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结构主义与转换生成语法的对比研究 |
董革非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1
|
|
2
|
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基础 |
龚晓斌
|
《福建外语》
|
2002 |
7
|
|
3
|
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句法结构与语义接口的演化 |
郑玉荣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4
|
深层结构理论在英文翻译中的应用 |
刘军艳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3
|
|
5
|
浅析维吾尔语疑问句的深层句法结构 |
潘艳兰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6
|
乔姆斯基对于分析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
孙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7
|
洪堡特语言思想对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 |
陈家晃
潘文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8 |
2
|
|
8
|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与转换生成学派的语言观和方法比较 |
朱丽红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2
|
|
9
|
从转换生成语法看范畴类型逻辑的基本思想 |
温雪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15 |
2
|
|
10
|
转换生成语法与现代日语语法研究的发展 |
刘学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6 |
2
|
|
11
|
基于多源语料库的二语意义、句法饱和度构建分析——以there be句型为例 |
秦琴
丁研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2
|
李贺研究的语言学实践——李文彬《从转换生成语法看李贺诗歌》述评 |
蒋春红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3
|
汉语句法研究新图景--评Waltraud Paul教授的《汉语句法新视角》 |
杨烈祥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4
|
谈描写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
李碧玉
姜蕾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英语中动构式的理论研究 |
季媛媛
李瑛
王雪侠
许配娟
|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6
|
论克里斯蒂娃“符义分析”对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批判牲接受 |
张颖
|
《符号与传媒》
|
2019 |
1
|
|
17
|
浅析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张二春
|
《海外英语》
|
2015 |
1
|
|
18
|
英语语法三大主要流派述评 |
徐畅贤
|
《益阳师专学报》
|
2001 |
1
|
|
19
|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石林平
张东红
|
《甘肃高师学报》
|
2014 |
1
|
|
20
|
生成语法和构式语法互洽之可能——以词汇—构式语用学视域的反义歧义分析为例 |
侯国金
徐玲玲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