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经学到国学:近代以来孟子学诠释的学科演进与范式转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少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0,共8页
清末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冲击与学科置换的推动,孟子学经历了从西学化经学到经学解体并分散到文史哲的历程。在进入学科坐标后,孟子学的存在形态和研究范式也随着学科演进而发生转型:经学解体后,孟子学最初沿着史学化路径发展,但随即...
清末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冲击与学科置换的推动,孟子学经历了从西学化经学到经学解体并分散到文史哲的历程。在进入学科坐标后,孟子学的存在形态和研究范式也随着学科演进而发生转型:经学解体后,孟子学最初沿着史学化路径发展,但随即陷入了史料实证化和理论碎片化的境况;其后,哲学化的研究路向使其进入概念范畴,重返了形上学领域。然而,无论是哪一种研究范式,孟子学研究均面临着陷入专业隔阂以及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二元割裂的弊端,使孟子学整体研究难以推进。为此有必要设立统摄文、史、哲的国学学科,使其成为未来学科的建构方向,从而进一步推动孟子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学
研究范式
经学解体
学科转型
跨学科重建
原文传递
元明时期的文化与《孟子》研究
2
作者
张小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9,共8页
元明时期的文化与《孟子》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交织互动。元及明初,由于程朱理学官方地位的确立,《孟子》研究只能在理学范围内继承发展;明代中期政纲废弛,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张扬个性、奢靡逾制成为新风尚...
元明时期的文化与《孟子》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交织互动。元及明初,由于程朱理学官方地位的确立,《孟子》研究只能在理学范围内继承发展;明代中期政纲废弛,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张扬个性、奢靡逾制成为新风尚,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提倡致知顿悟等简约修行方式的心学逐渐获得社会认可。作为心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孟子》研究获得创造性发展,特别是良知理论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阳明后学由于过度强调人的本能欲望而逐渐流于空虚,走向理学的反面;明代后期,实学兴起,反对空谈,主张重回程朱理学,理学与心学的学术之争也使学者们重回经典,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孟子》研究逐渐走向考据。元明时期的《孟子》研究,是从宋学向清学过渡的重要时期,为清代《孟子》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时期
文化
《孟子》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程颐《孟子》学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葛莱
田汉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3-240,共8页
程颐深刻、系统地阐发孟子的道德性命之学,揭示孟子对于儒学的独特贡献,为《孟子》升格为经提供了学理依据,使之成为理学不可或缺的根基。他学习先秦儒家宗师的经验,摈弃沉溺章句训诂的旧习,以独抒心得的"讲习"方式贯彻"...
程颐深刻、系统地阐发孟子的道德性命之学,揭示孟子对于儒学的独特贡献,为《孟子》升格为经提供了学理依据,使之成为理学不可或缺的根基。他学习先秦儒家宗师的经验,摈弃沉溺章句训诂的旧习,以独抒心得的"讲习"方式贯彻"明道"优先的原则,开创了以义理说经的新学风。他提出先读《论语》、《孟子》的治经次序,为突出《孟子》的经典地位、扩大儒学基本理论的传播,开启了一条简捷有效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孟子》学
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考释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海文
石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172,208,共18页
以“道性善”为“孟子第一义”,以“称尧、舜”为“第二节功夫”,这是人们对《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的一般看法。作为考释价值显著的大章,《道性善章》既涉及文史考证问题,又涉及哲学诠释问题,需要考证与诠释双管齐下。...
以“道性善”为“孟子第一义”,以“称尧、舜”为“第二节功夫”,这是人们对《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的一般看法。作为考释价值显著的大章,《道性善章》既涉及文史考证问题,又涉及哲学诠释问题,需要考证与诠释双管齐下。唯有在《孟子》单章研究的新范式下,《道性善章》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史考证问题方能引起深切的关注,那些众所周知的哲学诠释问题方能得到更深的理解。全面地成就《道性善章》的单章研究,实质就是真切地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性善章》
孟子第一义
第二节功夫
文史考证
哲学诠释
《孟子》单章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经学到国学:近代以来孟子学诠释的学科演进与范式转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少恩
机构
河北大学哲学系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华简与文武周公史事研究”(14BZS09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诠释学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孟学研究变迁与转型”(17YJC72003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明分使群与公道秩序”(2018M631756)
文摘
清末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冲击与学科置换的推动,孟子学经历了从西学化经学到经学解体并分散到文史哲的历程。在进入学科坐标后,孟子学的存在形态和研究范式也随着学科演进而发生转型:经学解体后,孟子学最初沿着史学化路径发展,但随即陷入了史料实证化和理论碎片化的境况;其后,哲学化的研究路向使其进入概念范畴,重返了形上学领域。然而,无论是哪一种研究范式,孟子学研究均面临着陷入专业隔阂以及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二元割裂的弊端,使孟子学整体研究难以推进。为此有必要设立统摄文、史、哲的国学学科,使其成为未来学科的建构方向,从而进一步推动孟子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
关键词
孟子学
研究范式
经学解体
学科转型
跨学科重建
Keywords
study
of
mencius
research
paradigm
dissociation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isciplinary
transformation
interdisciplinary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元明时期的文化与《孟子》研究
2
作者
张小稳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9,共8页
基金
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时期重大出版工程规划项目(2023-B11)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华元典学术史’丛书之《孟子学术史》”。
文摘
元明时期的文化与《孟子》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交织互动。元及明初,由于程朱理学官方地位的确立,《孟子》研究只能在理学范围内继承发展;明代中期政纲废弛,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张扬个性、奢靡逾制成为新风尚,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提倡致知顿悟等简约修行方式的心学逐渐获得社会认可。作为心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孟子》研究获得创造性发展,特别是良知理论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阳明后学由于过度强调人的本能欲望而逐渐流于空虚,走向理学的反面;明代后期,实学兴起,反对空谈,主张重回程朱理学,理学与心学的学术之争也使学者们重回经典,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孟子》研究逐渐走向考据。元明时期的《孟子》研究,是从宋学向清学过渡的重要时期,为清代《孟子》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元明时期
文化
《孟子》研究
Keywords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culture
the
study
of
mencius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程颐《孟子》学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葛莱
田汉云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3-240,共8页
文摘
程颐深刻、系统地阐发孟子的道德性命之学,揭示孟子对于儒学的独特贡献,为《孟子》升格为经提供了学理依据,使之成为理学不可或缺的根基。他学习先秦儒家宗师的经验,摈弃沉溺章句训诂的旧习,以独抒心得的"讲习"方式贯彻"明道"优先的原则,开创了以义理说经的新学风。他提出先读《论语》、《孟子》的治经次序,为突出《孟子》的经典地位、扩大儒学基本理论的传播,开启了一条简捷有效的新路。
关键词
程颐
《孟子》学
理学
Keywords
Cheng
Yi,
the
study
of
mencius
,
Neo-Confucianism
分类号
B244.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考释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海文
石明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172,208,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22&ZD036)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重大课题“《孟子》深度解读及其思想研究”(20GZGX03)。
文摘
以“道性善”为“孟子第一义”,以“称尧、舜”为“第二节功夫”,这是人们对《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的一般看法。作为考释价值显著的大章,《道性善章》既涉及文史考证问题,又涉及哲学诠释问题,需要考证与诠释双管齐下。唯有在《孟子》单章研究的新范式下,《道性善章》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史考证问题方能引起深切的关注,那些众所周知的哲学诠释问题方能得到更深的理解。全面地成就《道性善章》的单章研究,实质就是真切地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
关键词
《道性善章》
孟子第一义
第二节功夫
文史考证
哲学诠释
《孟子》单章研究
Keywords
Book
3
A1
of
the
work
mencius
the
first
meaning
of
mencius
the
second
section
of
cultivation
literal-historical
examination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single
chapter
study
of
mencius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经学到国学:近代以来孟子学诠释的学科演进与范式转型
张少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2
元明时期的文化与《孟子》研究
张小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程颐《孟子》学探析
葛莱
田汉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考释
杨海文
石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