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健全成长取向下幼小衔接教育观差异分析——基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调查 被引量:70
1
作者 俞文 涂艳国 +1 位作者 李露 刘庆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共16页
为解决错综复杂的幼小衔接问题,各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应建立基于儿童健全成长取向的幼小衔接教育观。本研究利用来自武汉市17所幼儿园和13所小学由家长、教师、管理者填写的2296份调查问卷数据,对当前主要利益相关者在这一幼小衔接教育观... 为解决错综复杂的幼小衔接问题,各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应建立基于儿童健全成长取向的幼小衔接教育观。本研究利用来自武汉市17所幼儿园和13所小学由家长、教师、管理者填写的2296份调查问卷数据,对当前主要利益相关者在这一幼小衔接教育观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儿童生态发展因素上,家园之间和家校之间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长认识偏低;在儿童学习品质因素上,小学家长是幼小衔接中引发儿童学习养成问题的最主要冲突力量;在师生关系因素上,幼儿园群体与小学群体之间的衔接认识分歧最显著;在儿童教育期望因素上,幼儿园与小学家长、教师、管理者6类被试群体得分均偏低,其中小学教师不合理的教育期望最高,心理焦虑程度最大;在儿童时空环境因素上,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管理者的衔接认识显著高于其他群体。为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家长、教师和管理者应呵护儿童的"自成长力",建立基于相同价值取向的衔接观;应增强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教育责任感,尤其要提高弱势家长群体对儿童学习品质的认识;应明确幼小教育合作的整体设计,促进深度衔接,培养小学教师的积极教育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主要利益相关者 教育观 儿童成长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儿童观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乐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9,共9页
儿童观是不同时代国家或民众对儿童的基本看法与态度,它反映出特定时代对儿童群体的地位和价值等认识考量。纵观新中国70年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首先是新中国初期作为"社会需要"的儿童,这时候的儿童主要是"接班人"和... 儿童观是不同时代国家或民众对儿童的基本看法与态度,它反映出特定时代对儿童群体的地位和价值等认识考量。纵观新中国70年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首先是新中国初期作为"社会需要"的儿童,这时候的儿童主要是"接班人"和"建设者"。到了"文化革命"时期,儿童观发生错位,"政治化、成人化"是其主要价值取向,儿童被异化。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儿童,这种认识其实质是"发现"儿童和重新确立儿童本位论。21世纪以来的儿童观念是对改革开放以后"儿童本位论"的进一步深化与研究,表现为"解放儿童"和"向儿童学习"。由此,新中国近现代儿童观念改造得以确立并正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儿童观 学前教育
下载PDF
从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论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叶平枝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0,共4页
蒙台梭利基于对儿童的长期研究提出了她独特的儿童观。她认为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心灵胚胎和强大的吸收性心智,在敏感期内的发展最为迅速,并对周围世界充满了爱。从这一儿童观出发,儿童教育应自儿童诞生时起实施,成人最重要的是在尊重儿... 蒙台梭利基于对儿童的长期研究提出了她独特的儿童观。她认为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心灵胚胎和强大的吸收性心智,在敏感期内的发展最为迅速,并对周围世界充满了爱。从这一儿童观出发,儿童教育应自儿童诞生时起实施,成人最重要的是在尊重儿童本能与自然发展的前提下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给予儿童无限的爱和支持,同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学前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台梭利 儿童观 学前教育的价值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卫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在历史追溯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小说中的"儿童问题"。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中的"儿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存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将引出一个叙述学意义上的"人物—小说儿童"的研究。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中国小说 儿童视野
下载PDF
儿童观演进与儿童哲学教育的未来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小微 罗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儿童观与教育行为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生成的。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儿童哲学教育的不同理念和路径,儿童观的确立,在中外都经历了从单一平面到多面立体、从简单对立到复杂多元、从客位视点到主位立场的演变。儿童哲学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国... 儿童观与教育行为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生成的。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儿童哲学教育的不同理念和路径,儿童观的确立,在中外都经历了从单一平面到多面立体、从简单对立到复杂多元、从客位视点到主位立场的演变。儿童哲学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关注,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让儿童哲学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而独立存在,而且作为理念和方法向更多的学科课程乃至课外校外活动拓展延伸。儿童是属于未来的,也是体验和见证当下的;儿童哲学要面对的未来社会和未来学习是值得期待的;未来的儿童哲学教育,将走向对“人”与“智慧”的兼爱,走向哲学与学科及生活的融合,走向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大众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观 儿童哲学教育 未来走向
下载PDF
学前教育实践应坚守怎样的儿童立场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敬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45,共8页
伴随当前学前教育改革进程,儿童立场成为实践者普遍公认和坚守的法则。正本溯源,儿童立场是儿童观的演变、儿童权利国际法案的颁布、基于儿童视角的教育观以及国家课程改革政策"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等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共... 伴随当前学前教育改革进程,儿童立场成为实践者普遍公认和坚守的法则。正本溯源,儿童立场是儿童观的演变、儿童权利国际法案的颁布、基于儿童视角的教育观以及国家课程改革政策"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等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共识。儿童立场确立后带来了学前教育实践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从国家"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政策要求出发,我们发现实践中教师坚守儿童立场的行为尚有偏误,包括忽视及时用心去循声倾听儿童、动态铺设的课程轨道偏离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支持引导作用被边缘化。那么,当今学前教育实践究竟应该坚守怎样的儿童立场以保证每一个儿童享有高质量的教育以及生命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呢?我们认为,应当改变当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和行为方式,坚守一种平衡主义的儿童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立场 儿童观 儿童视角 平衡主义
原文传递
基于儿童参与的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以日本福冈壱岐南小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玮 《华中建筑》 201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随着儿童观的改变,儿童参与既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是需要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基于需要层次模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析了儿童与校园景观环境间的场域协同关系。以日本福冈壱岐南小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分析了其中儿童参与式校园景... 随着儿童观的改变,儿童参与既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是需要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基于需要层次模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析了儿童与校园景观环境间的场域协同关系。以日本福冈壱岐南小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分析了其中儿童参与式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过程和启示。当代景观设计师应当重视儿童参与的重要意义,满足儿童更多探索和成长体验的机会,和儿童一起共同创造出适宜和丰富的校园景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观 校园景观环境 需要层次模型 场域协同 儿童参与
下载PDF
从神话到历史:教育中未曾发生的“哥白尼革命”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斌贤 王慧敏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卢梭的教育思想常被教育史学界誉为教育重心从成人转向儿童的重大转折,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由此形成了流传百年的美丽"神话"。借鉴儿童史、社会史等学科研究成果,从儿童服饰、儿童艺术、成年人对儿童的态度... 卢梭的教育思想常被教育史学界誉为教育重心从成人转向儿童的重大转折,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由此形成了流传百年的美丽"神话"。借鉴儿童史、社会史等学科研究成果,从儿童服饰、儿童艺术、成年人对儿童的态度和对儿童教育的关注等来看,14—18世纪欧洲社会在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念发生的重大变化,说明欧洲近代儿童观变迁具有深刻的历史基础,并非是卢梭的先知先觉。从卢梭教育思想对18—19世纪欧洲教育的影响来看,教育史上这一所谓的"哥白尼革命",不过是一场因崇拜卢梭而虚构的"革命"。虽然卢梭曾对西方教育的历史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人为夸大这种影响并无助于科学的历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哥白尼革命 儿童观 儿童中心论 教育史
下载PDF
为幼儿教育发现中国儿童,为儿童创办中国幼儿教育——纪念陈鹤琴先生诞辰125周年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振宇 秦光兰 林炎琴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2,共10页
陈鹤琴先生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幼儿教育发现了中国儿童,为儿童创办了中国幼儿教育。为促进当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回归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继承其"活教育"理论精髓,坚持走符合... 陈鹤琴先生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幼儿教育发现了中国儿童,为儿童创办了中国幼儿教育。为促进当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回归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继承其"活教育"理论精髓,坚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教育道路,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学前教育学科建设,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鹤琴 儿童观 幼儿教育
下载PDF
“荧惑说”与“童子之情”——从童谣的历史变迁透析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梦倩 杜成宪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3,共7页
传统社会视儿童为"小大人"或成人的附庸,这种儿童观深刻影响了童谣与儿童的关系。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生活缠杂不清,远离儿童。王阳明提出儿童教育当顺应"童子之情"后,童谣才见转折,开始贴近儿童和儿童生活。... 传统社会视儿童为"小大人"或成人的附庸,这种儿童观深刻影响了童谣与儿童的关系。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生活缠杂不清,远离儿童。王阳明提出儿童教育当顺应"童子之情"后,童谣才见转折,开始贴近儿童和儿童生活。清末时,在"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儿童教育踏入近代的门槛。而就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真正意义上的童谣集。故此,童谣发展的历史恰好清晰地反映了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变化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童谣 政治生活 儿童生活 儿童观 儿童教育观
下载PDF
西方儿童文化研究的历史及其对儿童观的促进 被引量:8
11
作者 彭丹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9,共10页
在西方传统文化研究中,成人文化中心的比较视角占据主导地位,儿童文化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成人文化,不值得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亚文化群体运动的发生和研究者对儿童文化的发现与探寻,儿童文化成为儿童人类学的核心话题和... 在西方传统文化研究中,成人文化中心的比较视角占据主导地位,儿童文化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成人文化,不值得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亚文化群体运动的发生和研究者对儿童文化的发现与探寻,儿童文化成为儿童人类学的核心话题和新童年社会学的重要问题,最后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儿童文化研究领域。这不仅使儿童文化研究的边界越来越清晰,而且使儿童文化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创造的不同于成人的文化以及儿童对成人文化的阐释性再生产。儿童文化研究有助于消解成人中心主义,促使人们认识到儿童既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促进了儿童观的现代化。儿童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参与文化的权利,顺应儿童创造文化的方式,保障儿童文化的生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成人文化 儿童观 儿童教育
下载PDF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佳 周红安 杨汉麟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4-38,共5页
儿童观是成人关于儿童观念的总和,与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分时段对西方数千年以来的儿童观,包括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儿童观作了全面的考察。在古代,儿童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品,漠视儿童的地位及权利。进入近代后,以卢梭为代表... 儿童观是成人关于儿童观念的总和,与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分时段对西方数千年以来的儿童观,包括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儿童观作了全面的考察。在古代,儿童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品,漠视儿童的地位及权利。进入近代后,以卢梭为代表的新儿童观引发了儿童观及教育观的革命。20世纪后,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观占据主导地位。总体上看,儿童观的历史演进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基本同步,一直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儿童观 历史 演进
下载PDF
基于蒙台梭利儿童观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思考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曹丽丽 冯海英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43-46,共4页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蒙台梭利教育机构遍布我国各地。蒙台梭利儿童观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其致力于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并促进其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关乎幼儿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存在脱离儿童经验...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蒙台梭利教育机构遍布我国各地。蒙台梭利儿童观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其致力于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并促进其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关乎幼儿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存在脱离儿童经验、重知识而轻情感、主题活动缺乏层次感与整体性等问题。从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出发,提出幼儿园要创设尊重儿童个性与经验,开展开放、温馨自由的主题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台梭利 儿童观 幼儿园 主题活动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审美困境 被引量:7
14
作者 谈风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中国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获得了现代品格,但是仍然经受着多重审美困扰。中国儿童文学这一发生期的审美困境大致有四:“未来之民”的儿童观底蕴深厚,暗含教化思想的文学观的变相延续,童心主义所致的玄美,单纯强调儿童的“现在”性导致的... 中国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获得了现代品格,但是仍然经受着多重审美困扰。中国儿童文学这一发生期的审美困境大致有四:“未来之民”的儿童观底蕴深厚,暗含教化思想的文学观的变相延续,童心主义所致的玄美,单纯强调儿童的“现在”性导致的矫枉过正等。这些困境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对此加以探讨可以为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审美 儿童观 教化 童心主义 人类学
下载PDF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被引量:9
15
作者 路娟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年第5期53-59,共7页
我国幼儿入学准备教育取得的成效与问题并存,主要表现在:依法治教水平大幅提升,但政策规范缺乏完整性;教育部门监管职责履行到位,但良性市场秩序尚未形成;幼小双向衔接逐步落实,但学段间未建立沟通机制;教育研究成果丰硕,但不足以解决... 我国幼儿入学准备教育取得的成效与问题并存,主要表现在:依法治教水平大幅提升,但政策规范缺乏完整性;教育部门监管职责履行到位,但良性市场秩序尚未形成;幼小双向衔接逐步落实,但学段间未建立沟通机制;教育研究成果丰硕,但不足以解决现实难题;大众主流价值观渐趋理性,但未转变为社会共识。未来发展应在健全家庭教育法律政策体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继续加大教育监管职责,维护良好教育生态环境;推进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提升教育研究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力;重构民众基于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儿童观与教育观等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学准备教育 幼小衔接 儿童观 政策法规
下载PDF
教师儿童观的革新:基于儿童人类学的思考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雪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6,47,共6页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相关观念的总和。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当前的教师儿童观更多是通过汲取民众意识形态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而形成的,而民众意识形态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相关观念的总和。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当前的教师儿童观更多是通过汲取民众意识形态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而形成的,而民众意识形态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势必会影响教师儿童观的科学性。儿童人类学为教师树立和践行科学的儿童观提供了启示。从儿童人类学的两大研究主题即儿童的本质和儿童的发展来看,教师可以通过审视儿童的本质特性,研究儿童的生活情境,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来树立和践行科学的儿童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观 儿童人类学 教师儿童观
下载PDF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儿童观的历史演进与反思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秋凤 《现代教育论丛》 2020年第4期69-77,共9页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本身及其价值的总态度。儿童观的形成不仅受特定社会背景影响,而且受西方儿童文化与观念的影响。在五四运动至21世纪以来的100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儿童观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五四运动前,儿童是“工具”,是个人财产,体...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本身及其价值的总态度。儿童观的形成不仅受特定社会背景影响,而且受西方儿童文化与观念的影响。在五四运动至21世纪以来的100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儿童观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五四运动前,儿童是“工具”,是个人财产,体现的是“家庭本位”儿童观;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西方文化思想为我国儿童观带来了新思潮,迎来了“儿童本位”儿童观;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儿童成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社会本位”儿童观出现;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儿童再次被“发现”,“儿童本位”儿童观得以重生;进入21世纪至今,时代进步促使我们不断追寻“儿童本位”儿童观的现代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儿童观 儿童 儿童本位
下载PDF
知性缺失与儿童哲学教育反思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忠海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8年第4期7-10,共4页
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判断、分析、推理的认识能力。缺乏知性基础的理性主义教育否认儿童的哲学潜能和追求,进而剥夺儿童接受哲学教育的权利。基于知性认识论的儿童哲学教育以培养儿童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儿童创新情感和意志... 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判断、分析、推理的认识能力。缺乏知性基础的理性主义教育否认儿童的哲学潜能和追求,进而剥夺儿童接受哲学教育的权利。基于知性认识论的儿童哲学教育以培养儿童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儿童创新情感和意志、升华儿童精神生活和生命意义为目标,倡导以儿童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师生平等的对话式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 知性缺失 儿童哲学教育 儿童观 对话式教学
原文传递
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文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8-102,共5页
儿童视角小说创作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现象。五四以来儿童观的现代化发展构成儿童视角创作的理论发生机制。视角的独特性在于儿童眼光、思维、心灵比成人更单纯,因而儿童视角小说在自然、死亡、政治及性爱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儿童... 儿童视角小说创作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现象。五四以来儿童观的现代化发展构成儿童视角创作的理论发生机制。视角的独特性在于儿童眼光、思维、心灵比成人更单纯,因而儿童视角小说在自然、死亡、政治及性爱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的策略性体现为对于环境、人物及情节的独特设置。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呈现出视角利用的功利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视角小说 儿童观 叙述特点 叙述策略 功利性
下载PDF
儿童人类学的儿童观及启示 被引量:6
20
作者 涂元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1,共5页
儿童人类学的儿童观可以概括为如下3个主要方面:文化之网上的儿童、主位的儿童、具体的儿童。儿童人类学的儿童观对分析教育问题很有价值,例如对当今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儿童个性发展、儿童自主发展这3个议题进行的分析。
关键词 儿童人类学 儿童观 儿童教育 教育人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