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臧绍先 刘永刚 宁杰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6,共11页
利用两种 1°× 1°平均大地热流资料 ,由观测资料和居里面反演得到的 4种地壳岩石生热率模型 ,计算了华北地区 (1 0 5°E— 1 2 4°E ,3 0°N— 41°N)岩石圈的热结构 .定量的比较了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 ,... 利用两种 1°× 1°平均大地热流资料 ,由观测资料和居里面反演得到的 4种地壳岩石生热率模型 ,计算了华北地区 (1 0 5°E— 1 2 4°E ,3 0°N— 41°N)岩石圈的热结构 .定量的比较了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 ,选定了最佳模型 .莫霍面的温度大约在 45 0— 75 0℃之间变化 ,岩石圈底部深度在 6 0— 1 80km变化 ,并发现大的构造断裂与热岩石圈底部的隆起相对应 ,MS>6 .5的地震大都发生在热岩石圈底部隆起区附近和莫霍面温度的高值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岩石圈热结构 大地热流密度 生热率 居里面 构造断裂
下载PDF
华北地台岩石放射性元素与现代大陆岩石圈热结构和温度分布 被引量:45
2
作者 迟清华 鄢明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8,共11页
在华北地台1.4×106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了12193个岩石样,组合成1207件分析样,对放射性产热元素K,Th,U进行了测试,同时由国家一级岩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监控分析质量.根据岩石中K,Th,U的含量和地壳各结构层的岩石组成,计算... 在华北地台1.4×106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了12193个岩石样,组合成1207件分析样,对放射性产热元素K,Th,U进行了测试,同时由国家一级岩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监控分析质量.根据岩石中K,Th,U的含量和地壳各结构层的岩石组成,计算了地壳各壳层放射性产热元素的含量,系统研究了华北地台岩石与各时代地层的平均热产生率及其变化,并建立了华北地台现代大陆岩石圈的热结构和温度分布.应用一维稳志热传导模型,求得了华北地台岩石圈的深度-平均地温分布曲线.地表热流密度分布和岩石圈深度-地温分布曲线研究表明,现今华北地台壳内熔融作用不明显。与世界上其他大的稳定克拉通区相比,华北地台地壳活动性较大,具有准地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放射性元素 大陆 岩石圈 热结构 温度分布
下载PDF
南海深部地球动力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健 熊亮萍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2-610,共9页
利用地热学、流变学和重力学方法 ,计算了南海岩石层温度结构、流变特征及地幔对流格局 .南海莫霍面温度在 6 0 0— 1 0 0 0℃之间 .岩石层底界面温度在 1 1 5 0— 1 3 0 0℃之间 ,有效粘滞系数为 1 0 2 0 — 1 0 2 1 Pa·s,与冰期... 利用地热学、流变学和重力学方法 ,计算了南海岩石层温度结构、流变特征及地幔对流格局 .南海莫霍面温度在 6 0 0— 1 0 0 0℃之间 .岩石层底界面温度在 1 1 5 0— 1 3 0 0℃之间 ,有效粘滞系数为 1 0 2 0 — 1 0 2 1 Pa·s,与冰期回弹资料确定的地幔粘度吻合 ,表明南海深部具备产生地幔热对流的物理条件 .研究认为地幔物质由北西向南东方向的运移以及印澳 -欧亚板块的碰撞 ,导致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向洋扩张、离散和断裂解体 .在向洋离散过程中 ,陆 -洋岩石层底部地幔局部对流使中央海盆扩张和北部陆缘发生差异性块断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层热结构 流变性 地幔对流 南海 演化机制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沉积盆地热状况剖面 被引量:39
4
作者 邱楠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47-451,共5页
根据我国沉积盆地大量实测的地温、大地热流资料和岩石热物理性质数据,分析、总结了由东至西我国主要沉积盆地的现今地温、大地热流、深部地热及岩石圈热结构的分布状况及其差异,为我国的地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热流 深部热状况 岩石圈 热结构 沉积盆地 地热
下载PDF
渤海盆地现今岩石圈热结构及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史 被引量:18
5
作者 彭波 邹华耀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9-1406,共8页
依据236口井共2706组的静温数据以及25口井的系统测温数据,分析计算了渤海盆地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建立地壳分层结构模型,利用回剥法计算现今地幔热流、深部温度以及岩石圈厚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球动力学方法恢复本区热流演化史... 依据236口井共2706组的静温数据以及25口井的系统测温数据,分析计算了渤海盆地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建立地壳分层结构模型,利用回剥法计算现今地幔热流、深部温度以及岩石圈厚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球动力学方法恢复本区热流演化史。结果表明:渤海盆地背景地温梯度为32.2℃/km,热流值为64.8 mW/m2;盆地现今热岩石圈厚度在61~69 km 之间,地幔热流占地表热流的比例在60%左右,属于“热幔冷壳”型岩石圈热结构,盆地地壳底部或莫霍面温度变动在548~749℃之间;热流演化的特征与盆地的构造演化背景吻合,新生代以来盆地经历了3期岩石圈减薄并加热的过程,在东营组沉积末期热流达到最高(70~83 mW/m2),这期间盆地内产出多期碱性玄武岩,表明盆地经历了波及地幔的裂谷过程,随后进入热沉降期,热流逐渐降低,盆地向坳陷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岩石圈热结构 地幔热流 岩石圈厚度 构造-热演化 渤海盆地
下载PDF
穿地壳岩浆系统改变岩石圈流变和热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瑶琪 刘婕 +4 位作者 张鑫 刘朋 周腾飞 李孙义 陈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以山东东部穿地壳岩浆系统为例,通过研究岩石圈流变结构和热结构,结合已有野外探勘及地球物理数据,对山东东部地壳演变进行还原和解释,并且进一步建立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岩浆深部热效应模型,考察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初步估算靶区地... 以山东东部穿地壳岩浆系统为例,通过研究岩石圈流变结构和热结构,结合已有野外探勘及地球物理数据,对山东东部地壳演变进行还原和解释,并且进一步建立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岩浆深部热效应模型,考察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初步估算靶区地温,对山东东部地区超过6 km岩石圈结构及其地热储集体展布进行预测,进一步阐述山东东部深部地热储集体形成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形成具有稳定刚性的陆壳,花岗岩主要以未变质或浅变质的表壳岩为主;中生代以来受华北克拉通基底不稳定,经历强烈构造-岩浆活动,产生强烈构造变形,岩石圈地幔发生拆沉和置换;晚中生代山东东部由于深部构造活动剧烈,穿地壳岩浆沿大型断裂上涌至喷出地表,伴随热隆效应及同化混染;岩石圈厚度减薄,地幔上涌至上、中地壳,伴随表壳岩熔融,其中富含不相容的放射性元素随岩浆再次上涌,不断向浅部地壳输送生热的放射性元素,从而使得岩石圈热结构及流变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地壳岩浆系统 岩石圈热结构 岩石圈流变结构 地热能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地层生热率及岩石圈热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旭东 郭兴伟 +3 位作者 张训华 李子渊 刘怀山 张升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0-1057,共18页
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也是含油气区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南黄海盆地生热率数据的匮乏,阻碍了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GR(伽马值)-A(岩石生热率)的经验关系,计算了南黄海盆地沉... 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也是含油气区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南黄海盆地生热率数据的匮乏,阻碍了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GR(伽马值)-A(岩石生热率)的经验关系,计算了南黄海盆地沉积地层的生热率;在大地热流、地层生热率、南北向贯穿盆地的二维多道地震剖面及OBS2013地壳速度结构剖面的约束下,建立了南黄海盆地地壳生热模型,计算了盆地的岩石圈热结构.岩石圈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1)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及南部坳陷3个次级单元的平均莫霍面温度依次为602.2±15.25℃、592.7±2.56℃、650.6±20.24℃;(2)平均热岩石圈厚度依次为99.7±2.20 km、101.7±0.51 km、88.2±2.49 km;(3)壳幔热流比分别为0.76±0.02、0.88±0.01、0.71±0.15,具有“冷壳热幔”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现今具有与全球新生代拉张构造区相似的较高热流,处于构造活动区向构造稳定区转换的过渡阶段.此外,现今南黄海盆地3个次级单元展现的不同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可能与印支期至早燕山期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的俯冲碰撞,在苏鲁造山带南侧(现今北部坳陷的位置)形成类前陆盆地的构造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自然伽马值 岩石生热率 岩石圈热结构 热岩石圈厚度 地热能
原文传递
渭河盆地伸展裂陷模式:来自岩石圈热结构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饶松 李潇 +3 位作者 赵璇 刘博文 陈仲骅 朱一丹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1-7,I0001,共8页
岩石圈热结构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渭河盆地的大陆裂谷属性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其伸展裂陷模式是主动裂陷还是被动裂陷,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以岩石圈热结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多种区域地质和... 岩石圈热结构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渭河盆地的大陆裂谷属性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其伸展裂陷模式是主动裂陷还是被动裂陷,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以岩石圈热结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多种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渭河盆地伸展裂陷模式。结果表明,渭河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壳/幔热流比类似,为典型的“温壳温幔”,符合被动裂谷的热结构特征。综合渭河盆地多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论证了渭河盆地为被动伸展裂陷模式。从华北裂谷、山西裂谷到渭河裂谷,伸展裂陷模式经历了从主动到被动的有序变化,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深部热扰动在华北地块东部和西部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暗示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序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热结构 被动裂陷 伸展裂陷 渭河盆地
下载PDF
安徽金寨地区花岗岩类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热结构研究
9
作者 豆保娜 王安东 +1 位作者 万建军 丁宁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研究安徽金寨地区花岗岩类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对该地区采集的地表及钻孔花岗岩类样品进行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岩石密度和岩石热导率测试,同时收集前人发表的金寨地区花岗岩类放射性生热元素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 为研究安徽金寨地区花岗岩类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对该地区采集的地表及钻孔花岗岩类样品进行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岩石密度和岩石热导率测试,同时收集前人发表的金寨地区花岗岩类放射性生热元素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寨地区花岗岩类U、Th、K2O平均含量分别为10.84×10-6、35.07×10-6和4.82%;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的平均值为5.36μW/m3,其主要来自U和Th的放射性衰变热,K的热贡献率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10%,U的热贡献率稍大于Th;岩石热导率的平均值为3.142 W/(m·K),与世界范围内花岗岩类热导率平均值相近。综合已有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地热学等资料,推断金寨地区地幔热流值略低于地壳热流值,属于“热壳冷幔”型岩石圈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放射性生热率 岩石圈热结构 金寨地区
下载PDF
智利三联点南部含洋脊海洋板块俯冲过程的数值模拟
10
作者 原一哲 郭长升 +1 位作者 胡才博 魏东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7,共12页
“三联点”是全球板块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张的智利洋脊向南美板块俯冲形成了智利三联点,并造成了智利三联点以南数百千米范围内剧烈的地形变化.智利三联点区域的初始板块俯冲角度、洋脊扩张速率等因素的差异对南美板块岩石层热... “三联点”是全球板块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张的智利洋脊向南美板块俯冲形成了智利三联点,并造成了智利三联点以南数百千米范围内剧烈的地形变化.智利三联点区域的初始板块俯冲角度、洋脊扩张速率等因素的差异对南美板块岩石层热结构及地形起伏造成了显著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构建了智利三联点区域洋脊俯冲的二维数值模型,模拟洋脊俯冲的动力学过程,探究扩张洋脊俯冲过程中的岩石层变形机制、地表热流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俯冲速率相比,俯冲角度对地表热流的影响相对较大,较小俯冲角度(15°)情况下的计算热流分布与基于观测点的插值数据较为吻合,并且俯冲速率越大,上覆板块岩石层温度异常区的水平长度越大,其距海沟的距离最大可至190 km.我们的模拟结果支持智利三联点南部南极洲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南美大陆板块下方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点 伴随洋脊俯冲 岩石层热结构 热流
下载PDF
Thermal-rheologic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northern flank of Tarim Basin, we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eodynamics 被引量:11
11
作者 LIU Shaowen1, WANG Liangshu1, LI Cheng1, LI Hua1, HAN Yongbing1, JIA Chengzao2 & WEI Guoqi2 1.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2.Chines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Beijing 100083,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7期659-672,共14页
Based on the data of geo-temperature and thermophysical parameters of rocks in the Kuqa Depression and the Tabei Uplift, northern flank of the Tarim Basin, in terms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1-D heat transfer equa... Based on the data of geo-temperature and thermophysical parameters of rocks in the Kuqa Depression and the Tabei Uplift, northern flank of the Tarim Basin, in terms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1-D heat transfer equation,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under this region is determined.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urface heat flow of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Tarim Basin is 45 mW/m2, and the mantle heat flow is between 20 and 23 mW/m2; the temperature at crust-mantle boundary (Moho) ranges from 514°C to 603°C and the thermal lithosphere where the heat conduction dominates is 138–182 km thick. Furthermor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resulting from the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across this region and rheological modeling, we have studied the local composition of the lithosphere and its rheological profile, as well as the strength distribution. We find that the rheolog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in this region is apparent. The lowermost of the lower crust is ductile; however, the uppermost of the mantle and the upper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crust are both brittle layers, which is typically the so-called sandwich-like structure. Lithospheric strength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the lateral variation, and the uplift region is stronger than the depression region. The lithospheric strength of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Tarim Basin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south to north; the Kuqa Depression has the lowest strength and the south of the Tabei Uplift is strongest. The total lithospheric strength of this region is4.77×1012–5.03×1013 N/m under extension, and 6.5×1012–9.4×1013 N/m under compression. The lithospheric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depth is between 20 km and 33 km. In conclusion, the lithosphere of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Tarim Basin is relatively cold with higher strength, so it behaves rigidly and deforms as a whole, which is also supported by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this region. This rigidity of the Tarim lithosphere makes it little deform inter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rheologic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rheological stratification geodynamics TARIM Basin.
原文传递
南海三维热岩石圈结构及地表构造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芳 王恺祺 +4 位作者 赵中贤 许鹤华 赵俊峰 任自强 张佳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05-4116,共12页
为系统了解南海海底热流特征和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构造的关系,本文首先以最新海底热流为约束,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整个南海的“热”岩石圈底部边界(底界)的埋深,然后开展详细分析壳、幔热流贡献以及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不同构... 为系统了解南海海底热流特征和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构造的关系,本文首先以最新海底热流为约束,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整个南海的“热”岩石圈底部边界(底界)的埋深,然后开展详细分析壳、幔热流贡献以及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南海岩石圈底部边界埋深为30~100 km,最浅埋深集中分布在南海海盆水深大于3000 m的区域(如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西侧),以及南海北部陆缘中部、莺歌海盆地、中建南盆地和南薇西盆地,体现了南海深部结构对地表不同构造单元的控制作用;靠近海盆东侧的马尼拉海沟具有较低的海底热流,对应岩石圈底界埋藏也较深,可能与南海和古南海洋壳俯冲有关;吕宋岛弧(119°E—122°E和13°N—17°N)表现出较高的海底热流,同时具有较浅的热岩石圈底界埋深,可能与南海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双向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热岩石圈结构 海底热流 壳幔热流贡献比 南海
下载PDF
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与地热田热源机理 被引量:50
13
作者 饶松 姜光政 +2 位作者 高雅洁 胡圣标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76-2190,共15页
岩石圈热结构是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的重要延伸和扩展,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更是地热田热源机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次工作,在系统分析渭河盆地现今地温场和水动力系统基础上,编制了渭河盆地大地热... 岩石圈热结构是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的重要延伸和扩展,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更是地热田热源机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次工作,在系统分析渭河盆地现今地温场和水动力系统基础上,编制了渭河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等值线图;通过实测生热率等热物性参数,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计算了研究区岩石圈热结构,并分析了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和地热田热源机理.结果表明,渭河盆地现今大地热流值分布范围为62.5-80.2mW·m^-2,平均为70.8±4.8mW·m^-2,西部明显高于东部,西安坳陷最高,咸礼凸起次之;渭河断裂并不是控热断裂,其沟通作用引起的水热循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浅部热量再分配,对渭河盆地地温场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西安坳陷—咸礼凸起地壳热流介于32.2-37.5mW·m^-2之间,平均为34.6mW·m^-2;地幔热流分布范围为33.8-38.9mW·m^-2,平均为36.0mW·m^-2;地壳热流和地幔热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西安坳陷高于咸礼凸起,分析认为西安坳陷沉积层厚度大于后者,且沉积层放射性生热率更大,是造成西安坳陷地壳热流高于咸礼凸起的原因,而西安坳陷相比咸礼凸起更高的地幔热流,表明西安坳陷深部活动性强于咸礼凸起.西安坳陷和咸礼凸起地壳/地幔热流比值相近,介于0.93-1.01之间,平均为0.96,"热"岩石圈厚度约为95-101km.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与鄂尔多斯盆地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暗示着二者具备相似的深部稳定性,这与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主动裂谷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截然不同,表明渭河盆地为被动伸展裂陷.从鄂尔多斯盆地、渭河盆地、山西裂谷到华北盆地,"热"岩石圈厚度的有序变化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地幔对流对华北地块深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太行山以东,而太行山以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热结构 地壳/地幔热流比值 渭河盆地 咸阳地热田 裂谷盆地
下载PDF
Mantle-derived Xenoliths and the Token of a Modern Back-Arc Geotherm Beneath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振民 H.W.GreenII +3 位作者 R.S.Borch 金淑燕 T.N.Tingle T.E.You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4年第4期472-480,共9页
Xenoliths of garnet and spinel-garnet 1herzolite from Mingxi, Eastern China have been studied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 methods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fabrics, mierostructures and infrared spectrum. The temperature... Xenoliths of garnet and spinel-garnet 1herzolite from Mingxi, Eastern China have been studied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 methods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fabrics, mierostructures and infrared spectrum.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equilibration of the xenolith have been calculated using the TEMPEST program with the two-pyroxene geothermometer of Bertrand and Mercier (1985) combined with the geobarometer of Nickel and Green (1985).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xenoliths range from^1300 K at 1. 9 GPa (60 km) to ~1500 K at 2. 6 GPa (80 km). The geotherm inferred from xenolith is excellently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surface heat flow (70 mW/m2) in Mingxi. A character of geothermal curve and conductive type suggest that these xenoliths are from the lithosphere, not from the asthenosphere. The geotherm and mierostructures and preferred orientations of minerals in the xenolith are consistent with tecon-ic thinning of the lithosphere in the present-day extensional back-arc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tle XENOLITH spinel-garnet Iherzolite GEOTHERM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extensional BACK-ARC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