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拱效应的边坡抗滑桩桩间距计算 被引量:81
1
作者 赵明华 廖彬彬 刘思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1216,共6页
基于桩间土的斜拱效应,考虑边坡的倾角对抗滑桩桩间距的影响,并以此建立计算模型。首先在假定土拱的轴线为抛物线的基础上,根据水平面、竖直面内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强度条件,推导出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分别得到了相应的合理桩间距计算方法... 基于桩间土的斜拱效应,考虑边坡的倾角对抗滑桩桩间距的影响,并以此建立计算模型。首先在假定土拱的轴线为抛物线的基础上,根据水平面、竖直面内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强度条件,推导出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分别得到了相应的合理桩间距计算方法。其次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阐述考虑边坡倾角情况下抗滑桩桩间距的计算过程,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了桩间距与土体内摩擦角以及桩间距与坡面倾角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桩间距随桩后土体的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随边坡倾角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抗滑桩 土拱效应 边坡倾角 桩间距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抗滑桩合理桩间距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赵明华 陈炳初 刘建华 《中南公路工程》 2006年第2期1-3,28,共4页
桩间距是抗滑桩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现行的工程设计计算中尚未考虑土拱效应的影响。在分析了土拱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引入了拱轴线成抛物线的假定,依据抗滑桩被动受力的特点,假设拱轴线起点切线的倾角β=π/4+/2,综合考虑土拱静力... 桩间距是抗滑桩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现行的工程设计计算中尚未考虑土拱效应的影响。在分析了土拱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引入了拱轴线成抛物线的假定,依据抗滑桩被动受力的特点,假设拱轴线起点切线的倾角β=π/4+/2,综合考虑土拱静力平衡条件和强度条件,建立出合理的桩间距计算方法,得出了一个符合工程实际的半经验公式,使设计计算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土拱效应 主应力迹线 抛物线型土拱 合理桩间距
下载PDF
桩承式加筋路堤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陈仁朋 徐正中 陈云敏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2,共6页
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桩承式加筋路堤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桩承式路堤的沉降组成和分布规律、适用条件、荷载分担比的影响因素等。具体研究了未打穿软土层情况下不同路堤高度时的路堤沉降规律,在打穿和未打穿2种情况下荷载... 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桩承式加筋路堤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桩承式路堤的沉降组成和分布规律、适用条件、荷载分担比的影响因素等。具体研究了未打穿软土层情况下不同路堤高度时的路堤沉降规律,在打穿和未打穿2种情况下荷载分担比随桩托板尺寸、桩间距、路堤高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土工格栅的作用。结果表明:路堤沉降主要取决于桩端以下软土层的压缩;荷载分担比随桩托板尺寸和路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桩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土工格栅对荷载分担比和路堤沉降影响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桩承式加筋路堤 有限元方法 沉降 荷载分担比 土拱效应
下载PDF
土质心墙堆石坝应力和变形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国英 王禄仕 米占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63-1369,共7页
论述了考虑坝体流变和上游坝壳料浸水变形特性的土质心墙堆石坝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以黑河水库大坝为例,采用三维有效应力法对坝体的应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已有的坝体变形观测资料,反馈分析了坝体流变模型参数,并对坝体... 论述了考虑坝体流变和上游坝壳料浸水变形特性的土质心墙堆石坝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以黑河水库大坝为例,采用三维有效应力法对坝体的应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已有的坝体变形观测资料,反馈分析了坝体流变模型参数,并对坝体的后期变形进行了预测,重点研究了心墙应力、拱效应和心墙开裂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心墙堆石坝 浸水变形 流变 应力-应变 拱效应
下载PDF
边坡加固工程中抗滑桩间距的确定 被引量:35
5
作者 胡晓军 王建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0-333,共4页
考虑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以桩侧与边坡土体间的摩阻力及黏着力承担滑坡推力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土拱跨中与拱脚处截面的强度条件共同控制,建立了抗滑桩间距的计算公式.该公式适当考虑了滑坡推力分布的影响.工程实例表明,该抗滑桩间距计算... 考虑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以桩侧与边坡土体间的摩阻力及黏着力承担滑坡推力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土拱跨中与拱脚处截面的强度条件共同控制,建立了抗滑桩间距的计算公式.该公式适当考虑了滑坡推力分布的影响.工程实例表明,该抗滑桩间距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加固 抗滑桩 土拱效应 黏着力 强度条件 桩间距
下载PDF
抗滑桩设计中关于确定桩间距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郑磊 殷坤龙 +1 位作者 简文星 桂树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4,共4页
抗滑桩间距的确定是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土拱效应,分析桩间土拱的受力状态,通过土拱能够保持整体稳定性、拱顶和拱脚处截面最不利受力点达到临界应力状态来共同控制桩间距,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桩间距计算公式,在其它因素不... 抗滑桩间距的确定是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土拱效应,分析桩间土拱的受力状态,通过土拱能够保持整体稳定性、拱顶和拱脚处截面最不利受力点达到临界应力状态来共同控制桩间距,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桩间距计算公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桩间距与桩后滑坡推力、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抗滑桩 土拱效应 桩间距
下载PDF
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发育规律 被引量:26
7
作者 吕庆 孙红月 尚岳全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1-476,共6页
为揭示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作用机理和发育规律,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桩周土应力、变形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解释土拱作用的力学机理。根据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将土拱发育分为3个阶段,对不同阶段土体中的变形、应力及塑性区开... 为揭示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作用机理和发育规律,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桩周土应力、变形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解释土拱作用的力学机理。根据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将土拱发育分为3个阶段,对不同阶段土体中的变形、应力及塑性区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土拱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土拱的形成、发展及破坏与桩后荷载p及桩土间相对位移δ大小有关。在p、δ较小时,土体发生弹性变形,土拱处于孕育形成阶段;随着p、δ增大,桩周土体局部产生塑性应变,土拱效应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发挥作用;当p接近极限值时,土体中塑性区范围扩大,δ急剧增长,至塑性区贯通后,土拱破坏,支挡作用失效,土体发生挤出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土拱效应 发育规律 作用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疏排桩锚-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吴忠诚 杨志银 +2 位作者 罗小满 汪新平 李良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607-3613,共7页
疏排桩锚-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是复合土钉墙发展的趋势之一,此结构可有效地突破复合土钉墙在控制及预测位移方面的局限性,并增大了土钉墙的支护深度,增强其适用性及应用范围。以拱形理论为基础,分析土压力的传递及应力重分布的机制与特点... 疏排桩锚-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是复合土钉墙发展的趋势之一,此结构可有效地突破复合土钉墙在控制及预测位移方面的局限性,并增大了土钉墙的支护深度,增强其适用性及应用范围。以拱形理论为基础,分析土压力的传递及应力重分布的机制与特点,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性状特征。据此,提出该支护方式的局部及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建立了受力及稳定性计算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相关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疏排桩 土钉墙 稳定性 土拱作用 土压力
下载PDF
大直径砼顶管的管道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雷晗 陈锦剑 +1 位作者 王建华 朱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3-1497,共5页
为优化现有的顶管管道受力模式及其设计方法,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南线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径4 m的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顶管管道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施工过程中管土接触压力的变化及顶管覆土厚度对管道外土压力的影响,比较了... 为优化现有的顶管管道受力模式及其设计方法,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南线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径4 m的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顶管管道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施工过程中管土接触压力的变化及顶管覆土厚度对管道外土压力的影响,比较了管道受力分布与《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的区别,并分析了管道内力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土拱效应随覆土厚度的增加逐渐增强,管土接触压力分布比较平均,侧向土压力采用主动土压力计算偏于保守,地基反力也可适当均匀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的管道弯矩减小,轴力相应增大.因此,管道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使工程更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大直径 土拱效应 受力模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土拱效应的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屠毓敏 金志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2-795,共4页
土钉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作为土钉支护设计中的关键验算项目,直接影响到土钉支护结构的正常运行。本文从土钉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原理出发,运用土的塑性理论和土坡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土拱效应原理基础上的土钉支护结构稳... 土钉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作为土钉支护设计中的关键验算项目,直接影响到土钉支护结构的正常运行。本文从土钉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原理出发,运用土的塑性理论和土坡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土拱效应原理基础上的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并与现行《规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土钉直径和间距对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远比《规程》方法的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支护 土拱效应 塑性理论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黄土地区高填土明洞土拱效应及土压力减载计算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盛 王起才 +2 位作者 马莉 李建新 李伟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5-1062,共8页
基于涵洞减载基本原理,结合明洞结构特点,通过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减载方案下高填方明洞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变化的规律及土拱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土拱效应逐渐显现但不稳定,使明洞顶土压力小于理论土压力。根据... 基于涵洞减载基本原理,结合明洞结构特点,通过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减载方案下高填方明洞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变化的规律及土拱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土拱效应逐渐显现但不稳定,使明洞顶土压力小于理论土压力。根据明洞顶土压力变化规律及明洞减载结构力学模型,利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提出铺设单层土工格栅减载结构土压力计算公式,包括格栅顶部土柱土压力、格栅底部土体支撑力、明洞顶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并针对实际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多层土工格栅结构类型,推导其明洞顶土压力的计算公式。结合现场明洞试验,证明土工格栅减载的良好效果及本文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可为高填土明洞顶土工格栅减载结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高填土明洞 模型试验 土工格栅 减载 土压力 土拱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太沙基土拱效应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松动土压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21
12
作者 蔺港 孔令刚 +1 位作者 詹良通 陈云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95-2104,共10页
传统的土拱效应理论是基于上覆土体为无黏性土或饱和黏性土建立的,但非饱和状态是实际土体的常见情形,其力学特性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太沙基(Terzaghi)平面土拱效应分析模型和土体单元主应力轴旋转理论,建立了考虑... 传统的土拱效应理论是基于上覆土体为无黏性土或饱和黏性土建立的,但非饱和状态是实际土体的常见情形,其力学特性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太沙基(Terzaghi)平面土拱效应分析模型和土体单元主应力轴旋转理论,建立了考虑基质吸力的土拱效应松动土压力分析模型。依次给出了基质吸力在上覆土体内呈均匀分布、梯形分布、正三角分布和倒三角分布时的松动土压力和侧压力系数表达式。为验证该分析模型的正确性,采用FLAC建立了Trapdoor数值模型,理论计算与FLAC模拟结果非常吻合。最后,着重分析了上覆土体的饱和度、厚度、Trapdoor宽度、地下水上升和降雨等因素对松动土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松动土压力随土体饱和度先减小后增大,当达到进气值所对应的饱和度时松动土压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土拱效应 松动土压力 饱和度
下载PDF
抗滑桩桩后土拱形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吕庆 孙红月 尚岳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9-633,共5页
为描述抗滑桩桩后土拱的形状,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通过搜索数值计算结果中最大主压应力迹线,拟合土拱轴线的描述方程,分析桩间距、土体参数、桩土界面参数、桩后荷载等因素对拱高和拱跨的影响规律,提出考虑上述因素的土拱轴线形状方... 为描述抗滑桩桩后土拱的形状,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通过搜索数值计算结果中最大主压应力迹线,拟合土拱轴线的描述方程,分析桩间距、土体参数、桩土界面参数、桩后荷载等因素对拱高和拱跨的影响规律,提出考虑上述因素的土拱轴线形状方程.结果表明:桩间距和桩后土压力大小对土拱形状影响最大.土拱跨高比与桩间距呈二次正相关关系,在桩间距为4.46倍桩直径时,土拱受力最为有利.随着桩后土压力增加,土拱拱高呈陡降形对数函数变化规律,反映了土拱从形成-发展-破坏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土拱效应 土拱形状 数值模拟 合理桩间距
下载PDF
复合地基土拱效应与桩土应力比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龙翔 王梦恕 +2 位作者 张顶立 童华炜 田守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9,共7页
现场试验表明,在填土荷载作用下,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与桩间土之间产生差异沉降,引起其上填土不均匀位移并调动自身强度以抵抗荷载而自然形成土拱。土拱将其上填土荷载传递至桩体,土拱下土体不承担拱上填土荷载,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 现场试验表明,在填土荷载作用下,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与桩间土之间产生差异沉降,引起其上填土不均匀位移并调动自身强度以抵抗荷载而自然形成土拱。土拱将其上填土荷载传递至桩体,土拱下土体不承担拱上填土荷载,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沉降减小。在顶面水平的填土荷载作用下,填土中土拱由拱脚支承在相邻桩桩顶的主拱与搭接于主拱上的次拱组成,拱轴线均为悬链线。通过对主、次拱的静力平衡分析得出主拱轴向应力的计算公式,根据主拱拱脚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求得主、次拱的拱高及主拱对桩顶的压应力,由此导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可用于复合地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土拱效应 桩土应力比
下载PDF
抗滑桩的极限阻力及其整体设计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邹广电 陈永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9,共8页
从被动桩和土拱效应的概念出发 ,推导出计算任意桩型抗滑桩极限阻力的半经验半理论公式。运用由点到面、由面到空间的方式 ,将 3道安全系数穿插于建模过程中 ,给出一种新的抗滑桩工程整体设计方法。将公式和方法应用于长江三峡库区的丰... 从被动桩和土拱效应的概念出发 ,推导出计算任意桩型抗滑桩极限阻力的半经验半理论公式。运用由点到面、由面到空间的方式 ,将 3道安全系数穿插于建模过程中 ,给出一种新的抗滑桩工程整体设计方法。将公式和方法应用于长江三峡库区的丰都县楠竹大型滑坡的抗滑桩工程设计 ,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被动桩 土拱效应 极限阻力 整体设计
下载PDF
高填黄土明洞卸载结构土压力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盛 马莉 +3 位作者 王起才 李善珍 李建新 张延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642,共7页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高填黄土明洞不同卸载结构的土压力、土体位移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边坡的摩擦上提作用、低压实土产生的土拱效应以及土工格栅变形后的"提兜"作用均能够引起明洞洞顶土压力的减小,其中,低压实土+...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高填黄土明洞不同卸载结构的土压力、土体位移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边坡的摩擦上提作用、低压实土产生的土拱效应以及土工格栅变形后的"提兜"作用均能够引起明洞洞顶土压力的减小,其中,低压实土+土工格栅卸载结构卸载率最大;卸载结构不同,明洞顶平面土压力分布规律不同,SY0和SY1在1倍明洞宽度范围内的土压力近似为梯形分布,大于1倍明洞宽度的土压力基本保持不变,近似为均匀分布,SY2~SY5明洞中轴线到0.75倍明洞宽度处,土压力基本保持一致,大于0.75倍明洞宽度的土压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后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两者结果较为吻合。最后探讨了土拱效应形成机理,从而为高填明洞土压力卸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明洞 土压力 土拱效应 卸载措施
下载PDF
高填黄土明洞土拱效应及土压力减载模型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盛 王起才 +2 位作者 马莉 李建新 李伟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8-125,共8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高填方明洞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高填方明洞的拱效应,并比较以松散土体或EPS板做为变形层的减载效果及有无边坡对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填土达到一定高度后,明洞上方将产生土拱效应,拱顶部分土...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高填方明洞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高填方明洞的拱效应,并比较以松散土体或EPS板做为变形层的减载效果及有无边坡对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填土达到一定高度后,明洞上方将产生土拱效应,拱顶部分土压力将由拱脚附近土体分担,由于土拱效应的不稳定性,使拱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呈非线性规律变化,采用EPS板做为变形层的加筋减载效果优于松散土体,拱脚土压力受边界条件的影响较大。根据加筋减载原理和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了加筋减载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提出采取设置变形层和铺设土工格栅减载措施的高填方明洞顶的非线性土压力计算公式。通过现场试验证明土工格栅减载效果的有效性、耐久性以及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这对高填方明洞以及土工格栅减载结构的设计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洞 减载效果 土拱效应 模型分析 土工格栅
下载PDF
特殊截面抗滑桩受力特征与土拱效应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文兴 裴向军 刘云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7-803,共7页
对于传统矩形截面抗滑桩的受力而言,由于混凝土抗压不抗拉的力学性质,使截面受拉区的混凝土没有发挥出最大效用。通过对矩形截面形状的改变,即把受拉区面积减小和受压区面积增大,进一步利用了混凝土在截面中的抗压性能,使得抗滑桩截面... 对于传统矩形截面抗滑桩的受力而言,由于混凝土抗压不抗拉的力学性质,使截面受拉区的混凝土没有发挥出最大效用。通过对矩形截面形状的改变,即把受拉区面积减小和受压区面积增大,进一步利用了混凝土在截面中的抗压性能,使得抗滑桩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都得到了提升,并通过计算,验证了此说法。截面形状的改变,也使得桩间土拱受力发生了改变,即从以前的一个土拱,变为了由一个主要拱和一个次要拱来共同承担,对桩间土拱效应有一定增强。通过对矩形截面和特殊截面抗滑桩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论证了桩间土拱效应在截面改变后得到增强的观点,也表明特殊截面抗滑桩降低了土体从桩间滑出的可能性,可为抗滑桩的传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截面设计 抗弯承载力 抗弯刚度 土拱效应
下载PDF
微型桩加固边坡的合理桩间距确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谷拴成 甄希翠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7-1621,共5页
微型桩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基坑围护、地基处理等工程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目前,关于微型桩的设计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一般只考虑单桩的作用而忽略了桩—土共同作用。本文阐述微型桩在边坡工程中的加固机理、微型桩的受力特征... 微型桩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基坑围护、地基处理等工程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目前,关于微型桩的设计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一般只考虑单桩的作用而忽略了桩—土共同作用。本文阐述微型桩在边坡工程中的加固机理、微型桩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模式,并根据普通抗滑桩桩间距确定方法中的土拱效应来考虑微型桩的桩-土共同作用,提出了微型桩的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并对最大桩间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加固机理 土拱效应 合理桩间距
下载PDF
微型桩加固堆积层膨胀土滑坡桩间土拱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晖 杨更社 范叩鑫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97-302,共6页
基于相似理论,在1 200mm×1 200mm×1 000mm的模型框架中设计制作了微型桩加固滑坡模型.选用从陕南地区采集的膨胀土为滑体材料,在滑面以上微型桩前不同深度处,埋设土压力盒,测量滑坡形成过程中土压力,对土拱效应进行了研究.结... 基于相似理论,在1 200mm×1 200mm×1 000mm的模型框架中设计制作了微型桩加固滑坡模型.选用从陕南地区采集的膨胀土为滑体材料,在滑面以上微型桩前不同深度处,埋设土压力盒,测量滑坡形成过程中土压力,对土拱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阶段的土拱效应较弱;随着土深的增加,微型桩前土拱压力增大;桩间距增大,桩前土拱效应逐渐减弱.最佳土拱效应时,桩间距为(8~10)d(d为桩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堆积层滑坡 模型试验 土拱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