权 文振翼 史启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8-544,共7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本文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AM1法UHF计算,对碳材料用碳前驱体甲苯的热裂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对反应物、产物自由基的结构进行能量梯度法全优化的同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标准热力学参数(298~1073K)。热力学计算结... 在实验的基础上,本文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AM1法UHF计算,对碳材料用碳前驱体甲苯的热裂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对反应物、产物自由基的结构进行能量梯度法全优化的同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标准热力学参数(298~1073K)。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1)当甲苯的热裂解温度相对较低时(773K左右),热力学计算结果首先支持苯环上甲基C-H键的断裂生成苄基自由基并继而生成联二甲苯的反应;随着温度的提高(达1073K时),生成苯自由基和甲基自由基的反应比例将大于生成苄基自由基的比例;该反应机理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2)采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AM1法中的UHF计算,较适合低级芳香烃热裂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前驱体 甲苯 热裂解机理 热力学参数 AM1计算 量子化学
下载PDF
碳材料用碳源化合物热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惠 冉新权 +4 位作者 史启桢 文振翼 翟高红 罗瑞盈 杨延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9-887,共9页
运用 Gaussian 98程序包中的 AM1方法,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及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温度下标准热力学量的计算和自由基间的轨道能级差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1)当温度低于 800℃时 ,对各反应物来说... 运用 Gaussian 98程序包中的 AM1方法,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及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温度下标准热力学量的计算和自由基间的轨道能级差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1)当温度低于 800℃时 ,对各反应物来说热力学支持的主反应路径均是苯环上甲基 C H键首先断裂。当温度达到 800℃时 ,热裂解路径由首先选择 C H键的断裂变成首先选择苯环与甲基间 C C键的断裂。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2)各反应物之间的热反应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4二甲基苯酚 > 2,4二甲基 1巯基苯 >间二甲苯 > 2,4二甲基 1氰基苯。同时亦说明,自由基之间的前线轨道能级差和热力学量的变化等理论参数一样亦可用于判断间二甲苯系列反应物的热解机理和热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碳源化合物 热裂解机理 AM1法 间二甲苯
下载PDF
多级涡轮S_2流面的变比热气动热力计算方法
19
作者 杨弘 于清 王仲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4,共4页
针对在多级涡轮流道中沿流动方向燃气温度变化较大这一特点,为了准确反映出温度变化对气动热力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变比热影响的S2流面的气动热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定比热气动热力计算公式和由温度、密度确定... 针对在多级涡轮流道中沿流动方向燃气温度变化较大这一特点,为了准确反映出温度变化对气动热力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变比热影响的S2流面的气动热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定比热气动热力计算公式和由温度、密度确定压力的求解顺序,而是根据导出的变比热计算压力的关系式求解压力,然后用温度和压力计算密度。计算结果显示出本文的算法较传统的未能充分考虑变比热影响的气动热力计算方法可以改善多级涡轮联算时的计算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气体动力学 热力计算 多级涡轮 S流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