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仿还是叙事?——试论摄像记者的角色表现 被引量:6
1
作者 罗卫光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电视画面的叙事作用关系到摄像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工作属性和地位,对电视画面"证实性"的过分强调,只会将电视摄像的工作带向简单"模仿"现实的误区。从电视画面的生成机制来看,任何画面语言背后都有或强或弱的... 电视画面的叙事作用关系到摄像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工作属性和地位,对电视画面"证实性"的过分强调,只会将电视摄像的工作带向简单"模仿"现实的误区。从电视画面的生成机制来看,任何画面语言背后都有或强或弱的叙事声音,画面背后的叙事存在主要表现为选择、组合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 叙事 摄像记者 自我 非我
下载PDF
自我:道德教育的起点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西顺 《现代教育论丛》 2011年第2期6-10,共5页
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并从功能分析角度论证"自我"概念作为人类道德的起点、道德教育的起点及人类幸福的起点。在此分析框架之内,本文关注"自我"概念在道德教育研究中的合理性及合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并从功能分析角度论证"自我"概念作为人类道德的起点、道德教育的起点及人类幸福的起点。在此分析框架之内,本文关注"自我"概念在道德教育研究中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地位,关注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力求实现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内继"精神享用功能"超越之后的再超越:回到人性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自我 客体自我 道德 道德教育 幸福
下载PDF
论个体道德产生的条件
3
作者 李晓林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90-91,共2页
个体道德作为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调整主我与客我之间矛盾 ,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缓解人的精神压力 ,平衡人的矛盾心态 ,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体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其产生须具备如... 个体道德作为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调整主我与客我之间矛盾 ,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缓解人的精神压力 ,平衡人的矛盾心态 ,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体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其产生须具备如下条件 :只有从理论上阐述清楚个体道德产生的条件、研究对象等一系列问题才能科学地指导个体道德实践 ,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道德 主我 客我 产生条件 道德建设
下载PDF
人格的裂变——解析威廉·威尔逊的“自我”
4
作者 岳俊辉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运用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分析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特征及其表现,从而解析了自我的构成。指出威廉·威尔逊在主体与客体的分裂中,沦落到自我人格的分裂。揭示出与生俱来的自我只有在主客体自我的和谐相处中才能培育出来,自我需... 运用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分析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特征及其表现,从而解析了自我的构成。指出威廉·威尔逊在主体与客体的分裂中,沦落到自我人格的分裂。揭示出与生俱来的自我只有在主客体自我的和谐相处中才能培育出来,自我需要内化外部关系,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否则就会重蹈威廉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主体自我 客体自我 统一 人格
下载PDF
《小团圆》的“圣杯”意象与符号意义
5
作者 林幸谦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7,共8页
张爱玲《小团圆》中的"圣杯"、"神龛"和"神之光"等意象与作者对自我及主体形象的追寻与塑造,建构了《小团圆》全书整体象征符号体系与作者的主体自我的核心。此种自我形象与主体形构,可视为张爱玲在自传... 张爱玲《小团圆》中的"圣杯"、"神龛"和"神之光"等意象与作者对自我及主体形象的追寻与塑造,建构了《小团圆》全书整体象征符号体系与作者的主体自我的核心。此种自我形象与主体形构,可视为张爱玲在自传体小说书写中一种复杂迂回而又分裂的自我铭刻,展现了张爱玲对"圣杯"式的自我主体之建构及双重书写的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团圆 女性书写 自我主体 “圣杯”
原文传递
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文斌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9,共6页
隐喻效应的实现,需要受喻者的解读。本文提出,隐喻及意义认知解读的理论研究不能忽视受喻者这一认知主体的主体性存在,即受喻者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而且隐喻及意义的认知解读必然会牵涉到受喻者这一认知主体的认知自洽,受... 隐喻效应的实现,需要受喻者的解读。本文提出,隐喻及意义认知解读的理论研究不能忽视受喻者这一认知主体的主体性存在,即受喻者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而且隐喻及意义的认知解读必然会牵涉到受喻者这一认知主体的认知自洽,受到自洽原则的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解读 主体性 主体自洽 自洽原则
原文传递
社会资本与老龄健康——基于上海市社区综合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朱伟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80,共12页
由社会支持、社会参与、信任和互惠等要素组成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增进邻里间的互助精神、拓宽获取健康知识和信息渠道、增加由人际交往带来的愉悦感等方式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一理论,运用"上海市社区综合调研&q... 由社会支持、社会参与、信任和互惠等要素组成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增进邻里间的互助精神、拓宽获取健康知识和信息渠道、增加由人际交往带来的愉悦感等方式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一理论,运用"上海市社区综合调研"数据,对社会资本与老年人健康状况之间的细致考察,证实了二者之间显著的相关性,具体而言:社区医疗设施的便利程度、适度的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他人联系程度以及社会支持状况能促进老年人主观健康感的提升;年龄和性别是预测老年人生理健康的主要变量。此外,住房、居住时长等也对老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收入对老龄健康的影响未获得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主观健康感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老龄化
下载PDF
主观自主式评价的序优化模型及赋权策略仿真 被引量:10
8
作者 易平涛 张丹宁 郭亚军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8年第3期38-45,共8页
提出了"主观自主式评价"的新问题,即研究如何将被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人参与评价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个人独裁"(即完全自利)条件下被评价对象的赋权行为。本文提出"序优化目标"及"序-值优化目标"... 提出了"主观自主式评价"的新问题,即研究如何将被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人参与评价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个人独裁"(即完全自利)条件下被评价对象的赋权行为。本文提出"序优化目标"及"序-值优化目标"的假设,即强调或优先强调被评价对象的相对优势,较传统突出绝对优势的"值优化目标"更能贴近人的自利心理,根据假设构建了完全理性下的评价模型。此外,对有限理性下的个人赋权策略进行了归纳,给出了策略优劣对比的仿真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上述研究结论将为"主观自主式评价"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主观自主式评价 序优化模型 赋权策略仿真
下载PDF
有限理性与自我主体意识 被引量:9
9
作者 高雷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6,共6页
经济学界至今还没有对有限理性的成因找到一个公认的正确答案。通过实验,本文证明了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不是由于人脑计算能力的约束,也不是由于道德或社会规范的约束,而是因为受到其不愿尊重客体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影响。本文还证实,自我... 经济学界至今还没有对有限理性的成因找到一个公认的正确答案。通过实验,本文证明了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不是由于人脑计算能力的约束,也不是由于道德或社会规范的约束,而是因为受到其不愿尊重客体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影响。本文还证实,自我主体意识是禀赋效应、现状偏爱现象、沉没成本谬误、占便宜悖论、Ellsberg悖论和分离效应等异常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有限理性 效用最大化 自我主体意识
下载PDF
隐喻心智计算中施喻者与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红孝 徐玉臣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基于王文斌(2006),廖巧云、徐盛桓(2012)等的隐喻研究成果,从认知主体的主体性、事物的多维性、认知语境在隐喻心智计算中的角色、隐喻的磨蚀等方面对隐喻的心智计算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论认为隐喻是施喻方意向性的表达构建,这种... 本文基于王文斌(2006),廖巧云、徐盛桓(2012)等的隐喻研究成果,从认知主体的主体性、事物的多维性、认知语境在隐喻心智计算中的角色、隐喻的磨蚀等方面对隐喻的心智计算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论认为隐喻是施喻方意向性的表达构建,这种构建基于事物的多维性。对于受喻方来说,隐喻的解读过程较为复杂。因为隐喻的解读存在多种可能性。认知语境对隐喻的解读非常重要。隐喻的解读是认知主体的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事物多维性 认知语境 磨蚀 意向性 主体自洽
原文传递
本科生学情调查中的能力自评与客观测评一致吗?——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冯沁雪 马莉萍 王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共11页
基于追踪调查数据,分析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观自评与客观测评的一致性,考察具有何类特征的学生倾向于高估或低估自身能力,并探究基线主客观评价对追踪主观自评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会高估或低估自身的能力水平,其中男... 基于追踪调查数据,分析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观自评与客观测评的一致性,考察具有何类特征的学生倾向于高估或低估自身能力,并探究基线主客观评价对追踪主观自评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会高估或低估自身的能力水平,其中男性、高年级、家庭背景较好、来自重点高中、参加过相关课程的学生更可能高估自身能力;基线测评中低估自身能力的学生,在追踪调查时更可能提升主观自评;追踪调查时的主观自评信度较高,相比基线测评效度有所改善。研究发现为如何提升学情调查中能力自评的可靠性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自评 客观测评 学情调查 批判性思维能力 能力评价
下载PDF
泛化军语解读的认知过程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大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0,共5页
军事语境以外泛化使用的军语,其语义解读的认知过程包括前后两个步骤:前者是对军语隐喻意义的概念整合进行描述,并揭示隐藏在军语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旨在解释实时动态的军语隐喻意义;后者则是对军语认知主体作用进行分析,旨在... 军事语境以外泛化使用的军语,其语义解读的认知过程包括前后两个步骤:前者是对军语隐喻意义的概念整合进行描述,并揭示隐藏在军语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旨在解释实时动态的军语隐喻意义;后者则是对军语认知主体作用进行分析,旨在解决军语认知主体间差异导致的军语隐喻意义理解的差异问题。这两个步骤的结合可使泛化军语解读的认知研究更为细致、合理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语 隐喻解读 概念整合 主体自洽
原文传递
青年学生成长与新时代伟大使命——五四精神的时代召唤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天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53,共7页
伟大的"五四"运动开创了不朽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传承和彰显了作为中华文化之精髓与特质的"舍我其谁"的"主体自我意识",造就了"五四"爱国志士的卓越品格。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 伟大的"五四"运动开创了不朽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传承和彰显了作为中华文化之精髓与特质的"舍我其谁"的"主体自我意识",造就了"五四"爱国志士的卓越品格。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而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学生弘扬光荣的"五四"精神,就要提升主体自我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仁以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超越功利主义心态,踊跃担当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主体自我意识 新时代 伟大使命
下载PDF
带有情感客观过滤特征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亚军 李伟伟 易平涛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7,共4页
针对评价主体以打分形式给出评价信息的主观自主式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将主观情感因素降至最低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给定评价对象一个待定的虚拟评价值,并对其进行循环优化,使其无限接近于评价对象的客观表现。首先,给定评价对... 针对评价主体以打分形式给出评价信息的主观自主式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将主观情感因素降至最低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给定评价对象一个待定的虚拟评价值,并对其进行循环优化,使其无限接近于评价对象的客观表现。首先,给定评价对象一待定虚拟值,据此提出了一种确定评价对象群体评价值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群体评价值与待定虚拟值离差最小化的思想给出了确定虚拟值的规划方法;然后,以评价对象的虚拟值为基准,对各评价主体给出的评价值进行循环调整,从而达到对虚拟值进行循环优化的目的。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自主式评价 情感过滤 循环优化 虚拟评价值
原文传递
任务类型、主观自我效能和感知服务风险对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菜花 廉同辉 +1 位作者 陈瑞婷 李彤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86,共14页
本文旨在探究影响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的因素。基于以往文献,本文将任务类型分为事实型任务和探索型任务两类,将主观自我效能、感知服务风险分别划分为高和低两个水平,剖析它们对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的影响,并探索感知服务风险对任务类型... 本文旨在探究影响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的因素。基于以往文献,本文将任务类型分为事实型任务和探索型任务两类,将主观自我效能、感知服务风险分别划分为高和低两个水平,剖析它们对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的影响,并探索感知服务风险对任务类型与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发现:(1)任务类型、主观自我效能和感知服务风险均显著影响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相对于探索型任务,在面对事实型任务时,游客倾向于选择浏览策略而不是询问策略;主观自我效能高的游客倾向于选择浏览策略而不是询问策略;在感知服务风险高时,游客倾向于选择询问策略而非浏览策略。(2)感知服务风险调节了任务类型与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之间的关系。感知服务风险高时,任务类型对游客社会化搜寻策略无影响;感知服务风险低时,面对探索型任务,游客倾向于选择询问策略,而面对事实型任务时,游客倾向于选择浏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类型 主观自我效能 感知服务风险 社会化搜寻策略
下载PDF
进化论视野中的符号自我
16
作者 刘毅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4-59,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 2 0年来西方进化论观心理学家对符号自我的概念、内容及功能所作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 ,符号自我是一种适应 ,而且由于其高度的适应性意义 ,它还是一种被选择的、仅属于人类的、具有广阔基础的能力。符号自我不仅具有...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 2 0年来西方进化论观心理学家对符号自我的概念、内容及功能所作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 ,符号自我是一种适应 ,而且由于其高度的适应性意义 ,它还是一种被选择的、仅属于人类的、具有广阔基础的能力。符号自我不仅具有适应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自我 主观自我觉知 客观自我觉知 适应 心理功能 进化论心理学 情绪 认识 动机 行为
全文增补中
传统儒家良心理论的得失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玲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2,共8页
传统儒家良心论认为良心是人之为人的"类特殊性",强调"向内用力"和"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些理论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探讨这些优点和不足是为了更好地继承这一精神财富,要"善于... 传统儒家良心论认为良心是人之为人的"类特殊性",强调"向内用力"和"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些理论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探讨这些优点和不足是为了更好地继承这一精神财富,要"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心 向内用力 主体自我意识 知行合一 社会基本规范
下载PDF
良知的心育意蕴——王阳明心理教育思想探索
18
作者 何德宽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1-56,共6页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重要范畴。它是王阳明在“心”的概念建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的形上概括与提升。在阳明的心理教育思想中,良知是心育的理论指导,是心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良知的核心是主体自我意识,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人人具有...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重要范畴。它是王阳明在“心”的概念建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的形上概括与提升。在阳明的心理教育思想中,良知是心育的理论指导,是心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良知的核心是主体自我意识,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人人具有,圣愚皆同;良知是主体外在行为活动和内在心理体验的自然、和谐与畅达状态。良知是阳明以高扬人的主体自我意识和生命意志为亮点的心理教育理论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心理教育思想 主体自我意识
下载PDF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影君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致力于对父权中心主义文化的解构批判,汲取了符号学、解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学说的成分,得益于德里达、索绪尔、弗洛伊德和拉康等人的学说,在不断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建构后女权主义理论,倡导差异、多元中心和女性...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致力于对父权中心主义文化的解构批判,汲取了符号学、解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学说的成分,得益于德里达、索绪尔、弗洛伊德和拉康等人的学说,在不断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建构后女权主义理论,倡导差异、多元中心和女性自我意识,以寻求多元身份认同的女性主体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女权主义 系统差异 文字符号 主体意识 语言文化
下载PDF
许地山、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
20
作者 马燕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是许地山、萧红笔下主要言说的对象,且在文本中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互文性",渗透着创作主体对人生终极的思索。文章分析了许地山、萧红笔下女性形象的异同,并对构成文本不同性别内涵探究原因:创作主体的社会... 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是许地山、萧红笔下主要言说的对象,且在文本中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互文性",渗透着创作主体对人生终极的思索。文章分析了许地山、萧红笔下女性形象的异同,并对构成文本不同性别内涵探究原因:创作主体的社会性别是其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劳动妇女 自我主体 人生终极 社会性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