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20世纪新文学第三个十年“走向大众”的中篇小说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斌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3,共6页
20世纪新文学发展第三个十年(1937--1949)的中篇小说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上,都表现出新的特色和多元化趋向;特别是一些成功之作在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上的通俗化追求,使中篇小说开始为一般民众所了解和接受;走... 20世纪新文学发展第三个十年(1937--1949)的中篇小说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上,都表现出新的特色和多元化趋向;特别是一些成功之作在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上的通俗化追求,使中篇小说开始为一般民众所了解和接受;走向民间,走向大众,已逐步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和发展方向。这种新的转变和新的趋向,对此后的创作产生了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第三个十年 中篇小说 走向民间 走向大众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小说“现代性意识”的深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昭新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如果说"五四"及20年代的小说理论主要是在破除旧的小说观念,确立新的小说观念,对小说的性质、功能作了明确界说,那么发展到30年代,中国小说"现代性意识"的深化,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小说现在与将来的关注;二是对小... 如果说"五四"及20年代的小说理论主要是在破除旧的小说观念,确立新的小说观念,对小说的性质、功能作了明确界说,那么发展到30年代,中国小说"现代性意识"的深化,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小说现在与将来的关注;二是对小说内容社会化的强调以及现实主义典型化理论的探讨;三是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探索,这其中包括除主流理论家和小说家以外的小说理论家和小说家们对小说背景、故事以及叙事方法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年代 小说发展方向 典型化 艺术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