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领导干部本领思想与要求的新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洪阳 萧鸣政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本文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本文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四种关键本领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分析;论证了四种本领对新时代干部本领思想的历史继承与创新发展;提出四种本领对于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初心使命、应对困难挑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结合党对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和人力资源开发学的理论,提出领导干部应当通过坚定政治立场、学习重要思想、积累知识经验、实践斗争磨砺等方式持续增强四种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素质干部队伍 领导本领 本领养成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研究述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雅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7-14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阐释和研究。一方面,学术界形成了主要聚焦伟大建党精神的话语出场、生成逻辑、丰富意蕴、鲜明特征、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弘扬路径等方面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深化研究奠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阐释和研究。一方面,学术界形成了主要聚焦伟大建党精神的话语出场、生成逻辑、丰富意蕴、鲜明特征、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弘扬路径等方面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尚存在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研究内容重宏观叙事而轻微观问题探讨且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等不足,亟待学者们不断进行改进和克服。在未来的研究中,学术界要拓宽研究视野,以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深化研究内容,增强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丰富研究方法,增强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并积极发挥成果资政育人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党的二十大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焕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31-132,144,共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政治上突出高瞻远瞩,在理论上强调思考深邃,在目标上讲究科学设定,在工作上要求内涵丰富、长远战略部署。开放教育应发挥成人教育的先驱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即在成人学习者群体当...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政治上突出高瞻远瞩,在理论上强调思考深邃,在目标上讲究科学设定,在工作上要求内涵丰富、长远战略部署。开放教育应发挥成人教育的先驱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即在成人学习者群体当中,配合开放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依托信息化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结合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任务、目标,合理设计需要融入的精神内容。力求全方位发挥思政教育价值和作用,提高成人学习者社会责任意识、岗位责任意识,打开全新的思政课教学篇章,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能够得以理解贯彻,继而实现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任务与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开放教育 思政课教学
下载PDF
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高层次人才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哲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11,共4页
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高层次人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提升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实效需理性把握现实困境,基于高层次人才思... 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高层次人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提升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实效需理性把握现实困境,基于高层次人才思想特点,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切实将高层次人才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走深做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强国 高层次人才 二十大精神 理论意涵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中华文明赋能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 被引量:4
5
作者 凌海青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48,150,共9页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问题。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并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问题。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并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发展目标。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工作,亟待梳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明根基及其时代意蕴。文章从引领时代意蕴、涵养哲学内涵、赋能国际传播等三方面系统性、立体性展示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功能效用与文化意涵,阐述了中华文明之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基础、哲学内涵、时代意蕴,推出新时代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路径的优化方案,以深化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华文明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和主要特征
6
作者 周飞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现代化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其既契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彰显了中国特色,也凝结了一代代领导人百年现代化探索的集体智...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现代化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其既契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彰显了中国特色,也凝结了一代代领导人百年现代化探索的集体智慧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扎根中国本土,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化之路。不仅超越了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还为广大国家独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中国方案,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7
作者 张晓荣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程本身的需要。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政治理论课是理解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好的教学平台。理论融入源于实践需求,因此对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意识形态特征进行针对性分析尤为...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程本身的需要。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政治理论课是理解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好的教学平台。理论融入源于实践需求,因此对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意识形态特征进行针对性分析尤为重要。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教学专题的设计,如将二十大报告中“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融入指导性主线,与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大纲进行融合并设置专题,同时通过多种教学路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促进二十大精神的有效融入,加强研究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硕士研究生课程 政治理论课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高校高素质青年干部培养的四个维度
8
作者 盛世伟 赵兰香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干部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遵循。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干部培养历来都是党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新时代党自我革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干部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遵循。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干部培养历来都是党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重要环节。从内生性动力视角而言,可从四个维度分析如何加强青年干部培养:理论维度上锤炼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永葆纯洁高尚的政治灵魂;价值维度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建新功;目标维度上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练就过硬“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本领;实践维度上练就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掌握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锐利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校 青年干部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探索
9
作者 王娜娜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党的二十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关乎党和国家建设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现阶段,高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新任务与新挑战,同时也有许多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关乎党和国家建设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现阶段,高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新任务与新挑战,同时也有许多新要求与新期待。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深刻主题,从三个实践维度入手,即把握改革“嵌入点”、找准改革“联络点”、锚定改革“转化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得益彰,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高校思政课 融入 大学生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
10
作者 卢俊汝 石力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43-47,共5页
意识形态关乎党的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持续深化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文章厘清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回顾意识形态工作在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深刻领悟党的二十... 意识形态关乎党的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持续深化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文章厘清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回顾意识形态工作在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的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及经验,即坚持以史为鉴、以民为本,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思想、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二十大精神 意识形态建设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保虎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58,151,共11页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及繁荣问题,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法宝,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中国民族工作,亟需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和培育路...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及繁荣问题,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法宝,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中国民族工作,亟需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和培育路径。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摸索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完善过程。文章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利益角度出发,阐述了建党百余年来国家民族政策发展脉络,梳理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里程碑意义,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及祖国统一,从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和谐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复兴
下载PDF
论法治视角下党章的修改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业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3年第1期15-26,共12页
随着相关党内法规条例的完善和党章修改惯例的形成,党章修改逐步走上了法治化轨道。二十大党章修改法治化特点体现在参与机关的职责明确、各司其职,修改过程民主化程序的日渐成熟,修改内容的日趋稳定等,并及时将党的十九大以来最新成果... 随着相关党内法规条例的完善和党章修改惯例的形成,党章修改逐步走上了法治化轨道。二十大党章修改法治化特点体现在参与机关的职责明确、各司其职,修改过程民主化程序的日渐成熟,修改内容的日趋稳定等,并及时将党的十九大以来最新成果和二十大精神融入党章。修订后的二十大党章承载着重要使命,加强党章的有力实施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章修改 二十大精神 法治化轨道
下载PDF
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铭莉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史上的经典文献,提出的许多新表述、新概括和新论断,对思政课建设发挥了系统性、整体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顶层设计作用。推进二十大精神进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在于领悟其成果的思想实质,在二十大报告蕴含的丰富内涵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史上的经典文献,提出的许多新表述、新概括和新论断,对思政课建设发挥了系统性、整体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顶层设计作用。推进二十大精神进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在于领悟其成果的思想实质,在二十大报告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学生思想成长发展的需要之间找到契合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增进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筑牢信仰基石,学好科学方法论的重要价值意蕴,通过理论课堂讲出内容背后蕴含的深层规律、思想力量,将党的最新理论融入理论课堂,提升理论认同;通过实践课堂培育家国情怀,以社会实践验证所学理论,引领学生成长,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高校思政课 融入 路径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测度及空间演化研究:以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晓燕 杨莹 方基凤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5-33,共9页
从城市经济韧性的角度,使用熵值法与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分析其空间演化路径及空间相关性,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发现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均出现了城市经济韧性高... 从城市经济韧性的角度,使用熵值法与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分析其空间演化路径及空间相关性,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发现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均出现了城市经济韧性高-高集聚。在关注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的同时,还关注其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联动作用,以期打造高经济韧性、强风险抵御能力、快恢复力的韧性城市群,从而实现二十大中所提出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空间演化 城市群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睿巍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第12期8-11,50,共5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路径,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角度阐述二十大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方法。从抓好学习培训和集体备课、深入开展理论研究阐释和讨论、创新形式丰富手段寻求实际效果等方面...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路径,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角度阐述二十大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方法。从抓好学习培训和集体备课、深入开展理论研究阐释和讨论、创新形式丰富手段寻求实际效果等方面探索了二十大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措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职业院校 思政教育 融入思维 融入措施
下载PDF
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校企协同建设探索
16
作者 邓雅婷 刘平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第6期48-54,共7页
高校机械类专业是培养国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基础学科,其思政建设存在思政案例来源难、工匠精神培育难、企业文化融入难、教学效果评价难等问题。高校机械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党建引领、双师共讲、资源共享、科学评价四个... 高校机械类专业是培养国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基础学科,其思政建设存在思政案例来源难、工匠精神培育难、企业文化融入难、教学效果评价难等问题。高校机械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党建引领、双师共讲、资源共享、科学评价四个方面建立校企协同机制,使课程思政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情,促进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机械类专业 校企协同 课程思政
原文传递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
17
作者 张莹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3年第3期3-6,11,共5页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习和培养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把握“准确定位”的基本要求,通过用好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帮...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习和培养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把握“准确定位”的基本要求,通过用好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帮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想道德与法治 路径探析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地质实习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18
作者 郭峰 马行天 +2 位作者 蔺晓燕 宋立军 赵永刚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2期66-69,共4页
深入开展野外地质实习的思政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以野外地学实习为例,通过分析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确立二十大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模式,构建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体系,探讨野外地质... 深入开展野外地质实习的思政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以野外地学实习为例,通过分析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确立二十大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模式,构建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体系,探讨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实践途径,形成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地质实习 方法与实践
下载PDF
与时俱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策略探析
19
作者 杨旭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百年变局的制高点,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政治担当,为其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新动力。因此,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百年变局的制高点,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政治担当,为其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新动力。因此,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政治方向、教学方向不动摇,与时俱进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故事,培育一代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德才兼备的新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