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的家礼撰作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33,共7页
重新解读家礼撰作的历史脉络,有助于从理论上为传统家礼、家教正名,正确认识其现实意义。上古和中古时期的家礼撰作是贵族社会的产物,是"礼不下庶人"的结果,对于门阀制度和士族文化起到维护作用。宋代之所以出现家礼撰作的高... 重新解读家礼撰作的历史脉络,有助于从理论上为传统家礼、家教正名,正确认识其现实意义。上古和中古时期的家礼撰作是贵族社会的产物,是"礼不下庶人"的结果,对于门阀制度和士族文化起到维护作用。宋代之所以出现家礼撰作的高潮,不能仅仅用唐宋社会变革、文化的阶层异动来加以解释,而与宋代士人的文化抱负有关,是他们救治世风、淑世惩弊的结果。传统家礼、家训中蕴含有诸多超越时空的优秀价值理念,与现代化事业并不矛盾。应当继承历代士人"教训正俗"的传统做法,传承和重建富于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的家礼、家训和家教,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增添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礼 家训 家教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明清徽州传统家训中的女性观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开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1-104,共4页
明清徽州家训中的女性角色观是女性须在家庭中当好孝女、贤妻和慈母;女性教育观则继承了传统女教思想,同时也认可对女性进行文化教育;女性职业观则仅将干好家务劳动视作女性的职业活动,直到清末才认可妇女与男性具有同等的从事社会性职... 明清徽州家训中的女性角色观是女性须在家庭中当好孝女、贤妻和慈母;女性教育观则继承了传统女教思想,同时也认可对女性进行文化教育;女性职业观则仅将干好家务劳动视作女性的职业活动,直到清末才认可妇女与男性具有同等的从事社会性职业权利;女性名节观则大力提倡贞节教育、奖励持贞守节的女性、歧视妇女再嫁。明清徽州家训中的女性观大多显示出封建糟粕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女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进步观念也日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家训 女性观
下载PDF
潮汕传统家教的德育作用及其历史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友义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1年第2期54-58,共5页
德育是潮汕传统家教的核心,潮汕传统家教的德育形式多样化,内容十分丰富,作用十分明显。潮汕传统家教的德育作用给我们留下的历史启示是:家庭教育必须德育为先;家庭德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方法必须具备多样化与有效性。
关键词 潮汕传统家教 德育作用 历史启示
下载PDF
论水族传统家庭教育——以水族村寨苗草村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彭凯 韦仕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12,共5页
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组织和渠道。通过对水族村寨苗草村的实地调查,可以了解水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特点及其功用,以探求其在当代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水族 苗草村 传统家庭教育
下载PDF
试论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史火 罗国萍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2-125,133,共5页
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是指彝族地区没有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凉山地区则特指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前的彝族的家庭教育。彝族的家庭教育的产生是彝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具有阶层性,等级性、早期性的显著特点,... 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是指彝族地区没有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凉山地区则特指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前的彝族的家庭教育。彝族的家庭教育的产生是彝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具有阶层性,等级性、早期性的显著特点,既注重实践,提倡学以致用,又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社会 传统家庭教育 阶层 等级 早期 实践 环境
下载PDF
略述凉山彝族传统家庭生产技能教育
6
作者 马史火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6-108,117,共4页
生产技能教育是体现凉山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的经济功能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具体表现。这种技艺传授方式,至今仍为凉山彝族地区乡村农民家庭教育所广泛沿用,成为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 生产技能教育是体现凉山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的经济功能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具体表现。这种技艺传授方式,至今仍为凉山彝族地区乡村农民家庭教育所广泛沿用,成为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社会 传统家庭教育 传授 生产技能
下载PDF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姗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品德方面发挥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并在长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积淀了很多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这些思想和经验都...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品德方面发挥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并在长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积淀了很多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这些思想和经验都值得现代家庭教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传统家庭教育 品德培养
下载PDF
浅谈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敏华 吴雯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1-13,共3页
在客家传统家教中 ,客家妇女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责任 ;客家传统家教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家教的一般特点 ,同时又具有本民系的鲜明特色 ;客家传统家教中所蕴含的积极、合理性因素对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也不乏启迪。
关键词 客家 教育特点 传统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训与新时代领导干部良好家风的构建
9
作者 毕孝珍 颜健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家风是一个家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是一个家族世代相承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会影响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存亡,也会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下,我们党正号召党员干部开展良... 家风是一个家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是一个家族世代相承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会影响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存亡,也会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下,我们党正号召党员干部开展良好家风的建设,而家风又离不开家训,家训是构筑家风、彰显家风、传承家风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许多传统家训,它们内容丰富、意蕴深厚,承载着古人安身立命、兴家立业、治国安邦的智慧和经验。作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应该学会对这些传统家训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建符合新时代特点和要求的良好家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领导干部 家风构建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家教的主要理念及其当代必要性
10
作者 朱蒙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70-171,共2页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为丰富而系统的家教思想体系,其间不少的真知灼见对于改善现有家庭教育中的不合理现象和培养德才兼备的...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为丰富而系统的家教思想体系,其间不少的真知灼见对于改善现有家庭教育中的不合理现象和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教 早教固本 迁善崇德 慎爱严教 必要性
下载PDF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反思
11
作者 钱焕琦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156-161,共6页
我国富有道德价值的传统家庭教育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德教为本、六亲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以身作则等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重困惑,几乎都可以从前人的精神遗产中找到答案或有所启迪。
关键词 传统家庭教育 伦理思想 反思
下载PDF
传统家训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家训文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令慧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5-58,共4页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无疑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就必须改造和扬弃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家...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无疑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就必须改造和扬弃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精华相承接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文化 中国传统 中国特色 国民教育
下载PDF
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融合路径探赜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玮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其包括修身、立志、勤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古人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从教育目的、内容和原则来看,传统家训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相契合。二者的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家训文化的...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其包括修身、立志、勤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古人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从教育目的、内容和原则来看,传统家训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相契合。二者的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能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高校应该正确认识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内在契合,以教育理念为基点,以课程内容重构为抓手,以理论研究为桥梁,以知行合一为原则,探索二者相互融合的新路径,实现传统家训文化在新时代、新领域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文化 立德树人 高校 育人目标 融合路径
下载PDF
漫谈传统家训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铁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1-23,共3页
以传统家训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为结合点,从敬业爱业、勤俭节约、热爱科学、崇智好学、反对封建迷信等方面论述了二者的传承关系,指出:把传统美德和现代美德融合在一起,是塑造具有时代特点的大学生公民道德的需要。
关键词 家训文化 大学生 公民道德教育 科学精神
下载PDF
传统家庭教育空间及其变迁——岩村烤火的田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彬 向茂甫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基于对四川岩村烤火生活的田野考察,通过参与观察和收集口述史的方法,本研究阐释和解读了传统家庭教育空间的建构要素;同时透过烤火生活的变迁,描摹和提炼出蕴于其中的家庭教育空间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在岩村传统的燃柴烤火生活中,家... 基于对四川岩村烤火生活的田野考察,通过参与观察和收集口述史的方法,本研究阐释和解读了传统家庭教育空间的建构要素;同时透过烤火生活的变迁,描摹和提炼出蕴于其中的家庭教育空间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在岩村传统的燃柴烤火生活中,家庭交往活动通过物理空间的容纳、心理空间的孵化和知识空间的传承建构起家庭教育空间。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燃煤烤火和用电烤火逐渐取代燃柴烤火生活,家庭教育空间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包括:物理空间的分解与重构;心理空间的疏离与更亲密;知识空间的更替与选择。家庭教育空间的现代变迁呼唤农村教育研究给予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庭教育空间 变迁 烤火 田野研究 教育人类学
原文传递
浅析中国传统教子箴言的基本内容
16
作者 刘立祥 《中国德育》 2007年第4期45-47,51,共4页
中国传统教子箴言旨在向下一代表达前辈的人生追求和传世衷情,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分析中国历代教子箴言,其基本内容包括:继承先辈遗志,完成未竟事业;树立鸿鹄之志,建功立业报国;刻苦读书求学,成就有用之才;视金钱如粪土,视... 中国传统教子箴言旨在向下一代表达前辈的人生追求和传世衷情,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分析中国历代教子箴言,其基本内容包括:继承先辈遗志,完成未竟事业;树立鸿鹄之志,建功立业报国;刻苦读书求学,成就有用之才;视金钱如粪土,视事业重如山;为官清廉刚正,生活节俭朴素;存养浩然正气,陶冶松竹品格;恪守宽人严己,营造和谐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子箴言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人生价值
原文传递
传统家训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转化与青少年教育研究--基于舟山群岛新区的调查
17
作者 课题组 贺孝磊 +3 位作者 华海成 鲍紫燕 胡东东 任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2-48,共7页
传统家训尽管产生于特定的传统社会背景之下,但在现代社会仍旧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传统的品性德行、为人处世、精神激励等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是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根据调查显示了传统家训文化在当今... 传统家训尽管产生于特定的传统社会背景之下,但在现代社会仍旧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传统的品性德行、为人处世、精神激励等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是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根据调查显示了传统家训文化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调查还显示传统家训文化在当今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成为了弱项,传统家训文化整体氛围不浓,现状堪忧,无法传承。基于舟山群岛新区的案例,结合青少年教育的现状及地域文化特点,着重探讨如何创新、发展转化、继承与弘扬传统家训,使之有助于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文化 创新性 发展转化 青少年教育
下载PDF
试论民族传统对个人“三观”形成的影响——以青海蒙古族传统家教为个案
18
作者 马晓媛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家庭教育是培养民族后代的起始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基础。如何使青海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 青海蒙古传统家教 大学生 “三观”教育 探索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家训思想精华的吸收和借鉴
19
作者 苏会君 《开封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3,共3页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精华,如"胸怀天下""尽忠报国""诚实守信""仁爱宽容""勤勉""廉正"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精华,如"胸怀天下""尽忠报国""诚实守信""仁爱宽容""勤勉""廉正"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一致,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和借鉴了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精华,同时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赋予传统家训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家训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从“虎妈狼爸”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及其反思
20
作者 王晓雅 《科教文汇》 2018年第25期112-114,共3页
通过对"虎妈狼爸"在学习上严格要求、限制孩子自由、注重传统文化和多方面培养孩子等家庭教育表现的分析,揭示其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有着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从而有利于全面地对"虎妈狼... 通过对"虎妈狼爸"在学习上严格要求、限制孩子自由、注重传统文化和多方面培养孩子等家庭教育表现的分析,揭示其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有着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从而有利于全面地对"虎妈狼爸"式教育进行评价,最终在家庭教育上进行反思,提出父母要做到学会相互沟通、制定家庭规矩、培养综合素质、建立惩罚制度和重视发展的阶段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妈狼爸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 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