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连作黄壤烟地养分变化及其施肥效应分析 被引量:84
1
作者 刘方 何腾兵 +2 位作者 刘元生 罗海波 舒英格 《烟草科技》 EI CAS 2002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贵州黄壤烟地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以及盆载试验 ,对连作烟地养分的变化及其对植株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优质烟区的施肥条件下 ,烤烟长期连作后土壤有效养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积累 ,其大小顺序为P >S &... 通过贵州黄壤烟地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以及盆载试验 ,对连作烟地养分的变化及其对植株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优质烟区的施肥条件下 ,烤烟长期连作后土壤有效养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积累 ,其大小顺序为P >S >K >Mg >Ca。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对连作烟地增施钾肥后 ,烟叶含钾量明显上升 ,但烟叶的钙和镁含量则明显下降 ,而在施用氮、磷、钾肥基础上对烟地增施钙或镁后 ,烟叶的氮和钾含量有下降的趋势 ;对磷和硫水平较高的连作烟地继续施用较多的磷和硫 ,能明显降低烟叶中镁的含量。在P、K、S水平较高的烟地上 ,减少P、S施用量对烟叶产量未产生明显影响 ;而对连作烟地增施钾肥的同时 ,增施适量的镁肥能明显地提高烟叶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烤烟连作 土壤养分 施肥效应
下载PDF
不同类型黄壤旱地的磷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2
作者 刘方 黄昌勇 +2 位作者 何腾兵 刘元生 钱晓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贵州中部黄壤旱地上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方法 ,对不同类型黄壤旱地磷素流失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黄壤旱地磷素流失以颗粒态形式流失为主 ,其占地表径流总磷含量的 86 .4%~ 99.9% ;不同类型黄壤旱地随地表径流流失... 在贵州中部黄壤旱地上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方法 ,对不同类型黄壤旱地磷素流失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黄壤旱地磷素流失以颗粒态形式流失为主 ,其占地表径流总磷含量的 86 .4%~ 99.9% ;不同类型黄壤旱地随地表径流流失的颗粒态磷 (泥沙结合态磷 )量和磷酸根态磷 (水溶态磷 )量存在较大差异 ,高肥力旱地磷的流失量明显高于低肥力旱地。影响黄壤旱地颗粒态磷和磷酸根态磷流失量的首要土壤因子都是有效磷含量 ;在土壤磷素水平一致下 ,黄壤旱地颗粒态磷流失量与 <0 .0 0 1mm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磷酸根态磷流失量与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此外 ,降雨强度对旱地磷素流失产生明显影响 ,高降雨强度将加速颗粒态磷的流失 ,从而明显地提高旱地磷素流失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旱地 磷素流失 有效磷含量 降雨强度
下载PDF
磷对土壤中砷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雷梅 陈同斌 +2 位作者 范稚连 莫良玉 黄泽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89-1992,共4页
在黄壤、红壤和褐土中进行As的等温吸附实验表明 ,在不添加P的情况下 ,3种土壤对As的吸附能力随土壤 pH的升高而降低 ,随土壤粘粒含量的降低而减弱 ,3种土壤吸附能力为黄壤 >红壤 >褐土 .As在土壤中的吸附受P存在的影响 ,6 0mg... 在黄壤、红壤和褐土中进行As的等温吸附实验表明 ,在不添加P的情况下 ,3种土壤对As的吸附能力随土壤 pH的升高而降低 ,随土壤粘粒含量的降低而减弱 ,3种土壤吸附能力为黄壤 >红壤 >褐土 .As在土壤中的吸附受P存在的影响 ,6 0mg·kg-1的P可以降低黄壤和红壤对As的最大吸附量 .吸附质中P∶As的比例不同 ,P对土壤吸附As的影响差异很大 :吸附质中P∶As =1∶2时 ,土壤对As的吸附能力均强于P∶As =1∶1和P∶As=2∶1,后两者差异不显著 ,表明土壤中的吸附点位对As和P的亲和性具有一定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黄壤 红壤 褐土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磷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40
4
作者 刘方 黄昌勇 +3 位作者 何腾兵 钱晓刚 刘元生 罗海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8-844,共7页
通过对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样品 ,探讨长期施肥下旱地磷素水平与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的磷素水平不断提高 ,CaCl2 浸提磷 (溶解态活性磷 )... 通过对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样品 ,探讨长期施肥下旱地磷素水平与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的磷素水平不断提高 ,CaCl2 浸提磷 (溶解态活性磷 )和NaOH浸提磷 (藻类可利用的土壤总磷 )与土壤全磷或有效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土壤富磷化的同时 ,旱地磷对水环境影响的潜能明显提高。黄壤旱坡地中CaCl2 浸提磷、Olsen P、NaOH浸提磷、土壤磷吸持指数、土壤磷饱和度与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生物有效性磷和溶解态活性磷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以这些参数作为评价指标 ,初步将黄壤旱地磷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黄壤 旱地 水环境 影响因素 风险评价
下载PDF
黄壤对铬(Ⅵ)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伍钧 漆辉 郭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西南地区不同母质发育的4种黄壤对Cr(Ⅵ)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黄壤对Cr(Ⅵ)有明显的吸附作用,等温吸附曲线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Temkin方程描述。最大吸附量(M)为冰碛黄壤>玄武岩黄壤>再积黄... 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西南地区不同母质发育的4种黄壤对Cr(Ⅵ)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黄壤对Cr(Ⅵ)有明显的吸附作用,等温吸附曲线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Temkin方程描述。最大吸附量(M)为冰碛黄壤>玄武岩黄壤>再积黄壤>老风化壳黄壤。酸度和温度对黄壤吸附Cr(Ⅵ)均有影响。随pH值升高,吸附量下降,当pH值升高到一定时,吸附量不再有所变化;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大,其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吸附特性 振荡平衡法 西南地区 等温吸附曲线 Freundilich方程 LANGMUIR方程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和黄壤颗粒有机碳和碳黑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履勤 章明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2-665,共4页
颗粒有机碳和碳黑是土壤中两类性质不同的碳库,它们的数量可反映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浙江省红壤和黄壤中这两类碳库有很大的变化,并与土地利用方式存在联系。颗粒有机碳的数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林地>茶园>旱地;而... 颗粒有机碳和碳黑是土壤中两类性质不同的碳库,它们的数量可反映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浙江省红壤和黄壤中这两类碳库有很大的变化,并与土地利用方式存在联系。颗粒有机碳的数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林地>茶园>旱地;而碳黑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一般是:旱地、茶园>次生林地>原生林地。颗粒有机碳是土壤碳库的易变组分,易受利用方式改变而变化,颗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随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而增加。相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碳黑数量与粘粒呈正比。土壤中>1 mm水稳定性团聚体与颗粒有机碳含量相关,而土壤<0.25 mm团聚体与碳黑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有机碳 碳黑 红壤 黄壤 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炭基肥对植烟黄壤性状和烤烟养分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陈懿 林英超 +3 位作者 黄化刚 林叶春 高维常 潘文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504,共10页
针对贵州植烟黄壤酸化、水肥流失、瘠薄以及烤烟养分吸收和产量偏低等问题。以我国主要烤烟品种云烟87和贵州黄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NF)、常规肥(CF,条施酒糟有机肥和烤烟专用基肥,穴施烤烟专用追肥)和炭基肥(BF,条施... 针对贵州植烟黄壤酸化、水肥流失、瘠薄以及烤烟养分吸收和产量偏低等问题。以我国主要烤烟品种云烟87和贵州黄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NF)、常规肥(CF,条施酒糟有机肥和烤烟专用基肥,穴施烤烟专用追肥)和炭基肥(BF,条施炭基酒糟有机肥和炭基复混肥,穴施烤烟专用追肥)3个处理,研究炭基肥对植烟黄壤的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烤烟养分积累、产量、挥发性香气物质、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为推动炭基肥在贵州植烟黄壤保育、烤烟养分和品质调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与常规肥(CF)比较,施用炭基肥(BF)可以显著提升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提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幅显著,达10.6%;提高肥料农学利用率;提高烤烟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总含量;显著增加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上述结果表明炭基肥可以保育植烟黄壤,提升烤烟养分积累和调控烟叶香气,可在贵州及我国西南类似烟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炭基肥 黄壤 养分积累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长期施磷对黄壤旱地磷库变化及地表径流中磷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方 黄昌勇 +3 位作者 何腾兵 钱晓刚 刘元生 罗海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对贵州黄壤旱地进行采样以及盆栽试验 ,探索黄壤旱地磷库的变化及其对地表径流磷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长期施磷后黄壤旱地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逐渐增高 ,A1 P、Fe P和Ca P积累的顺序为Fe P >A1 P >Ca P .长期施磷后黄壤旱地的有效... 对贵州黄壤旱地进行采样以及盆栽试验 ,探索黄壤旱地磷库的变化及其对地表径流磷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长期施磷后黄壤旱地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逐渐增高 ,A1 P、Fe P和Ca P积累的顺序为Fe P >A1 P >Ca P .长期施磷后黄壤旱地的有效磷或藻类可利用的总磷也不断积累 ,高磷 (Olsen P >2 5mg·kg-1)旱地藻类可利用的总磷与A1 P、Fe P和Ca 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5 9 、0 .90 3 和 0 .65 0 ,Fe P对藻类可利用磷量的影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在模拟雨强为 63 .2mm·h-1下 ,降雨 3 0min后 ,低磷黄壤旱地 (Olsen P为 4.62~ 15 .9mg·kg-1)径流中磷酸根磷含量仅为 2 .81~ 4.17μg·L-1,生物有效性磷含量为 0 .72 3~ 0 .876mg·L-1;高磷黄壤旱地 (Olsen P为 2 9.4~ 5 9.2mg·kg-1)径流中磷酸根磷含量达到0 .0 2 6~ 0 .714mg·L-1,生物有效性磷含量增到 0 .996~ 1.2 81mg·L-1;高磷黄壤旱地地表径流磷量能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磷 黄壤旱地 磷库变化 地表径流 磷浓度
下载PDF
炭基肥对植烟黄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陈懿 吴春 +3 位作者 李彩斌 林叶春 程建中 潘文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3-666,共14页
【目的】探究施用炭基肥对植烟黄壤质量影响的微生物学机制,为应用炭基肥培育植烟黄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以烤烟品种云烟87和贵州黄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NF)、常规肥(CF,条施有机肥和烤烟专用基肥,穴... 【目的】探究施用炭基肥对植烟黄壤质量影响的微生物学机制,为应用炭基肥培育植烟黄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以烤烟品种云烟87和贵州黄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NF)、常规肥(CF,条施有机肥和烤烟专用基肥,穴施烤烟专用追肥)和炭基肥(BF,条施炭基有机肥和炭基复混肥,穴施烤烟专用追肥)3个处理,2年后采集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剖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响应差异,揭示影响微生物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与NF处理和CF处理比较,BF处理烤烟产量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BF处理土壤细菌OTUs数量最大(1592),显著大于其余两处理;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BF处理土壤真菌OTUs数量最小(280);土壤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低。BF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物种最多样,属于25个门,CF处理属于23个门,NF处理仅属于22个门。细菌门水平,BF处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1.50%)提高,L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0.11%)降低;与NF处理比较,拟杆菌门、L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差异显著。真菌门水平,BF处理接合菌门(Zygomycota)相对丰度(2.18%)显著降低;与NF处理相比,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相对丰度(0.01%)显著降低。真菌属水平,BF处理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5.83%)显著降低;与NF处理相比,BF处理被孢霉属(Mortierella,2.11%)、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0.90%)、链格孢属(Alternaria,0.01%)(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不同施肥处理下,引起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土壤因子为pH,导致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效磷。【结论】炭基肥引发土壤生物化学环境改变,进而导致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变化,优化土壤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生物炭 炭基肥 黄壤 细菌 真菌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喀斯特黄壤区侵蚀性降雨及产沙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文源 王百田 +1 位作者 杨光檄 张科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76-1782,共7页
侵蚀性降雨研究是坡面侵蚀计算的前提性工作,以往喀斯特黄壤区的有关研究多因数据序列较短难以得出有效结论,或更集中于微观过程的观测,不能推广到自然状况下大尺度上的研究应用。确立降雨侵蚀力指标结构及不同下垫面的侵蚀性降雨标... 侵蚀性降雨研究是坡面侵蚀计算的前提性工作,以往喀斯特黄壤区的有关研究多因数据序列较短难以得出有效结论,或更集中于微观过程的观测,不能推广到自然状况下大尺度上的研究应用。确立降雨侵蚀力指标结构及不同下垫面的侵蚀性降雨标准,并结合相关背景资料模拟流域降雨侵蚀状况,对于喀斯特黄壤区的水蚀预报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分别观测了贵州中部和西部2个小流域的耕地、草地和人工林地3种径流小区5年的降雨产沙数据。通过计算最小降雨侵蚀力偏差系数Rcv对应的雨量雨强标准,并应用错选度,剔除率和损失率3个指标进行对雨量和雨强标准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区域的侵蚀性降雨分布和不同下垫面的产沙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降雨动能和最大30 min降雨强度乘积为计算降雨侵蚀力指标的最佳结构形式,降雨侵蚀力指标可以通过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降雨强度乘积进行简易计算;2)黄壤裸地的侵蚀性降雨指标应采用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其值在9.6-10.2 mm&#183;h-1之间,耕地的侵蚀性降雨指标应采用雨量标准,其值在15 mm左右,水土保持措施可明显提高侵蚀性降雨标准,较裸地和耕地分别提高55%和25%以上,复杂下垫面宜采用雨量标准,低植被覆盖下垫面宜采用最大时段雨强标准;3)贵州西部和中部侵蚀性降雨总量分别占年降雨总量的36%和38%,主要分布在5-8月,研究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在1700-1800(MJ&#183;mm&#183;hm-2&#183;h-1&#183;a-1),明显低于同纬度带的红壤和紫色土;坡面产沙量年内分布极为不均,少数的暴雨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产沙量;4)无人为干扰的灌木草地水土保持效果最佳,顺坡耕作玉米严重加剧土壤侵蚀,减少人为扰动是治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黄壤 降雨侵蚀力 侵蚀性降雨标准 产沙特征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38
11
作者 刘彦伶 李渝 +5 位作者 白怡婧 黄兴成 张雅蓉 张萌 张文安 蒋太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6-1156,共11页
【目的】磷是制约黄壤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提高作物的磷效率是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为黄壤稻田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22年的黄壤(水田)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其... 【目的】磷是制约黄壤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提高作物的磷效率是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为黄壤稻田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22年的黄壤(水田)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其中6种施肥模式:不施肥(CK);不施磷肥(NK);平衡施用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1/2有机肥替代1/2 NP (0.5 MNP);有机肥化肥配施(MNPK)。除CK和MNPK外,NK、NPK、M、1/2 MN处理为等氮量165 kg/hm^2,施磷量依次为P2O5 0、82.5、79.4、81.0 kg/hm^2,MNPK施N330 kg/hm^2、P2O5 161.9 kg/hm^2。于水稻分蘖期、开花期及成熟期,采集水稻植株样品,分析比较各处理水稻产量、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移特征、磷肥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水稻产量、干物质和磷素积累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MNPK> M> 0.5 MNP> NPK> CK> NK。磷素积累快速增长开始(t1)和结束(t2)时间均较干物质积累提前2~8 d和5~20 d,且磷素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时间(Δt)也较干物质缩短了4~12 d,表明磷素快速吸收较干物质早,且持续时间短。处理NK、NPK、0.5 MNP、MNPK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Vm)出现时间(t0)以及t1、t2分别比CK和M处理滞后5~10 d、1~4 d、6~16 d,Δt延长了1~14 d。各处理干物质和磷素积累的Vm均表现为M、MNPK> 0.5 MNP、CK> NPK> NK。水稻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主要来源于花后干物质积累,磷素积累量则主要来源于花前磷素积累向籽粒的转运,各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率为29.5%~43.4%,施用化肥各处理显著高于CK和M处理,各处理花前磷素积累率为60.5%~85.6%,大小为CK> NPK、M> NK、0.5 MNP、MNPK。与NPK处理相比,M和0.5 MNP处理磷肥吸收效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了0.43kg/kg、48.9 kg/kg、40.8个百分点和0.26 kg/kg、32.2 kg/kg、25.3个百分点。【结论】黄壤地区水稻栽培中长期缺磷不利于花后干物质的积累,也不利于花前磷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壤 干物质 磷素 积累与转运
下载PDF
基础地力对黄壤区粮油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黄兴成 石孝均 +4 位作者 李渝 张雅蓉 刘彦伶 张文安 蒋太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76-1485,共10页
【目的】黄壤是中国重要的地带性土壤,黄壤区粮油作物的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对于地区粮食安全和经济民生至关重要。研究黄壤区主要粮油作物基础地力特征,评价地力对粮油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为黄壤耕地地力保育和区域... 【目的】黄壤是中国重要的地带性土壤,黄壤区粮油作物的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对于地区粮食安全和经济民生至关重要。研究黄壤区主要粮油作物基础地力特征,评价地力对粮油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为黄壤耕地地力保育和区域作物绿色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于2006—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黄壤区开展的3 515个田间试验(马铃薯434个、油菜525个、玉米1 318个、水稻1 238个),调查每个试验点无肥对照(CK)和氮磷钾肥(N2P2K2)处理作物产量;基于作物估计方法,分析了粮油基础地力产量和地力贡献率特征;采用直线拟合和边界线分析评价了基础地力对作物施肥产量及产量差的影响;采用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评估了基础地力对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黄壤区马铃薯、油菜、玉米和水稻平均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10.8、1.13、4.57和5.73 Mg·hm^(-2),平均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0.8%、49.0%、59.0%和70.8%;基础地力产量越高,地力对作物施肥产量的贡献率越大。作物施肥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显著正相关,马铃薯、油菜、玉米和水稻施肥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的直线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476、0.284、0.382和0.366(P<0.001)。边界线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油菜、玉米和水稻4种作物的施肥产量潜力分别为42.8、4.07、11.8和12.4 Mg·hm^(-2);随着基础地力的提升,作物施肥产量差降低,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结论】提升基础地力能够提升作物施肥产量,降低产量差,有利于黄壤区粮油作物的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基础地力 边界线分析 产量差 稳定性指数 可持续性指数
下载PDF
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黄壤持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蒋太明 魏朝富 +3 位作者 谢德体 肖厚军 夏锦慧 邓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9,共5页
在贵州中部采取0~1000cm土层的黄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贵州中部低山丘陵区黄壤粘粒含量高。〈0.01mm颗粒含量806.23~686.2g/kg,〈0.001mm粒径颗... 在贵州中部采取0~1000cm土层的黄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贵州中部低山丘陵区黄壤粘粒含量高。〈0.01mm颗粒含量806.23~686.2g/kg,〈0.001mm粒径颗粒含量651.05~263.57g/kg,粘粒含量高.犁底层透水性差,不利于降雨入渗。黄壤的持水量高,有效水的范围极窄10~100cm土层总库容5515.3m^3/hm^2。贮水库容4094.1m^3/hm^2,有效水库容仅9.69%,其比例较广州赤红壤、华北潮土和东北黑土低35.65,43.17和41.19个百分点;黄壤的通透库容小,不利于水分的上、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中部 黄壤 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
下载PDF
生物炭施用对黄壤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袁访 李开钰 +3 位作者 杨慧 邓承佳 梁红 宋理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55-4661,共7页
生物炭因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调理剂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重要指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水平:0(CK)、5(B5)、10(B10)、20(B20)和50(B50)t... 生物炭因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调理剂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重要指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水平:0(CK)、5(B5)、10(B10)、20(B20)和50(B50)t·hm^(-2)对黄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定量分析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其作用大小.结果表明,生物炭显著增加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P<0.05);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P<0.05);B10处理下,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均达到最大值,蔗糖酶活性也相对较高.随生物炭作用时间增加,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增加,而电导率和有机碳与之相反;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升高,蔗糖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规律.SEM结果显示,生物炭施用对过氧化氢酶具有直接的负效应;通过提升pH、电导率、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间接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通过提升pH和电导率间接促进蔗糖酶活性,通过提高电导率以及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间接增加磷酸酶活性.综上,生物炭施用量及作用时间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进而间接作用于土壤酶活性;酸性黄壤施用10 t·hm^(-2)的生物炭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黄壤 土壤养分 酶活性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长期不同施肥下黄壤综合肥力演变及作物产量响应 被引量:32
15
作者 黄兴成 李渝 +4 位作者 白怡婧 张雅蓉 刘彦伶 张文安 蒋太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4-1491,共8页
【目的】评价长期不同施肥下黄壤综合肥力的演变特征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寻求黄壤综合肥力提升和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科学施肥模式,为黄壤耕地保育和地力提升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 【目的】评价长期不同施肥下黄壤综合肥力的演变特征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寻求黄壤综合肥力提升和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科学施肥模式,为黄壤耕地保育和地力提升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的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采集10个不同施肥处理2011~2016年的作物产量和耕层土壤样品,包括:不施肥(CK)、施氮肥(N)、施氮磷肥(NP)、施氮钾肥(NK)、施磷钾肥(PK)、氮磷钾肥(NPK)、3/4化肥+1/4有机肥(3/4NP+1/4M)、1/2化肥+1/2有机肥(1/2NP+1/2M)、有机肥(M)、氮磷钾肥+有机肥(NPK+M),运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评估土壤性质指标与土壤综合肥力的关联性。采用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评估不同施肥管理下土壤综合肥力对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结果】通过20年的不同施肥管理,黄壤综合肥力发生了显著(P <0.01)的变化,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以NK处理最低,NPK+M处理最高;长期不施肥(CK)或者偏施化肥各处理(N、NP、NK、PK)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显著低于施用有机肥的各处理(3/4NP+1/4M、1/2NP+1/2M、M、NPK+M)。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土壤性质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H值、碱解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极显著地直接影响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高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作物产量呈极显著的直接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04^(**),通径系数达0.716~*。分析不同施肥处理维持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性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各处理具有高综合肥力和作物高产,不施肥或偏施化肥各处理具有低综合肥力和作物低产;NPK和NPK+M处理作物在获得高产的同时,能够维持产量的高稳定性和高可持续性;CK和PK处理作物低产,并且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低。【结论】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长期施肥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产量
下载PDF
植茶对土壤环境效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彭萍 杨水平 +3 位作者 李品武 侯渝嘉 胡翔 徐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选用多年种植茶园与相邻自然土之间进行物理、化学、微生物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茶园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孔隙、水稳性团聚体、水分性能、三相比等物理指标得到明显而持续的改善;同时,土壤持续酸化,CEC增加,pH下降,交换性... 选用多年种植茶园与相邻自然土之间进行物理、化学、微生物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茶园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孔隙、水稳性团聚体、水分性能、三相比等物理指标得到明显而持续的改善;同时,土壤持续酸化,CEC增加,pH下降,交换性酸量增大。持续种茶土壤的基础养分较自然土有大幅度增加,有效钾有所减少;钙、镁有效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持续减少趋势。土壤微量元素Mn、Zn、Cu和重金属元素Cd、Pb、As、Hg、Cr全量未出现积累或减少,但Mn有效性增幅较大,Cu、Zn有效性也有显著增加,Hg有效性则显著下降。茶园土壤中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较自然土大幅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黄壤 土壤特征 持续种植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雅蓉 李渝 +2 位作者 刘彦伶 张文安 蒋太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75-1285,共11页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以黔中典型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持续性指数、稳定性指数等方法对长期定位试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平衡量、玉米产量稳定性、可持续性及其相...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以黔中典型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持续性指数、稳定性指数等方法对长期定位试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平衡量、玉米产量稳定性、可持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施化肥和对照处理相比,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升高,按大小排序依次为:M>MNPK>1/2M+1/2NPK>1/4M+3/4NPK;(2)施有机肥处理黄壤有机碳平衡量为正值,且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相反,施化肥和对照处理均为负值,大小依次为:MNPK、M>1/2M+1/2NPK>1/4M+3/4NPK>NPK>NK>NP>N、CK>PK,各处理差异显著;(3)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机肥单施及氮磷钾化肥协调施用更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排序为:MNPK>1/4M+3/4NPK、1/2M+1/2NPK>NPK、M>NP>NK、PK、N>CK;(4)适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指数>0.6,变异系数<0.3),其中,1/4M+3/4NPK处理玉米产量稳定性和持续性最好;(5)玉米年产量与黄壤有机碳平衡量相关度较高,而玉米可持续性、稳定性则主要受有机碳含量影响。综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黄壤有机碳含量提升、玉米维持高产稳产。按适量"减肥"原则,以25%有机肥配施75%氮磷钾化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壤 有机碳含量 有机碳平衡量 玉米产量
下载PDF
坡度和雨强对重庆市黄壤旱坡地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代数 蒋光毅 +3 位作者 夏清 陈正发 史东梅 罗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1,共6页
黄壤作为重庆市山地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对重庆市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对黄壤旱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影响及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输沙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短历时强降雨来说,输... 黄壤作为重庆市山地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对重庆市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对黄壤旱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影响及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输沙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短历时强降雨来说,输沙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水平,比长历时中强度降雨的输沙率大。在坡度0°~25°以内,黄壤旱坡地产流量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相式进行拟合,得到产流临界坡度为22.83°;(2)土壤侵蚀量与坡度符合二次抛物线关系,随坡度的增加出现临界坡度,重庆市黄壤旱坡地土壤侵蚀的临界值坡度为24.7°。在降雨特征参数中,平均降雨强度是反映黄壤旱坡地泥沙量、径流系数和径流泥沙含量的最好特征参数,时段最大降雨强度I10最能反映黄壤旱坡地径流量的变化特征;(3)在10°,15°,20°3个不同坡度下,径流量和产沙量与雨强均表现为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大于0.05置信区间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产沙量 临界坡度 旱坡地 黄壤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典型风化剖面重金属超标程度及元素迁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孙子媛 文雪峰 +5 位作者 吴攀 刘鸿雁 刘元生 潘秋筑 魏晓 吴珊珊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著名的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除了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以外,地质背景很可能是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的重要因素。为了弄清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本次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典...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著名的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除了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以外,地质背景很可能是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的重要因素。为了弄清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本次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典型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风化剖面为载体,采用实地调查、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等手段,结合质量平衡系数的计算方法对研究剖面的重金属元素超标程度及元素迁移规律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比泥质岩具有更高的重金属元素释放潜能,其风化和成土过程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的量与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有关。研究区石灰土剖面重金属元素超标程度严重,且以Cd和As的超标程度最大。地带性黄壤中Cr、Ni元素的富集很可能与剖面发育过程中铁氧化物的沉淀富集有关。综合分析认为岩性不同所导致的风化速率的差异很可能是造成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剖面重金属淋失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且,重金属元素在风化剖面中的迁移规律受元素自身地球化学性质、母岩类型和风化壳发育程度等多重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土 黄壤 重金属 元素迁移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黄壤旱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对减少土壤磷流失的作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方 黄昌勇 +3 位作者 何腾兵 钱晓刚 刘元生 罗海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3,共4页
在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上 ,通过无界径流小区以及野外坡面径流小区试验 ,对退耕还林还草初期阶段旱坡地地表径流中水溶态磷和颗粒态磷流失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耕还林还草后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含量比相应的旱地减... 在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上 ,通过无界径流小区以及野外坡面径流小区试验 ,对退耕还林还草初期阶段旱坡地地表径流中水溶态磷和颗粒态磷流失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耕还林还草后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含量比相应的旱地减少 2 2 .17%~ 6 3.4 8% ,而水溶态磷含量也减少 3.0 3%~ 4 4 .2 9% ;退耕还林区土壤水溶态磷和颗粒态磷的流失量分别比玉米种植区减少 38.6 5 %和 35 .0 8% ,退耕还草区土壤水溶态磷和颗粒态磷的流失量分别比玉米种植区减少 5 3.4 2 %和 4 1.94 %。退耕还林还草一方面减少了肥料的施用量 ,另一方面能明显减少土壤磷的流失量 ,特别是水溶态磷的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减少土壤磷流失和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旱坡地 退耕还林还草 地表径流 磷素流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