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车型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产品与工艺开发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宁 冯竞慧 +2 位作者 李欢 周亮 王瑀琦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88,共8页
为实现乘用车底盘副车架轻量化和低成本设计,基于某车型冲焊结构后副车架,全新开发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利用产品有限元仿真技术验证了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的耐久性和强度满足要求。针对内高压成形纵梁,提出一种一模S型双件出件... 为实现乘用车底盘副车架轻量化和低成本设计,基于某车型冲焊结构后副车架,全新开发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利用产品有限元仿真技术验证了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的耐久性和强度满足要求。针对内高压成形纵梁,提出一种一模S型双件出件的低成本化工艺设计方式,实现一模双出,提升了制造效率,实现材料利用率从91.0%提升至93.5%。利用工艺成形有限元仿真技术验证了内高压成形纵梁一模S型双件成形件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其最大减薄率为18.0%,满足要求,并制定了全工序工艺方案。通过产品和工艺有限元的仿真技术驱动了结构轻量化、低成本化和可制造性设计,利用成本模型详细评估了两种结构的成本差异。完成了总成样件试制和总成台架试验,验证了内高压成形结构后副车架产品和工艺开发的可行性,实现了减重15.1%、制造成本降低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高压成形 后副车架 纵梁 一模双出 全工序工艺方案 成本模型
原文传递
某型号舱段复杂环框类工件整体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洋 张亮 +2 位作者 刘彩军 杨立乐 熊良钊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16,共4页
通过对某型号舱段复杂环框类工件的整体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研究、专用装夹工装的设计、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及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复杂环框类工件易变形、难加工的技术瓶颈。经过数控加工车间的实际生产验证,上述关键技术有效地保证... 通过对某型号舱段复杂环框类工件的整体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研究、专用装夹工装的设计、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及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复杂环框类工件易变形、难加工的技术瓶颈。经过数控加工车间的实际生产验证,上述关键技术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实现了复杂环框类产品的高精高效加工,也为其他同类型产品的加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数控加工工艺方案 专用装夹工装 数控加工及编程方法 虚拟仿真技术
下载PDF
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对意外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夏渭超 阿尔泰 +1 位作者 庄小垒 朱海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9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对意外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意外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传统急救模式的9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急救方案... 目的:探讨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对意外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意外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传统急救模式的9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急救方案的9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抢救室急救时间、病情初步确诊时间、住院时间、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结果: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室急救时间、病情初步确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RDS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能提高意外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率与成功率,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 意外多发伤 传统急救模式 救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