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 被引量:241
1
作者 王志军 陈丽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8,共18页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作为Web 2.0、社会媒体等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剧背景下催生出的重要学习理论,在过去十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体系,但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观点比较分散,目前缺乏系统的梳理,人们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作为Web 2.0、社会媒体等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剧背景下催生出的重要学习理论,在过去十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体系,但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观点比较分散,目前缺乏系统的梳理,人们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因此难以深入。本研究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相关研究人员的论文、著作、博客以及cMOOCs开展过程中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两位创始人中,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的学术著作较多,观点表达更学术,更易接受;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的观点表达更自由和哲学化,富有启发性。该理论最广为接受的八条基本原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扩充与发展。对联通主义的哲学取向、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环境观以及交互观等进行研究总结发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已经相对成熟和成体系。在三种联通主义实践(简单联通、社会化联通和复杂联通)中,只有复杂联通主义实践真正体现了联通主义的精神实质。虽然人们对该理论存在四大质疑与批判(是学习理论还是教学法、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有何区别、核心概念是否有问题、有何特色和创新之处),但该理论能够对其作出满意的回应。本文希望能够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化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并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通主义 学习理论 新进展 基本原则 核心观点 实践形式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177
2
作者 赵文智 贾爱林 +2 位作者 位云生 王军磊 朱汉卿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4,共14页
中国页岩气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以及在川南地区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成功,页岩气成为中国未来最可靠的能源接替类型。文章系统梳理了近10年来中国页岩气在勘探开发实践中的理论认识和开... 中国页岩气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以及在川南地区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成功,页岩气成为中国未来最可靠的能源接替类型。文章系统梳理了近10年来中国页岩气在勘探开发实践中的理论认识和开发技术进展,总结了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成功经验,明确了页岩气在中国未来天然气发展中的前景与地位。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天然气产量增长的现实领域;获得工业性页岩气资源的条件包括“两高”(含气量高、孔隙度高)、“两大”(高TOC集中段厚度大、分布面积大)、“两适中”(热演化程度适中、埋藏深度适中)和“两好”(保存条件好、可压裂性好);中国海相页岩气最具勘探开发潜力,是目前页岩气上产的主体,已形成适用于四川盆地及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开发的六大主体技术系列(地质综合评价技术、开发优化技术、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工厂化作业技术、高效清洁开采技术)。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成功经验可总结为四点:①选准最佳水平井靶体层位;②配套优快钻进和高效体积改造技术;③促进地质工程一体化数据融合;④探索先进组织管理模式。对中国页岩气未来发展的三点建议:①加强非海相及深层海相页岩气低成本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②重视提高区块页岩气采收率问题,实现整体规模效益开发;③重视非资源因素对页岩气上产节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勘探理论 开发技术 成功经验 发展前景 中国
下载PDF
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 被引量:122
3
作者 姚喜明 潘攀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5,共4页
最初由心理学家发起的英语阅读研究发轫于 1 9世纪末期。 2 0世纪 6 0年代以前的阅读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语文学特征 ,并由此派生出从文字出发 ,在以弄懂词句的基础上达到对篇章的理解的阅读教学法。 6 0年代以后 ,对阅读本质的研究得到... 最初由心理学家发起的英语阅读研究发轫于 1 9世纪末期。 2 0世纪 6 0年代以前的阅读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语文学特征 ,并由此派生出从文字出发 ,在以弄懂词句的基础上达到对篇章的理解的阅读教学法。 6 0年代以后 ,对阅读本质的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先后诞生了信息加工、心理语言、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理论 阅读模式 发展
下载PDF
恢复生态学焦点问题 被引量:115
4
作者 彭少麟 陆宏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49-1257,共9页
就恢复生态学的概念、近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命题、传统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应用及恢复生态学的社会性等核心问题展开论述。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有 3方面的学术观点。第 1种强调受损的生... 就恢复生态学的概念、近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命题、传统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应用及恢复生态学的社会性等核心问题展开论述。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有 3方面的学术观点。第 1种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 ;第 2种强调其应用生态学过程 ;第3种强调生态整合性恢复。笔者认为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过程与机理的科学。从近年的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来看 ,恢复生态学研究近期主要有 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强调自然恢复与社会、人文的耦合。认为恢复生态是全球性的 ,不只是自然的过程 ,应有全社会的支持 ,包括政治、经济和人文的介入。二是强调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理论上都要跨越边界。有效的生态恢复实践在地域上要求多地区甚至是多国家的合作 ,在理论上要求多学科的交叉与耦合。三是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点 ,在景观尺度表达。随着环境和经济问题的全球化 ,生态系统和景观尺度的恢复生态学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 0 0 4年第 1 5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的会议主题已定为 :恢复、景观与设计。在当前研究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恢复生态学当前研究的 6个前沿命题 :恢复生态学的学科理论框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生态学 概念 发展趋势 演替理论 社会效益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场景理论与城市发展——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新理论范式 被引量:134
5
作者 吴军 夏建中 特里.克拉克 《中国名城》 2013年第12期8-14,共7页
以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特里·克拉克(Terry Clark)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提出城市研究新范式"场景理论"。该理论把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从自然与社会属性层面拓展到区位文化的消费实践层面。他们对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巴黎、东... 以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特里·克拉克(Terry Clark)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提出城市研究新范式"场景理论"。该理论把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从自然与社会属性层面拓展到区位文化的消费实践层面。他们对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巴黎、东京和首尔等国际大都市研究后发现,都市娱乐休闲设施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都市"场景",不同的都市场景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又吸引着不同的群体前来进行文化消费实践,从而推动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后工业化城市发展的典型特点。该理论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城市发展 芝加哥学派
下载PDF
学生的参与及其发展价值 被引量:81
6
作者 曾琦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学生的参与是描述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儿童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对其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生参与 课堂学习活动 发展价值 理论分析 实证研究 学习成绩 自我意识
下载PDF
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11
7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3,共7页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计划性增长模式,时间跨度较短,新建高等学校是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具有推进作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计划性增长模式,时间跨度较短,新建高等学校是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具有推进作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质量、公平的关系需要重新加以思考,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化进程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将呈现出分类发展、因材施教、多元治理的发展趋势,基于欧美经验的大众化理论有待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化 大众化理论 分类发展 因材施教 多元治理
原文传递
基于共生理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 被引量:111
8
作者 熊海峰 祁吟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8,共9页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激活文化和旅游资源潜能、不断催生文旅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共生理论框架,阐释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共生的...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激活文化和旅游资源潜能、不断催生文旅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共生理论框架,阐释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共生的条件、单位、界面、模式和环境,分析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机理,然后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阐述了其在融合发展中的现状与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增强共生单元能量、优化共生环境、构建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拓展共生领域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 大运河文化带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共生理论视角 被引量:110
9
作者 毛才盛 田原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2,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是扩大地方就业创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引入产教融合研究中,通过对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分析,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是扩大地方就业创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引入产教融合研究中,通过对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分析,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政府和企业的共生系统分析,探讨三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共生关系,对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内涵作出新的阐释,探索"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可行性策略,并进一步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产教融合 共生理论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 被引量:103
10
作者 孙九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27,共6页
伴随着旅游业的急速增长,作为旅游业利益相关者中之弱势群体的社区,亟须予以不同层面的赋权以提高其参与能力。赋权是一个建立意识、增强能力和发展技能,通向更多参与、更加平等、更大影响的行动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域社区旅游... 伴随着旅游业的急速增长,作为旅游业利益相关者中之弱势群体的社区,亟须予以不同层面的赋权以提高其参与能力。赋权是一个建立意识、增强能力和发展技能,通向更多参与、更加平等、更大影响的行动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域社区旅游目的地的追踪研究,在赋权理论的框架下,提出旅游发展中社区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理论 旅游发展 社区参与 能力建设
下载PDF
CRM综述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陈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10,共3页
在讨论CRM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 ,研究了CRM的内涵和管理思想 ,分析了CRM的主要功能 ,辨析了CRM与SCM和ERP的关系。最后 ,讨论了CRM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客户关系管理 管理思想 CRM 管理软件 企业管理
下载PDF
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 被引量:57
12
作者 陈东景 徐中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379,共6页
能值理论 (emergytheory)是综合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各种能量流的转换机理 ,并定量研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关系的重要理论 .在简要阐述能值理论有关内容的基础上 ,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根据... 能值理论 (emergytheory)是综合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各种能量流的转换机理 ,并定量研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关系的重要理论 .在简要阐述能值理论有关内容的基础上 ,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根据能值的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表明 ,张掖地区的农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 :环境负荷不断增加、产出率降低、产品经济成本增加、能值持续性指数下降等 ,这使得该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黑河流域 张掖地区 能值理论 绿洲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管理研究之展望——中国管理理论与管理的中国理论 被引量:87
13
作者 Jay B.Barney 张书军 《中大管理研究》 2009年第3期1-15,共15页
中国管理学术的发展存在两种可能演进路径:第一,发展中国管理理论——侧重于在中国背景下运用与完善其它情境中发展出的管理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在兴起的中国经济给验证与完善通用性的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第二,发展管理... 中国管理学术的发展存在两种可能演进路径:第一,发展中国管理理论——侧重于在中国背景下运用与完善其它情境中发展出的管理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在兴起的中国经济给验证与完善通用性的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第二,发展管理的中国理论——着力于对中国独有的管理现象给出解释。为更好地阐释中国现象,该路径应摆脱西方学者设定议题的制掣,而由中国学者自主、创造性地开发研究议题。最后,本文就中国管理研究之未来路径选择的意义,以及两种路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管理研究 理论发展 中国管理理论 管理的中国理论
下载PDF
地震反演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7
14
作者 撒利明 杨午阳 +2 位作者 姚逢昌 印兴耀 雍学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4-202,20,共19页
在回顾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分析反演多解性产生的根源、阐述地震反演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震反演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几项具有代表性的反演方法及应用实例进行详细介绍。地震反演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实际应用中还要正... 在回顾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分析反演多解性产生的根源、阐述地震反演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震反演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几项具有代表性的反演方法及应用实例进行详细介绍。地震反演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实际应用中还要正确认识理论最优和实际应用效果之间的平衡问题,必须在分外重视方法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BG理论 多解性 三维高精度波阻抗反演 SEIMPAR拟测井曲线反演 叠前AVA同步反演 油田开发 联合反演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5
15
作者 宋岩 李卓 +3 位作者 姜振学 罗群 刘冬冬 高之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8-648,共11页
综合分析研究了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孔隙结构、非常规油气赋存状态、充注机理、富集主控因素和高产成藏模式方面的新进展。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从纳米孔隙的观测发展到全孔径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和三维重构,从非常规油气赋存状态的宏观、静... 综合分析研究了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孔隙结构、非常规油气赋存状态、充注机理、富集主控因素和高产成藏模式方面的新进展。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从纳米孔隙的观测发展到全孔径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和三维重构,从非常规油气赋存状态的宏观、静态特征描述发展到微观、动态演化研究,从启动压差驱动和优势通道运移发展到跳跃式阶梯充注和润湿性优势输导,从"源控论"发展到源控下的"优势源储组合+保存条件"的成藏论,从非常规油气的"富集"地质模式发展到"富集+高产"的成藏模式,展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深层非常规油气富集条件和资源可采潜力、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对工程技术的渗透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共采基础地质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地质理论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问题与挑战
下载PDF
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 被引量:82
16
作者 姜棪峰 龙花楼 唐郁婷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7-497,共11页
长期以来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乡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 长期以来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乡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土地整治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生产主义向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等的非生产主义的转变。(2)乡村土地利用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4种主要功能,满足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其中生产功能分为农业、商业、工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分为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功能。(3)农村土地整治沿整合土地利用要素、重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功能的路径,从供给侧因地制宜地平衡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需求。(4)今后,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应该考虑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整治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模式,定量分析土地整治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多功能供给以及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功能的需求,从而为土地利用和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理论 土地利用 农村土地整治 乡村发展 供需关系 要素—结构—功能
原文传递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55
17
作者 王春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9-104,共6页
本文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产生、学术传统、最新进展以及国内的研究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是由郎德威尔、弗里曼和纳尔逊等学者共同创立的,因而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学术传统。从学术界的研究趋势来看,目前国家... 本文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产生、学术传统、最新进展以及国内的研究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是由郎德威尔、弗里曼和纳尔逊等学者共同创立的,因而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学术传统。从学术界的研究趋势来看,目前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区域创新体系或部门创新体系、科技全球化、公司创新体系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专业化等四个方面。比较而言,中国学者大都沿着弗里曼和纳尔逊的学术传统开展研究,尽管在研究深度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学术传统 研究方向 研究深度 弗里曼 纳尔逊
下载PDF
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66
18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3,共5页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开展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两个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将辽宁沿海地区分为3个地区,定性分析了3个地区海陆协同基础条件的差异,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理论 海洋经济 陆域经济 协同发展 辽宁省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64
19
作者 黄知常 舒解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8-72,共5页
 生态语言学是在生态语言观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边缘学科。语言学者论证了语言物种属性、语言全息态、语言生态系、语言进化律等新的理念,使生态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得到了拓展深化;提出了"零排放"语用伦理、语言公平、RLS工...  生态语言学是在生态语言观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边缘学科。语言学者论证了语言物种属性、语言全息态、语言生态系、语言进化律等新的理念,使生态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得到了拓展深化;提出了"零排放"语用伦理、语言公平、RLS工程等生态语言学应用理论,显示了对语用实践特有的指导意义。生态语言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学科体系也必将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基础理论 应用理论 发展前瞻
下载PDF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 被引量:66
20
作者 胡宪洋 白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32-1649,共18页
地方性作为地方群体的主观创作,其结构随认同群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为了初步探索地方性认同的组成结构,选择拉萨八廓街为案例地,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拉萨八廓街的地方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性... 地方性作为地方群体的主观创作,其结构随认同群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为了初步探索地方性认同的组成结构,选择拉萨八廓街为案例地,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拉萨八廓街的地方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性游客认同探索性理论模型包括识觉空间、生活空间和主体空间3个主范畴以及自然独特性、人文独特性、自我效能、环境可管理性、一致性、依恋和自我尊重等7个副范畴;研究所开发的地方性游客认同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计23个问项,量表整体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鉴别度;游客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认同整体持积极态度,其中,识觉空间平均分最高,生活空间次之,而以主体空间得分最低;依据5种不同的理论结构设计成的5种竞争模型,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选择,并通过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对所选模型加以验证,认为模型5是地方性游客认同的最佳模型,同时证明了探索性模型建构的正确性。此外,文章还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这一概念使用的理论渊源及其与重点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概念模型建构的深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游客认同 八廓街 扎根理论 理论建构 量表开发 拉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