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0℃高温钛合金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4
1
作者 刘莹莹 陈子勇 +1 位作者 金头男 柴丽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3-1869,1883,共8页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好、热强度高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工业中重要的结构材料。同时,相比于铝、镁轻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耐高温部件中也有着相当大的应用潜力。1954年,美国研发出了第一种...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好、热强度高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工业中重要的结构材料。同时,相比于铝、镁轻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耐高温部件中也有着相当大的应用潜力。1954年,美国研发出了第一种实用型高温钛合金Ti-6Al-4V,高温长时使用温度为300~350℃,综合性能良好,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使用。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其他各国也都相继研发出了一些使用温度更高的高温钛合金,直至1984年,英国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温度达600℃的高温钛合金IMI834。IMI834的典型特点是在原有的近α型高温钛合金Ti-Al-SnZr-Mo-Si体系中加入了0.06%C,扩大了两相区的加工窗口,优化了组织。在此之后,美国于1988年在原有高温钛合金Ti-6542S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一些合金元素的含量也获得了一种实用温度为600℃的高温钛合金Ti1100。1992年,俄罗斯在BT18Y的基础上用5%的高熔点W代替1%Nb也开发出了一种达600℃的高温钛合金BT36。而国内高温钛合金起步相对较晚,前期以仿制为主,后逐渐形成了以添加稀土元素为特色的高温钛合金体系,典型的有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和宝钛集团研发的Ti60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自主研发的Ti600,它们的实际使用温度均为600℃,综合性能优异。总体来说,目前高温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很难突破600℃,主要是由于使用温度高于600℃时合金的热强性与热稳定性难以匹配协调,并且合金的抗氧化性急剧下降,表面氧化严重,导致合金热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下降,甚至可能使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部位的零部件存在"钛火"的风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600℃及600℃以上的高温钛合金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的Ti1100、英国的IMI834、俄罗斯的BT36、中国的Ti60、TG6和Ti600(600℃高温钛合金)以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发展现状 热强性 热稳定性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聚乙烯醇热塑加工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琪 李莉 +1 位作者 陈宁 白时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7,共6页
聚乙烯醇(PVA)是综合性能优异的可由非石油路线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高分子材料,但其熔点与分解温度接近,难以热塑加工,应用主要基于溶液法,仅能制备纤维、薄膜等低维制品或用作助、辅材料,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文中介绍了我们近年来在PVA... 聚乙烯醇(PVA)是综合性能优异的可由非石油路线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高分子材料,但其熔点与分解温度接近,难以热塑加工,应用主要基于溶液法,仅能制备纤维、薄膜等低维制品或用作助、辅材料,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文中介绍了我们近年来在PVA热塑加工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通过分子复合和增塑,获得PVA热塑加工窗口,实现PVA热塑加工,建立了PVA熔融纺丝、吹塑成膜、挤出注塑、中空吹塑及热塑发泡等新技术,通过热塑加工制备性能优良的PVA/无机填料复合材料和PVA/生物质复合材料,为开拓PVA应用新领域、解决PVA工业发展瓶颈问题提供新理论、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热塑加工 高性能化 新技术新原理
下载PDF
草鱼冷藏过程鱼肉品质与生物胺的变化及热处理对生物胺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月美 包玉龙 +1 位作者 罗永康 王航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1,共6页
文章研究了草鱼(Ctenpharyngodon idellus)冷藏过程鱼肉品质与生物胺的变化及热处理对生物胺的影响。将经过前处理的草鱼鱼片于4℃条件下贮藏,对其感官品质、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汁液流失率以及生物胺等指标进行测定,另外经... 文章研究了草鱼(Ctenpharyngodon idellus)冷藏过程鱼肉品质与生物胺的变化及热处理对生物胺的影响。将经过前处理的草鱼鱼片于4℃条件下贮藏,对其感官品质、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汁液流失率以及生物胺等指标进行测定,另外经过85℃、15 min的热处理后对草鱼鱼片的生物胺进行测定,探求其变化规律及草鱼的生物胺与其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草鱼的汁液流失率、TVB-N、菌落总数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感官分值的变化趋势相符,草鱼的感官接受极限为9 d。草鱼鱼片在冷藏加工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生物胺是腐胺和尸胺,第15天腐胺的质量分数达到(17.12±4.40)mg.kg-1,尸胺的质量分数达到(237.47±3.96)mg.kg-1,且腐胺和尸胺与其他评价指标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经热处理后,腐胺、尸胺、组胺、精胺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但与未经热处理的鱼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85℃、15 min的热处理对于草鱼中生物胺的破坏作用不明显,难以有效地去除生物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热处理 冷藏 品质变化 生物胺
下载PDF
聚乙烯醇的热降解及热塑加工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江献财 董海亚 +2 位作者 谢静思 张熙 代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5,共8页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含有大量羟基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成膜性、水溶性、气体阻隔性、机械性能和生物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纤维,薄膜,粘结剂等领域。但PVA的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接近,使得熔融的同时发生分解反应,难于热塑加...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含有大量羟基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成膜性、水溶性、气体阻隔性、机械性能和生物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纤维,薄膜,粘结剂等领域。但PVA的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接近,使得熔融的同时发生分解反应,难于热塑加工。因此对PVA进行改性以提高热塑加工性能成为该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复合改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PVA的热降解行为以及实现PVA热塑加工的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热降解 增塑 热塑加工
原文传递
藕淀粉的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闵燕萍 陈宗道 +2 位作者 钟耕 陈恋 王春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9-263,共5页
该文从化学成分、淀粉颗粒大小、淀粉糊、热力学、淀粉颗粒形态和表面结构以及对酶水解耐受力等方面,对藕淀粉的加工性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藕淀粉(重庆产)的水分含量为15.32%、蛋白质0.16%、脂肪0.07%、粗纤维0.02%、灰分... 该文从化学成分、淀粉颗粒大小、淀粉糊、热力学、淀粉颗粒形态和表面结构以及对酶水解耐受力等方面,对藕淀粉的加工性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藕淀粉(重庆产)的水分含量为15.32%、蛋白质0.16%、脂肪0.07%、粗纤维0.02%、灰分0.54%、磷0.053%,其直链淀粉含量(30.61%)高于玉米淀粉的。藕淀粉的平均粒径为50.27μm,而玉米淀粉的为38.97μm。藕淀粉颗粒呈小圆形和椭圆形,但在某些淀粉颗粒一端有凹陷。淀粉的X-衍射图谱为B型,糊化温度为54.09℃,透明度为57.9%,淀粉糊达到最大黏度即呈现平缓的特征,黏度峰值远低于玉米淀粉糊的。该研究对实际生产中,提高藕淀粉得率和纯度以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淀粉 形态 热力学 加工性质
下载PDF
食品热加工与非热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允圃 刘玉环 +4 位作者 阮榕生 曾稳稳 杨柳 刘成梅 彭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3-467,共5页
食品热加工的诸多弊端逐步显现,对长寿人群的饮食习惯调查结果启示了低温烹调应当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组成部分。食品非热加工新技术快速发展,预示食品热加工技术将被非热加工技术部分取代。
关键词 食品 热加工 非热加工
下载PDF
蜂蜜中羟甲基糠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静 曹炜 《中国蜂业》 2011年第1期11-12,35,共3页
蜂蜜中羟甲基糠醛(HMF)的含量是评价蜂蜜及其制品的重要指标。本文简要介绍了热加工和贮藏对蜂蜜中HMF含量的影响以及蜂蜜中HMF的脱除方法。
关键词 蜂蜜 热加工 贮藏 HMF
下载PDF
超高压和热处理对发酵石榴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殷晓翠 马嫄 +7 位作者 苏凡 梁智林 罗鸣 付东旭 车振明 袁乙平 耿越昌 徐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37,共7页
以发酵石榴汁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600 MPa/10 min)和热处理(Thermal processing,TP,65℃/20 min)进行杀菌,比较处理前、后及4℃贮藏期间发酵石榴汁各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超高压和热处理后,... 以发酵石榴汁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600 MPa/10 min)和热处理(Thermal processing,TP,65℃/20 min)进行杀菌,比较处理前、后及4℃贮藏期间发酵石榴汁各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超高压和热处理后,发酵石榴汁中菌落总数小于10 CFU/mL,且菌落总数在贮藏结束时小于100 CFU/mL,符合行业标准要求;pH、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s,TSS)在两种处理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贮藏期内pH、TSS无显著变化(p>0.05),而TA显著下降(p<0.05);超高压处理后的样品具有更高的总酚、花色苷、总黄酮和抗氧化活性;在贮藏过程中,总酚、花色苷、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超高压处理能更好地保持样品的总酚、花色苷和抗氧化活性,而热处理组能更好地控制样品中总黄酮的损失;与未处理组相比,超高压和热处理对发酵石榴汁色泽的影响较小,贮藏期间热处理组的色泽变化程度高于超高压处理组。结论:超高压处理的发酵石榴汁在总酚、总黄酮、花色苷和抗氧化性等品质方面优于热处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热处理 发酵石榴汁 贮藏 品质
下载PDF
食品非热杀菌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林燕 廖红梅 +1 位作者 胡小松 廖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8-333,共6页
热力杀菌技术不仅能有效保障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而且非常经济,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但其会导致食品品质劣变,包括颜色变化、口味改变、香气损失、营养破坏和质构变化。近年来,非热杀菌技术(nonthermal processing,NTP)引起了国内外... 热力杀菌技术不仅能有效保障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而且非常经济,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但其会导致食品品质劣变,包括颜色变化、口味改变、香气损失、营养破坏和质构变化。近年来,非热杀菌技术(nonthermal processing,NTP)引起了国内外政府部门、食品工业界和食品领域专家的关注,作为新兴食品杀菌技术,其能在较低温度下达到杀菌钝酶的效果,其中高静压技术已经成功商业化。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分析以及结合自身的研究,对NTP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NTP研究中应该关注的杀菌、钝酶、品质、安全以及其他等5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杀菌 非热杀菌 杀菌 钝酶 品质 安全
下载PDF
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海宇 于惠忠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5-29,共5页
本文综述了传感器动态校准的现状 ,包括它的概念、特点、数据处理方法等。特别是针对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校准装置的选择和评定结果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动态校准 数据处理
下载PDF
热加工对鲤鱼质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齐海萍 胡文忠 +1 位作者 姜爱丽 田密霞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4-146,150,共4页
通过质地剖面分析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测定不同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下鱼肉的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弹性和回复性,通过其变化趋势,分析加热对鲤鱼肉质构和品质的影响。TPA结果:30℃低温加工的鱼肉的蛋白质降解适度,肉质结实,富... 通过质地剖面分析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测定不同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下鱼肉的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弹性和回复性,通过其变化趋势,分析加热对鲤鱼肉质构和品质的影响。TPA结果:30℃低温加工的鱼肉的蛋白质降解适度,肉质结实,富有弹性,有咀嚼感,鲜嫩,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有营养和固有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热处理 TPA质构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热成像的埋地热力管道缺陷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艳博 任瑞峰 +2 位作者 梁鹏 姚旭龙 王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1-170,共10页
为了研究埋地热力管道缺陷检测、泄漏定位问题,根据相似性原理搭建埋地热力管道泄漏试验平台,利用红外热像仪对3种不同工况的埋地管道上方地表进行探测,分析热力管道上方地表红外热像、最大差值辐射温度和差值温度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 为了研究埋地热力管道缺陷检测、泄漏定位问题,根据相似性原理搭建埋地热力管道泄漏试验平台,利用红外热像仪对3种不同工况的埋地管道上方地表进行探测,分析热力管道上方地表红外热像、最大差值辐射温度和差值温度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埋地管道泄漏时,红外热像上漏点周围会呈现椭圆形高温区、温度梯度区与自然温度区,高温区内温度最大点往往对应漏点的位置,温度梯度区代表泄漏的影响范围。管道泄漏时最大差值辐射温度升温速率最快,分别是管道保温层破损和管道无破损的2倍和4倍,其差值温度分布直方图由正态分布演变为偏态分布。所提出的根据热像图的像素计算埋地管道泄漏影响区域的实际面积以及根据最大温度点的坐标确定泄漏点位置的方法,可实现管道泄漏影响评估和漏点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管道 泄漏检测 红外辐射 图像处理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增韧尼龙6的结晶、热行为和加工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强国 王荣海 +1 位作者 陈文杰 王立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32,共5页
对聚烯烃弹性体接枝物(E-g-MA)和尼龙6的共混物的结晶、热行为和加工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对不同比例的Ny6/E、Ny6/E-g-MA二元共混物进行了熔融指数的测定,Ny6/E的MI的变化随弹性体含量增加而下降,而相同比例的Ny6/E-g-MA的MI值明显... 对聚烯烃弹性体接枝物(E-g-MA)和尼龙6的共混物的结晶、热行为和加工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对不同比例的Ny6/E、Ny6/E-g-MA二元共混物进行了熔融指数的测定,Ny6/E的MI的变化随弹性体含量增加而下降,而相同比例的Ny6/E-g-MA的MI值明显低于前者。 对纯Ny6和相同比例的Ny6/E、Ny6/E-g-MA共混物进行了等温结晶速度的测定。 共混物的DSC、WAXD测定结果表明:E-g-MA的加入不会影响Ny6的热行为、晶胞参数和γ晶型的形成,也不会产生新的晶型。增韧尼龙6比纯尼龙6更有利于加工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酰胺 增韧 结晶 热行为 加工
下载PDF
半导体器件热特性的光学测量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蔡涛 段善旭 康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8,共8页
热失效是影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的主要原因,热特性和温度测量是整个电子系统热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光学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无损伤的优势,在半导体及电子系统研究领域应用日益广泛。评述了各种半导体器件热特性光学测量技术... 热失效是影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的主要原因,热特性和温度测量是整个电子系统热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光学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无损伤的优势,在半导体及电子系统研究领域应用日益广泛。评述了各种半导体器件热特性光学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技术指标、应用现状,总结了现有方法中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器件 热特性 光学测量技术 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炼油工艺中结垢与阻垢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关键词 炼油 渣油 结垢 结焦 催化裂化 加氢 热处理 阻垢剂
下载PDF
热加工对鸡蛋中4种主要过敏原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珂 熊丽姬 +2 位作者 高金燕 陈红兵 佟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1-58,共8页
为探究热加工对鸡蛋主要过敏原结构的影响,对鸡蛋清中的4种过敏原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加工,并利用圆二色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外源荧光光谱对加热前后过敏原的空间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卵转铁蛋白对热不稳定,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 为探究热加工对鸡蛋主要过敏原结构的影响,对鸡蛋清中的4种过敏原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加工,并利用圆二色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外源荧光光谱对加热前后过敏原的空间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卵转铁蛋白对热不稳定,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分子结构逐渐展开,芳香族残基和疏水基团暴露于分子表面;轻微加热使卵白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更加有序,吸光度减小,表面疏水性增大,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大,其二级结构变得无序,分子发生聚集;加热后卵类黏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稳定,轻微加热其分子展开,吸光度和荧光强度增大,继续加热使蛋白分子部分聚集;热处理使溶菌酶分子的有序性下降,芳香族残基和疏水基团逐渐暴露,但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加,蛋白分子发生部分聚集。本实验结果为后续研究加热对鸡蛋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鸡蛋过敏原 光谱分析 结构
下载PDF
Review on fate of chlorine during thermal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被引量:12
17
作者 Peng Lu Qunxing Huang +3 位作者 A.C.(Thanos) Bourtsalas Nickolas J.Themelis Yong Chi Jianhua Y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3-28,共16页
Chlorine(Cl) is extensively present in solid wastes, causing significant problems during the thermal conversion of waste to energy or fuels, by combustion, gasification or pyrolysi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nalytica... Chlorine(Cl) is extensively present in solid wastes, causing significant problems during the thermal conversion of waste to energy or fuels, by combustion, gasification or pyrolysi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Cl content in solid materials and presen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l in various types of wastes, as reported in literature. Then, i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Cl emission behavior and Cl species formed during the thermal processing of the inorganic and organic Cl sources. The challenges resulted from the reactions between the formed Cl species and the ferrous metals, the heavy metals and the organic matter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e.g.,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heavy metal evaporation and dioxin formation. The quality degradation of products(oil, char and syngas) by Cl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available controlling methods of Cl emission, including pre-treatment(water washing, sorting,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stepwise pyrolysis) and in-furnace(absorbents, co-treatment and catalysts) methods are ass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INE SOLID WASTES thermal processing EMISSION Controlling methods
原文传递
皮秒激光切割PBO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学聪 钱静 +7 位作者 付强 王关德 刘军 崔红 张承双 包艳玲 戴晔 赵全忠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64,共10页
一次性整体成型或传统的加工方式已不能满足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精密加工和装配的要求。首先分别采用波长为355 nm的紫外皮秒激光和波长为1030 nm的红外皮秒激光对PBO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切割加工,加工过程中采用... 一次性整体成型或传统的加工方式已不能满足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精密加工和装配的要求。首先分别采用波长为355 nm的紫外皮秒激光和波长为1030 nm的红外皮秒激光对PBO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切割加工,加工过程中采用渐进式焦点下移和多道扫描策略;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切割截面形貌,分析了材料的物理去除机制和加工热损伤;最后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方向、脉冲重复频率等激光参数与切割质量、切割效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皮秒激光可以实现“冷加工”和光化学效应,得到了较高的切割质量;激光焦点随加工进程下移可以有效提高加工质量并改善材料切割表面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8 W、400 kHz、1000 mm/s的激光参数可以进行高质、高效的材料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皮秒激光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表面质量 热损伤 加工效率
原文传递
辣椒素类物质在烤制加工和储藏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燕 夏延斌 +2 位作者 王健 罗凤莲 武小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为了解辣椒素类物质在烤制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该文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时间处理以及不同储藏条件下(常温和冷藏,真空和非真空),野山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烤制加热温度(80~180℃)及其时间(2~16min)对辣... 为了解辣椒素类物质在烤制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该文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时间处理以及不同储藏条件下(常温和冷藏,真空和非真空),野山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烤制加热温度(80~180℃)及其时间(2~16min)对辣椒素类物质的影响均显著(p<0.01);不同储藏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野山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9个月后,真空包装冷藏的辣椒粉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降低了16.44%,非真空包装冷藏的降低了17.00%,真空包装常温储藏的降低了23.58%,非真空包装常温储藏的降低了24.11%,真空包装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低温更有利于保存辣椒素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 储藏稳定性 烤制加工 辣椒素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下载PDF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刀额新对虾过敏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郑礼娜 林洪 +2 位作者 刘一璇 李钰金 李振兴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6-471,共6页
选取煮(100℃)、蒸(100℃)、高压(121℃,0.1 MPa)这3种常见热加工方法,分别处理刀额新对虾不同的时间,通过检测总可溶性蛋白、主要过敏原含量和免疫活性的变化,分析3种热加工方式对虾类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影响,并通过质地剖面分析,研究虾... 选取煮(100℃)、蒸(100℃)、高压(121℃,0.1 MPa)这3种常见热加工方法,分别处理刀额新对虾不同的时间,通过检测总可溶性蛋白、主要过敏原含量和免疫活性的变化,分析3种热加工方式对虾类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影响,并通过质地剖面分析,研究虾肉经过处理后组织结构的变化。经过3种热处理后,分子量为36 ku的主要过敏原蛋白仍然存在,免疫印迹的结果显示其免疫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压对免疫活性的降低程度最大,30 min时免疫活性降低了97%;在25~35 ku区域出现一条新的IgE结合蛋白。质构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高压热处理后,虾肉的硬度和咀嚼度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口感变差。结果表明:热高压处理在降低虾过敏活性的同时,对其口感也有一定的影响,有必要通过优化高温高压处理工艺,在保持虾口感及营养的基础上,降低其过敏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额新对虾 热加工方式 过敏原 免疫活性 质地剖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