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迈向三维辩证法——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
克里斯蒂安·施密特
杨舢(译)
朱天禹(校)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7
|
|
2
|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语言符号学思想 |
聂志平
|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2
|
|
3
|
“听者”的重要性——巴赫金“对语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
周燕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4
|
洛克的语言观及其影响 |
刘兆林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禅宗语言观及其实践 |
陆永峰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6
|
朱光潜语言论的变奏及与中国传统诗学的回响 |
裴萱
|
《嘉应学院学报》
|
2013 |
2
|
|
7
|
形象,抑或是语言?——就文学本体与赵炎秋先生商榷 |
陈果安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8
|
谈谈对“语言学概要”课程的教学体会 |
阳蓉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1
|
|
9
|
他者的暴力与解构的差异:德里达与列维纳斯的语言论互动 |
王嘉军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后现代思潮挑战与文学理论核心范畴的内涵演变——以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为例 |
王坤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1
|
语言研究中的哲学常项 |
曹静娴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2
|
语言理解的体验观 |
鲁忠义
高志华
段晓丽
刘学华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13
|
名词与动词加工的ERP差异 |
张钦
丁锦红
郭春彦
王争艳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7
|
|
14
|
港式中文与语言接触理论 |
邵敬敏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7
|
|
15
|
悉尼学派的语类教学法理论 |
张先刚
|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6
|
“语言资源观”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郑荔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7
|
音乐视频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以周杰伦的《稻香》为例 |
张平丽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10
|
|
18
|
再论感觉句子的意义三分说 |
梁瑞清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9
|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文化观念理论研究视角 |
李迎迎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10
|
|
20
|
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动词加工的ERP比较 |
张 钦
郭春彦
丁锦红
王争艳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