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玉祥的“重农”思想和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才 王卫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5,共9页
冯玉祥将军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向十分关注。促使他重视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出于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也有受中国传统重农以及孙中山重农思想的影响,更直接的还在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军事生存的需要。... 冯玉祥将军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向十分关注。促使他重视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出于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也有受中国传统重农以及孙中山重农思想的影响,更直接的还在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军事生存的需要。他的重农思想比较系统,主要包括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民生活、防治自然灾害、改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经营方式、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等等。冯玉祥的重农实践内容丰富,包括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科学种田、屯田垦荒、保护牲畜、军队支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 重农 思想来源 重农思想 重农实践
下载PDF
中国早期重农思想综论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泽学 付娟 《古今农业》 2021年第4期25-34,共10页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重农思想源远流长。在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事业发展、积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总结中国传统重农思想,对深入理解农业农村发展对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重农思想源远流长。在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事业发展、积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总结中国传统重农思想,对深入理解农业农村发展对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重农思想出现的原因,梳理了早期重农思想的主要流派和观点论断,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其现实意义,以期为乡村全面振兴和推进农业农业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农思想 农学思想 农耕文化
下载PDF
崇商、重农与石文化:壮族“耶七”游戏探微
3
作者 韦亮节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5-41,共7页
以游戏的人类学研究为视角,以广西忻城县新练村的壮族民间抛掷类游戏“耶七”为考察对象,发现当地的圩场贸易促使“耶七”游戏中的“称斤”及“斤一”至“斤四”关模仿计量商品细节,展现壮族崇商情结。当地稻作实践被“耶七”游戏中的... 以游戏的人类学研究为视角,以广西忻城县新练村的壮族民间抛掷类游戏“耶七”为考察对象,发现当地的圩场贸易促使“耶七”游戏中的“称斤”及“斤一”至“斤四”关模仿计量商品细节,展现壮族崇商情结。当地稻作实践被“耶七”游戏中的“打包肉”“扬米”“漏屎”“鸡进窝”关所展演,反映重农思想。石山环境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石文化,这种文化也展现在游戏中的“过山坳”“过石山”关及以石为具之中。通过“耶七”可管窥壮族文化的若干侧面,促进游戏及其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耶七” 崇商情结 重农思想 石文化
下载PDF
近代以来重农思想的演变:农业变迁的逻辑
4
作者 周晓庆 《古今农业》 2021年第4期57-67,44,共12页
近代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的“重农思想”在不断演变,这是影响自鸦片战争以来农业农村发展衰兴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一百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形态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共... 近代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的“重农思想”在不断演变,这是影响自鸦片战争以来农业农村发展衰兴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一百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形态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共有的规定,也是普遍规律。一个社会,主流农业思想的重农程度越高,其农业农村的发展就越好,而重农程度高的主要标志是“重农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不仅重视农业生产,也要关心农民权益和农村发展;既要重视数量的增加,又要关注质量的提升。农业和农村发展只有在内涵不断丰富的“重农思想”引领下,不断完善三农理论和政策体系,方可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农为本 重农思想 三农 农民权益 重中之重
下载PDF
贤良文学与魁奈的重农抑商论
5
作者 魏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贤良文学与魁奈是中西方重农抑商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经济思想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把握和印证中西方重农思想的异同,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揭示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 贤良文学 魁奈 重农 抑商 经济思想
下载PDF
《吕氏春秋》与《商君书》重农思想比较研究
6
作者 李亚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7-40,共4页
战国时期的重农学说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是以《商君书》、《管子》为代表的法家重农学说,一是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传统重农思想。商鞅及商鞅学派的重农学说,集中见于《商君书》的有关论述,并被概括为"农战"理论。《吕氏春... 战国时期的重农学说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是以《商君书》、《管子》为代表的法家重农学说,一是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传统重农思想。商鞅及商鞅学派的重农学说,集中见于《商君书》的有关论述,并被概括为"农战"理论。《吕氏春秋》的重农理论,是西周重农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君书》 《吕氏春秋》 重农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