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大洋环流模式和相应的海气耦合模式的评估 I.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学洪 俞永强 +3 位作者 宇如聪 刘海龙 周天军 李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9-970,共22页
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环流模式L30T63和海气耦合模式FGCM 0模拟的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资料取自L30T63由观测的大气强迫驱动的Control试验、由NCARCCM3大气强迫驱动的Sp... 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环流模式L30T63和海气耦合模式FGCM 0模拟的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资料取自L30T63由观测的大气强迫驱动的Control试验、由NCARCCM3大气强迫驱动的Spinup试验、以及相应的海气耦合模式FGCM 0。主要的结论是 :( 1 )在“准确”的海表强迫下 ,Control模拟的海面温度和温跃层与观测结果相当接近 ,模式的固有误差是赤道冷舌过分西伸和东南太平洋温跃层偏浅。 ( 2 )Spinup能模拟出合理的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环流 ,但存在两个问题 ,即 :暖池区海面温度显著偏高、沿赤道的梯度过大 ;赤道温跃层偏浅、东西向坡度偏小 ,它们分别与CCM3提供的海表短波辐射通量和风应力的系统误差有关。这两个问题很可能是海气耦合模式FGCM 0运行初期误差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3)FGCM 0模拟的赤道暖池区上层 1 0 0m的平均温度比观测低 3℃。分析表明FGCM 0夸大了暖池区海洋动力过程的降温作用 ,使得模拟的“暖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冷舌的属性。FGCM 0模拟的热带南太平洋温跃层比观测结果偏浅数十米到 1 0 0m ,以致赤道两侧的上层海洋温度分布趋于对称 ,成为“doubleITCZ”现象在上层海洋中的表现。风应力旋度的系统误差和垂直混合随深度衰减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海表温度 温跃层 海洋环流模式 海气耦合模式
下载PDF
1—3月北极涛动对北半球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对流活动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淼 龚道溢 +2 位作者 王璐 周天军 张自银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9-491,共13页
利用1979—2008年日分辨率的向外长波辐射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去除ENSO影响后,分析了1—3月北极涛动对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对流活动及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北极涛动偏强(弱)时,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对流活动显著偏强(弱)。北... 利用1979—2008年日分辨率的向外长波辐射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去除ENSO影响后,分析了1—3月北极涛动对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对流活动及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北极涛动偏强(弱)时,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对流活动显著偏强(弱)。北半球热带大洋冬季平均向外长波辐射与北极涛动指数的相关系数存在两个显著负相关区:一个位于中太平洋区,大致包括13°—20°N、160°E—170°W;另外一个位于热带大西洋,显著区覆盖的范围大体包括5°—20°N、15°—70°W。这些区域的降水量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向外长波辐射、强对流面积指数、强对流强度指数、平均降水量等指标与北极涛动指数的相关均以冬季同期最高,随时间滞后相关迅速减弱。与此对应的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也有显著变化,850hPa风场的变化表现为热带太平洋有异常的气旋性环流,气旋中心区与显著强对流和降水异常区一致。而热带大西洋有显著的经向环流辐合和风切变,与异常对流和降水区吻合。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与北极涛动有关联的海温分布,很大程度上与大气强迫有关,说明热带1—3月降水和对流活动与海温的关联较弱。北极涛动与热带太平洋、大西洋对流和降水活动之间主要是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动产生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涛动 对流活动 热带太平洋 热带大西洋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代际变率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永利 赵永平 +1 位作者 王凡 冯俊乔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5-796,共12页
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 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要结果:(1)热带太平洋SOTA年代际变率有两种类ENSO模态。第一模为类ENSO事件成熟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第二模为类ENSO过渡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二者组合构成类ENSO事件40年左右及其背景下1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2)类ENSO事件对亚洲-北太平洋-北美上空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类El Ni o成熟期间冬季,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型发展,贝加尔湖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位置偏西,蒙古高原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类El Ni o衰退期(类La Ni a发展期)夏季,贝加尔湖低压槽加深,乌拉尔山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新疆-河套地区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距平。类La Ni a事件时相反。(3)热带太平洋类ENSO事件通过影响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造成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南风距平的年代际变化,进而导致东亚季风和中国气候异常。类El Ni o事件成熟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多异常偏北风,东亚季风弱,华北少雨,长江中、下游多雨;类El Ni o衰退(类La Ni a发展)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亦为异常偏北气流,东亚季风较弱,华北少雨。中国气候异常型主要取决于类ENSO第一模态,而第二模态主要视位相异同来加强或减弱第一模态。两个类ENSO模态的共同作用导致1978年前后中国气候跃变和华北地区持续20余年的干旱。近期类ENSO模的振荡从1998年左右开始转为类La Ni a模态,大致在2018年左右结束。在此期间,华北降水有望增加,长江中、下游降水可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次表层海温异常 类ENSO 年代际变率 中国气候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5月份上层洋流的动力统计诊断 被引量:8
4
作者 卢姁 张东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30,共9页
利用复EOF分析,将热带太平洋5月份的上层洋流看作一个整体,对其作了动力统计诊断,用以考察热带太平洋5月份上层流场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揭示其与长江流域梅雨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5月份上层偏差流的前三模态均为赤道所俘获... 利用复EOF分析,将热带太平洋5月份的上层洋流看作一个整体,对其作了动力统计诊断,用以考察热带太平洋5月份上层流场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揭示其与长江流域梅雨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5月份上层偏差流的前三模态均为赤道所俘获;其第一、二模态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一模态与长江流域梅雨异常密切相关;第二模态与ENSO密切相关;第一模态其模的振幅有由小到大的年代际周期变化,且从1994年起模有越变越大的趋势,这表明这段时期长江流域梅雨降水量的异常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诊断 热带太平洋 上层洋流 长江流域 复EOF分析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盐含量的年际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强 李海洋 王东晓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为揭示热带太平洋上层盐度与ENSO的关系,探讨热带海洋的盐含量收支问题,运用EOF方法对SODA资料中热带太平洋表层和次表层(157.5m)间的盐含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含量具有年际变化的特征,第一和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分别具有... 为揭示热带太平洋上层盐度与ENSO的关系,探讨热带海洋的盐含量收支问题,运用EOF方法对SODA资料中热带太平洋表层和次表层(157.5m)间的盐含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含量具有年际变化的特征,第一和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分别具有南北反相和东西反相的特点。这为更好地研究与全球水文循环有关的海洋热动力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F ENSO 热带太平洋 盐含量
下载PDF
热带西太平洋8°N 断面上部的水团特征及其对厄尔尼诺的响应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绪录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1-47,共7页
西太平洋北赤道逆流槽上部水域1 000m 以浅分布4个水团:北太平洋热带表层水、北太平洋次表层水、北太平洋中层水和南极太平洋中层水,它们的交界分别位于75、200和310m 深左右。在1986~1987年的El Ni(?)o 事件前期,海区温跃层明显上移;... 西太平洋北赤道逆流槽上部水域1 000m 以浅分布4个水团:北太平洋热带表层水、北太平洋次表层水、北太平洋中层水和南极太平洋中层水,它们的交界分别位于75、200和310m 深左右。在1986~1987年的El Ni(?)o 事件前期,海区温跃层明显上移;上均匀层盐度降低约0.35,近海表面温度略有增加。在1988~1989年的反厄尔尼诺事件盛期,海区温跃层明显下移;上均匀层盐度降低约0.35,近海表面温度则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水团 厄尔尼诺 热带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深海微生物的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骆祝华 裴耀文 +1 位作者 黄翔玲 叶德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从2001年春、秋季于热带太平洋区采集到的深海样品中共分离到110株微生物,从中挑取31株进行形态特征和对环境理化因子适应特征的研究,同时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碳源代谢分析.结果表明:31株微生物中2株为酵母,21... 从2001年春、秋季于热带太平洋区采集到的深海样品中共分离到110株微生物,从中挑取31株进行形态特征和对环境理化因子适应特征的研究,同时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碳源代谢分析.结果表明:31株微生物中2株为酵母,21株为革兰氏阳性细菌,8株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来自底质的细菌菌株阳性菌占优势,而海水、蓝藻中阴性菌居多;温度、盐度、pH适应性试验表明,严格意义上的狭适性微生物不到总数的1/3,而具有较宽生态幅的广适性微生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一方面,耐冷菌、中度嗜盐菌和抗碱菌在这些微生物中的比例很高,同时,来自蓝藻的菌株大多数在4℃下不生长,而来自上覆水和底质的菌株可在4℃生长,这些都体现了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响应.31株微生物经Biolog鉴定12株得出鉴定结果.15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对9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分析表明,不同菌株可利用碳源的数目从3种到46种不等,差异很大,体现了深海微生物营养类型的极大多样性;同时,发现有8种碳源可被一半以上的受试菌株所利用,这些碳源均是微生物各类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深海微生物 生理生态特征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下载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heat content above the thermocline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被引量:6
8
作者 Pu Shuzhen, Yu Fei, Hu Xiaomin, Chen Xingrong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Heat content of the upper layer above the 20℃ isotherm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isestimated by using the sea temperature data set with a resolution 2°latitude×5°longitude (1980-1993) for the water... Heat content of the upper layer above the 20℃ isotherm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isestimated by using the sea temperature data set with a resolution 2°latitude×5°longitude (1980-1993) for the water depths (every 10 m) from 0 m to 400 m,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ies are analyzed. (1)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indicates that the total heat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e time series of the equatorial heat anomaly 5 months lead that of the El Nino index at the best positive la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former 13 months lag behind the latter at their best negative lag correlation. Therefore the equatorial heat content can be used as a better predictor than the El Nino index for a warm or cold event. In addi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less heat anomaly in the equator corresponds to the stronger warm events in the period (1980- 1993) and much more heat was accumulated in the 4 years including 1992/1993 ENSO (1989-1993) than the 4 years including 1982/1983 ENSO (1980-1983); (2)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ndicates that the area with the highest lag correlation among the grids moves in an anti-clockwise circle in the north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within 4 years period and in a clockwise circle in the south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This result provides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quasi - cycle theory of El Nino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content ENSO tropical pacific ocean
下载PDF
赤道太平洋次表层要素变化特征及其与表面风应力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曾刚 孙照渤 +1 位作者 倪东鸿 陈海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利用EOF方法,讨论了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散度、表面风应力和纬向流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次表层要素场EOF的前2个主分量占其总量的主要部分,第2主分量的变化超前第1主分量8月左右;次表层温度、异常散... 利用EOF方法,讨论了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散度、表面风应力和纬向流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次表层要素场EOF的前2个主分量占其总量的主要部分,第2主分量的变化超前第1主分量8月左右;次表层温度、异常散度、表面风应力基本同步变化且超前纬向流变化3~4月。推断其可能关系为:赤道太平洋表面西(东)风应力异常一赤道太平洋海水次表层上层异常辐合(辐散)、下层异常辐散(辐合)一海水异常下沉(上翻),使得次表层海水温度的异常升高(降低),并促使次表层纬向海流的异常向西(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太平洋 次表层 EOF 可能机制
下载PDF
为什么2014年没有发展成强El Nio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超 李双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41-1951,共11页
利用ICOADS重建的月平均海表温度(SST)、GODAS的月平均次表层海温(SOT)、向外长波辐射(OLR)以及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等数据,通过与1997/1998年El Nino的发展对比,分析了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热带太平洋的海气演变特征,探讨了201... 利用ICOADS重建的月平均海表温度(SST)、GODAS的月平均次表层海温(SOT)、向外长波辐射(OLR)以及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等数据,通过与1997/1998年El Nino的发展对比,分析了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热带太平洋的海气演变特征,探讨了2014年未能发展出强El Nino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2013年9月~2014年2月,暖水在西太平洋暖池堆积,虽然满足了El Nino爆发的热力条件,但由于西风异常爆发较晚,且维持时间较短,并在2014年4月以后转为东风异常,抑制东传暖的Kelvin波,使得暖水缺少进一步东移的条件;2)从西风异常发生发展来看,2013年东亚冬季风较弱并且缺少赤道印度洋西风异常的支持,导致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爆发较晚;3)2014年4月以后,缺少南北半球的经向风辐合和质量输送,导致赤道西风异常西退而后转为东风异常.此外,赤道印度洋也有着显著不同.在1997/1998强El Nino发展之前的1996年冬季,IOD位相和太平洋东风异常减弱消失,Walker环流上升支东移,暖水在西风异常的驱动下沿着温跃层向东移动,为El Nino的爆发提供条件.2013/2014年冬季缺乏这个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海气演变特征 El Nino 西风异常 暖池 印度洋偶极子(IOD)
原文传递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mixed layer depth and heat storage of upper layer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被引量:5
11
作者 LINYihua YOUXiaobao GUANYupi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1-39,共9页
By using the upper layer data(downloaded from the web of the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heat storage of upper layer(from surface to 400 m depth) and the mixed layer depth i... By using the upper layer data(downloaded from the web of the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heat storage of upper layer(from surface to 400 m depth) and the mixed layer depth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are investigated. The abnormal signal of the warm event comes from the central and west Pacific Ocean, whereas it is regarded that the abnormal signal of the warm event comes from the east Pacific Ocean in the popular viewpoint. From the viewpoin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mixed layer depth and the heat storage of the whole upper lay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El Nino is so small that it can be neglected. During these two El Nino/La Nina events(1972/1973 and 1997/1998), other than the case of the heat storage or for the mixed layer depth, the abnormal signal propagates from the central and west Pacific Ocean to the east usually by the path along the equator whereas the abnormal signal propagates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by the path northern to the equator. For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e evolution of the mixed layer depth corresponds to that of the heat storage in the upper layer very well. Thi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evolution of season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heat storage mixed layer depth tropical pacific ocean
下载PDF
A 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for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and Global Atmosphere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荣华 曾庆存 +1 位作者 周广庆 梁信忠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7-142,共16页
On the basis of Zeng's theorehcal design, a 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CGCM) is develO ̄ with its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ther CGCMs such as the unified vertical coordinates and subtraction of the st... On the basis of Zeng's theorehcal design, a 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CGCM) is develO ̄ with its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ther CGCMs such as the unified vertical coordinates and subtraction of the standard stratification for both atmosphere and ocean, available energy consideration,and so on.The oceanic comPOnent is a free surfac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GCM betWeen 30W and 30'S with horizontal grid spacing of ic in latitude and 2°in longitude,and with 14 vertical layers.The atmospheric component is a global GCM with low-resolution of 4°in lahtude and 5°in longitude,and tWo layers of equal mass in the verhcal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200 hFa.The atmospheric GCM includes comprehensive physical processes.The coupled model is subjected to seasonally-varying cycle.Several coupling experiments,ranging from straight forward coupling without flux correction to one with flux correchon,and to so-called predictor-corrector monthly coupling(PCMC),are conducted tO show the esistence and final controlling of the climate drift in the coupled system.After removing the climate drift with the PCMC SCheme,the coupled model is integrated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The results show reasonable simulations of the anneal mean and its seasollal cycle of the atmospheric and ̄ante circulahon.The model also ProduCeS the coherent intermnual variations of the climate system, manifesting the observed EI Nif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pacific ocean Global atmosphere Coupled general circulahon model Predictor Monthly coupling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上层洋流异常的复EOF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姁 包赟 吕庆平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6,共11页
采用复EOF分析方法,对全年热带太平洋海域的上层洋流异常做了统计动力诊断,主要结论有:热带太平洋上层洋流异常复EOF分解第一、二模态的空间场均为赤道所俘获,并在赤道南北方向均呈迅速衰减的态势,其表现为赤道陷波的形式。第一、二模... 采用复EOF分析方法,对全年热带太平洋海域的上层洋流异常做了统计动力诊断,主要结论有:热带太平洋上层洋流异常复EOF分解第一、二模态的空间场均为赤道所俘获,并在赤道南北方向均呈迅速衰减的态势,其表现为赤道陷波的形式。第一、二模态时间系数为复数,其辐角均集中在两个状态,其模则表示了流场异常的大小。该时间系数均有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其年际变化的周期均与ENSO相同;在冬季,其年代际变化周期分别与北太平洋主要气候模态PDO和NPGO,以及热带外北太平洋流场异常复EOF分解前两模态的周期相同或相近,这反映了热带与中纬度各大气、海洋系统之间的相互耦合。由各模态流场异常可得相应的垂直运动异常,从而可估计SSTA的动力变化;第一模态在赤道东、西太平洋处呈现东西向的跷跷板变化;第二模态则在西太平洋赤道上以及其北侧的西太平洋暖池处,呈现南北向的跷跷板变化。第一模态的性质为海洋赤道Kelvin波的异常,可称之为ENSO的主要模态;第二模态的性质为海洋混合Rossby-重力惯性波的异常,可称之为ENSO的次要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EOF分析 热带太平洋 大洋环流异常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上层热力状况季节变化的正压特征——海表至深400m热储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一骅 游小宝 孙照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0-594,共5页
使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SIO)整编的海洋上层 (海表至 4 0 0m)热储量资料 ,研究了热带太平洋上层热力状况季节变化的正压特征 ,指出与SST的分布不同 ,热储量在北纬 5°N~ 10°N之间有一东西贯穿整个太平洋的带状热储量低值... 使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SIO)整编的海洋上层 (海表至 4 0 0m)热储量资料 ,研究了热带太平洋上层热力状况季节变化的正压特征 ,指出与SST的分布不同 ,热储量在北纬 5°N~ 10°N之间有一东西贯穿整个太平洋的带状热储量低值区 ,其季节变化率的分布特征分为两种 ,一是 11月至 2月为代表的“北半球冬季型”和 5~ 8月的“北半球夏季型” ,3月、4月和 9月、10月为过渡阶段 .北半球 10°N和 2°N的季节变率的时间变化反位相 ,南半球的10°S、2°S其季节变率随时间变化的位相则比较一致且与沿 10°N位相大致相反 .东太平洋季节变化明显早于中、西太平洋 ,具有明显自东向西传播的特征 .10°S与 10°N之间东、西太平洋的季节变率随时间的演变也基本上呈现反位相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季节变化 压特征 热储量
下载PDF
基于CMIP5资料的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美芳 徐海明 邓洁淳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2-752,共11页
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月平均资料,从季节变化角度,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20个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在全球增暖背景... 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月平均资料,从季节变化角度,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20个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在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的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符合"warmer-get-wetter"型特征,而季节平均与年平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冬季和春季,海温增暖最大区和降水增加区之间存在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位置偏差;夏季和秋季,二者只存在明显的南北位置偏差,且与冬季和春季的情况相反。热带印度洋的冬季和春季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也存在位置偏差。两个热带大洋季节平均的降水变化均是"warmer-get-wetter"和"wet-get-wetter"两个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热带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海温增暖 降水
下载PDF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ANOMALY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SEA SURFACE HEIGHT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丽平 王超 章开美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3年第1期16-27,共12页
By using NCEP GODAS monthly sea surface height(SSH) and 160-station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in China,t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characteristics of SSH are analyzed over the tropical Pacific,and correlations betwe... By using NCEP GODAS monthly sea surface height(SSH) and 160-station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in China,t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characteristics of SSH are analyzed over the tropical Pacific,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SSH and summer rainfall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1) The tropical Pacific SSH takes on a "V" pattern in the climatic field with an eastward opening,and it is higher in the western part(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than in the eastern part(in the southwestern part).The high-value areas are more stable in the northwest,and the value range(greater than 0.8 m) is larger in spring and summer than in autumn and winter.The high-value area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is the largest(smallest) and more northerly(southerly) in spring(summer).SSH is higher in spring and autumn than in summer and winter over the equatorial zone.(2) The interannual anomalies of the SSH are the strongest over the tropical 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Pacific and are stronger in winter and spring than in summer and autumn.The interannual anomalies are also strong over the equatorial middle and eastern Pacific.The distribution ranges are larger and the intensities are stronger in the autumn and winter.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SH interannual anomalies and ENSO events in autumn,winter and spring.(3) When ENSO events take place in winter,according to the simultaneous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ropic Pacific SSH,850 hPa wind fields and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of China,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will b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normal over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especially over Dongting Lake and Poyang Lake region,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Yangtze-Huai River Valley,ea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and less than normal over the area of Great Band of Yellow River,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 in successive sum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surface height INTERANNUAL ANOMALIES tropical pacific ocean summer RAINFALL of China
下载PDF
利用海气耦合模式模拟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志强 俞永强 王谦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708,共12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CM-1·0)100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模式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的平均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且利用这些...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CM-1·0)100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模式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的平均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且利用这些资料对ITF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成因做了初步分析。模式模拟的ITF平均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同已有的观测结果相比是合理的,经作者分析认为ITF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因为印度尼西亚海域地处亚澳季风区,海流对于季风的响应使得ITF发生季节变化;ITF的年际变化主要是因为热带环流的年际变化及其所导致的洋流调整造成的,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 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CM-1.0) 热带太平洋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10月份海气联合复EOF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姁 张东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3,共10页
利用复EOF分析,将热带太平洋10月份的大气环流风场和大洋上层环流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作了动力统计诊断,用以考察热带太平洋10月份大气大洋耦合环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揭示其与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模态... 利用复EOF分析,将热带太平洋10月份的大气环流风场和大洋上层环流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作了动力统计诊断,用以考察热带太平洋10月份大气大洋耦合环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揭示其与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模态中,海洋模态表现出很强的赤道陷度特征,而大气风场则无此现象;第一模态与ENSO循环有密切关系,揭示了Walker环流异常;第一模态的垂直运动风场反映了热带太平洋赤道辐合带和南太平洋辐合带上垂直运动的异常;第二模态偏差风场的经向分量大于第一模态,反映了Hadley环流的异常;第二模态与ENSO循环有联系,但关系不如第一模态那样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联合 动力统计诊断 热带太平洋 ENSO 复EOF分析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混合层深度的年际异常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丽平 靳莉莉 +1 位作者 王超 黄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9-666,共8页
利用Godas的逐月混合层深度(MLD)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热带太平洋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异常特征,初步探讨混合层深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赤道地区,东太平洋区域混合层最浅,中太平洋区域最深,... 利用Godas的逐月混合层深度(MLD)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热带太平洋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异常特征,初步探讨混合层深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赤道地区,东太平洋区域混合层最浅,中太平洋区域最深,且北半球秋冬季混合层比春夏季深;热带西北和西南太平洋在冬半球混合层深,夏半球浅。(2)赤道中、西太平洋混合层深度的年际异常终年都为大值区,北半球春(秋)季的热带西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也为年际异常大值区;7月年际异常最弱。(3)1、4和10月热带太平洋混合层深度年际异常与ENSO事件关系密切,在El Nio事件期间,热带太平洋东部及东北部混合层深度加深,西部及西南部减小。(4)热带太平洋混合层深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关系密切,这一关系也反映了El Nio事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即当秋冬季节发生El Nio事件时,来年El Nio事件衰减期的夏季长江中下游以南特别是洞庭湖、鄱阳湖的降水将显著偏多,江淮、华南南部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混合层深度 年际异常 中国夏季降水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活性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祥敏 李明 +3 位作者 骆祝华 孙佳 黄翔玲 叶德赞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5-472,共8页
从热带太平洋的生物、海水、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细菌、酵母和霉菌共475株.选择8个指示菌并采用圆形纸片法对分离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筛选,获得20个具有抗菌和/或抗肿瘤活性的微生物菌株.细菌、酵母和霉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得... 从热带太平洋的生物、海水、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细菌、酵母和霉菌共475株.选择8个指示菌并采用圆形纸片法对分离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筛选,获得20个具有抗菌和/或抗肿瘤活性的微生物菌株.细菌、酵母和霉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得率都比较低,分别为5.4%、2.2%和3.4%,其原因可能与纸片的发酵液的添加量较少和菌株发酵条件的控制有关.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活性菌株,除4株未有结果外,其余菌株分归为9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7株、占活性菌株的35%,盐单胞菌属2株、占10%,其它菌属各1株、占5%.抑菌谱分析表明,大多数活性菌株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来源于鱼体的菌株抑菌谱较广,对细菌、真菌均有拮抗作用,另外还发现一株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者提出“活性指示(activity index)”参数,对活性菌株的抗菌谱和活性强度进行综合评估,也表明源于鱼体的菌株的活性指示值较高.这4株芽孢杆菌尤其是DY-Y-11A1A菌株,具有潜在的后续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生物活性 筛选 鉴定 热带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