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理论研究”专题主持人语——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3,共8页
艺术理论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知识领域。本文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从不同角度解析了艺术理论及其知识生产的相关问题。首先,作者提出艺术理论介于美学和门类艺术理论之间的居间性,通过一种自我批判,作者认为... 艺术理论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知识领域。本文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从不同角度解析了艺术理论及其知识生产的相关问题。首先,作者提出艺术理论介于美学和门类艺术理论之间的居间性,通过一种自我批判,作者认为可以变居间性的消极理解为积极建构,由此推进艺术理论的发展。其次,以场域理论为参照,作者分析了艺术理论的知识生产者的不同来源及其体制、象征资本问题,探究了艺术理论争议的意义及其达成妥协性共识的图景。最后,作者指认在各门艺术中,诗与画(或文学与美术)往往更受艺术理论青睐,成为艺术理论知识生产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因为这两门艺术更接近对艺术理论的一般问题和原理的解释,不像其他艺术更加专业化和技术性。所以,文学和美术往往成为艺术理论研究最为重要的两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艺术理论 居间性 场域 诗与画
下载PDF
基于心流理论的海派绘画数字文创产品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顾艺 许王旭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3-391,共9页
目的致力于设计出能够让用户产生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海派绘画数字文创产品。方法在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理论基础上,把海派绘画数字文创产品的设计拆分为设定明确清晰的体验目标、提供准确有效的情感反馈、平衡体验所需技能与挑战这三... 目的致力于设计出能够让用户产生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海派绘画数字文创产品。方法在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理论基础上,把海派绘画数字文创产品的设计拆分为设定明确清晰的体验目标、提供准确有效的情感反馈、平衡体验所需技能与挑战这三个步骤。第一步对应数字文创的内容设计,包含清晰的构架体系、可视化界面设计两个步骤,引导用户进入愉悦沉浸的体验状态;第二步对应数字文创的情感设计,包含正面反馈优先、多感官反馈优先两个步骤,保持用户的沉浸式体验状态;第三步对应数字文创的文化体验设计,包含调控体验难度、交互情景化两个设计步骤,引导用户进入文化情境,探索文化背景,获得更高层级的文化体验。结论心流理论改善了海派绘画数字文创产品的现有不足,完善了海派绘画数字文创产品的设计框架,较好地实现了用文创带动传统美术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创产品 心流理论 沉浸体验 文化体验 海派绘画
下载PDF
山水画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华海镜 金荷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表现的都是自然山水,两者理论上极为相通。本文着重从立意、取舍、虚实、透视、掇山叠石皴法、树木配置和建筑等角度进行比较剖析。
关键词 画论 山水画 古典园林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赵爱华 邹志荣 +1 位作者 屈永建 高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8-191,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非常紧密,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和建设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以二者的演变历程比较为出发点,从立意、构图、元素、章法、意境五个方面剖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古典造园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古典园林 画论 园林艺术
下载PDF
园芳杂辑——探中国古代文献中潜藏的造园花木专篇 被引量:7
5
作者 鲍戈平 张翼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从童寯先生提出的"三卷《园冶》无花木专篇"的遗憾展开,以现当代学者针对造园花木研究的理论背景为基础,对"能主之人""文人""造园学视角"及"花木理论"等相关问题进行辨析和阐释;而后... 从童寯先生提出的"三卷《园冶》无花木专篇"的遗憾展开,以现当代学者针对造园花木研究的理论背景为基础,对"能主之人""文人""造园学视角"及"花木理论"等相关问题进行辨析和阐释;而后,以《长物志》《闲情偶寄》《花镜》《广群芳谱》4本古典专著以及若干古代画论所涉及的花木理论为例,从鲜明的造园学视角出发,将富有造园指导意义的内容在统一的园林逻辑下重新梳理和比较,试图探寻从"泛论""断章"中重新获得"花木专篇"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花木专篇 造园学视角 能主之人 文人笔记 画论
下载PDF
论中国画的“画法”与“画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白露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05-108,共4页
重视画法与画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普遍原则,画法与画理体现了中国画道的精神,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相通。画法是绘画的技术法则,是形而下的画面语言表现手段;画理是绘画的哲学原理,为形而上的理论指导原则。画法有常程,并无定象;画理有常理... 重视画法与画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普遍原则,画法与画理体现了中国画道的精神,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相通。画法是绘画的技术法则,是形而下的画面语言表现手段;画理是绘画的哲学原理,为形而上的理论指导原则。画法有常程,并无定象;画理有常理,具有对画法的规定性。画法与画理的关系,决定了在画之常理的范围内,画家创作时可以随意而行、随情而变、随理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画法 画理 画道 常理
下载PDF
“气韵生动”的意义指向及阐释拓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楠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南齐谢赫所提"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命题,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就"气韵"而言,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有全面的论述,并且在绘画中有着深刻的表现,产生了新的问题视阈并完成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意义指向 气韵演变 绘画理论
下载PDF
传神达意观照下张大千画论英译研究
8
作者 赵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张大千是中国现当代画坛上极负盛名的国画大师,艺术成就斐然。他还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绘画理论。文章借助汪榕培“传神达意”的翻译学说,从字词、句子、修辞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传神达意”在张大千画论英译当中的应... 张大千是中国现当代画坛上极负盛名的国画大师,艺术成就斐然。他还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绘画理论。文章借助汪榕培“传神达意”的翻译学说,从字词、句子、修辞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传神达意”在张大千画论英译当中的应用,旨在通过这种途径将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绘画理论传播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画论 英译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中如何基于色彩理论开展绘画教学
9
作者 张海东 《色彩》 202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探索色彩在学前教育绘画教学中的运用,是深化儿童对世界感知和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视觉表现力,还承载着丰富的色彩理论知识。本文围绕色彩在绘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色彩理论 绘画教学
下载PDF
17-18世纪西方风景画发展对LANDSCAPE概念与实践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吉伟 朱建宁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17-18世纪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研究对象LANDSCAPE的风景概念形成与实践的关键时期。本文首先从词源学角度阐释LANDSCAPE的本源含义;然后通过详细分析风景画独立背景、理论方法、特点与辅助工具等内容,阐释其发展引起风景发现的原因... 17-18世纪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研究对象LANDSCAPE的风景概念形成与实践的关键时期。本文首先从词源学角度阐释LANDSCAPE的本源含义;然后通过详细分析风景画独立背景、理论方法、特点与辅助工具等内容,阐释其发展引起风景发现的原因与机制,此社会现实反馈至语言方面的表现是,LANDSCAPE在本源含义的基础上引入荷兰风景及其绘画含义转变为完整的风景含义;最后阐释风景画对自然式风景造园的指导作用机制,并且提出风景画、风景与土地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基于自然之数的理性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LANDSCAPE 风景画 风景 自然风景园 理性美学 透视学
下载PDF
郑板桥词作中的画境——画论视野之观照
11
作者 卞嘉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7-122,128,共7页
郑板桥论词、论画之观精妙绝伦,其词作中呈现出的风貌与其画论所述异曲同工。建立在对诗画书三者同源的肯定态度之上,郑板桥将词与画互照互鉴,将画者思维灌注于作词之中,为其词作带来了别样风味:无论是构图布局的别具匠心、留白之法的... 郑板桥论词、论画之观精妙绝伦,其词作中呈现出的风貌与其画论所述异曲同工。建立在对诗画书三者同源的肯定态度之上,郑板桥将词与画互照互鉴,将画者思维灌注于作词之中,为其词作带来了别样风味:无论是构图布局的别具匠心、留白之法的运用自如,还是用色的极致,层层技法的使用使得内化于词作中的气韵被传达,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被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词中画境油然而生。因此,探究郑板桥画论在其词作中的表现,以此感受其词的别样画境,可为研究板桥词开辟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画论 画境
下载PDF
“互证”:明中后期诗论与画论互动的一种文本样态
12
作者 魏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122,共14页
明中后期的诗论与画论中广泛存在将属于对方领域的元素相互征引的情况,呈现为一种“互证”的批评样态。这种批评样态,主要表现为地位互衬、风格比照、技法引用、范畴援用和典实互征等五种言说形式。集中体现了当时诗论与画论领域四个方... 明中后期的诗论与画论中广泛存在将属于对方领域的元素相互征引的情况,呈现为一种“互证”的批评样态。这种批评样态,主要表现为地位互衬、风格比照、技法引用、范畴援用和典实互征等五种言说形式。集中体现了当时诗论与画论领域四个方面共同的性理论诉求,即追求作家主体性,创作态度上拒蹈袭、重师意,审美意境上崇尚含蓄清逸,强调人格与风格统一。至于具有的学术效应,则表现为标志着“诗画一律”观念进入理论批评层面的探讨、反映诗画交流环境的新发展、体现诗画审美理念趋向一致的发展、反映诗学与画学在各自体系上的发展、对清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诗论 画论 互证
下载PDF
民国初期进化论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画“衰败论”与“进步论”
13
作者 李中诚 《美育学刊》 2023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由严复翻译、引进的西方进化论是民国初期重要的社会新思潮,不仅直接影响了政治领域的改良和革命,还在哲学、宗教、艺术、教育等领域激发了诸多新兴的理论思想。对于正处在变革时代语境中的中国画而言,西学和中学、传统和现代的对抗与... 由严复翻译、引进的西方进化论是民国初期重要的社会新思潮,不仅直接影响了政治领域的改良和革命,还在哲学、宗教、艺术、教育等领域激发了诸多新兴的理论思想。对于正处在变革时代语境中的中国画而言,西学和中学、传统和现代的对抗与整合催生出“守传统”和“反传统”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两方或多或少都以进化论为理论依据,在不同的解释与论证中产生了中国画的“衰败论”和“进步论”,两者既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改良主张,也具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和推演模式,既是中国美术现代化过程中多元而动态的表征,又是推动其演进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中国画 衰败 进步 改良
下载PDF
苏轼艺术理论的三重境界
14
作者 吴斌斌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3年第2期1-21,共21页
苏轼的画论、书论皆有着共同的境界模型。该模型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有法”,即对前人技法的熟悉与掌握,东坡画蟹能够刻画入微、纤细毕见;于书则由楷入行、草,临前人书帖,入妙得味,皆是此一境界的表征。第二层为“无法”,即绘画不仅能... 苏轼的画论、书论皆有着共同的境界模型。该模型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有法”,即对前人技法的熟悉与掌握,东坡画蟹能够刻画入微、纤细毕见;于书则由楷入行、草,临前人书帖,入妙得味,皆是此一境界的表征。第二层为“无法”,即绘画不仅能够描摹形体,还能够刻画出对象的神韵气势;于书法,则是能够融汇贯通,自出新意,虽看似不拘古法,其实笔墨挥洒,无不蕴有精微的法度。吴道子之画、张癫之书即此之流。第三层为“意境”,这一层境界,是士人书画所以区分于画工书匠之处。因为士人将更丰富的美学意蕴、哲学境界以及自己生命的厚度、深度、浓度皆融入了书画当中,从而形成了工匠之作无法方驾的深厚韵味。王维之画、逸少之书皆是其比。若苏轼,则后来居上,以其深厚的生命意蕴、伟大的人格及道德精神,寄意于书画,依仁游艺,成为了士人书画传统中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艺术理论 书法 绘画
原文传递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构成论研究——石涛《画语录》画学理论体系研究之六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逸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4期147-151,共5页
石涛《画语录》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通常作为创作者体验生活、积累材料之论,还需要从创作论角度发掘其含义与意义,在界定阐发"搜尽""奇峰""草稿"内涵外延基础上,立足于从三个研究视角对其进... 石涛《画语录》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通常作为创作者体验生活、积累材料之论,还需要从创作论角度发掘其含义与意义,在界定阐发"搜尽""奇峰""草稿"内涵外延基础上,立足于从三个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创作论定位:一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源泉论定位;二是展开为感受物象、构思意象、表现艺象的创作过程论定位;三是以"一画"之道的创作思想、"一画之法"的方法论基础、"画从心"的"自有我在"创作观的三位一体的方法论、主体论定位,阐发了"一画"论理论体系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论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画语录》 画论
下载PDF
浅析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兰兰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22-123,共2页
要对“南北宗论”做出正确的评价,首先应该对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思想内容等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南北宗论”发展的脉络,从而给“南北宗论”一个较为客观而真实的历史定位。
关键词 董其昌 绘画理论 南北宗论 影响
下载PDF
画坛又谱广陵散——林纾书画艺术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仁龙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09-414,437,共7页
林纾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长期被忽视。考察林纾的绘画经历,分析其创新之处,认为他在绘画上有三大特点:一是师承有自而重造化自然;二是挥毫越甲子,勤于作画;三是笔墨独特,自创新法。此外,题画诗和画论亦是林纾独特而有价值的艺术贡献。
关键词 林纾 书画艺术 画论 艺术史
下载PDF
古代文章学理论对绘画理论的借鉴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共5页
绘画理论和文章学理论有着密切联系且同属艺术理论范畴,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相互启发、借鉴和渗透。文章学理论在构思立意、章法布局、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借鉴绘画理论,起源于人物肖像画的"形神论"也给文章学理论直接启... 绘画理论和文章学理论有着密切联系且同属艺术理论范畴,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相互启发、借鉴和渗透。文章学理论在构思立意、章法布局、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借鉴绘画理论,起源于人物肖像画的"形神论"也给文章学理论直接启发,设色、点染、勾勒、布势、气韵、皴擦、阴阳向背等绘画技法术语也被植入文论生发新的涵义。援用画论以论文对建构文章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学理论 绘画理论 谋篇布势 形神
下载PDF
唐宋“新士人群体”与艺术理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童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5,共7页
唐、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成熟期。唐宋科举考试以及相关的文官选拔制度造就了一批批"新士人群体",他们是各种艺术门类创作的主要力量。他们有着类似的接受教育和官场经历,这使得他们具有相近的文... 唐、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成熟期。唐宋科举考试以及相关的文官选拔制度造就了一批批"新士人群体",他们是各种艺术门类创作的主要力量。他们有着类似的接受教育和官场经历,这使得他们具有相近的文化背景与艺术旨趣。这个群体不仅影响到艺术创作的特征与走向,也影响到艺术理论的发展状况。本文立足于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发展,通过探讨唐以后到清代,即科举考试在文官选拔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期,新士人群体与艺术及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试图为现代艺术理论的自我意识提供某种溯源性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新士人群体 艺术理论 绘画
下载PDF
民国画家姚茫父研究述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凤欣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6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姚茫父是民国时期北京画坛传统派领军人物,广受时人推崇。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其画理画论以及美学思想、绘画作品等进行研究,文章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本人观点略加评述,以期待对今后研究者能有所启发。
关键词 姚茫父 研究综述 画论 书法 绘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