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6 位作者 谢春娥 邢韵淇 张文基 王木源 卢心毓 李一桐 毛堂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0-74,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关典籍,结合本团队的临床经验,对UC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重新探讨。认为湿热、瘀血是伏邪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虚是伏邪产生的基础,而伏邪所致的肠络受损是UC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临证遣方用药时谨遵扶正祛邪、透邪外出的治疗总纲,提出清热利湿是祛除伏邪的首要治则,健脾温中为重要保障,理气活血是主要方式,而顾护胃气则需贯穿治疗始终,由此创立的清肠温中方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防治UC的复发。该文分别从“伏邪理论”源流、伏邪在UC发病中的特点及在诊疗中的应用等探讨了中医药抗UC复发的诊疗策略,并附本团队防治UC复发的经验,以期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伏邪理论 临证经验 湿热瘀血 脾虚 肠络受损
下载PDF
从“伏邪发病”论复发性尖锐湿疣
2
作者 要永卿 何宜恬 +1 位作者 张梦圆 邓蒂斯 《四川中医》 2024年第8期31-34,共4页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虽然临床治愈率高,但极易复发,极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预防其复发是预后阶段的重要任务。中医学基于“伏邪”学说理论体系认为尖锐湿疣复发是基于正...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虽然临床治愈率高,但极易复发,极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预防其复发是预后阶段的重要任务。中医学基于“伏邪”学说理论体系认为尖锐湿疣复发是基于正气亏虚,伏湿、伏毒为患,并确立补虚、祛湿、引邪之法予以预防。本文基于“伏邪”学说经典考证和现代研究结果对中医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伏邪学说 复发性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扶正祛邪
下载PDF
伏邪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关系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雷 张冬梅 +11 位作者 吕志国 兰天野 王百通 卢靖 常天瀛 徐鹏 张艺缤 亢泽峥 吴桐 徐寒莹 陈助明 王健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6期621-624,共4页
伏邪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属于中医病因学范畴,后经诸多医家发挥,在指导中医临证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提出的“伏邪致病”理论应用到多种疾病中效果显著。重症肌无力具有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究其根本在... 伏邪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属于中医病因学范畴,后经诸多医家发挥,在指导中医临证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提出的“伏邪致病”理论应用到多种疾病中效果显著。重症肌无力具有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究其根本在于伏邪潜藏,稽留不去。脾肾虚损是伏邪潜藏的根本,影响筋脉经络、气血津液、营卫失调三个方面。因此本篇基于“伏邪致病”的角度,探索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以求为重症肌无力的中医防治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学说 重症肌无力 病因病机
下载PDF
从伏邪理论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月娇 赵莉 徐莲薇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7期850-853,共4页
伏邪理论为中医病因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治疗外感内伤等多种疾病颇有意义。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机为正气不足、邪伏胞宫,鼓舞正气、祛邪而出为治疗的根本原则。其中正虚以脾虚不健、肝阴不足为主,伏邪... 伏邪理论为中医病因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治疗外感内伤等多种疾病颇有意义。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机为正气不足、邪伏胞宫,鼓舞正气、祛邪而出为治疗的根本原则。其中正虚以脾虚不健、肝阴不足为主,伏邪以湿火内伏、气郁内滞为主;扶正以健脾升阳、养肝滋阴为要,祛邪以化湿消瘀、行气清火、通络透邪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伏邪理论 扶正祛邪 健脾升阳 养肝滋阴
下载PDF
任继学依据伏邪理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志涛 邱占爽 +1 位作者 杨新月 王之虹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4期405-407,共3页
任继学教授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反复发作、治疗始效渐差主因是伏痰、伏瘀、伏寒3种伏藏邪气隐匿于脑络,且伏邪致病易损伤脾胃,使发病趋向于年轻化。本文总结任继学的学术思想,提出未病时调控身心,急性期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扶正,恢复期健... 任继学教授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反复发作、治疗始效渐差主因是伏痰、伏瘀、伏寒3种伏藏邪气隐匿于脑络,且伏邪致病易损伤脾胃,使发病趋向于年轻化。本文总结任继学的学术思想,提出未病时调控身心,急性期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扶正,恢复期健脾强胃,后遗症期防治复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提供了新的临床理念,以期增进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缺血性脑卒中 调控身心 健脾强胃 未病先防
下载PDF
伏邪理论中药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禹慧 韦倩 +3 位作者 王嘉乐 吕丽娜 张淼 陈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796-798,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伏邪理论的中药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用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予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基于伏邪理论的中药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用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予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红通络颗粒。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血管事件、心绞痛疗效、血清MMP-9和PAPP-A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血清MMP-9水平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2组间血清PAPP-A水平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于痰瘀伏邪理论的中医药干预ACS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心绞痛疗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并降低血清不稳定斑块相关因子MMP-9及PAPP-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 随机对照
下载PDF
基于“伏邪学说”试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33
7
作者 黄为钧 赵进喜 +8 位作者 王世东 贾旭 傅强 宫晴 张亚欣 贾冕 吴文静 申子龙 张雨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28-4430,共3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风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但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合适的中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严重阻碍了糖尿病肾病从风论治的推广,因此,本课题组提出糖尿病肾病存在"伏风致病"机制的假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风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但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合适的中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严重阻碍了糖尿病肾病从风论治的推广,因此,本课题组提出糖尿病肾病存在"伏风致病"机制的假说,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使用"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促进中医理论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学说 糖尿病肾病 伏风
原文传递
伏邪理论与运气理论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晨晨 唐树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97-2600,共4页
伏邪理论为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具有初感不发病、伏气于里过后方发的特点。这一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随温病学说的发展趋于成熟,目前常用于温热、湿热领域,并广泛应用于外感、内伤、精神、免疫系统及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五郁和三... 伏邪理论为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具有初感不发病、伏气于里过后方发的特点。这一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随温病学说的发展趋于成熟,目前常用于温热、湿热领域,并广泛应用于外感、内伤、精神、免疫系统及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五郁和三年化疫理论均为五运六气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感邪过后方发的特点,在传染性疾病预防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目前其与伏邪理论的关系阐释较少。在伏邪理论中引入五郁和三年化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运气理论 五郁 三年化疫 五运六气
原文传递
不同地域中医名家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学术特点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泳茵 吴皓萌 +3 位作者 秦书敏 郑欢 唐旭东 黄绍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2117-2120,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食管黏膜病理改变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逐年增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食管内外均可表现刺激症状,症状隐匿多样,患者常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目前现代医学多用质...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食管黏膜病理改变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逐年增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食管内外均可表现刺激症状,症状隐匿多样,患者常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目前现代医学多用质子泵抑制剂作为主要治疗药物,无明确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中医流传千年,古籍中已对GERD病名、病因、病机等进行了详尽论述。而因所处年代、地域、环境不同,学术流派之间互相影响,在一代代中医人的思想传承下,现代名中医对GERD的认识、病因病机、治疗用药规律及常用方剂等方面各有见解。现就董建华、徐景藩、李佃贵、劳绍贤、周福生、唐旭东、沈洪等著名医家的经验进行了概述和学术特点比较。以名中医为代表凝练北方、江南、岭南等地医家的学术思想,各位医者学习他们的经验,开阔GERD诊治思路,提高临床水平,在“因人、因时、因地”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名中医 诊疗特点 专家经验 通降论 浊毒学说 伏邪学说 岭南医学
下载PDF
李仝教授基于伏邪理论辨治慢性放射性肠炎的经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立巧 康宁 李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62-1466,共5页
慢性放射性肠炎是发生于盆腔、腹部恶性肿瘤放疗结束后1~5年,或急性放射性肠炎迁延3个月以上不愈,或潜伏数十年才出现的一类疾病。慢性放射性肠炎常引起出血、肠梗阻、肠瘘、肠穿孔等并发症,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给患者带... 慢性放射性肠炎是发生于盆腔、腹部恶性肿瘤放疗结束后1~5年,或急性放射性肠炎迁延3个月以上不愈,或潜伏数十年才出现的一类疾病。慢性放射性肠炎常引起出血、肠梗阻、肠瘘、肠穿孔等并发症,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该病治疗难度大,迄今尚无规范有效的统一治疗方案。李仝教授治疗本病关键点是基于中医伏邪理论,结合患者的体质和原发病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对李仝教授的临床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放射性肠炎 伏邪理论 名医经验 @李仝
下载PDF
杨宏志从正虚邪伏辨治支气管扩张症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羿芳 杨宏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支气管持久扩张和气道清除、防御功能的损伤使得支气管扩张症目前无法根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杨宏志教授认为本病顽难反复,当责之于久病肺虚,邪伏肺络,酿就夙根。外在虚邪趁机体正虚,触动伏络虚邪,三虚相合乃客其形而屡发。病理因素主... 支气管持久扩张和气道清除、防御功能的损伤使得支气管扩张症目前无法根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杨宏志教授认为本病顽难反复,当责之于久病肺虚,邪伏肺络,酿就夙根。外在虚邪趁机体正虚,触动伏络虚邪,三虚相合乃客其形而屡发。病理因素主要是痰、火(热)、瘀、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而益加为病理特征。治当辨邪正盛衰之所偏,明病脏所在,分清症情早晚和急缓,采取治标顾本、标本同治和治本顾标的分期、序贯治疗,新邪宜速祛,伏邪应缓除,扶正当持久,伏邪得蠲,痰热得清,虚火得平,痼瘀得化,肺气得肃,正虚得复,则诸症自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宏志 支气管扩张症 伏邪理论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从伏邪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媛媛 吴烈 +1 位作者 桑子瑾 张亿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和各家临床实践,探讨从伏邪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CSC是由外感或内生邪气伏于少阴、厥阴、太阴之经,导致正气内虚,痰湿、瘀血内生所致,病变累及脾、肺、肾、肝诸脏,以正虚邪伏为基本病机,正虚为本,...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和各家临床实践,探讨从伏邪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CSC是由外感或内生邪气伏于少阴、厥阴、太阴之经,导致正气内虚,痰湿、瘀血内生所致,病变累及脾、肺、肾、肝诸脏,以正虚邪伏为基本病机,正虚为本,痰湿阻络犯目为标。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结合八纲、脏腑、五轮八廓、眼科六经辨证,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分别从补其虚脏、利水祛湿、托透伏邪、疏肝开郁、化痰散结、通络祛瘀等方面论治CSC,以达到保护视网膜细胞,保护视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伏邪理论 论治
下载PDF
从国医大师任继学伏邪理论谈中医神志病的治疗与预防
13
作者 陈鸿雁 王健 赵永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37-840,共4页
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现代医学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这一领域存在明确优势,通过总结整理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的伏邪理论,探讨了神志病的病因病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医治疗及预防的策略;同时... 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现代医学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这一领域存在明确优势,通过总结整理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的伏邪理论,探讨了神志病的病因病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医治疗及预防的策略;同时在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发病机制中引入伏邪理论,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志病 伏邪理论 郁病 药物副作用 任继学
下载PDF
李家庚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上 孙玉洁 +1 位作者 陈雨 李家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29-5431,共3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表面的溃疡性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患病率位居口腔黏膜疾病之首。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西医治疗后仍容易反复发作,中医在治疗和预防口腔溃疡复发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李家庚教...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表面的溃疡性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患病率位居口腔黏膜疾病之首。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西医治疗后仍容易反复发作,中医在治疗和预防口腔溃疡复发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李家庚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以"伏邪"理论立论,认为"火热"为同一病理,并结合三焦巧妙辨证,潜方用药独具特色,每获良效。文章主要介绍李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思想及用药特色,并附案以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临床经验 李家庚 “伏邪”理论 三焦辨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