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美援朝战争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
作者 齐德学 郭志刚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32,共10页
抗美援朝战争是军事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为学术界所关注。近十余年,随着新材料的披露和研究视野的开阔,抗美援朝战争研究已由战史研究转为从战史、军史、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政治史、经济... 抗美援朝战争是军事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为学术界所关注。近十余年,随着新材料的披露和研究视野的开阔,抗美援朝战争研究已由战史研究转为从战史、军史、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政治史、经济史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成果,其中《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当代中国丛书·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等是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对朝鲜战争起因、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抗美援朝战争评价等重大问题有基本相同的认识,但也有认识不尽一致的地方,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战争起因 战争评价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国内宣传工作 被引量:9
2
作者 孙丹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5,共8页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对反对美国侵略、保卫和平及抗美援朝必要性进行了广泛宣传,后来随着形势发展转变为对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和争取战争胜利进行的宣传。这一时期我国国内宣传工作的特点是:建立覆盖党内党外和城市乡村的宣传网;用社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对反对美国侵略、保卫和平及抗美援朝必要性进行了广泛宣传,后来随着形势发展转变为对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和争取战争胜利进行的宣传。这一时期我国国内宣传工作的特点是:建立覆盖党内党外和城市乡村的宣传网;用社论和时评指导运动;赋予爱国主义具体、可行、人性的内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国内宣传工作不仅进行了成功的经济建设动员和战争动员,也成功地诠释了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掀起了建国后第一次爱国主义高潮,不仅帮助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稳固了新政权,保证了各项社会改革、经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宣传网 国内宣传
原文传递
抗美援朝运动与乡村社会国家意识的塑造 被引量:8
3
作者 靳道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68,共6页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共把抗美援朝动员与土地改革相结合,通过象征资源的运用、逻辑归因的建构和与乡村实际工作的结合,使国家目标全面渗透向社会。农民在翻身、报恩等心理基础上不仅参与、承担了国家义务,也对国家在乡村社会的目标和规...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共把抗美援朝动员与土地改革相结合,通过象征资源的运用、逻辑归因的建构和与乡村实际工作的结合,使国家目标全面渗透向社会。农民在翻身、报恩等心理基础上不仅参与、承担了国家义务,也对国家在乡村社会的目标和规划作出了积极反应。国家对农民利益的关注和民族国家话语的注入,促使了农民国家意识的初步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国家意识 社会动员 乡村社会
原文传递
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7
4
作者 石善涛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33-47,157,共16页
抗美援朝史是学界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近十年来,对出兵决策、军事战略、战争意义等传统问题的研究得到充实、巩固和深化,同时,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亦日益开阔,呈现出多维化的特点。一方面体现在出版、发表的著作和学术论文在数量、质... 抗美援朝史是学界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近十年来,对出兵决策、军事战略、战争意义等传统问题的研究得到充实、巩固和深化,同时,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亦日益开阔,呈现出多维化的特点。一方面体现在出版、发表的著作和学术论文在数量、质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体现在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抗美援朝运动、人物研究、抗美援朝的评价和历史意义、地方性抗美援朝史研究、批驳抗美援朝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性成果。但是,研究中也存在着诸如研究力量不均衡、过度依赖国外档案文献、研究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概况 述评
原文传递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反细菌战是中国方面的造假宣传吗? 被引量:5
5
作者 齐德学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9,共9页
美国当局一直对美军在朝鲜战场实施细菌战持否认态度,美国解密的朝鲜战争档案没有关于实施细菌战的内容。1998年1月8日,日本《产经新闻》刊载了驻莫斯科记者内藤靖夫收集的但未得到证实真伪的原苏共中央关于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实施细菌战... 美国当局一直对美军在朝鲜战场实施细菌战持否认态度,美国解密的朝鲜战争档案没有关于实施细菌战的内容。1998年1月8日,日本《产经新闻》刊载了驻莫斯科记者内藤靖夫收集的但未得到证实真伪的原苏共中央关于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实施细菌战问题是中国、朝鲜、苏联"伪造"的"虚假"情况的12份档案摘抄件,国内有的学者据此得出结论,认为朝鲜战争期间中朝军民进行的反细菌战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中国、朝鲜、苏联三国政府共同发动的政治宣传,其目的在于迫使美国改变在停战谈判中关于战俘处理原则上的立场"。而中国方面的档案文献和亲历者的回忆证实,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美军确系进行细菌战的判断是极为慎重的,决心进行反细菌战斗争与朝鲜停战谈判毫无关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确系按美军实施细菌战对待和采取措施的。说反细菌战是中国的造假宣传是完全不顾历史事实,是毫无根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反细菌战 事实
原文传递
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医疗队探析
6
作者 谢天 李洪河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9,M0005,共11页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和政府根据朝鲜前线实际需要及时做出部署,号召广大医务人员组建志愿医疗队支援前线。经过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较为扎实的组织与动员,志愿医疗队顺利组建,其相关医疗服务工作也渐次展开。各志愿医疗队不仅协助救治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和政府根据朝鲜前线实际需要及时做出部署,号召广大医务人员组建志愿医疗队支援前线。经过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较为扎实的组织与动员,志愿医疗队顺利组建,其相关医疗服务工作也渐次展开。各志愿医疗队不仅协助救治了大量伤病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广大志愿医疗队成员的政治思想和医疗技术水平大为提升,为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奠定了人才、技术和制度等基础,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积蓄了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志愿医疗队 医疗服务 政治认同
原文传递
抗美援朝时期劳动竞赛的历史考察——以《工人日报》为中心
7
作者 刘诗晨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文章通过梳理抗美援朝时期《工人日报》对劳动竞赛的宣传报道史料,发现在国内工人自发组织的竞赛运动基础上,中共中央采取宣传动员、抓典型引路、检查总结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增产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这是... 文章通过梳理抗美援朝时期《工人日报》对劳动竞赛的宣传报道史料,发现在国内工人自发组织的竞赛运动基础上,中共中央采取宣传动员、抓典型引路、检查总结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增产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性劳动竞赛,它强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强化了工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时期 增产节约 劳动竞赛
下载PDF
《志愿军:雄兵出击》:书写不朽的民族精神史诗 被引量:3
8
作者 詹庆生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志愿军:雄兵出击》用全景式和多维度的叙事真实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进程,讴歌了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不朽的民族精神史诗。影片首次讲述了抗美援朝期间的外交战线斗争,并将战场与外交进行复调式呈现,展现了强大... 《志愿军:雄兵出击》用全景式和多维度的叙事真实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进程,讴歌了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不朽的民族精神史诗。影片首次讲述了抗美援朝期间的外交战线斗争,并将战场与外交进行复调式呈现,展现了强大的思想和艺术力量,实现了导演艺术观念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内在共鸣。经历十年发展高潮的“新主流”军事电影正面临新的关键节点,需要通过持续的创新驱动突破发展瓶颈,延续军事电影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全景多维叙事 “新主流”军事电影 创新驱动
原文传递
《志愿军:存亡之战》:从“造世”到“情动”的家国记忆
9
作者 张阿利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为主线,通过震撼的战争场面和动人的英雄故事,从“造世”到“情动”的叙事跃迁,回归现实与历史记忆,实现了情感递进与艺术流变。丰富多元的叙事和视听元素构建出鲜活立体的虚拟影像世界,为观众情...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为主线,通过震撼的战争场面和动人的英雄故事,从“造世”到“情动”的叙事跃迁,回归现实与历史记忆,实现了情感递进与艺术流变。丰富多元的叙事和视听元素构建出鲜活立体的虚拟影像世界,为观众情感的生成与共情奠定了坚实基础。数字技术下的奇观影像强烈刺激观众感官,触发观影主体超越意识的深层“情动”,构建契合历史与当下的家国情怀和集体记忆,进而成功塑造了一大批英雄形象并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造世 情动 家国记忆
原文传递
中国朝鲜族在反侵略斗争中的卓越贡献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元石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4,共7页
中国朝鲜族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在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同全国人民一道,为保卫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中国朝鲜族 抗日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下载PDF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仲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5,共10页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在中华民族战争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占居重要位置。抗美援朝战争包括战场上的军事较量和谈判桌上的政治斗争两个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极其艰苦的斗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在中华民族战争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占居重要位置。抗美援朝战争包括战场上的军事较量和谈判桌上的政治斗争两个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极其艰苦的斗争,取得最终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奠定了坚实根基;取得了新形势下以弱胜强的丰富军事经验;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巩固了处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半殖民地大国的胜利,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使其逐渐成为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历史意义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毛泽东与抗美援朝决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捷 《军事历史研究》 2020年第5期1-14,共14页
抗美援朝战争,是决定新中国地位的关键一仗。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回顾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全过程。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来说,朝鲜战争既是美国打到中国家门口的一场战争,也是一场不期而遇、但又别无选择的战争。从195... 抗美援朝战争,是决定新中国地位的关键一仗。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回顾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全过程。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来说,朝鲜战争既是美国打到中国家门口的一场战争,也是一场不期而遇、但又别无选择的战争。从1950年6月27日美国宣布干涉朝鲜内战、并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之日起,毛泽东就密切注视着美国的一举一动,并立即作出反应。不同的是,美国在逐步扩大事态,而毛泽东则希望将事态控制在朝鲜半岛以内。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最终实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文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国家核心利益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表现出来的果敢、智慧、自信与稳健,对当今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富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抗美援朝战争 出兵决策
原文传递
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德学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4-19,156,共17页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骄傲、最值得大书特书、最值得纪念的一场伟大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国当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是中共中央在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骄傲、最值得大书特书、最值得纪念的一场伟大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国当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是中共中央在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是为了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做出的英明的战略决策,是在全面分析敌我优劣条件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胆略和气魄的勇敢决策,是立足于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而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的务实决策。虽然敌我双方在经济力量和军队武器装备方面强弱优劣极为悬殊,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抗美援朝战争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出兵决策 中国人民志愿军 胜利 意义
原文传递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光辉典范——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文婷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20-32,156,157,共15页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光辉篇章。面对美国武装介入朝鲜内战,中共中央以坚韧的斗争意志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并根据战争发展态势准确定位斗争目标、果断做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英明决策。在朝鲜战场上,...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光辉篇章。面对美国武装介入朝鲜内战,中共中央以坚韧的斗争意志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并根据战争发展态势准确定位斗争目标、果断做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英明决策。在朝鲜战场上,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指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高超的斗争本领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会同全国人民一起以顽强的斗争精神与敌人打军事仗、打政治仗,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斗争意志 斗争目标 斗争本领 斗争精神
原文传递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春节”拥军优属运动研究——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进伟 李岩岩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102-115,159,共15页
在全社会开展拥军优属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和优良传统之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党和政府将拥军优属纳入抗美援朝运动范畴,并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节庆期间持续组织相关活动。其中,北京市于1951年、195... 在全社会开展拥军优属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和优良传统之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党和政府将拥军优属纳入抗美援朝运动范畴,并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节庆期间持续组织相关活动。其中,北京市于1951年、1952年、1953年春节期间,密集开展了宣传动员、实物慰问、军民联欢、寄送慰问信、慰劳伤病员、组织赴朝慰问团等一系列拥军优属工作。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春节”拥军优属运动的蓬勃开展,对于鼓舞志愿军指战员士气,丰富抗美援朝运动人民性的形式和内涵,解决烈属、军属的生活困难,提升社会优抚工作质量,巩固军民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春节 拥军优属 军民关系
原文传递
论抗美援朝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平原省为例的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赛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2-26,共5页
抗美援朝运动期间,平原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层层召开会议;采用包干、分片与评比制度;利用大众传媒,组织文娱活动;组织志愿军代表、赴朝慰问团代表深入基层作报告;组织爱国示威游行和签名投票活动。平原省的这些宣传工作取... 抗美援朝运动期间,平原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层层召开会议;采用包干、分片与评比制度;利用大众传媒,组织文娱活动;组织志愿军代表、赴朝慰问团代表深入基层作报告;组织爱国示威游行和签名投票活动。平原省的这些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统一了群众的思想,平息了谣言,稳定了社会秩序,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扩大了抗美援朝运动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运动 平原省 宣传工作
下载PDF
历史电影中的文化记忆书写——以《长津湖》系列影片所体现的抗美援朝记忆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琳 宋依可 《蚌埠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立足于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针对兼具媒体工具和文化产品属性的历史电影,以《长津湖》系列影片为研究对象,探究历史电影借助影像技术在文化记忆框架下赋予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以及它在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塑造国家正面形象上所... 立足于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针对兼具媒体工具和文化产品属性的历史电影,以《长津湖》系列影片为研究对象,探究历史电影借助影像技术在文化记忆框架下赋予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以及它在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塑造国家正面形象上所发挥的不可比拟的作用。该系列影片引领观众步入由叙述者精心编织的回忆空间,在帮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传达出影像背后潜存的文化记忆与历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历史电影 《长津湖》系列影片 抗美援朝
下载PDF
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推动的中朝军队联合作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军 王利鹏 《军事历史研究》 2020年第5期22-36,共15页
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毛泽东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之间相互配合,成功地进行了两军联合作战,在联合指挥机构建立、联合作战行动展开、联合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 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毛泽东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之间相互配合,成功地进行了两军联合作战,在联合指挥机构建立、联合作战行动展开、联合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从中朝军队联合指挥实现的背景、联合指挥机构的建立过程、联合作战的组织实施、联合作战的政治基础等方面,梳理毛泽东对中朝两军实现联合作战的战略指导,总结其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和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朝鲜人民军 联合作战
原文传递
开国领袖的立国之战——再论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冬权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20,共20页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人民解放军的立威之战。开国领袖毛泽东,是抗美援朝的发起者、决策者、指挥者。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抗美援朝战争,就没有抗美援朝如此辉煌的胜利。抗美援朝有两个仗、四个战场:两个仗是文仗和武仗;四个...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人民解放军的立威之战。开国领袖毛泽东,是抗美援朝的发起者、决策者、指挥者。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抗美援朝战争,就没有抗美援朝如此辉煌的胜利。抗美援朝有两个仗、四个战场:两个仗是文仗和武仗;四个战场是朝鲜作战的战场、开城及板门店的谈判、中国国内的抗美援朝运动、国际上反对美国侵略的力量同侵略力量的斗争。这两个仗、四个战场,毛泽东都是主导者、指挥者。尤其是他经过反复思考,反复做说服工作,异常艰难地作出了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并以一系列正确预见,引领这场战争不断取得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让中国人民享受到巨大的和平红利。毛泽东和抗美援朝战争,应当永远载入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抗美援朝 决策 预见
原文传递
巴金抗美援朝创作论(下)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玉民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一些研究者对巴金的抗美援朝创作给予了否定或较低评价,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巴金的抗美援朝创作质量并不低。巴金当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中体验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是带着塑造新时代新英雄形象的使命进行体验生活和文艺创作的。巴金关... 一些研究者对巴金的抗美援朝创作给予了否定或较低评价,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巴金的抗美援朝创作质量并不低。巴金当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中体验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是带着塑造新时代新英雄形象的使命进行体验生活和文艺创作的。巴金关于抗美援朝的小说在艺术上亦有着可贵的尝试和收获:将故事置于立体多维的空间中,展开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塑造了一系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新人形象;进行真和崇高统一的新的审美追求。创作小说《三同志》的失败,不足以颠倾巴金抗美援朝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三同志》失败的基本原因在于巴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生活还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抗美援朝 小说 新英雄 《三同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