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大的政治”论断的演进、特点与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彬彬 马玉婕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65-73,158,共10页
“最大的政治”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是通过凝练式话语统一思想、建构共识、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梳理“最大的政治”论断的历史演进,阐释其特点与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 “最大的政治”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是通过凝练式话语统一思想、建构共识、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梳理“最大的政治”论断的历史演进,阐释其特点与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最大的政治”论断的演进历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反映着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追求。“最大的政治”论断的演进历程呈现出论断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密切相关、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协调互动、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深度融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的政治” 中国共产党 国家治理现代化 重点论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平山久雄教授《“大”字dà音史研究》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鲁国尧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5,共8页
平山久雄教授《汉语语音史探索》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著作,对汉语音韵学贡献殊多。其首篇《"大"字dà音史研究》一文堪称汉语例外音变研究的经典性论文。笔者认为,以中国经典之首《易》之《系辞上》的"探赜索隐... 平山久雄教授《汉语语音史探索》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著作,对汉语音韵学贡献殊多。其首篇《"大"字dà音史研究》一文堪称汉语例外音变研究的经典性论文。笔者认为,以中国经典之首《易》之《系辞上》的"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八字方足以概括其宗旨,刔发其精义。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将作为"读者"的我接受"作者"的"文本"之后的认识作一番梳理,然后按照学术思路的逻辑顺序逐一胪陈、释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久雄 汉语音韵学 例外音变说 强调论
原文传递
微创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建喜 方弘伟 +2 位作者 朱元 黄晓东 高骏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2期1766-1768,共3页
目的探究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微创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中出血量、颈痛量表(NPQ)评分及术后颈椎节段屈伸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究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微创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中出血量、颈痛量表(NPQ)评分及术后颈椎节段屈伸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创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的微创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血清肌酸激酶(CK)、NPQ评分及术后ROM。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切口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及7d,观察组血清CK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NP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OM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微创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效果良好,手术创伤轻,术中出血量少,且能够有效减轻颈痛,提高颈椎节段屈伸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理论 微创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节段屈伸活动度
下载PDF
筋骨并重理论在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浩康 黄卓汉 +1 位作者 赖居易 何升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竖脊肌及关节突关节阻滞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腰椎骨质疏... 目的:探讨中医“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竖脊肌及关节突关节阻滞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15例,男51例,女64例,年龄25~86(60.5±15.9)岁;其中48例采用PVP手术结合竖脊肌阻滞及伤椎关节突关节阻滞治疗(筋骨并重组),67例采用常规PVP手术治疗(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穿刺次数、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筋骨并重组术后3 d、1个月的VAS、ODI评分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次数、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骨并重”理论,PVP联合竖脊肌及关节突关节阻滞可有效缓解椎旁软组织痉挛等“筋伤”,相比常规PVP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短期腰背部疼痛和腰椎活动度,加快术后康复,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腰椎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神经阻滞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对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筋骨病的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秦大平 张晓刚 +7 位作者 宋敏 张华 曹林忠 高国栋 权桢 陈钵 徐斌 徐世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8期194-197,共4页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W)早期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其产生的适度当量冲击波对病变靶点异常组织的振动解离效应。慢性筋骨病是骨科筋骨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近年来诸多学者尝试将...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W)早期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其产生的适度当量冲击波对病变靶点异常组织的振动解离效应。慢性筋骨病是骨科筋骨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近年来诸多学者尝试将体外冲击波应用于骨科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发现其疗效显著。因此,以“筋骨并重”理论为切入点来探讨体外冲击波对慢性筋骨病的治疗效应依据充分。但其对肌肉-骨骼系统的筋骨病变的治疗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其机制可能是体外冲击波对肌肉-骨骼系统的筋骨病变靶点具有弥散式修复重建效应,将机械能量学刺激转化为生物学效应从而调整了“筋骨失衡”的生物力学紊乱及筋骨内环境失调状态,最终重建了筋骨软组织生物力学平衡。基于此,文章主要从体外冲击波对慢性筋骨病治疗的理论溯源、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以明确其治疗慢性筋骨病的筋骨生物力学机制,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筋骨病 筋骨并重理论 体外冲击波 力学调衡
下载PDF
理筋正骨手法与Maitland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朝阳 余强强 +3 位作者 桑兰 张欢欢 刘子青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理筋正骨手法与Maitland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8月杨浦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理筋正骨组(n=31)和关节松动组(n=31).两组患者均进行颈椎牵引,理筋正骨组在... 目的探讨理筋正骨手法与Maitland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8月杨浦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理筋正骨组(n=31)和关节松动组(n=31).两组患者均进行颈椎牵引,理筋正骨组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给予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关节松动组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给予Maitland关节松动技术治疗.两组干预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田中靖久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田中靖久评分和VAS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理筋正骨组的田中靖久评分(14.50±1.46)分高于关节松动组的(13.67±1.63)分,VAS评分(1.73±0.64)分低于关节松动组的(2.03±0.4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与Maitland关节松动技术均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而理筋正骨手法可做到"筋骨并重",疗效优于Maitland关节松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正骨手法 Maitland关节松动技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筋骨并重"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