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街区蓝绿空间对热环境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1
作者 石炜豪 曾穗平 艾合麦提·那麦提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5,共8页
【目的】蓝绿空间对热环境优化的积极效应已获得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对蓝绿空间指标影响热环境作用的空间异质性探究不深入,挖掘多维度蓝绿空间对热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方法】将蓝绿空间破碎化、热环境恶化的天津市... 【目的】蓝绿空间对热环境优化的积极效应已获得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对蓝绿空间指标影响热环境作用的空间异质性探究不深入,挖掘多维度蓝绿空间对热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方法】将蓝绿空间破碎化、热环境恶化的天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以地表温度作为热环境表征指标,借助Fragstats 4.2与Guidos Toolbox 2.9软件计算蓝绿空间规模、形态、布局3个方面的表征指标,引入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GWR)模型开展统计分析。【结果】1)天津市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分布呈现“四廊多点”的特征,而地表温度分布则呈现明显的“中心高外围低”的特征;2)各蓝绿空间指标对热环境的作用尺度存在一定分异,平均形状指数、边缘布局占比的作用尺度较小,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绿色空间占比与核心布局占比的作用尺度较大,影响程度在空间上变化平缓;3)各蓝绿空间指标中,绿色空间占比、核心布局占比、斑块内聚度指数(COHESION)对热环境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分支布局占比和边缘布局占比对热环境有显著正向作用。【结论】全面挖掘了街区蓝绿空间中影响热环境的指标,探索了它们对热环境的多尺度空间异质性影响并提出蓝绿空间调控建议,为高密度城区的气候适应及城市街区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绿地规划 街区蓝绿空间 热环境优化 地表温度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集总参数法的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优化研究--以重庆地区为例
2
作者 蒋超 方小桃 +1 位作者 刘茜茜 王怡 《重庆建筑》 2021年第10期30-34,共5页
该文利用《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 286-2013)中的集总参数法,结合重庆本地设计现状,总结出了适用于改善重庆地区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五个优化设计措施,即提高透水铺装比例、提高建筑首层通风架空率、提高场地遮阳设置比例、... 该文利用《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 286-2013)中的集总参数法,结合重庆本地设计现状,总结出了适用于改善重庆地区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五个优化设计措施,即提高透水铺装比例、提高建筑首层通风架空率、提高场地遮阳设置比例、提高屋顶绿化比例、降低场地太阳辐射吸收系数。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定量研究了各优化设计指标和室外热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并得出结论:在重庆地区,改善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降低热岛效应,效果显著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降低场地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提高场地遮阳覆盖率〉提高底层通风架空率〉提高屋顶绿化比例〉提高透水铺装比例。因此在重庆地区,应优先推荐采用降低场地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和提高场地遮阳设置比例这两种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热环境优化 计算机模拟 集总参数法 住宅小区 重庆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