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持续性大雾边界层结构特征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马翠平 吴彬贵 +4 位作者 李江波 于雷 赵娜 蔡子颖 曲晓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5-722,共8页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冀中南部及天津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达3 d,其中石家庄浓雾持续时间长达34 h,强浓雾持续时间7 h。利用加密自动站、天津市250 m气象铁塔梯度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冀中南部及天津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达3 d,其中石家庄浓雾持续时间长达34 h,强浓雾持续时间7 h。利用加密自动站、天津市250 m气象铁塔梯度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连续性大雾边界层结构特征以及大雾的形成、发展维持和消散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得到:大雾形成前期地面持续东风,有利水汽的聚积;当地面风向转为偏北风时促进水汽凝结,致使大雾形成,大雾形成后再次转为长时间偏东风有利大雾的维持和加强;850 hPa以下西南暖湿气流和近地面层逆温的长时间维持,是平流大雾持续的主要原因;低层3支水汽的输送及850 hPa的西南急流重建直接导致了强浓雾形成。大雾维持加强期间,边界层风速为1~2 m·s^(-1),尤其是强浓雾期间,风速仅为1 m·s^(-1);当边界层4 m·s^(-1)以上西北风速从250 m逐渐下传至地面时,逆温层破坏,大雾天气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大雾 边界层结构 热力特征 动力特征
下载PDF
自动发电控制优化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罡 吕剑虹 +2 位作者 韦红旗 马新华 程保国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1,共5页
针对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2台350MW直吹式机组,在对机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及对原AGC控制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型的AGC优化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际运行表明,改进后的新型AGC优化控制策略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锅炉蓄热并尽可能加快锅炉的... 针对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2台350MW直吹式机组,在对机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及对原AGC控制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型的AGC优化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际运行表明,改进后的新型AGC优化控制策略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锅炉蓄热并尽可能加快锅炉的负荷主控指令,有效提高机组负荷的升、降速率。对机组所能达到的最大负荷升、降速率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估和提高机组负荷升、降速率的一般性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自动发电控制 优化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 调度自动化系统
下载PDF
考虑热动态和碳交易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调度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秀 柴梓轩 +3 位作者 刘方 田英杰 王皓靖 徐耀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8,共10页
随着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IES)内多类型能源转换设备广泛接入,热网动态特性对系统运行影响日益显著,能源低碳转型战略的实施使得碳排放成为IES运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文章开展考虑热动态和碳交易的电-气-热IES协调调度的研究。基于... 随着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IES)内多类型能源转换设备广泛接入,热网动态特性对系统运行影响日益显著,能源低碳转型战略的实施使得碳排放成为IES运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文章开展考虑热动态和碳交易的电-气-热IES协调调度的研究。基于动稳态模型构建的供热网络潮流结果,研究其动稳态差异;进一步面向当前碳交易市场发展需求在IES运行中考虑碳交易,构建以购能成本、运行成本及碳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电-气-热IES协调调度模型,从多环节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构建算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热动态特性和碳交易的IES多网络耦合协调调度,能量跨时空转移特征明显,且有效降低碳排放,实现其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热动态特性 时间延迟 碳交易机制 协调调度
下载PDF
冷却空气迎面风速和温度对直接空冷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钰锋 秦华 +1 位作者 于达仁 赵晓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22-27,共6页
直接空冷机组和常规湿冷机组由于在冷端系统上差别较大,使得空冷机组的控制必须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对于汽轮机冷端的影响。该文在空冷凝汽器静态变工况计算的基础上,考虑空冷系统凝汽器的蓄热效应,建立了直接空冷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该模... 直接空冷机组和常规湿冷机组由于在冷端系统上差别较大,使得空冷机组的控制必须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对于汽轮机冷端的影响。该文在空冷凝汽器静态变工况计算的基础上,考虑空冷系统凝汽器的蓄热效应,建立了直接空冷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分析冷却空气迎面风速和环境温度对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冷却空气迎面风速和环境温度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的影响曲线,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和冷却空气迎面风速的降低,系统的稳定时间变长,证明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的时间常数随着空冷凝汽器的散热能力的强弱而有相应变化,并为进一步研究适用于直接空冷机组的背压保护控制策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机组 蓄热效应 冷却空气迎面风速 空气温度 凝汽器动态特性
下载PDF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腔式吸热器动态仿真模型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二树 余强 +1 位作者 杨志平 杨辰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15-120,共6页
以大汉MW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过热型腔式吸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根据吸热器的工作机制和热力学定律,建立过热型腔式吸热器的全工况动态仿真数学模型。模拟大汉兆瓦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过热型腔式吸热器的动、静态特... 以大汉MW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过热型腔式吸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根据吸热器的工作机制和热力学定律,建立过热型腔式吸热器的全工况动态仿真数学模型。模拟大汉兆瓦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过热型腔式吸热器的动、静态特性。给出大汉兆瓦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过热型腔式吸热器太阳能辐照的阶跃扰动响应曲线,得出的结论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电站过热型吸热器的设计、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电站运行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腔式吸热器 模型 仿真 动态特性
下载PDF
空调水蓄冷温度分层动态特性模拟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贵银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13,共3页
分析了空调水蓄冷温度分层的特性,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竖直放置的圆柱形蓄冷桶内的温度分布规律。
关键词 水蓄冷 温度分层 动态特性 数学模型 空调
下载PDF
氟聚合物压电驻极体的压电性及其电荷的动态行为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晓青 黄金峰 +1 位作者 王飞鹏 夏钟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02-1907,共6页
描述了一种可控微结构的多孔聚合物压电功能膜的制备方法,讨论了采用该工艺制备的聚四氟乙烯(PTFE)和全氟乙丙烯共聚物(FEP)复合膜压电驻极体的压电性能及其热稳定性.通过等温压电系数衰减和短路热刺激放电(TSD)方法,研究了氟聚合物复... 描述了一种可控微结构的多孔聚合物压电功能膜的制备方法,讨论了采用该工艺制备的聚四氟乙烯(PTFE)和全氟乙丙烯共聚物(FEP)复合膜压电驻极体的压电性能及其热稳定性.通过等温压电系数衰减和短路热刺激放电(TSD)方法,研究了氟聚合物复合膜压电活性热稳定性改善的根源,以及脱阱电荷输运和复合的特性.结果表明,这类氟聚合物压电驻极体膜的准静态压电系数d33可高达2200pC/N;压电系数d33的压强特性在直到20kPa的压强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与聚丙烯(PP)压电驻极体膜相比较,氟聚合物复合膜压电驻极体不但具有更高的压电活性,而且呈现更优良的热稳定性,并且预老化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压电活性的热稳定性.氟聚合物热稳定性的提高是源于材料微结构的稳定以及基体电介质的优异电荷储存性能;储存在微孔洞上下固体介质壁上的空间电荷在热激发脱阱后,在驻极体电场作用下的输运路径主要沿着固体介质层的表面迁移并与异性电荷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聚合物 压电驻极体 热稳定性 电荷动态特性
原文传递
流量自适应方式下考虑热管道虚拟储能的电热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秀 汤金璋 +2 位作者 刘方 蒋家富 刘欣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318-8331,共14页
循环系统控制水力工况,是综合能源系统的必需组成部分和基础用电负荷。现有综合能源研究中循环系统大多采用质调节方式且不计能耗,忽视了其调节潜力的同时也导致调度不准确;且目前考虑热管道储能的研究大多将热网整体作为储能模型描述... 循环系统控制水力工况,是综合能源系统的必需组成部分和基础用电负荷。现有综合能源研究中循环系统大多采用质调节方式且不计能耗,忽视了其调节潜力的同时也导致调度不准确;且目前考虑热管道储能的研究大多将热网整体作为储能模型描述其在调度中的效果,缺乏对单管道储能特性的量化定义,忽略了能量在管网内部拓扑中的分布情况,不利于系统对其进行主动调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流量自适应方式下考虑热管道虚拟储能的电热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构建由系统参数、流量决定的循环系统用电模型;其次,从储热设备角度,构建单管道虚拟储能模型,定义各项储能指标;然后,以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流量自适应方式下考虑热管道虚拟储能的优化调度模型;最后,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文构建的单管道虚拟储能模型能准确描述各管道的储能特性及管网内部储能量分布情况,为对其主动调控提供依据;其和流量自适应调节方式均可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两者协同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流量自适应 热动态特性 虚拟储能 优化调度
下载PDF
汽车乘坐空间热环境降温过程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文灿 陈吉清 兰凤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16-124,共9页
车内热环境对乘员热舒适性、行车安全和燃油消耗都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南方夏季典型天气环境下车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然后对外部环境作用下车内热流场稳态特性进行测试和数值计算,并以此作为初始条件进一步... 车内热环境对乘员热舒适性、行车安全和燃油消耗都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南方夏季典型天气环境下车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然后对外部环境作用下车内热流场稳态特性进行测试和数值计算,并以此作为初始条件进一步对空调系统作用下车内热环境动态特性进行测试和计算;最后对车内热环境的稳态和动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内热环境存在典型的'温室效应';所受太阳辐射强度的不同导致壁面温度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在自然对流的作用下气温在高度方向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车内热环境呈现高度非均匀的分布特性;空调开启后,车内气温在10 min左右可达到稳态,而壁面温度的变化速率要小于气温,30 min后依然没有达到稳态,车内仍然存在明显的瞬态非均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性 车内热环境 动态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试验测试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吸热偏差计算及深度调峰水动力特性
10
作者 张西容 宋园园 +3 位作者 周妍君 吕俊复 黄中 杨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047-6056,I0017,共11页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受热负荷及质量流速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管壁拉裂、超温爆管等安全问题,故有必要对锅炉深度调峰负荷时热偏差系数、水动力特性进行计算研究。该文根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及水冷屏结构,建立...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受热负荷及质量流速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管壁拉裂、超温爆管等安全问题,故有必要对锅炉深度调峰负荷时热偏差系数、水动力特性进行计算研究。该文根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及水冷屏结构,建立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并运用实炉测量数据计算实炉热偏差系数,对310及110MW负荷实炉热偏差系数进行计算,并采用110MW负荷实炉热偏差系数对120及70MW(深度调峰负荷)的水动力进行计算,将120MW负荷时的出口汽温计算结果与实炉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对70MW深度调峰负荷水动力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高低负荷时热偏差系数分布规律不同,在相近负荷时炉膛热偏差系数呈现出一致性,并且锅炉在70MW深度调峰负荷时,锅炉能安全稳定运行。深度调峰负荷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吸热偏差系数及水动力特性的计算研究,为现有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深度调峰优化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热偏差系数 深度调峰 水动力特性 实炉数据
下载PDF
耦合热、动载荷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迷宫密封动力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司和勇 曹丽华 李盼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05-1913,共9页
密封汽流激振严重影响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安全运行,采用DEFINE_CG_MOTION和DEFINE_PROFILE控制宏建立转子的涡动方程,通过Workbench流固耦合方法计算热、动载荷下密封齿形变,根据快速傅里叶变化得到机组运行时的密封动力特性,并对转子稳... 密封汽流激振严重影响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安全运行,采用DEFINE_CG_MOTION和DEFINE_PROFILE控制宏建立转子的涡动方程,通过Workbench流固耦合方法计算热、动载荷下密封齿形变,根据快速傅里叶变化得到机组运行时的密封动力特性,并对转子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可导致密封齿膨胀变形,温度对密封齿长度变化影响可达1%~1.5%,压力和离心作用对其影响较小。热、动载荷使迷宫密封直接刚度减小,直接阻尼先增加后减小,交叉刚度先减小后增加,动力系数的最大变化为原来的2倍。35~55Hz内转子稳定裕度急剧下降,转子对密封汽流激振更敏感。热、动载荷引起的压力波动集中在低频范围,密封周向压力波动可增高18.5kPa。密封高压区的压力波幅剧增是汽流激振显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汽轮机 热、动载荷 汽流激振 动力特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生物质振动炉排炉燃烧过程建模及动态特性分析
12
作者 蒋海威 高明明 +3 位作者 李杰 于浩洋 岳光溪 黄中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为探究生物质振动炉排炉的炉内燃烧特性,实现机组燃烧过程的控制优化,通过对生物质燃料特性以及燃烧机理的分析,建立炉排炉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研究炉排燃料量的动态变化,并预测炉膛温度、烟气含氧量等关键参数,探讨炉排的周期性振动对... 为探究生物质振动炉排炉的炉内燃烧特性,实现机组燃烧过程的控制优化,通过对生物质燃料特性以及燃烧机理的分析,建立炉排炉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研究炉排燃料量的动态变化,并预测炉膛温度、烟气含氧量等关键参数,探讨炉排的周期性振动对炉内燃烧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炉排燃料量与当前给料速度、燃料燃烧速度相关,且燃料在炉排上有较大的存储量,导致燃料着火燃烧与当前给料存在较大的迟延;炉膛温度与烟气含氧量的预测值能较好地跟随实测值的变化,其变化情况与燃烧特性一致;炉排的周期性振动会引起炉内燃烧状态的周期性变化,当炉排振动时,燃料燃烧速度、炉膛温度、炉膛压力都会随之升高,而烟气含氧量则有所降低,随着炉排的停振,这些参数又恢复到稳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生物质直燃发电 炉排炉 燃烧特性 动态特性
下载PDF
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的锅炉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雒青 王伟 +1 位作者 范庆伟 徐晨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4,99,共8页
针对锅炉内典型烟气-金属-蒸汽换热器的动态换热过程,采用单一变量控制法,分析受热面对质量流量阶跃的动态响应时间,并建立锅炉动态模型,在不同边界条件发生阶跃变化时,计算各受热面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动态响应时间随并联管长度... 针对锅炉内典型烟气-金属-蒸汽换热器的动态换热过程,采用单一变量控制法,分析受热面对质量流量阶跃的动态响应时间,并建立锅炉动态模型,在不同边界条件发生阶跃变化时,计算各受热面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动态响应时间随并联管长度及壁厚尺寸的增加而增加;随入口工质温度、热负荷以及质量流速的增加而缩短。在质量流量发生-10%阶跃扰动时,省煤器对扰动的响应速度最慢,响应时间约220 s;水冷壁低温段及水平低温再热器次之,高温受热面(如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等)响应速度最快,响应时间约10 s,为提高机组变负荷灵活性,缩短锅炉对负荷响应时间,可通过旁路部分响应速率慢的受热面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响应时间 动态特性 受热面
原文传递
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测试及分析
14
作者 刘宝举 郭亚飞 +4 位作者 张俊祺 张中杰 吕月元 刘林 陈逸清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国内对于温度传感器的热响应时间测试大部分采用油浴法,即在90℃硅油中进行测试,测试方式单一,没有考虑温度传感器实际使用环境与测试环境之间的关系,且测试方式为人工测试,效率较低,复现性差。针对此问题,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了温度传... 国内对于温度传感器的热响应时间测试大部分采用油浴法,即在90℃硅油中进行测试,测试方式单一,没有考虑温度传感器实际使用环境与测试环境之间的关系,且测试方式为人工测试,效率较低,复现性差。针对此问题,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了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自动测试装置,对PT100铂电阻、PT1000铂电阻和热敏电阻三类温度传感器的热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并分析不同封装方式以及不同加热方式对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的影响,证明了不同封装方式和加热方式对热响应时间测试存在较大影响。研究的测试装置可应用于所有类型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热响应时间 动态特性 自动测试装置
下载PDF
基于博弈优化算法的综合电热协同网络中热泵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动态特性研究
15
作者 梁安琪 曾爽 +7 位作者 任佳航 张新月 曹锋 余小玲 宋昱龙 邢其敬 杨旭 马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为提升区域能源综合利用和促进低碳发展,针对园区等典型区域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包含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及地源/空气源热泵及冷水机组等园区冷热能源供给系统与储能设备等。利用TRNSYS软件对北京地区6种气候条件下系统的动态特性... 为提升区域能源综合利用和促进低碳发展,针对园区等典型区域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包含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及地源/空气源热泵及冷水机组等园区冷热能源供给系统与储能设备等。利用TRNSYS软件对北京地区6种气候条件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采用博弈方法进行智能化运行并与逻辑控制方法对比。结果表明逻辑控制方法下可满足负荷需求但无法实现热泵机组始终高效运行与储能装置的充放平衡。进行博弈优化后的综合能源系统不仅能通过电热协同实现能量柔性调度分配,还能节约热泵机组整体能耗,并实现区域能源经济效益的目标。为综合电热协同网络中热泵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协同 热泵 智能化运行 动态特性 TRNSYS 博弈优化
下载PDF
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释能动态特性研究及敏感性分析
16
作者 醋文凯 方嘉宾 +2 位作者 魏进家 郭晓蝶 郑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9,共11页
为了获得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释能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其系统设计与安全调控水平,基于有限体积法,构建了MW级的可用于sCO_(2)热发电系统的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该反应器系统在典型扰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 为了获得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释能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其系统设计与安全调控水平,基于有限体积法,构建了MW级的可用于sCO_(2)热发电系统的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该反应器系统在典型扰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并就不同关键参数对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释能过程中传热传质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吸热侧sCO_(2)的进口流量和温度,会显著影响出口温度;相较于改变放热侧颗粒的进口温度,改变其进口流量对吸热侧sCO_(2)出口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10%的放热侧颗粒进口流量阶跃扰动可导致吸热侧sCO_(2)出口温度变化可达17.5℃,而相同比例的进口温度扰动最高只能使吸热侧sCO_(2)出口温度产生3.9℃的变化;增加管数、减少管径和减小粒径有助于提高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的热效率和转化率,且增加管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当管数从20增加至40根时,反应器的热效率和CaO颗粒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9%和2.4%。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CaO/CaCO_(3)热化学储能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集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CaO/CaCO_(3) 流化床反应器 动态特性
下载PDF
冰生消过程体系导热系数动态变化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始财 于得津 +2 位作者 刘昌岭 张勇 孟庆国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4,共6页
本文利用基于瞬变平面热源技术的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研究了冰生消过程中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根据体系状态的变化,冰的生消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未结冰过程(纯水)、结冰过程(冰水混合)、纯冰过程、融冰过程(冰水混合)、完全融解(纯水... 本文利用基于瞬变平面热源技术的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研究了冰生消过程中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根据体系状态的变化,冰的生消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未结冰过程(纯水)、结冰过程(冰水混合)、纯冰过程、融冰过程(冰水混合)、完全融解(纯水)。实验温度从10.3℃降至-11.0℃,然后再升至10.3℃,5个阶段中测得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592~0.669 W/(m·K)、0.603~2.284 W/(m·K)、2.019~3.106 W/(m·K)、0.611~1.945 W/(m·K)和0.596~0.598 W/(m·K)。结果表明:水结冰融冰过程中,体系导热系数发生动态变化,并且体系导热系数值可能不是纯冰或冰水混合物的导热系数;当温度接近冰点时,水或冰的结构可能改变,导致体系导热系数突变。由于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在结冰融冰过程中体系局部微环境的冰水两相可能存在微弱的自然对流,进而影响体系的导热系数。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冰的生消过程一般接连发生,考虑体系导热系数动态变化的因素,可以避免热平衡失调影响生物环境或涉冰构筑物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导热系数 测试 动态特性
下载PDF
计入三维热效应对可倾瓦推力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加猛 王小静 +1 位作者 祁高安 黄敏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9-524,共6页
在考虑三维热效应的情况下,研究线支撑可倾瓦推力轴承的动力特性.建立广义雷诺方程、完整的三维能量方程、瓦体的热传导方程和温粘关系,联立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计算油膜的刚度和阻尼系数.研究表明:温度变化对可倾瓦推力轴承的动力... 在考虑三维热效应的情况下,研究线支撑可倾瓦推力轴承的动力特性.建立广义雷诺方程、完整的三维能量方程、瓦体的热传导方程和温粘关系,联立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计算油膜的刚度和阻尼系数.研究表明:温度变化对可倾瓦推力轴承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与不计入热效应的线支撑可倾瓦推力轴承相比,计入三维热流体的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油膜刚度和阻尼系数会增大,其理论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工况;随着载荷、入口温度的增加以及转速的减小,油膜的刚度和阻尼也会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热流体 动力特性 可倾瓦 推力轴承
下载PDF
不同温度水体空化水动力脉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时素果 王国玉 +1 位作者 胡常莉 高德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4-181,共8页
为研究热力学效应对空化水动力脉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温度为279 K、298 K和318 K时绕水翼的非定常空化流动特性。试验在闭式水洞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下绕水翼的空穴形态,采用测力系统测量水翼受到的升阻... 为研究热力学效应对空化水动力脉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温度为279 K、298 K和318 K时绕水翼的非定常空化流动特性。试验在闭式水洞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下绕水翼的空穴形态,采用测力系统测量水翼受到的升阻力,并对升力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水翼升力在非定常空化阶段的频率特征。结果表明,相同空化数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升阻力系数降低,升力系数波动程度降低;温度对升阻力系数的影响随着空化数的升高而降低。在不同的空化发展阶段下,温度对升力系数影响的规律不同,空化形成和片状空化阶段,温度对升力系数影响较小;云状空化阶段,温度对升力系数影响较大。之所以出现上述规律是因为在同一空化数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空化区域减小;而空化区域越大,温度对空化流动的影响则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效应 温度 空化 动力特性 频率
下载PDF
计入套圈径向热位移的角接触球轴承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保民 梅雪松 +1 位作者 胡赤兵 邬再新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6,共6页
鉴于高速条件下热位移对角接触球轴承性能有重要影响,推导了轴承套圈径向热位移计算公式,给出了考虑套圈径向热位移影响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力特性计算方法和相应程序。对7012C轴承的计算结果表明,轴承套圈尤其是内圈径向热位移较大,... 鉴于高速条件下热位移对角接触球轴承性能有重要影响,推导了轴承套圈径向热位移计算公式,给出了考虑套圈径向热位移影响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力特性计算方法和相应程序。对7012C轴承的计算结果表明,轴承套圈尤其是内圈径向热位移较大,由此引起内外圈沟道间的径向相对位移;随着轴承内外圈热位移的增大,内接触角减小而外接触角增大,滚动体的离心力减小而陀螺力矩增大,接触变形、接触应力、接触载荷以及轴承刚度明显增大。因此,为使角接触球轴承动力特性分析会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必须计入套圈径向热位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套圈沟道 径向热位移 动力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