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8特低渗透储层微裂缝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南珺祥 王素荣 +1 位作者 姚卫华 卢燕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4期40-44,共5页
微裂缝是低渗、特低渗透储层最主要的渗流通道之一。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宏观裂缝与微观裂缝非常发育。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微裂缝的产状、特征、面密度、平面分布规律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率进行了... 微裂缝是低渗、特低渗透储层最主要的渗流通道之一。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宏观裂缝与微观裂缝非常发育。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微裂缝的产状、特征、面密度、平面分布规律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率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指出微裂缝受到沉积、成岩、构造侧向挤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下伏地层隐伏断裂等多重因素的控制,展布方向呈北东向分布,其面密度越高,对渗透率贡献越大。微裂缝的存在对基质和宏观裂缝的连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原油高产的因素之一,也是油田开发部署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面密度 微裂缝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岩层厚度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面密度和分形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孟庆峰 侯贵廷 +4 位作者 潘文庆 琚岩 张庆莲 李乐 舒武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2-468,共7页
岩层厚度对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新疆柯坪大湾沟、青松和蓬莱坝构造性质比较稳定,剖面的构造裂缝测量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面密度与层厚呈负相关关系,层厚越大,构造裂缝面密度越小,但裂缝规模较大;随着... 岩层厚度对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新疆柯坪大湾沟、青松和蓬莱坝构造性质比较稳定,剖面的构造裂缝测量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面密度与层厚呈负相关关系,层厚越大,构造裂缝面密度越小,但裂缝规模较大;随着层厚减薄,构造裂缝面密度线性增大,但裂缝规模较小。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统计结果显示,构造裂缝分数维与层厚呈负相关关系,层厚越小,构造裂缝分数维越大,裂缝越发育。构造裂缝分数维与裂缝面密度有一定的联系,两者可以共同定量描述构造裂缝发育的程度。通常,分数维随着裂缝面密度增大而增大。在裂缝面密度相同条件下,分数维越大,裂缝分布越均匀,碳酸盐岩地层渗透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厚 碳酸盐岩 构造裂缝 面密度 分形 分数维
下载PDF
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锂离子电池快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彭弯弯 徐唱 +4 位作者 李之锋 范凤松 张骞 王春香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69-73,共5页
以Li Co O2为正极材料制备成软包电池,探究不同面密度及压实密度对其快速充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表征正极材料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变化.实验电池以高倍率6 C充电(1 C放电)并测试其电性能.结果表明... 以Li Co O2为正极材料制备成软包电池,探究不同面密度及压实密度对其快速充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表征正极材料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变化.实验电池以高倍率6 C充电(1 C放电)并测试其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面密度增加,电池内阻明显增加,放电比容量降低且循环性能变差;面密度从150 g/m2提升到220 g/m2,电池循环1 000次后容量保持率由89.06%下降到60.45%.而随着压实密度的提高,循环性能先提升后下降,适当增大压实密度可有效地减小电池内阻并缩短Li+迁移路径,循环性能也有所提升.当压实密度为3.32 g/cm3时,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有9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面密度 压实密度 快速充电 高倍率
下载PDF
无缝针织服装面料结构参数与成衣尺寸的预测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苏萌 焦青保 +1 位作者 王府梅 戴志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7,共6页
针对无缝针织产品常用经验法设计,具有盲目试探性,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对无缝针织织物的密度和面密度等结构参数和成品服装尺寸的测试,分析影响织物结构和成衣尺寸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料种类、织物面密度、组织结构和织机型号。发现在相... 针对无缝针织产品常用经验法设计,具有盲目试探性,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对无缝针织织物的密度和面密度等结构参数和成品服装尺寸的测试,分析影响织物结构和成衣尺寸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料种类、织物面密度、组织结构和织机型号。发现在相同的织物组织和加工工艺下,原料的下机回缩率和成品面密度决定了无缝针织产品织物的紧密度,成衣尺寸则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和织机型号决定。同时研究了结构参数与成衣尺寸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实现了基于原料种类、织物面密度、组织结构和织机型号的无缝针织服装面料结构参数与成品尺寸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针织服装 面密度 组织结构 尺寸预测
下载PDF
不同气温下防寒服保暖材料的规格确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婧劼 崔鹏 +1 位作者 王府梅 袁通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导热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得到了防寒服填充絮料厚度与导热系数间的试验关系.利用多层服装隔热值分配规律,推导了防寒服内胆材料工程厚度与隔热值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建立了絮料面密度与其隔热值之间的关系式.根据人体的代... 采用自主研发的导热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得到了防寒服填充絮料厚度与导热系数间的试验关系.利用多层服装隔热值分配规律,推导了防寒服内胆材料工程厚度与隔热值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建立了絮料面密度与其隔热值之间的关系式.根据人体的代谢产热率及国标中有关保持人体热舒适的标准,提出了一种快速简易获得不同温度下保持人体热舒适所需防寒服内胆材料最佳面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纤维絮料 隔热值 导热系数 工程厚度 面密度 热舒适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材料吸声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岳 蒋高明 +2 位作者 季涛 高强 刘其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为研究活性炭纤维的吸声性能,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了不同规格粘胶基活性炭纤维毡,用传递函数法在250~1 600 Hz中低频率声波范围内采用阻抗管对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材料比表面积、厚度、面密度、空腔厚度等参数对吸... 为研究活性炭纤维的吸声性能,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了不同规格粘胶基活性炭纤维毡,用传递函数法在250~1 600 Hz中低频率声波范围内采用阻抗管对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材料比表面积、厚度、面密度、空腔厚度等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毡多孔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其对声波中频段的吸声好于低频段,随材料的比表面积、厚度、面密度、空腔厚度的增加,其吸声性能越好,但平均吸声系数增幅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吸声系数 比表面积 厚度 面密度 空腔厚度
下载PDF
裂隙化岩体不连续面密度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周福军 陈剑平 牛岑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624-2631,共8页
不连续面密度是表征岩体内部不连续面分布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岩体内不连续面的分布是随机的、不规则的,要想准确获得岩体不连续面密度的真实值是不可能的。基于现场调查的岩体露头不连续面特征,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岩体不连续... 不连续面密度是表征岩体内部不连续面分布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岩体内不连续面的分布是随机的、不规则的,要想准确获得岩体不连续面密度的真实值是不可能的。基于现场调查的岩体露头不连续面特征,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二维、三维随机裂隙网格模型,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计算岩体不连续面密度数值。并基于分形理论计算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二维、三维分布特征,尝试建立岩体不连续面密度与分维数的数学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岩体不连续面密度与分维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不连续面分维数的增大,不连续面密度增大,不连续面密度与分维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连续面分布的体密度和三维分形维数,可以更加综合地反映岩体内部不连续面的分布特征和空间信息及对岩体强度参数的影响,对工程应用具有更好的实际作用。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不连续面分布的体密度和三维分形维数的岩体等效抗剪强度指标的折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不连续面 面密度 体密度 不连续面二维/三维分形维数 等效抗剪强度指标
下载PDF
林带冬季相结构参数及透风系数的算法推导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志刚 任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1,共6页
从林带结构参数——疏透度β、立木表面积疏透度S'、立木体积疏透度V'、地上生物表面积密度C、地上生物体积密度W的定义和运算关系出发,推演出冬季相林带结构参数之间、以及它们与林带透风系数α、林带宽度D、枝条平均直径d的... 从林带结构参数——疏透度β、立木表面积疏透度S'、立木体积疏透度V'、地上生物表面积密度C、地上生物体积密度W的定义和运算关系出发,推演出冬季相林带结构参数之间、以及它们与林带透风系数α、林带宽度D、枝条平均直径d的相互关系,其表达式为:W=V'/D=1/4dC=dS'/4D=-πdlnβ/4D=-0.1πdlnα/D该式是对几个主要结构参数之间具有同质性的证明,说明不同结构参数概念具有本质上的继承性和一致性,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排他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换算的,为林带防风效应评价运算提供了方便。导出一组适合我国北方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带防风效应评价的运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疏透度 立木疏透度 表面积密度 体积密度 透风系数
下载PDF
多肽靶向脂质体的表面配体修饰密度及其体内肿瘤靶向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正源 唐海玲 徐宇虹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224,共9页
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广泛应用于肿瘤药物输送中。配体修饰的靶向脂质体,其靶向配体分子在脂质体表面修饰的构象和密度等参数,对脂质体本身的特性及其体内的靶向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但有关其中的具体相互关系,以及可能的最优条件,国... 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广泛应用于肿瘤药物输送中。配体修饰的靶向脂质体,其靶向配体分子在脂质体表面修饰的构象和密度等参数,对脂质体本身的特性及其体内的靶向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但有关其中的具体相互关系,以及可能的最优条件,国内外文献都尚无定论。据此我们建立了多肽靶向脂质体表面配体修饰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影像学手段来研究不同靶向肽含量对脂质体在荷瘤裸鼠中的靶向行为的影响。首先采用孵育插入法将带有多肽的脂质分子插入脂质体表面,用分子筛色谱法分离修饰后的脂质体和未插入的多肽脂质,再用HPLC-ELSD定量各脂质成分,得到多肽靶向脂质体表面的靶向肽密度。而后将修饰有不同密度靶向多肽的荧光脂质体经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分别在给药前后各时间点对小鼠进行扫描,对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并计算AUC、T1/2和MRT等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脂质体表面多肽密度的增加,即多肽密度大于1.298%的靶向脂质体,其肿瘤部位的荧光AUC、T1/2和MRT都较未修饰的隐形脂质体有所提高,显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聚集量增多、停留时间延长,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作用机制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多肽配体 脂质体 表面密度 HPLC
原文传递
聚酰亚胺纤维灭火防护服外层面料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肖杰 卜佳仙 +2 位作者 傅婷 杨艳 汪军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3,共3页
聚酰亚胺纤维是一种耐高温、热稳定性好、阻燃的高性能纤维,因其良好的热学性能及可纺性能,可用于制作灭火防护服外层面料。根据灭火防护服行业标准GA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对外层面料的性能要求,以轶纶95聚酰亚胺纤维纱线为原料... 聚酰亚胺纤维是一种耐高温、热稳定性好、阻燃的高性能纤维,因其良好的热学性能及可纺性能,可用于制作灭火防护服外层面料。根据灭火防护服行业标准GA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对外层面料的性能要求,以轶纶95聚酰亚胺纤维纱线为原料,开发面密度为(200±10)g/m2、拉伸断裂强力不低于650 N、撕裂强力不低于100 N的灭火防护服外层面料。结果表明,轶纶95聚酰亚胺纤维灭火防护服外层面料的热学和力学性能可基本满足标准要求,仅撕裂性能尚无法完全满足标准要求,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灭火防护服 断裂强力 撕裂强力 面密度
原文传递
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玲玲 傅雅琴 江文斌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层天然织物的热湿性能,以蚕丝织物和棉织物为研究对象,以面密度作为归一化指标,对不同面密度(不同层数)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和热阻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织物面密度对透气率、透...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层天然织物的热湿性能,以蚕丝织物和棉织物为研究对象,以面密度作为归一化指标,对不同面密度(不同层数)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和热阻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织物面密度对透气率、透湿量、热阻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织物面密度与透气率和透湿量呈乘幂负相关,与热阻呈线性正相关;相同面密度时,蚕丝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均大于棉织物;当面密度较小时,蚕丝织物的热阻比棉织物小,随着面密度的增大,蚕丝织物的热阻逐渐优于棉织物,且面密度越大,差异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棉织物 面密度 热湿传递
下载PDF
空间沾染对光学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雪 周彦平 刘海刚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3-115,118,共4页
空间光学系统由于直接暴露于轨道真空和热环境中,空间沾染物对光学镜面的污染会使空间光学系统的性能发生改变。建立了一套光学系统沾染损伤分析模型,并计算了一种沾染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对光学系统的沾染损伤。对空间沾染源进行了分类,... 空间光学系统由于直接暴露于轨道真空和热环境中,空间沾染物对光学镜面的污染会使空间光学系统的性能发生改变。建立了一套光学系统沾染损伤分析模型,并计算了一种沾染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对光学系统的沾染损伤。对空间沾染源进行了分类,通过讨论内、外沾染源对全反射系统、折反射系统、全折射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对空间光学系统防护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沾染 质量厚度 光谱传输率 光谱损伤函数 沾染源 空间光学系统
原文传递
岩石可压裂性分形描述方法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隋丽丽 杨永明 +3 位作者 鞠杨 刘海生 张守成 韩元良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3-756,746,共5页
岩石可压裂性的定量评价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利用已有岩心实验数据,考虑岩石的岩性及压裂裂隙的分形特征,建立了岩石压裂裂隙的分维数、岩石抗压强度和裂隙面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根据所采岩心,利用自行开发... 岩石可压裂性的定量评价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利用已有岩心实验数据,考虑岩石的岩性及压裂裂隙的分形特征,建立了岩石压裂裂隙的分维数、岩石抗压强度和裂隙面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根据所采岩心,利用自行开发的软件计算出其压裂后分形维数,验证了裂隙越复杂,分形维数越大.提出采用压裂裂隙的分维数来表征岩石的可压裂性,为定量分析和评价岩石可压裂性与储层开采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裂性 多参数评价 分形维数 裂缝面密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艳 欧庆祝 +2 位作者 刘恒 郭孝东 钟本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04-3413,共10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循环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V)等手段研究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_3V_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循环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V)等手段研究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_3V_2(PO_4)_3/C的倍率性能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变差,且面密度越大极化现象越严重,20C时放电比容量差距高达22.8(mA·h)/g。EIS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面密度的增加,电荷转移阻抗增大,锂离子表观扩散系数降低。当极片压实密度过高或过低时,Li_3V_2(PO_4)_3/C的倍率性能均较差,压力为20 MPa时放电比容量最高,20C时放电比容量为94.0(mA·h)/g,而0和35 MPa时放电比容量仅70(mA·h)/g左右。EIS和CV测试结果表明:极片压实密度较小和较大的情况均不利于电荷和锂离子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C 面密度 压实密度 倍率性能 锂离子 扩散系数
下载PDF
室内型乒乓球台面用纤维板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红兵 《中国人造板》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不改变纤维板现行制胶和热压设备的条件下,研制新胶种和新工艺,生产一种室内型乒乓球台台面用纤维板新产品。新产品关键指标:密度≥680 kg/m^(3),表层密度≥1040 kg/m^(3),内结合强度≥0.60 MPa,静曲强度≥29 MPa,游离甲醛≤6 mg/100... 在不改变纤维板现行制胶和热压设备的条件下,研制新胶种和新工艺,生产一种室内型乒乓球台台面用纤维板新产品。新产品关键指标:密度≥680 kg/m^(3),表层密度≥1040 kg/m^(3),内结合强度≥0.60 MPa,静曲强度≥29 MPa,游离甲醛≤6 mg/100 g,吸水厚度膨胀率≤10%,油漆后板面光滑度、平整度、弹性要求、尺寸等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室内型乒乓球台台面要求,适用于娱乐、训练、专业比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型乒乓球台 台面 纤维板 表层密度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车身空腔用膨胀胶块声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齐海东 张俊华 《粘接》 CAS 2014年第9期76-79,49,共5页
膨胀胶块作为汽车侧围空腔填充材料已经应用多年,用于阻隔空气噪音和结构噪音的传播,阻隔水和空气进入汽车内部空间。其声学性能的传统量化方法是在整车上分别测量增加和去掉膨胀胶块之后车内噪声,该方法比较耗时耗成本。本文采用SAE空... 膨胀胶块作为汽车侧围空腔填充材料已经应用多年,用于阻隔空气噪音和结构噪音的传播,阻隔水和空气进入汽车内部空间。其声学性能的传统量化方法是在整车上分别测量增加和去掉膨胀胶块之后车内噪声,该方法比较耗时耗成本。本文采用SAE空腔填充材料声学性能测试方法,基于现有膨胀胶块的常规设计,分析了膨胀胶块声学性能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胶块 隔音 插入损失 面密度
下载PDF
LiFePO_(4)涂覆量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伯峥 李海婷 +1 位作者 曾涛 伍绍中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用高涂覆量39.50 mg/cm^(2)及低涂覆量35.50 mg/cm^(2)两种磷酸铁锂(LiFePO_(4))电极,制备额定容量为4.0 Ah的LiFePO_(4)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考察涂覆量对电池高低温充放电、倍率充放电、高温存储及循环性能的影响。电极涂覆量增加,导致... 用高涂覆量39.50 mg/cm^(2)及低涂覆量35.50 mg/cm^(2)两种磷酸铁锂(LiFePO_(4))电极,制备额定容量为4.0 Ah的LiFePO_(4)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考察涂覆量对电池高低温充放电、倍率充放电、高温存储及循环性能的影响。电极涂覆量增加,导致电池内阻增大,放电电压平台降低,放电能量下降约1%~2%;电池整体性能没有特别明显的劣化,尤其是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_(4)) 面密度 高温存储 循环寿命 涂覆量
下载PDF
镂空网格型PVC防滑垫防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达 邵曌 +3 位作者 吴映江 罗添禄 彭菁 赵华堂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基于国际、国家、行业均未对塑料防滑垫防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防滑等级进行有效规定的现状,采用倾斜平台法、摆锤法、水平牵引法对30批次镂空网格型聚氯乙烯(PVC)防滑垫进行了测试及防滑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水平牵引法是其中最优的方法,... 基于国际、国家、行业均未对塑料防滑垫防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防滑等级进行有效规定的现状,采用倾斜平台法、摆锤法、水平牵引法对30批次镂空网格型聚氯乙烯(PVC)防滑垫进行了测试及防滑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水平牵引法是其中最优的方法,防滑垫的固定方式、质量、面密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表面防滑结构、硬度等物理特征是次要影响因素。该类产品使用面积越大安全性能越好,建议面密度、动态阻滑因数分别大于等于3.0 kg/m 2 及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滑垫 防滑性能 固定方式 质量 面密度 表面特征
下载PDF
β射线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云辉 孙青山 李松鞠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7-349,共3页
介绍β射线在线测重技术的原理、β射线在线测重仪的结构与稳定性、动/静态测量精度;分析β射线在线测重仪——涂布机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β射线在线测重技术和多点测量法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面密度检测方面及电池容量... 介绍β射线在线测重技术的原理、β射线在线测重仪的结构与稳定性、动/静态测量精度;分析β射线在线测重仪——涂布机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β射线在线测重技术和多点测量法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面密度检测方面及电池容量一致性方面的应用,制备的74 Ah方形铝壳电池最大容量偏差只有104 m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β射线在线测重仪 面密度 检测方法
下载PDF
SiC陶瓷球复合材料结构优化与抗弹性能研究
20
作者 石启亮 林欢 +2 位作者 蔡利海 刘文言 李万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有效解决防弹陶瓷板因局部击穿导致整块陶瓷破碎的问题,用ϕ11.5 mmSiC陶瓷球制备陶瓷球复合材料,又分别用直径为5.5 mm或7 mmSiC陶瓷球填充迎弹面ϕ11.5 mm陶瓷球球间空隙,优化堆积结构。进行7.62 mm穿甲燃烧弹靶试,分析陶瓷球复合材... 为有效解决防弹陶瓷板因局部击穿导致整块陶瓷破碎的问题,用ϕ11.5 mmSiC陶瓷球制备陶瓷球复合材料,又分别用直径为5.5 mm或7 mmSiC陶瓷球填充迎弹面ϕ11.5 mm陶瓷球球间空隙,优化堆积结构。进行7.62 mm穿甲燃烧弹靶试,分析陶瓷球复合材料、铝合金背板破坏形貌。结果表明:ϕ11.5 mmSiC陶瓷球的1层密排结构防护有限,2层致密堆积可有效防护,但存在防护薄弱区,3层六方堆积防护过度;5.5/11.5/11.5堆积与7/11.5/11.5堆积结构可完全将弹体阻挡于复合材料内部,靶板经一次打击后,仍保持较好的整体完整性和稳定性;5.5/11.5/11.5堆积的面密度为5.48 g/cm2,7/11.5/11.5堆积的面密度为5.08 g/cm2,相比ϕ11.5 mm陶瓷球3层堆积,面密度分别降低了25.2%和30.7%。得出,用小球填充大球迎弹面球间空隙,消除了防护薄弱区,使局部更多陶瓷球参与防护,降低了面密度,结构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球 陶瓷球尺寸 面密度 堆积结构 侵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