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强化栽培对植株生理与群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3
1
作者 王绍华 曹卫星 +2 位作者 姜东 戴廷波 朱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 SRI(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下植株生理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在 SRI方式下 ,水稻根系活力增强 ,叶片可溶性糖、非蛋白氮、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 ,营养器官的物...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 SRI(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下植株生理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在 SRI方式下 ,水稻根系活力增强 ,叶片可溶性糖、非蛋白氮、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 ,营养器官的物质转运率提高 ,群体质量明显改善 ;但群体茎蘖数和穗数不足 ,限制了 SRI的产量。在 SRI条件下 ,双本栽插能显著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 ,改善营养器官物质的运转和群体质量 ,有助于提高 SRI的产量 ;增施氮肥在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的同时降低了营养器官物质的转运 ,因此不宜过分依赖增加氮肥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植株生理 群体发育 水稻 节水栽培 高产栽培 产量形成
下载PDF
不同肥料种类对水稻强化栽培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贺阳冬 马均 魏万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6期177-181,共5页
通过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中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比较,试验得出: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均能提高水稻的分蘖数,其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以及增产效果均以“微生物活性肥+有机肥+化肥”的处理最高。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各不... 通过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中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比较,试验得出: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均能提高水稻的分蘖数,其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以及增产效果均以“微生物活性肥+有机肥+化肥”的处理最高。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降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活性肥料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比单一施用一种肥料能够更明显地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种类 水稻 强化栽培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技术要素及产量形成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熹 陶龙兴 +2 位作者 黄效林 闵绍楷 程式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研究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法旨在构建类似旱地作物高产的稻作技术体系,以旱作求节水、以高产求效益。水稻旱作法是吸取我国稻作传统技术、新应用技术及强化栽培技术之精华整合而成,其核心是限量用水、湿栽旱管与选用超级杂交稻、培育短龄壮... 研究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法旨在构建类似旱地作物高产的稻作技术体系,以旱作求节水、以高产求效益。水稻旱作法是吸取我国稻作传统技术、新应用技术及强化栽培技术之精华整合而成,其核心是限量用水、湿栽旱管与选用超级杂交稻、培育短龄壮秧带土移栽及稀植等4个要素。研究结果表明,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法的技术框架基本可行,收到了高产、节水与改善稻米品质的效果。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协优9308的旱作产量达9~10 tha-1,节约用水45%,灌溉水利用率高达3.0~4.0 kgt-1,并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但与常规灌溉水稻相比,旱作水稻的穗型变小,结实率与千粒重下降。因此,本旱作法的几个主要技术要素有待改进,如超稀植的程度与提高结实率的方法。初步提出“湿栽护苗、旱管培根、沟水育穗、干润防衰”的湿栽旱管、限量用水技术的16字诀,就灌溉田旱作稻产量形成的特点作了初步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稻田 水稻 旱作技术 产量构成因素 强化栽培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下三角形强化栽培水稻群体发育与产量形成特征 被引量:35
4
作者 龙旭 汪仁全 +1 位作者 孙永健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以杂交水稻组合冈优527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施氮水平处理,研究了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和传统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TSRI下,水稻的分蘖能力增强,茎蘖成穗率提高,结实期剑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能维持上3叶高效的叶面积... 以杂交水稻组合冈优527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施氮水平处理,研究了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和传统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TSRI下,水稻的分蘖能力增强,茎蘖成穗率提高,结实期剑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能维持上3叶高效的叶面积指数及延缓根系的衰老,并提高物质累积与转运,而且TSRI与施氮量200kg/hm2配合能充分合理利用土壤和空间资源,有利于高质量群体的建成,其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充实率存在优势,产量最高,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此试验TSRI下最佳施氮水平。施氮量240kg/hm2不仅影响水稻各主要生育期正常的生理机能,造成群体过大、荫蔽严重,还会导致茎鞘物质输出量、输出率和转换率及产量的下降,因而不宜过分依赖增加氮肥来提高TSRI下的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施氮量 群体发育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和栽培密度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 被引量:24
5
作者 夏瑜 杨为芳 +5 位作者 唐茂艳 李如平 何礼健 郭立 梁天锋 江立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以三系杂交组合金优253和中优315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土壤耕作方式和三种栽培密度下,研究了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栽培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相同耕作方式不同密度下,单株分... 以三系杂交组合金优253和中优315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土壤耕作方式和三种栽培密度下,研究了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栽培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相同耕作方式不同密度下,单株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其衰减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至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以中等密度的最大,但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免耕条件下的强化栽培水稻产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常耕条件下的产量则以中等株行距处理的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耕作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下载PDF
强化栽培下水稻穗分化期叶片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林贤青 周伟军 +2 位作者 朱德峰 张玉屏 杨国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用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Ⅱ优7954和国稻1号作为研究材料,比较SRI水稻穗分化期不同移栽密度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SRI水稻稀植后能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移栽密度从1.95×105 丛/hm2 下降到0.75×105丛/hm2 ,... 用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Ⅱ优7954和国稻1号作为研究材料,比较SRI水稻穗分化期不同移栽密度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SRI水稻稀植后能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移栽密度从1.95×105 丛/hm2 下降到0.75×105丛/hm2 ,群体透光率增加,各叶位(第9叶至第13叶)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蒸腾速率降低,抽穗整齐度下降,第9叶和第10叶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验条件下,水稻强化栽培的产量在移栽密度为1 65×105 丛/hm2 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率 水稻 穗分化期 稻穗 叶片光合速率 移栽密度 强化栽培 下降 增加 产量
下载PDF
强化栽培对杂交中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及其与源库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1
7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2 位作者 朱永川 谢戎 王贵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2-526,共5页
以 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 ,分别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两组试验 ,研究了源库结构与强化栽培的籽粒充实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强化栽培的籽粒充实度与组合的着粒数关系密切 ,不同组合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籽粒充实度的差值 (强化栽... 以 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 ,分别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两组试验 ,研究了源库结构与强化栽培的籽粒充实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强化栽培的籽粒充实度与组合的着粒数关系密切 ,不同组合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籽粒充实度的差值 (强化栽培 -传统栽培 )分别与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下各组合相应的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尽管在强化栽培条件下所有组合穗子变大使其叶粒比均有所下降 ,但中小穗型组合仍有足够的光合源保证籽粒的正常灌浆结实。与此相反 ,大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因库的增大使源库矛盾进一步加剧 ,致使结实率、充实率和充实指数较传统栽培显著降低。在四川南部中稻区 ,传统栽培条件下的着粒数不超过 173粒的中小穗型组合可作为强化栽培选择品种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杂交中稻 籽粒充实度 源库结构
下载PDF
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与氮素利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立 梁天锋 +5 位作者 唐茂艳 何礼健 李如平 杨为芳 夏瑜 江立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期185-18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以尿素+猪粪强化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而常耕条件下以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但各处理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耕条件下,单施尿素...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以尿素+猪粪强化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而常耕条件下以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但各处理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耕条件下,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比单施猪粪强化栽培水稻植株积累更多的氮素量,但其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下降。两种耕作方式比较,免耕条件下水稻的氮素运转效率、氮素农艺效率显著高于常耕,但常耕条件下的氮素回收效率比免耕的高127.95%,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免耕 生长 氮素利用
下载PDF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的组合间产量性状比较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国华 陈立云 +5 位作者 肖应辉 唐文帮 蔡义东 邓化冰 陈月异 何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为了探明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两系法杂交稻及其再生稻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以5个两系法杂交稻组合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对照)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栽培,6个杂交组合平均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5.... 为了探明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两系法杂交稻及其再生稻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以5个两系法杂交稻组合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对照)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栽培,6个杂交组合平均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5.38%,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是强化栽培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与常规栽培比较,强化栽培再生季产量下降9.62%,有效穗的大幅度减少是强化栽培再生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同杂交稻组合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程度不同,并表现出与具体的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两系杂交稻 再生稻 栽植密度 产量性状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下不同氮肥管理对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祥田 林贤青 +2 位作者 曾孝元 王旭辉 罗三镯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3-466,共4页
以籼型单季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为材料,研究水稻强化栽培氮肥管理对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照比较,增产达11.1%~15.2%,氮肥回收率比对照高5.3%~26.9%,农学利用率比对照高67.2%~92... 以籼型单季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为材料,研究水稻强化栽培氮肥管理对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照比较,增产达11.1%~15.2%,氮肥回收率比对照高5.3%~26.9%,农学利用率比对照高67.2%~92.2%,生理利用率比对照高6.0%~80.5%。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水稻强化栽培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降低氮肥在环境中积累及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本文对水稻强化栽培下氮肥管理的高产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强化栽培 氮肥管理 产量 氮素利用
原文传递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优化配套技术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俞爱英 吴增祺 +4 位作者 林贤青 朱贵平 周奶弟 陈冬莲 沈益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162-164,共3页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秧龄、密度、施氮量等三因素三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建立高产的水稻强化栽培农艺措施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秧龄三因素对...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秧龄、密度、施氮量等三因素三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建立高产的水稻强化栽培农艺措施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秧龄三因素对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农艺优化措施是:15d秧龄移栽,密度为每公顷栽150000丛、施氮量为每公顷在30000kg绿肥作基肥的基础上,加化肥纯氮15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 技术探讨 优化配套 两优培九 施氮量 试验材料 设计方法 正交试验 优化方案 农艺措施 构成因素 试验结果 显著水平 产量影响 优化措施 三因素 秧龄 密度 公顷 基肥 绿肥
下载PDF
冬水田杂交中稻组合类型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6 位作者 朱永川 郑家奎 曾循明 万绪奎 唐荣华 杨大金 周远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497,共5页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的稻谷产量差数与组合的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小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虽然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着粒数大...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的稻谷产量差数与组合的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小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虽然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着粒数大幅度提高,总颖花量增加,最终比传统栽培增产;与此相反,大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因分蘖力较弱,有效穗较传统栽培明显下降,结实率也大幅度下降,尽管着粒数增加较多但仍减产。传统栽培条件下着粒数不超过170粒的中小穗型组合可作为强化栽培参考的品种指标。强化栽培的增产作用与土壤肥力有关,在上、中等肥力下,强化栽培比传统栽培显著或极显著增产,下等肥力田两种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杂交中稻 品种类型 强化栽培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下协优9308的产量及穗粒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梁尹明 林贤青 +2 位作者 孙永飞 朱德峰 石国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84-86,共3页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应用水稻强化栽培,移栽密度为15.3株/m2到6.9株/m2。产量以密度15.3株/m2最高,比对照增产10%,主要表现在增粒增产。移栽密度显著影响产量和每穗实粒数(R12=0.9917,R32=0.9339)。水稻强化栽培各处理密度之间比较,产量...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应用水稻强化栽培,移栽密度为15.3株/m2到6.9株/m2。产量以密度15.3株/m2最高,比对照增产10%,主要表现在增粒增产。移栽密度显著影响产量和每穗实粒数(R12=0.9917,R32=0.9339)。水稻强化栽培各处理密度之间比较,产量随移栽密度的下降而下降,主要是由于单株分蘖和有效穗的增加,导致平均穗型变小。单株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与移栽密度成显著的相关(R82=0.9594,R92=0.9506)。因此,在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时应重视适宜移栽密度的选择及综合技术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协优9308品种 产量 穗粒结构 移栽密度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两优363强化(SRI)栽培试验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严宗卜 甘雨 +2 位作者 曹绍书 陈锋 葛必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20 0 1年用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 36 3在贵州省贵阳郊区进行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SRI)试验 ,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 :用 4 0 cm× 4 0 cm密度双株稀植 ,不同播种期产量分别为 5 5 5 .4 kg/ 6 6 7m2 和5 33.3kg/ 6 6 7m2 。
关键词 杂交稻 强化栽培体系 两优363杂交种 栽植密度 播期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不同因子对Ⅲ优98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范友胜 卢爱芳 +3 位作者 李强 吕和平 袁明中 尹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98-6401,共4页
为了探索在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纯氮量、2,4-D控蘖试验三因子的最佳组合。采用三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研究“Ⅲ优98”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移栽密度、纯氮量2、,4-D控蘖三因子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效应。建立了三因子对产量的二... 为了探索在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纯氮量、2,4-D控蘖试验三因子的最佳组合。采用三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研究“Ⅲ优98”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移栽密度、纯氮量2、,4-D控蘖三因子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效应。建立了三因子对产量的二次多项回归效应模型,分析得出高产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量化指标。总结出“Ⅲ优98”在强化栽培条件下产量≥8 250 kg/hm^2的栽培措施为:移栽密度16.5万-18.0万/hm^2,纯氮量196.5-213.0 kg/hm^2,2,4-D控蘖时间在群体茎蘖达到248.0万-255.0万/hm^2时,三因子取平均值时产量为9 027.0 kg/hm^2。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通过氮肥管理和2,4-D控蘖,使群体和个体各性状协调发展,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优98 水稻强化栽培 移栽密度 纯氮量 2 4-D控蘖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CH_4排放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玉英 朱波 +2 位作者 胡春胜 王艳强 马秀梅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1276,共6页
紫色土稻作区是川中丘陵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而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因其巨大的增产潜力而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广,为了解这一生态区域稻田强化栽培体系的碳过程,同时为中国紫色土地区稻田CH4排放总量提供数据依据,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 紫色土稻作区是川中丘陵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而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因其巨大的增产潜力而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广,为了解这一生态区域稻田强化栽培体系的碳过程,同时为中国紫色土地区稻田CH4排放总量提供数据依据,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观测水稻(Oryza Sativa Linnaeu)强化栽培体系CH4排放通量特征。结果表明:齐穗期和成熟期稻田CH4排放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单谷型;齐穗期的CH4排放速率明显高于成熟期;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15:00,最低值均出现在在温度偏低的7:00—9:00。稻田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存在2个排放高峰,分别出现在生长最为旺盛的拔节孕穗期和收获前期。地下5cm温度和气温是影响CH4排放的重要因素。常规栽培、强化覆膜及强化无膜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CH4排放总量分别为292.332,283.533和208.422kg·hm-2,强化栽培比常规栽培CH4排放总量减少了3.0%~28.7%,但增产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CH4排放 静态箱法
下载PDF
强化栽培条件下施肥对杂交水稻主要米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甲 谢必武 +3 位作者 晏承兴 黄仁军 谭建国 李承端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2,共6页
以优质杂交水稻组合D优3232为材料,应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氮肥、磷肥、钾肥和硅肥用量配比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的影响,建立了主要米质性状与4种肥料用量的... 以优质杂交水稻组合D优3232为材料,应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氮肥、磷肥、钾肥和硅肥用量配比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的影响,建立了主要米质性状与4种肥料用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磷肥用量是影响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整精米率的主要因素,氮肥与硅肥对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以及磷肥与硅肥对垩白粒率均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最佳氮、磷、钾、硅肥组合方案为:尿素171.60-195.90kg/hm^2、过磷酸钙283.35-393.30kg/hm^2、氯化钾102.30-122.70kg/hm^2、硅肥138.30-158.33kg/hm^2;按此施肥方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D优3232的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可达到国标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强化栽培 稻米品质 优化施肥
下载PDF
Improving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rice genotypes:Rethinking “inten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ystems and selection practices for rice breeding 被引量:3
18
作者 Norman Uphoff Vasilia Fasoula +2 位作者 Anas Iswandi Amir Kassam Amod K.Thakur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74-189,共16页
Intensification in rice crop production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requiring increased use of material inputs: water, inorganic fertilizers, and agrochemicals. However, this is not the only kind of intensification ava... Intensification in rice crop production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requiring increased use of material inputs: water, inorganic fertilizers, and agrochemicals. However, this is not the only kind of intensification available. More productive crop phenotypes, with traits such as more resistanc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and shorter crop cycles, are possible through modific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rice plants, soil, water, and nutrients, reducing rather than increasing material inputs. Greater factor productivity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more skill, and(initially) more labor, as seen from 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SRI), whose practices are used in various combinations by as many as 10 million farmers on about 4 million hectares in over 50 countries. The highest yields achieved with these management methods have come from hybrids and improved rice varieties,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genetic improvements. However,unimproved varieties are also responsive to these changes, which induce better growth and functioning of rice root systems and more abundance, diversity, and activity of beneficial soil organisms. Some of these organisms as symbiotic endophytes can affect and enhance the expression of rice plants' genetic potential as well as their phenotypic resilience to multiple stresses, including those of climate change. SRI experience and data suggest that decades of plant breeding have been selecting for the best crop genetic endowments under suboptimal growing conditions, with crowding of plants that impedes their photosynthesis and growth, flooding of rice paddies that causes roots to degenerate and forgoes benefits derived from aerobic soil organisms, and overuse of agrochemicals that adversely affect these organisms as well as soil and human health. This review paper reports evidence from research in India and Indonesia that changes in crop and water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expression of rice plants' genetic potential, thereby creating more produc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ION of genetic potential rice PHENOTYPES SELECTION criteria for plant breeding SELECTION efficiency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下载PDF
杂交中稻小穗型组合适宜强化栽培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1 位作者 朱永川 王贵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95-399,共5页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分别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两组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增产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比传统栽培的稻谷增产量与组合间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原因在于,小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虽然...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分别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两组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增产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比传统栽培的稻谷增产量与组合间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原因在于,小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虽然有效穗数仍有所下降,但因着粒数大幅度提高,以致总颖花量增加,结实率较稳定,最终表现为比传统栽培增产。与此相反,大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因分蘖力较小穗型组合弱,有效穗较传统栽培明显下降,结实率因库源矛盾加剧较传统栽培大幅度下降,尽管着粒数增加较多,也不能弥补因有效穗和结实率显著下降所致的减产。传统栽培条件下的着粒数不超过170粒的小穗型组合可作为强化栽培选择品种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品种类型 强化栽培
下载PDF
强化栽培条件下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和水稻品种竞争能力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3 位作者 陈惠哲 林贤青 李华 张伟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4-1006,共3页
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稻田杂草以节节菜、陌上菜、异型莎草和千金子为主,其中与水稻有较强竞争力的为异型莎草和千金子。两优培九与杂草的竞争力较E52强。相同密度下,随行距扩大,水稻对杂草的抑制能力下降。当稀植时,与杂草竞争能力较差... 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稻田杂草以节节菜、陌上菜、异型莎草和千金子为主,其中与水稻有较强竞争力的为异型莎草和千金子。两优培九与杂草的竞争力较E52强。相同密度下,随行距扩大,水稻对杂草的抑制能力下降。当稀植时,与杂草竞争能力较差的E52对杂草抑制在不同行距间没有差异。就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杂草防治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强化栽培 杂交稻 杂草 竞争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