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雕龙·辨骚》之“辨”义及其思想渊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允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8,共10页
《辨骚》篇属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部分。"辨"与"辩"通,意在辨析与楚骚直接相关的若干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辨"师范屈宋"之正途,救"效骚命篇"之讹势;二是辨楚骚参酌古今... 《辨骚》篇属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部分。"辨"与"辩"通,意在辨析与楚骚直接相关的若干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辨"师范屈宋"之正途,救"效骚命篇"之讹势;二是辨楚骚参酌古今、自铸伟辞之特质,明其渊源所自,作为执正驭奇、通变创新之轨则;三是辨汉世楚骚品评之偏颇,以"四同四异"力驳"褒贬任声,抑扬过实"之论,为客观、合理地评价楚骚之双重特性,奠定了必要的认识基础。此外,刘勰身处魏晋子学一度复兴之后,《文心雕龙》取资于先秦诸子"飞辩"之术,而墨家辩学之传统,对《辨骚》篇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辨骚》 问题意识 辨析方法 先秦诸子 辩学传统
原文传递
新中国初期国画改造运动及国画论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先岳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5-60,共6页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中国画,为适应艺术服务政治的需要,以写生活动为标志兴起了国画改造运动,这一运动自始至终地贯穿着革故鼎新的时代精神。由于新现象的出现,中国画领域产生了建国以来的大规模论争,这些论争涉及到传...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中国画,为适应艺术服务政治的需要,以写生活动为标志兴起了国画改造运动,这一运动自始至终地贯穿着革故鼎新的时代精神。由于新现象的出现,中国画领域产生了建国以来的大规模论争,这些论争涉及到传统与出新、内容与形式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画完成了新时代的价值重构,语言图式发生了历史性嬗变,审美趣味也逐渐趋向明朗、宏大、阳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改造 国画论争 价值重构 图式嬗变 审美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