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医基础理论与干细胞理论的关系
- 1
-
-
作者
孟婉婷
赵猛
国海东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7-2630,263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120,81673729)——基于外泌体miR-146a/CXCR4介导的内源性干细胞动员探讨电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补气活血中药优化微环境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机制
+1 种基金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项目(22XD1423400)——益气活血补肾方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动员内源性干细胞促进心肌缺血损伤后修复的作用及机制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ZR1463100)——基于外泌体miR-146a介导的内源性干细胞动员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促进心肌缺血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
-
文摘
中医是以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而整体观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是通过宏观思辨的模式,对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整体认识。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胚胎直至成体的具有增殖及多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干细胞理论在中医理论中的归属是以肾精为主,脏腑经络等共同参与构成的多方面、多层次体系。挖掘干细胞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涵和本质,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理解和创新中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
关键词
干细胞
中医理论
精气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整体观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
Keywords
Stem cells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isceral manifestation theory
essence-qi theory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theory
Holistic view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邓中甲基于精气学说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经验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高翔
陈西平
黄巍
于瀚
张晓丹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008080022)
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提升计划(030054070)。
-
文摘
本文介绍了邓中甲教授基于精气理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经验。邓教授经过多年实践在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中注重调节精气的生成、转化与输布,抓住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不同时期病证特点,判断精气的有余和不足、三焦的气化有余和不及以及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不同,将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总结为“阴精亏虚、热毒壅滞”“精气亏虚、阴寒凝结”及“精气阻滞,湿瘀互结”三大临床类型,分别采取辛甘滋肾、苦寒折降,甘温益肾、辛温散结,辛润通络、化湿行瘀等治法,取得较好疗效。
-
关键词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精气学说
阴精亏虚、热毒壅滞
精气亏虚、阴寒凝结
精气阻滞
湿瘀互结
经验方药
邓中甲
-
Keywords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theory of essence and qi
Deficiency of Yin essence,stagnation of Heat and Toxin
Deficiency of essence and qi,condensation of Yin and Cold
Blocking of essence and qi,mutual condensation of Dampness and Stasis
Empirical prescriptions
Deng Zhongjia
-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56.5
[医药卫生—中医学]
R737.25
-
-
题名干宝的态度:释“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鹏飞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106,159,共9页
-
文摘
《搜神记》的编撰,是为了"明神道之不诬",这一意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一、干宝编撰此书,是为了跟历史与现实中的无神论者和无鬼论者进行论争;二、干宝用"精气说"等学说来说明鬼神妖怪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三、在该书的部分篇目中,干宝采取了特定的叙事手法,以让读者相信这些鬼怪故事的真实性;四、干宝在该书中表达了以德禳灾的观念,这跟"明神道之不诬"的意图也是一致的。
-
关键词
干宝
《搜神记》
明神道之不诬
精气说
以德禳灾
-
Keywords
Gan Bao
Soushenji
to prove that supernatural being is not fabricated
theory of essence and qi
averting disasters with morality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天地人“三才”角度看中医学精气神学说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姜青松
王庆其
-
机构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5-63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15)
-
文摘
天、地、人三才与精、气、神都是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三才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精、气、神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精、气、神恰如天、地、人三才在人身上的投射,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相互影响。深入理解三才与精气神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起到汇通中医与哲学的作用。
-
关键词
三才
气一元论
精气神学说
-
Keywords
three-element
qi monism theory
essence-qi-spirit theory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略论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与微生态理论的统一性
被引量:3
- 5
-
-
作者
魏文迪
石固地
单宝龙
任宝涛
孟令军
张铁峰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陕西中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13年第8期523-524,530,共3页
-
文摘
从中医学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论述中医学理论与微生态学之间的相通之处,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生成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宏观生态学,是古代宏观生态学的微观运用;微生态学则是现代宏观生态学的微观运用,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的相互关系。中医学理论与微生态学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具有统一性。
-
关键词
中医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微生态理论
相关性
-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vital essence and qi
theory of Yin and Yang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micro ecological theory
correlation
-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周易》阴阳气论对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7
- 6
-
-
作者
孙广仁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
文摘
讨论了《周易》阴阳气论思想对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影响 ,认为“精气为物”思想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以阴阳论气思想对中医学“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 。
-
关键词
周易
阴阳
精气
藏象
生命理论
-
Keywords
Zhouyi
yin and yang
essence qi
state of viscera
theory of essence qi and vitality
-
分类号
R223.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5
- 7
-
-
作者
左瑞
吕富荣
王晓燕
-
机构
陕西中医学院
西安市中医医院
-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3-15,共3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S2010SF1087)
-
文摘
从气机升降理论出发,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认为肾元亏虚、肾精不足,肝气虚、生发无力、气虚下陷,脾胃升清降浊功能障碍为本病发病之基础。治疗时从根源出发,运用补肾健脾、升阳举陷法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收效甚佳。
-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气机升降
补肾填精益气升提健脾法
升陷汤
肾四味
-
Keyword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theory of qi movement
lifting and spleen-strengthening method by consolidating kidney
supplementing essence and invigorating qi
Sheng Xian decoction
Sheng SiWei tablet
-
分类号
R223.14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