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研究——基于机动车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燕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82,共9页
我国《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均明确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致人严重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物质及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且侵权人民事责任的承担不因其已承担刑事或行政责任而免除。然而,程序立法关于不受理对刑事被告人精神损害赔... 我国《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均明确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致人严重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物质及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且侵权人民事责任的承担不因其已承担刑事或行政责任而免除。然而,程序立法关于不受理对刑事被告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规定,却将刑事被告人排除于侵权精神损害责任主体之外。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主体范围的实质性限缩,不仅导致现行法条之间的逻辑冲突,诱发了司法不公,更引发了民众对法律价值取向的认识混乱。推动精神损害赔偿主体制度完善的根本在于民事与刑事、实体与程序立法的融合,而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明确刑事被告人的雇主、其他共同侵权人以及保险人独立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亦不失为实现个案公正的可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交通事故 精神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主体 责任免除
原文传递
主体论视域下人工智能侵权责任承担构想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少飞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64-80,共1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现出了强大的类人能力,为主体论奠定了坚实的本体基础;从社会关系结构及他者视角而言,人工智能主体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础;制度实践表明,主体论不失为一种趋势。但是,人工智能主体智慧水平尚低,能力不完备,需为其设置内部... 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现出了强大的类人能力,为主体论奠定了坚实的本体基础;从社会关系结构及他者视角而言,人工智能主体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础;制度实践表明,主体论不失为一种趋势。但是,人工智能主体智慧水平尚低,能力不完备,需为其设置内部监管人。在责任财产方面,人工智能可通过劳动、受赠等方式获得自有财产;侵权所得保险金、责任基金、社会救助金等,亦属损害填补的资金来源,可视为“准责任财产”。人工智能侵权,首先由其自担客观责任。监管人与人工智能存在监督管理、收益分享、劳动雇佣、互为代理等多元关系,监管人据此对侵权承担一定责任。人工智能开发者或制造商、用户、受害人、第三方等对侵权发生具有原因力,应依可归责事由,厘定责任主体、责任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主体 监管人 责任财产 侵权责任 多方责任
下载PDF
论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规则完善
3
作者 周泽中 陈紫嫣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72-79,共8页
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推广应用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由此引发了不少交通事故,其中存在大量法律问题亟待我们探究,首要的便是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认定规则不能完全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 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推广应用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由此引发了不少交通事故,其中存在大量法律问题亟待我们探究,首要的便是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认定规则不能完全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产品责任主体认定规则内容模糊以及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的复杂性和自主决策性导致的交通事故查因困难等,均让其责任主体的认定陷入困境。为解决上述难题,考察域外相关立法,建议以“人为介入”作为侵权责任主体认定规则的适用依据,进一步具体细化产品责任主体认定规则,同时完善交通事故原因查明的配套措施,为促进自动驾驶行业稳固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产品责任 侵权责任主体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研究——兼评《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志浩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1-35,共5页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也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也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法律规定的优缺点,并对即将生效的《侵权责任法》中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规定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责任主体 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法 立法建议
下载PDF
人体临床试验受试者权益保护的司法现状及问题研究
5
作者 武子靖 郭佳宁 《卫生法学》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司法实践中,人体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是按照一般医疗侵权行为进行审理和判决的。除医疗机构导致医疗事故的特殊情形外,绝大多数案件中受试者都因为无法证明研究者的过错、试验行为和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而败诉,根本无法获... 司法实践中,人体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是按照一般医疗侵权行为进行审理和判决的。除医疗机构导致医疗事故的特殊情形外,绝大多数案件中受试者都因为无法证明研究者的过错、试验行为和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而败诉,根本无法获得赔偿。申办者和研究者作为人体临床试验的主导者,往往占据绝对的优势。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应当加大作为危险制造者的申办者和研究者的举证责任,减轻受试者的举证责任以便于更好地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将人体临床试验侵权责任从一般医疗侵权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侵权责任类型加以规范,以实现受试者权益保护和安全至上的基本国际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临床试验 受试者 侵权责任 过错 知情同意
原文传递
ChatGPT侵权责任问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思敏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第12期148-152,共5页
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给现有法律体系带来了挑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既存在侵犯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潜在风险,也极有可能导致对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等人格权的侵害。然而,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化解上述侵权风险... 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给现有法律体系带来了挑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既存在侵犯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潜在风险,也极有可能导致对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等人格权的侵害。然而,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化解上述侵权风险,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场景下的侵权责任体系亟待重构。文章认为有难点:第一,侵权责任主体难以确定。在现行法律不承认人工智能民事主体资格的前提下,可能的责任主体包括数据提供者、算法设计者、生产者、使用者、网络入侵者等。第二,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存在争议。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缺乏法律规定,而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存在局限性。第三,侵权责任因果关系难以认定。由于ChatGPT系统的复杂性和“算法黑箱”的存在,导致因果关系难以查明。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基于法律的稳定性和谦抑性原则要求,对ChatGPT侵权责任规则构建提出了新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侵权责任制度 侵权责任主体 归责原则 因果关系
下载PDF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之辨——兼论责任主体赔偿能力不足的弥补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志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96-100,共5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也带来一系列法律上的冲突和疑问。在一般的交通事故侵权中,侵权主体难以确定。高度自动驾驶的汽车不具备民事法律主体的资格,而运行利益并不是完全由汽车保有人享有,且运行支配能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也带来一系列法律上的冲突和疑问。在一般的交通事故侵权中,侵权主体难以确定。高度自动驾驶的汽车不具备民事法律主体的资格,而运行利益并不是完全由汽车保有人享有,且运行支配能力也无法完全由保有人掌控,因而汽车保有人不是完全的侵权责任主体。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服务商由于有一定的运行利益和较大的汽车运行控制权,则需要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出于技术发展和利益平衡考量,服务商责任不宜过大。建议采取无过错基金和强制责任保险来分担责任,并引入“强制替代赔付机制”尽快弥补受害人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自动驾驶 侵权责任主体 运行利益 民事主体资格
下载PDF
管窥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侵权责任——以手术机器人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幸丽 王艳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5期25-29,共5页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手术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具有提高手术精确性、安全性、创新诊疗模式、减少医生繁杂工作量等技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但其最大的问题是手术机器人技术安全漏...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手术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具有提高手术精确性、安全性、创新诊疗模式、减少医生繁杂工作量等技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但其最大的问题是手术机器人技术安全漏洞产生的医疗损害所引发的责任承担难题。当手术机器人不再被简单的认为是人类工具的延伸时,传统医疗损害责任归责体系难以适应,需要亟待完善责任规则,明确手术机器人是否具有法律主体资格,确定其产品属性、责任主体范围,在归责原则方面以无过错责任原则来认定责任,以实现科技创新和权利保护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手术机器人 民事主体 侵权责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研究——兼评《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
9
作者 李志浩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8-52,共5页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国外各个国家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不尽相同,原因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不同。分析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法律规定,应在机动车名义车主与...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国外各个国家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不尽相同,原因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不同。分析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法律规定,应在机动车名义车主与实际车主不一致,以及出租机动车致人损害、与车主有关系的第三人,在未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机动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等情况下,对责任主体的确定进行相应的立法完善,以有利于交通事故的顺利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责任主体 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法 立法建议
下载PDF
机动车致害责任主体再探讨
10
作者 朱文英 《潍坊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3-47,共5页
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机动车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长。在交通事故侵权案件中,确定责任主体是案件的关键所在。《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几种情形下机动车致害责任的主体,但相较于复杂的机动车事故,这些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除法律规... 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机动车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长。在交通事故侵权案件中,确定责任主体是案件的关键所在。《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几种情形下机动车致害责任的主体,但相较于复杂的机动车事故,这些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还应当包括多辆车导致一起交通事故、汽车掉落物致害责任、职务行为、机动车承包、机动车挂靠等情形下致害责任主体的确定及责任承担方式。这些问题均有待法律及司法解释予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以能够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一方的权益,进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责任主体 侵权责任法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研究——兼评《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
11
作者 李志浩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53-56,共4页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也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也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法律规定的优缺点,并对即将生效的《侵权责任法》中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规定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责任主体 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法 立法建议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地理标志侵权责任主体研究
12
作者 贾引狮 贾晶慧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52-160,共9页
地理标志指示了产品的来源地,表彰了产品的独特品质,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类型之一。借助互联网发展地理标志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在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交易的同时,也产生了假冒地理标志产品充斥网络市场的负面效应。因此,我... 地理标志指示了产品的来源地,表彰了产品的独特品质,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类型之一。借助互联网发展地理标志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在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交易的同时,也产生了假冒地理标志产品充斥网络市场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要追踪互联网环境下地理标志侵权的责任主体,寻找侵权责任承担的应然状态。就网络商品经营者而言,认定其侵权行为要考虑被控侵权人是否对地理标志进行了商标意义上的使用,以及是否造成了混淆产品来源地的效果,同时还要排除地理标志名称的合理使用。就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而言,认定其侵权行为要考虑其对他人的地理标志侵权行为是否尽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以及接到侵权投诉通知后的后续补救措施。就搜索引擎服务商而言,认定地理标志侵权时应保持更宽松态度,谨慎适用地理标志商业性使用和初始兴趣混淆标准,为搜索引擎服务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地理标志 侵权责任主体
下载PDF
流浪动物侵权责任认定研究——以“洪燕诉宋雪宁、周婷和镇江润城物业有限公司案”为例
13
作者 杨柳 《镇江高专学报》 2021年第3期33-36,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流浪动物侵权责任主体限定为原饲养人和管理人,但并未对二者进行区分。结合实践中的流浪动物侵权案件,应当完善流浪动物立法体系,明确饲养人和管理人的责任,事实饲养人也应当承担责任,明确安保义务人的责任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流浪动物侵权责任主体限定为原饲养人和管理人,但并未对二者进行区分。结合实践中的流浪动物侵权案件,应当完善流浪动物立法体系,明确饲养人和管理人的责任,事实饲养人也应当承担责任,明确安保义务人的责任范围,建立动物饲养登记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动物 责任主体 事实饲养人 安保义务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