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刑事证明标准的几个理论误区——兼论刑事证明标准的设立基准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常龙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刑事证明标准是刑事证据法学的核心性概念,也是整个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中存在理论误区和模糊认识最多的理论范畴之一。澄清刑事证明标准问题的诸多理论误区和模糊认识无疑是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刑事证明标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准确认定案件... 刑事证明标准是刑事证据法学的核心性概念,也是整个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中存在理论误区和模糊认识最多的理论范畴之一。澄清刑事证明标准问题的诸多理论误区和模糊认识无疑是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刑事证明标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刑事证据法学科学化、理性化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明标准 证据确实充分 排除合理怀疑 设立基准
原文传递
论口供中心的冤案证据实践模式——兼论“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与证明标准的规范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封安波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9,共14页
我国近年揭露的多数刑事冤案,从侦查到审判程序,存在着一种大致相同的证据模式。冤案的证据流程为:侦查机关以口供为中心构建有罪证据;检察机关形式化地审查证据;法院有罪倾向地裁判证据、认定事实。冤案存在着两个“印证型”证据体系,... 我国近年揭露的多数刑事冤案,从侦查到审判程序,存在着一种大致相同的证据模式。冤案的证据流程为:侦查机关以口供为中心构建有罪证据;检察机关形式化地审查证据;法院有罪倾向地裁判证据、认定事实。冤案存在着两个“印证型”证据体系,一个是侦查机关构建的以口供为中心的控诉证据体系,另一个是法院几乎完全采信控诉证据而形成的裁判证据体系。冤案裁判证据体系的形成,主要是法院误用了如下相关证据法规则:被告人庭前供述的采信、“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的采信、鉴定意见的采信、“证据确实、充分”的认定。针对口供中心冤案的证据模式,庭审对策即是对《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证据条款进行符合“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法教义学解释。“证据之间相互印证”需要以单个证据具有合法性、真实性与相关性为前提条件,其为刑事证明标准的一个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供 证据相互印证 控诉证据 裁判证据 刑事证明标准
原文传递
标准之争,抑或观念之争?——对“客观真实论”与“法律真实论”之争的冷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劲松 朱珏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6-82,共7页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都不是刑事证明标准。“客观真实论”与“法律真实论”之争是关于诉讼认识的观念之争 ,而不是关于刑事证明的标准之争。两者虽然在表面上就刑事证明标准展开了争论 ,但其基本观点却是一致的 ,学界将两者之争...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都不是刑事证明标准。“客观真实论”与“法律真实论”之争是关于诉讼认识的观念之争 ,而不是关于刑事证明的标准之争。两者虽然在表面上就刑事证明标准展开了争论 ,但其基本观点却是一致的 ,学界将两者之争视为刑事证明标准之争的看法是一种误解。我国传统证据理论对刑事证明标准的错误概括以及对证明标准的主观性的忽视甚至否定 ,是这场讨论并没有真正涉及刑事证明标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真实论 法律真实论 刑事证明标准 证据制度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明标准判断中的局限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雷秋生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前,各地司法机关已经进行了许多人工智能应用在刑事证明标准判断上的尝试,但仍然难以替代法官完成刑事证明标准判断的全部过程。首先,刑事证明标准的主观判断难以被取代;其次,由于刑事证明标准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和不同种类案件中呈现... 目前,各地司法机关已经进行了许多人工智能应用在刑事证明标准判断上的尝试,但仍然难以替代法官完成刑事证明标准判断的全部过程。首先,刑事证明标准的主观判断难以被取代;其次,由于刑事证明标准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和不同种类案件中呈现的差异性,证明标准难以被统一化和固定化;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黑箱”也使得刑事证明标准判断过程的透明化难以实现。因此,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冷静看待这一技术,坚持其刑事证明标准判断中辅助性定位,做好数据收集以及人才培养工作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刑事证明标准 局限性 算法黑箱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反思与重塑
5
作者 徐凤利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1-33,共3页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采客用观证明标准,但目前在理论上和操作上都呈现出诸多困境,通过比较分析,用“法律真实”来界定证明标准的性质比较合适,在此指导之下,并兼顾我国目前的立法、司法实际状况,对证明标准进行了全新表述,将其分...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采客用观证明标准,但目前在理论上和操作上都呈现出诸多困境,通过比较分析,用“法律真实”来界定证明标准的性质比较合适,在此指导之下,并兼顾我国目前的立法、司法实际状况,对证明标准进行了全新表述,将其分为理想的选择——“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和现实的选择——“确定无疑”证明标准,理想的证明标准应遵循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兼顾的基本思路,从多角度、多层次、体现诉讼阶段性来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刑事证明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下载PDF
刑事证明标准之探微
6
作者 房国宾 刘聪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0-63,85,共5页
目前,刑事诉讼应达到何种证明程度大致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即"客观真实"论和"法律真实"论。在转型这一特定时期,特别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已提上日程,我们应在借鉴两大法系刑事证据制度中的证明标准的基础上正确看待"... 目前,刑事诉讼应达到何种证明程度大致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即"客观真实"论和"法律真实"论。在转型这一特定时期,特别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已提上日程,我们应在借鉴两大法系刑事证据制度中的证明标准的基础上正确看待"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构建适合我国司法文化和司法实践的相对合理的具有层次性的刑事证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明标准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排除合理怀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